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公馆这是一幢三层西班牙式的花园洋房,楼下是大厅,二楼是会客室,三楼是卧室,室外是20平方米的平台,在此可观赏园内秀丽景色。1934年1月,张学良旅欧归国到上海,他的侍卫副官长谭海向一家银行租借了这幢花园洋房,作为张学良和赵四小姐在上海的寓所。张学良在这里酝酿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
盛家花园是一幢早期欧洲洋人来华建造的殖民地外廊式花园洋房,它主要受英国乔治王朝时代和维多利亚时代建筑风格的影响,外墙建筑立面讲求比例和简洁效果,整体显示出西方正规的建筑特色。花园一隅筑有小桥流水,远处浓密的树木遮荫蔽日,一片清凉宁静。这座盛家花园建成后,由清末邮传部大臣盛宣怀的第四子盛恩颐居住。
丁香花园占地2.66万平方米,由李鸿章的小儿子李经迈于19世纪末建造。园内有一幢英国乡村式别墅,另有一幢现代式洋楼,均由美国著名建筑师艾赛西·罗杰斯设计这两幢洋楼集中体现了19世纪后期美国花园住宅建筑明快、清新的风格,再融入了我国传统江南园林建筑的特色,是沪上罕见的建筑珍品。
丽波花园又称吴兴花园是一幢现代式花园洋房,由赉安洋行设计,于1940年建成。楼高3层,坐北朝南,红瓦屋顶,而主屋为筒瓦屋顶,部分平台环绕,建筑造型呈凹凸型追求主体感。楼前一片大草坪,碧草如茵,花木繁茂。丽波花园建成后,由法国东方汇理银行董事长伦顿一家居住。
沙逊别墅是一幢英国古典乡村式别墅,建筑面南,屋顶高而陡峭;门窗一律选用带有疖疤的木材制成,并保留其粗糙的斧凿残痕。黄墙红瓦,围有一大片绿色草坪,并有小型雕塑点缀其间。沙逊别墅由英国犹太巨商维克多·沙逊请英国公和洋行设计,于1932年建成。当年,沙逊常在这儿度周末或避暑。
阿纳德将军别墅是一幢模仿英国古老乡村建筑风格的花园别墅。屋面陡峭,檐口大幅度外挑,层楼为木结构,构件外露墙面,黄墙红顶,外观新颖别致,造型设计独具匠心,室内陈设优美典雅。1947年美国第十四航空队(即飞虎队)的陈纳德将军和陈香梅结婚典礼就在这座花园别墅里举行。1949年春,国共两党和谈破裂后,陈纳德将军离开了上海。
马勒别墅是一幢独立式的北欧建筑造型的花园洋房,建于19356年,具有典型的斯堪的纳维亚建筑风格,采用高尖陡直的屋顶,东侧的坡屋顶高近20米,上面设有圆顶凸窗,尖顶和凸窗上部均有雕塑装饰物;西侧的坡屋顶高约25米屋顶陡直。室内装饰极似一艘豪华游轮,体现了挪威航运业巨商爱立克·马勒以航运和造船起家的经历。
张叔驯住宅是一幢西班牙式建筑风格的花园洋房。坐北朝南,主楼高三层,底层一排半圆拱形门窗,二、三层则各置以一排长方形门窗,与之交相辉映。血牙红的建筑在一片绿草如茵的大草坪的映衬下,显得格外亮丽。这幢住宅由浙江南浔巨商、著名文物收藏家张叔驯于1943年建造,主要用来收藏他的古玩文物。
马立斯花园是一幢英国古典式风格的乡村别墅,由曾任工部局总董的英国人本杰明·马立斯于20世纪20年代初投资建造。整座花园面积48000平方米,建有多幢别墅。这幢乡村别墅是马立斯花园1号楼。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寇霸占了这座花园,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励志社迁入,蒋介石宋美龄夫妇在此住过。
汤恩伯公馆是一幢法国新古典主义样式的建筑,气势壮观,建筑平面呈凸字形,入口门廊西侧左右对称墙面上各设一处凹进的半圆形立式壁龛,两处壁龛里各站一尊西方女神守护住宅,"文革"中被拆除。这幢洋楼由广东商人贺守华于20世纪20年代建造抗战胜利后,国民党第三方面军司令官汤恩伯将这幢洋楼作为自己的公馆。
罗别根花园是一幢完整的英国乡村式别墅。它的立面造型以二层阳台为中心,二侧山墙基本对称。楼内装修算不上华丽,但却透出一身贵气,尤其大厅的壁炉是用水泥和青砖砌成的,无任何装饰,显得古朴而厚实。这幢花园别墅由英籍犹太商人维克多沙逊于1934年出资建成。
荣氏女儿住宅是一幢具有英国乡村式建筑风格的花园洋房。住宅坐北朝南,假三层南立面中部凸处敞廊、阳台、底层及烟囱为褐色面砖饰面。山墙和外墙立面,都置有半露褐色木构架,起装饰作用,建筑讲究,造型美观。这幢花园洋房由"面粉大王"和"棉纱大王"荣德生于1932年购田建成后,由其女儿们居住,解放前夕,女主人全家迁至香港。
马歇儿公馆是一幢完整的法国晚期文艺复兴式的花园住宅。这幢花园洋房原是法籍律师狄百达于1928年斥巨资建造的,当时人称"狄百达花园"。抗战胜利后,美国总统特使马歇尔将军曾下榻此处调解国共两党和谈。故人们又称之为"马歇尔公馆"。公馆装饰非常豪奢,尤其浴池是用当时罕见的五颜六色的马赛克镶嵌起来的。楼前有一片绿色的草坪,还有许多树木花卉,十分幽雅静谧,堪称旧上海最豪华的花园洋房之一。
