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为持续深化嘉兴人文与“浙西文化”研究,着力打造浙西文化学术研究中心,11月15日至16日,浙西文化在嘉兴——“浙西之学与江南儒学”学术交流会在桐乡市崇福镇举行。
现场,来自全国各高校研究“浙西文化”的专家学者、嘉兴各县(市、区)地方人文研究专家等齐聚一堂,共同解码“浙西文化”的嘉兴基因,推动哲学社会科学以及优秀地方文化更好地发展,立足嘉兴并辐射杭州、湖州等地,打造“浙西文化”的学术研究中心。
这场文化盛会为何会选择桐乡?
历史上,浙江曾以钱塘江为界,分为“浙西”与“浙东”。作为“浙西”三府之一,嘉兴是“浙西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桐乡,作为名人张履祥的故乡,与“朱子学”思想有着特别的渊源和牵系,也得到了“浙西文化”的充分润泽,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
南宋时期,桐乡诗书礼乐相辉相扶、崇文尚学氛围浓厚兴盛。嘉泰年间,桐乡人辅广担任崇德县学的主学,创办了嘉兴最早的书院——传贻堂,后来改制为现在的“崇德小学”;明末清初,“浙西之学”坚守程朱理学,桐乡人张履祥作为浙西“朱子学”承上启下的代表人物,在推动“浙西文化”迎来又一波高峰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浙西学派的“博雅”,重在诗词,来自桐乡的吴之振、吕留良、吴自牧选编了《宋诗钞》,开启和推动了清代宋诗派的再兴盛。
可以说,“朱子学”在桐乡的传承与发展是“浙西文化”的华彩篇章,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活动中,“浙西文化名人的研究与传播”研究项目签约落地桐乡。该项目将围绕“浙西文化”名人及文化遗产,开展课题研究、优秀成果申报以及文化资源调查、大学生研学、本土研究人才培养等一系列合作,形成“1+1+X”政府与院校联合模式,构建“浙西文化”名人研究资源库、项目库、人才库,持续提升风雅桐乡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