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难想象,三年前这里还是一大片农田和旧厂房,今天已变为灾后重建的城市样板。明年,有望落户壹街区的上海世博园四川馆,具有上海海派文化风格和都江堰历史底蕴的“都江堰新天地”,将成为壹街区新的风景线,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文化名人。
新居民
在开心农场养花种菜
14日下午,在都江堰市壹街区问道西路45号洪桐园内,58岁的彭生秀正拿着锄头,兴致勃勃地打整着家里的“开心农场”。长势喜人的不但有杜鹃、海棠、茶花,还有葱、芹菜、蒜苗……彭生秀说,如今一家五口都生活在一起,女儿就在壹街区的一家超市上班,走路5分钟就到了。她自己每天都要去附近的活动中心和颐湖锻炼身体,很方便。
新理念
保留原貌借鉴上海弄堂
壹街区管委会党工委副书记吴亮说,壹街区借鉴了“上海弄堂”的模式,街道条条相连,又都能够通向区域内繁华的商业中心及学校、图书馆等功能区,不仅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积聚了商业人气。
壹街区尽可能保留旧区的文化特点和地貌特征。原有青城造纸厂的一座14米宽、120米长的大厂房,经过加固、改建,如今成了都江堰市图书馆。
都江堰市民“好水”,上海援建者便在区域内新建了690米的景观河颐河和占地66亩的人工湖颐湖,并引入蒲阳河的河水,两条河道仿佛一双手臂,把壹街区环抱其中。吴亮表示,这也恰恰诠释了“壹街区”的含义:上海与都江堰不分你我,亲如一家。
有的街道不足百米,有的小巷宽仅5米……壹街区总长达12公里的22条街道,取的名字也颇有讲究。吴亮介绍说,如上善南路,源于老子《道德经》中的“上善若水”;而拜水西路,则出自余秋雨赠予都江堰的一句话“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
此外,壹街区的21座新建桥梁中,已有19座根据上海的19个区县命名。穿行在壹街区,仿佛置身于上海某个社区,样式各异的住宅楼错落有致,15个小区全部采用开敞式设计,院落围而不合,街道通而不透。
“我们力求让老都江堰人能在这里找到城市的记忆、童年的回忆,也希望让新都江堰人能在对比中看到这个城市变化的轨迹。”如今的壹街区,几乎每栋建筑的设计风格仍保留着川西田园的风貌,而错落有致的街道则透露出浓浓的上海里弄风情。
目前,壹街区内依附400亩绿地公园,配套建设了5.7万平方米的公共设施,未来可容纳10万人休闲、度假、办公、居家。
新前景
上海世博园四川馆将落户
在壹街区都江堰文化馆门前,吴亮边走边介绍,今后还将打造美食一条街、酒吧一条街、婚庆风情街等。在这些即将集中打造的主题商业街道中,最让人期待的当属都江堰新天地。
目前,壹街区内住房建筑面积约97.4万平米,6.9万平米商用面积中还有约4.7万平米可供招租,区内待开发用地约为1300亩。
随着上海同济大学规划设计基地等一批文化创意项目陆续落户,壹街区凭借其特殊的产业吸引力,成为上海项目落户都江堰的重要选择。截至今年9月底,已接待各类投资考察、项目洽谈80余批次:洛可可创意农业总部、国际动漫村等符合区域产业定位的重大项目,均有望落户壹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