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能细致观察梧桐树叶叶脉的结构特征,初步了解叶脉的作用。
2、能用较清楚的语言讲述自己的观察,理解词语:主脉、侧脉。
二、活动准备
1、《梧桐树叶脉的秘密》记录单(梧桐树叶形状的纸片若干),人手一个放大镜。
2、叶脉书签、叶脉图片、叶脉PPT、梧桐树叶以及其他园内幼儿常见的树叶等。
3、幼儿已经观察过落叶的现象,捡拾过落叶,绘画活动中给“梧桐树叶”涂过色。
三、活动过程
(1)教师:秋天到了,梧桐树的树叶都飘落下来了。昨天,我们用笔把这些美丽的梧桐树叶都画了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小朋友眼中观察到的梧桐树叶是怎样的。
2、观察梧桐树叶的叶脉,探索其结构。
(1)自由观察实物。
教师:我们仔细看看梧桐树叶的叶脉到底是怎样生长的。请每人拿一片树叶观察,你觉得观察哪一面会把叶脉看得更清楚一些呢?
教师巡回指导观察,及时肯定有的小朋友既能观察叶子的正面又能观察叶子的反面。
(2)细致观察并交流。
教师出示叶脉PPT:我们一起看一看、说一说叶脉是什么样的。
认识主脉和侧脉。
提问:你发现叶脉了吗?有几根非常明显的叶脉?(引出主脉)主脉是从哪里生长出来的?一直长到什么地方?除了主脉,还有其他的叶脉吗?(引出侧脉)侧脉是怎样生长的?
(3)用放大镜观察细脉。
教师:除了主脉和侧脉,还有其他的叶脉吗?我们用放大镜来仔细看看,你看到什么啦?你发现了叶脉的什么秘密?(幼儿用放大镜观察时,引导幼儿顺着叶柄向下看,发现叶脉由粗到细、像许多的管子连接在一起、像一张大网等秘密。)
(4)幼儿在记录单上绘画自己观察到的叶脉。可边用放大镜观察边绘画。
3、讨论叶脉的作用。
(1)教师:叶脉为什么会长得像一张网?为什么会粗细连在一起,一直生长到叶片的各个部分?叶脉有什么用?
(2)(观看PPT)叶脉输送养分:植物通过根在泥土里吸收水分和养料,然后传送到身体的各个部分。为了传送养料,植物从根的末端开始,经过茎到叶子的位置,这些管子藏在茎里面,平时是看不见的,但是到了叶子里面就变成了更细更小的分叉的管子,它们就是叶脉,我们从外面就能看到。
(3)支撑叶子:叶脉就像我们身体里的骨头,把叶子支撑起来。
4、拓展。
(1)教师:除了梧桐树叶长有叶脉,其他的树叶也有叶脉吗?幼儿自己选择不同形态的叶子进行观察、比较。讨论交流:它们有叶脉吗?它们的叶脉是怎样生长的?和梧桐树叶的叶脉一样吗?
(2)小结:树叶的形状不同,叶脉生长的形状也会不同,但是它们都会有叶脉,叶脉可以帮助树叶输送养料和水分,还可以起到支撑树叶的作用。
四、活动结束
1、评价
2、总结
五、活动延伸
1、收集更多种类的树叶,观察并记录它们的叶脉。
2、教师记录并组织幼儿讨论他们自己提出的关于叶脉及植物的问题,引发幼儿对植物的学习兴趣。
活动要求:
1.积极参加细致观察、交流表达、验证修正的活动,主动建构自己对叶脉的科学认知。
2.感受细致观察在科学认识中的重要性,对科学了解叶脉的生长特点和生长规律感兴趣,有乐意积极探究的意识和行动。
活动准备:
橡皮泥平铺的垫板人手一份,叶片轮廓图上下两幅。
各种树叶若干、记号笔。
活动过程:
(一)印叶子,发现叶脉
1.请小朋友任取树叶观察树叶:说说看到的是什么样的树叶。
2.把树叶小心地按在橡皮泥上,轻轻揭开树叶,看看在橡皮泥上留下了什么?
3.思考:为什么会留下印痕呢?
4.小结:原来树叶上有叶脉,叶脉突起在叶片上,所以能在橡皮泥上留下印痕。
(二)初步感受叶脉的生长特征并做记录
1.树叶有叶脉,那叶脉在叶片上到底是怎样生长的呢?请小朋友来看一看,在树叶的轮廓图中来记录下来。
2.将画好的叶脉图送到展示板上,我们一起来比一比,看一看,你发现有些什么不一样?
(三)细致观察感受叶脉的生长特点调整记录
1.仔细观察叶脉的生长特点并交流观察结果。
观察要点:
(1)叶脉的粗细差异(2)相互间是怎样连接的?
(3)叶脉的生长规律?
2.小结:原来,叶脉是有主次的。从叶柄生长出来的叶脉叫主脉。从主脉上再生长出来的叶脉叫侧脉,主脉粗,侧脉细。侧脉的生长是有规律的。有的树叶还会从侧脉还会生长出更细更密的细脉,所有脉纹相互贯通,遍布整个叶片。
3.现在,通过细致的观察,对叶脉我们有了新的认识,你的叶脉图需要做调整呢,请你在叶片轮廓图中作新的叶脉记录。
(四)思考并感受叶脉的用途
1.看来,仔细观察真的很有用,让我们重新科学地认识了叶脉的生长特点。
2.观察:所有的叶片,它们的叶脉都是主脉、侧脉相连的吗?我们再来观察一下更多的叶片。
3.你们的观察结果是怎样的?
4.思考:叶脉有什么用?叶脉间为什么主脉、侧脉之间都是相连的呢?这样有什么好处呢?
5.演示叶脉课件:简单了解叶脉的工作原理和用途。
(传输营养、支撑叶片)
活动目标:1、学习自然测量,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2、知道量具的长短与测量的结果有关,量具越长(或大)测得的次数越少,量具越短(或小)测得的次数越多。3、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4、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活动目标:1、能正确感知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并能用序数词准确表述。2、简单了解一些昆虫的特征和习性,感受昆虫的多样性。3、提高逻辑推理能力,养成有序做事的好习惯。4、提高数数的兴趣和积极思维的能力。活动准备:PPT课件;小贴纸。...
活动目标1、能选择自然物测量物品的长度,初步掌握‘首尾相接’的基本测量方法。2、知道量具的长短与测量结果有关,体验测量活动带来的乐趣与成功感。3、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之一佚名教学要求1、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联系实际想象课文所描写的雨前、雨中、雨后景象,体会大自然景物的美。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让学生摘抄形象生动的语句。...
活动目标1、通过动手实验操作,尝试用不同的材料吹泡泡,发现只有是镂空的材料都容易吹出泡泡2、知道用铁丝可以自制泡泡器,体验成功的喜悦,知道不同泡泡器吹出的泡泡都是圆形或椭圆形。3、培养幼儿根据自己的猜想有目的进行验证的能力。...
活动目标:1、通过尝试活动感受音乐的强弱。2、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训练幼儿的节奏感,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3、让幼儿知道歌曲的名称《大雨和小雨》,熟悉歌曲的旋律及歌词内容。4、喜欢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㈠教材内容分析声音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到处都可以听见,让幼儿了解声音的多样性,具有一定的教育价值,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能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与求知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