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猎》王维“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诗名《观猎》,“观猎”:【观看打猎。】这是王维在“渭城”观看某位将军打猎时写下的诗。先来看下诗中出现的地名:
“渭城”:【即“渭城县”,地处关中中部“渭河北岸”,位于今陕西“咸阳市”东半部,“泾河”、“渭水”交汇的三角地带。东面与西安市“高陵区”接壤,西面和“秦都区”为邻,南面隔渭河与西安相望,北面同“礼泉”、“泾阳”毗连。秦置“咸阳县”,汉代改称“渭城县”,唐时属“京兆府咸阳县”辖区。】
“新丰”:【县名。汉高祖七年置,唐废。治所在今陕西省临潼县西北。本秦“骊邑”。汉高祖定都关中,其父太上皇居长安宫中,思乡心切,郁郁不乐。高祖乃依故乡“丰邑”街道房舍格局改筑骊邑,并迁来丰民,改称“新丰”。据说士女老幼各知其室,从迁的犬羊鸡鸭亦竞识其家。太上皇居新丰,日与故人饮酒高会,心情愉快。后乃用作新兴贵族游宴作乐及富贵后与故人聚饮叙旧之典。<唐玄宗天宝三年(744年)于“骊山”下“华清宫”北(今县城处),分“新丰”、“万年县”地设“会昌县”,天宝七年(748年)改“会昌”为“昭应县”,并撤销“新丰”并入“昭应”。>】
分析以上两个地名,我们可以知道,这位将军打猎的地方是在渭河北岸,咸阳东面,是个平原地带。打猎结束,回到渭河南岸,“骊山”下“华清宫”北的军营。好,具体我们到原诗中去感受与探究: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字词典故“劲jing4”:【猛烈;风势强劲。】“角弓”:【以兽角为饰的硬弓。《诗·小雅·角弓》:“驳騂xing1角弓,翩其反矣。”】
赏析王维说,秋风猛烈,角弓响起,将军围猎于渭城之外。
王维这里可谓“先声夺人”,风劲弓更劲,强劲的弓弦声穿透了烈烈秋风。由“风”带出了“弓”,由“弓”带出了在秋原上打猎的将军。“将军猎渭城”这句的编排有点意思,如果要和前面的“角弓鸣”形成对仗的话,那么这里按说是“渭城猎”,不过王维写成“猎渭城”,一来,“城”字与前后句有押韵关系;二来,“猎渭城”,似乎整个“渭城”地区都被他所“猎”了,势压渭城,一种强势掌控的意味。我们接着来看打猎的场景: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字词典故“疾”:【敏捷,敏锐。《史记·殷本纪》:“帝纣资辨捷疾,闻见甚敏。”】
赏析王维说,干枯的秋草,走兽们何以藏身?敏锐的鹰眼,猎物们能往哪逃?初雪净尽的草原上,将士们跃马轻蹄,纵横驰奔。
“草枯”,秋季的猎场;“鹰眼疾”,猎者的目光;“雪尽”,平原草场的清爽;“马蹄轻”,将士们纵马驰奔的矫健身姿。王维的“观猎”只点情景细节,不废笔墨于人,充分体现了中国古诗“隐”的艺术。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字词典故“忽”:【即“倏shu1忽”,很快地,忽而间。《吕氏春秋·决胜》“倏忽往来,莫知其方。”】“市”:【集镇,城镇。】“还huan2归”:【回归。】“细柳营”:【《史记·绛侯世家》“汉文帝时,周亚夫为将军,屯军细柳。帝自劳军,至细柳营,因无军令而不得入。于是使使者持节诏将军,亚夫传令开壁门。既入,帝按辔徐行。至营,亚夫以军礼见,成礼而去。帝曰:'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后遂称军营纪律严明者为“细柳营”。】
赏析王维说,返程成了跑马赛,倏忽间就过了新丰市,陆续回归军纪严明的“细柳营”。
王维这后半首诗有些奇怪,因为他写的不再是打猎而是返程。是以我们只能理解,王维主要还是为了刻画这些将士的骁勇。的确如此,有战斗力的将士好比武,打猎时如此,返程时也要比比谁的马跑得快。关于“细柳营”,用的是汉文帝时的典故,周亚夫治军严明。而在本诗中,我们分析过“新丰县”的地理位置,知道它就在“骊山”脚下。而骊山是唐玄宗和杨贵妃“华清宫”所在,可知这里的驻军就是羽林军了。杜甫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中,提到自己经过骊山时的情形:“瑶池气郁律,羽林相摩戛。”山上的瑶池,热气升腾,中间隔着羽林军的长枪,在相互摩擦。“羽林军”负责唐朝皇宫外围警卫工作,由此可知这个军营是建在半山腰的,就在华清宫外围。驻马此处可以眺望远方: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赏析王维说,驻马营门,回看曾经的射雕处,只见千里之外,暮色中的云层如此平整、安宁。
什么意思呢?为什么王维要提“射雕”?是刚才他们真的在射雕吗?带着猎鹰去射雕?感觉有些奇怪。经过一番研究,我们在“云平”两字找到了答案:南朝齐的骈文家“孔稚珪”(“刘宋”时曾任“尚书殿中郎”。齐武帝永明年间,任“御史中丞”。齐明帝建武初年,上书建议北征。)写过一首《白马篇》,开始四句就是:“骥子局且鸣。铁阵与云平。汉家嫖piao2姚将。驰突匈奴庭。”他说,这铁一般的战阵和云一样平整,这是在形容军队人数多,且军纪严明。还说,这是汉家的将军要驰奔突袭匈奴的祖庭。如此我们明白王维的意思了,王维是在夸这位将军,他可是从前线回来的,是从那“射雕”的地方回来的。也只有胡人的天空才有雕啊,而如今那里已经被他荡平了。不然从“渭城”到“骊山”哪有千里远啊,这千里,是千里之外的前线。将军驻马远眺,望着千里的暮云,回想自己曾经傲视群胡,驰骋疆场的岁月。
不得不说,一个正确的理解有多么重要。当我们正确理解诗人的意思时,诗的味道也就出来了。王维这诗确实写得好!对人物形象与心理的刻画非常到位,惟妙惟肖。好一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这才是这位将军真正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