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润性,尘沸乱心。在这个网络信息狂轰乱炸和绿色稀疏的时代,我们更需要走进植物,释放自己。
《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一种比较可靠的说法是《诗经》收录了152种植物,其中包括草本植物、木本植物和藤本植物。
这些植物覆盖方方面面,有粮食作物、挺水植物、纺织纤维植物、瓜菜植物等。它们无疑是那个年代人们生活中手之所触、目之所及的生活圈的成员之一。
当《诗经》中的植物碰到丰都话,它们该叫什么呢?
芣苢
学名:车前草
丰都名:(蛤蟆叶)(克马叶kémáyè)
出自《诗经》中《周南.芣苢》
生长能力旺盛,常常生长在土壤贫瘠的公路上,被车辙碾压到支离破碎还乐此不疲的草。
(图为克马叶)
卷耳
学名:苍耳
丰都名:粘草籽
出自《诗经》中《周南.卷耳》
传播能力旺盛,通常以动物的毛发作为传播的工具,如果放一只阿拉斯加大狗进森林,当它从森林出来那一刻,卷耳的子孙后代也跟着这条狗出来了。
(图为粘草籽)
楚
学名:黄荆
丰都名:黄荊棍
出自《诗经》中《唐风.绸缪》
每个丰都小娃儿,从小做不来作业经常吃一道菜,叫做“斑竹炒瘦肉”。大人们在痛打小孩之后,通常会用一句话来给自己解围:黄荆棍下出好人。
(图为黄荆棍)
荍(qiáo)
学名:锦葵
丰都名:冬旱菜(冬寒菜)
出自《诗经》中《陈风.东门之粉》
在幼小的记忆力,冬旱菜总是黏糊其黏的,常常拿来煮稀饭,并无特殊口感,倒是青草味十足。
(图为冬旱菜)
苌楚
学名:猕猴桃
丰都名:猕猴桃
出自《诗经》中《桧风.隰有苌楚》
丰都的包鸾镇和江池镇都是猕猴桃种植基地。猕猴桃顾名思义,猴子爱吃,人更爱吃,酸甜可口,能入口生津。
(图为猕猴桃)
苦
学名:苦菜、苦苣菜
丰都名:蒲公英
出自《诗经》中《唐风.采苓》
张承志在写伊斯兰教《心灵史》中写到,当地发生了大饥荒,大人小孩们都会上山去挖一种叫苦苦菜的野菜来果腹。苦苦菜吃多了,身体会越来越透明,以至于看见肚子里全是青草。
(图为蒲公英)
菽
学名:藿
丰都名:大豆或黄豆
出自《诗经》中《小雅.小宛》
菽是豆类的总称,在诗经当中可指大豆也可指黄豆。如果指黄豆的话,笔者第一反应是做成豆花饭。
(图为黄豆)
茆
学名:莼菜
丰都名:睡莲巅巅?
出自《诗经》中《鲁颂.泮水》
选出茆这种植物,单纯是想给班上学生看看上学期讲过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晋朝张翰(张季鹰)辞官回家吃的鲈鱼莼菜中莼菜到底是什么样子!
(图为莼菜)
薇
学名:野豌豆
丰都名:吹吹草
出自《诗经》中《小雅.采薇》
很多丰都的小孩子小时候都有这样的经历,爬到高高的山坡上,扯来野豌豆,摘下野豌豆角,做成“吹吹”,吹出自己都听不懂但是很沉醉的音乐。
(图为野豌豆花)
(图为野豌豆“吹吹”)
葛藟
学名:光叶葡萄
丰都名:野葡萄
出自《诗经》中《国风·王风·葛藟》
《诗经》中葛藟,洒满忧愁和悲凉,流离失所、求助不得的痛苦布满了野葡萄的每一个叶片。后人以“葛藟”借指流亡他乡者的怨诗。
(图为野葡萄)
游龙
学名:红蓼
丰都名:红蓼
出自《诗经》中《郑风.山有扶苏》
红蓼又称“水红花子”,在苞谷、土豆生长的两米范围内,准有它的身影。当漫山遍野长满红蓼花,上山去追逐云端可好?
(图为红蓼)
蒌和蓬
蒌学名:蒌蒿
蓬学名:飞蓬
丰都名皆为:猪草
蒌出自《诗经》中《周南.汉广》
蓬出自《诗经》中《召南.驺虞》
这两种植物不仅猪猪爱吃,而且可以拿来“打毽”踢毽子。
(图为飞蓬)
(图为蒌蒿)
稂和莠
稂学名:狼尾巴草
莠学名:狗尾巴草
丰都名亦同。
“稂”出自《诗经》中《小雅.大田》
“莠”出自《诗经》中《齐风.甫田》
(图为狼尾巴草)
(图为狗尾巴草)
当然叻,除了这些植物,诗经中提及的还有很多很多。
笔者也只是给大家开了个头,在这炎炎夏日当中,如果不想东奔西走地接受烈日的炙烤的话,静坐家中,将《诗经》翻一番,读一读,没准还能为你准备出生、已经出生、计划出生的孩子取个文艺范的名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