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况比预计的糟太多,远达不到我的投资预期。”开业后入住率一直徘徊在70%。原本新店投资500万元,2~3年可收回成本,现在的投资回报期似乎没了尽头。投资期待过高的酒店业主们很难接受当下的萧瑟。
投资方的强行介入将引发速8自上而下的大变动。一位已经离职的负责速8直营业务副总回忆道:“当2008年9月开始当时我刚出差回来,才知道投资方突然空降了CFO和COO两个职位的管理人员,而以前这两个职位实际是空缺的。”
遭遇国际金融风暴,上市对于绝大多数品牌来说已经不可能,海外资本考虑的是如何脱身。早在2008年3月,美林阁旗下的莫泰经济型酒店就经历与速8类似的局面。2005年12月摩根士丹利曾以2000万美元买入莫泰20%股份。2008年3月大摩拟斥资过亿美元全额收购莫泰剩余80%股份,再转手出售。徐峥评价:“目前海外资本已经热情不在,大摩想以上亿美元转手莫泰不太可能。”
伴随速8疯狂扩张的,是其特许模式在中国开始遭到业界质疑。这种在国外已经相当成熟的商业模式,在中国本土稚嫩的环境中发展并不具优势。
单一的特许经营模式直接引发的,是速8在管理上的悄然失控。按照速8的做法,其每家店提供的服务并不完全统一。
速8北京分公司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员工从人力成本失控的角度给记者提供了另一个案例。以速8在中国的某家加盟店为例,保持在80~100间房间的规模,配备员工40人左右,而在锦江之星,同样为100间客房,人员的数量被压缩到了30人。一个店经理,一个助理,下面就是几个主管,管整个店。
美国次贷危机袭来,2008年风投、私募在国内市场的投资肯定会大幅缩水,投资动作也更加谨慎,将使公司融资成本增加。他表示,汉庭2008年的预算不会调整,并能够保持以往的发展速度,因为2008年需要的资金2007年已准备好,但今年融资难度加大可能影响公司2009年的发展速度。
经济型酒店巨头如家快捷爆出了2007年第四季度净亏损1520万元的消息,如同在平静的水面投入一块巨石。随后的两周中,业内又传出了多家经济型酒店连锁机构放缓扩张、推迟上市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