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有力——把社会实践工作在更高层次上“管”起来
推进有序——面向未来把实践育人项目的路线图“画”出来
实践有方——把社会实践体制机制“建”起来
推进考评激励机制,将考评结果作为学生综合测评、奖助学金、推先评优、推优参赛的重要依据;将带队老师和指导老师的工作纳入作为年度工作考核的参考依据。加强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的联动。以创新创业项目为载体,以创新创业竞赛为平台,以社会实践为途径,坚持以赛促学,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与“挑战杯”“互联网+”等创新创业大赛有机结合,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
落实有效——把政府、企业、学校等资源有效“合”起来
整合资源挖掘校企合作资源、创建政府合作机制、动员优秀校友支持,同走访地区达成长期的合作等形式创建出符合职业教育特色以及专业性强的实践基地。与合作单位深入挖掘培育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社会实践与服务社会、社会实践与就业创业相结合的社会实践项目。依托海洋技术系专业优势,前往日照、东营、新疆等地的水产育苗公司、养殖基地等社会实践基地,和农户进行罗氏沼虾和澳洲龙虾、贻贝、牡蛎、南美白对虾、牙鲆和黑鲷鱼等水产的良种选育和水质调控、病害防治以及稻田蟹繁育、增殖放流等水产养殖技术服务。通用航空系在三庄镇、西湖镇等社会实践基地,帮助农户进行无人机植保服务,利用无人机喷洒农药除虫害,帮助53户村民解决“打药难、打药累”的问题,为当地农村经济发展注入青春力量。
成果有声——把具有学校特色的亮点典型“创”出来
以优化实践活动质量为目标,打造“卓小青”社会实践服务品牌。“阳光助残”实践团跟随日照市残联走进五莲,调研“助残一件事”上线运行情况,就地参与助残志愿服务活动,广泛宣传助残政策。“成长N次方儿童素养教育”实践团为乡村儿童开设“萤火之光”小课堂,开发应用新式素养课程——“成长N次方”场演小剧场,让孩子们在沉浸式课程体验中得到能力的提升。“电商益农”实践团在都乐农庄制定直播计划,培训直播话术,直播场地搭建及设备配备技巧,有效助力当地经济发展。“阳光守望”实践团走进山海天大沙沟村,进行鱼形栅栏绘制、网红打卡墙绘制,运用专业特长赋能乡村振兴。“筑梦青春”实践团来到日照市莒县碁山镇褚家坡村,跟随当地村干部进行疫情随访工作,坚守工作岗位,筑牢疫情防线。
下一步,学校将继续深化改革,强化思想引领,坚持以小切口反映大主题,推动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深度融合,引领青年学生用实际行动为国家发展建设贡献青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