他就像是一个民族时代的缩影。在民国动乱迷失的时代,“混混”起家,凭借一身抱负与头脑,走上了人生巅峰,又在而立之年洗白自己,最后却只能流落至“自由港”——香港,抱病去世,令人唏嘘。说到这里,想必熟知历史的人都已经想起了他,上海旧时“三大亨”之一,中国人在法租界做到最高位置的黑帮大佬,杜月笙。
如日中天。1929年7月,杜月笙被推举为公董局华董(中国人在法租界能获得的坐高位置),这进一步提高了杜在上海滩乃至全国的影响和地位,成为名副其实的“上海大亨”。杜的羽翼日渐丰益,脱离青帮成立恒社,还在当时的中汇银行担任重要职位,隐隐有领头羊之势。(照片中的杜看起来斯文有礼,憨厚至极,看不出叱咤风云的黑帮大佬的“气质”,其家人也曾戏说杜从不戴墨镜,在城里人童鞋看来,真正的黑帮大佬的风云气质无需一副墨镜一件服饰之类的外物,特意去做的,俗称“装逼”。)
(左图为蒋介石,右图为杜月笙)
抗战胜利后,庆功会上,多名政府要员向蒋介石举杯相庆,但蒋介石在西安事变后留下旧伤,不便起身,因此态度都不算上热络,但当杜前往举杯,蒋介石是热情相迎起身招呼。蒋介石还曾在私下与儿子蒋经国说过:不好得罪上海地下皇帝。可见,此时的杜在商界,政界等关系网和势力的庞大,此后,蒋介石许是忌惮杜,开始与其儿子蒋经国不断打压杜,逼得他辞去上海参议会议长一职,抓住杜的儿子杜维屏的“囤积居奇”便欲灭杀,杜在其中斡旋最终得以解救杜维屏,但就此与蒋经国结下仇怨。
(上图为杜月笙与孟小冬)
鲜为人知的是,起初的杜遗言是葬于浦东高桥老家,但奈何种种原因,只得被杜的四夫人姚玉兰带来台湾安葬,最终安息于台北县汐止镇秀峰小学的后山上。一代枭雄,“三百年帮会第一人”最终以此种悲凉晚景收场。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