荣德生住宅是一幢欧洲现代样式的花园洋房,楼高三层,底层用两根意大利风格的陶立克式柱支撑门厅长廊,二层建有一条通长阳台,三层阳台则分为东西两段,中间断开,利于二层室内的采光,建筑的东西两端设有一对不对称的三层辅楼,一层皆设有长方形窗子,二、三层则设圆弧形长窗,使整幢建筑体现出一种流线型几何图案,简洁大方,端庄典雅。这幢住宅由"面粉大王和"棉纺大王"荣德生于1939年建造。
丁贵堂公馆是一幢西班牙风格的花园洋房,楼高三层,左右对称,微显弧形的造型和大小内阳台,凸现出建筑的豪华气派,特别是一层和三层的窗户,门洞呈半圆形的优雅线条,而二层窗户、门洞却是四方形的,与一、三层形成了动静相间呼应成趣的韵味。这幢洋楼是由著名建筑师邬达克设计的又一杰作,建成后,作为上海海关税务司(即关长)的官邸,20世纪40年代丁贵堂任上海海关税务司时,曾住在这里。
周宗良住宅这座大花园内,散落着几幢现代式小型花园洋房。颜料大王周宗良于1936年在此圈地造屋,主体建筑为假三层,两层南面有通长大阳台,底屋南面为木制落地长窗长窗棂条分割成几何图案,体现出中国传统艺术的韵味。屋前有一块50平方米的大草坪,植有各类名贵树木。
宋子文住宅是一幢荷兰乡村式花园洋房。它具有典型的荷兰式两折式坡屋顶,上下两折之间有明显的折檐,上坡缓而下坡陡,且下坡近檐口处略向上翘起。底层设敞廊,二层有露天大阳台。屋面正中开着一扇小窗,为单调的屋顶坡面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这幢住宅由民国政府财政部长宋子文建于1928年。解放后,林彪一度住在这里养病;之后,江青也曾在此居住。
潘明训住宅是一幢仿古典式花园洋房,略带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屋高三层,局部有大女儿墙,设水泥洋瓶护栏;庭前有双抱露天大理石大阶梯,造型十分庄重威严。这是洋行买办、著名藏书家潘训建于20世纪20年代末的私人别墅。建国后,潘明训的后人将这幢住宅连同多年收藏的珍贵古版书籍一起捐献给国家。
孙科住宅是一幢西班牙教会式的住宅建筑。1920年孙中山的儿子孙科斥资建造并邀匈牙利著名建筑师邬达克设计,造型别致,风格新颖。住宅前是典型中国式庭院,一棵高大的广玉兰树矗立院中,四块绿地组成一个绿色空间。花园的东南面还建有一个弯曲的水池,小桥流水,景色怡人,1949年孙科离沪赴台。
郭棣活住宅是一幢具有现代建筑风格的花园洋房,屋高二层,在建筑形体上刻意追求现代建筑的几何造型,平面为不对称布局。平屋顶、白粉墙、玻璃砖、转角窗、圆柱体楼梯间、弧线形阳台,均显示出现代式建筑特征。这幢花园洋房由上海纺织业巨子郭棣活建于1948年。
布哈德住宅是一幢西班牙式花园洋房,屋高二层,立面均是鱼鳞状水泥拉毛米色墙面,券式门楣盖着红色筒瓦;二楼南向平台上方建有葡萄架,突出屋面一侧的烟囱,带有奇特的哥特式建筑风格。底层门厅内墙立面中间,砌筑了一个花岗岩壁炉,上面的雕刻图案好象一只长着弯弯犄角的羊头。这幢花园洋房由哈沙德洋行设计,由法国传教士布哈德出资建于1932年。
汪精卫公馆是一幢欧洲现代样式的花园洋房。其外墙立面为淡黄色涂料拉毛墙面,南立面底层和二层均为内走廊,三层是敞廊,其周围的围栏由并列的长拱形图案组成,特别是内走廊用黑白马赛克铺地,虽历经70余年,马赛克却依旧纤尘不染。这幢花园洋房由法国建筑师贝恩·托雷设计,并由原业主维茨·赛克建于1926年。1939年5月国民政府行政院长汪精卫叛国后曾与妻子陈璧君住在这里。
孔祥住宅是一幢比较完整的混合式花园洋房,是由国民政府财政部长孔祥熙于1935年出资并请我国著名建筑师范文照设计改建。住宅红瓦坡顶,檐有木支托,具英国式乡村建筑特色,底层立面门廊采用古罗马风格的柱式,体现出主人的兼容并蓄的特点。1947年,孔祥熙与宋藹龄就是在这幢楼里清理财产后,去了南美。
董竹君住宅沿街一幢假四层花园洋房即是上海著名女企业家董竹君寓所,建于1925年。董竹君住宅是英国独立花园洋房,为混合结构,红瓦四坡屋顶,山墙侧采用细卵石墙面。室内装饰考究,庭园宽敞幽静。上海解放前夕,郭沫若、吴克坚、杨虎等共产党员和民主人士曾避居在这里。
席德俊住宅是一幢德国文艺复兴式的花园住宅,同时也是上海地区建筑体最大的独立式花园洋房,由汇丰银行第五任买办席德俊建于1926年。这幢住宅高三层,室外楼梯通花园,红瓦陡坡复式大屋顶,巴洛克式山墙露木构架,转角及屋顶最高处设小尖塔,均具有浓郁的德国中世纪民居特色。
周均时住宅是由匈牙利著名建筑师邬达克为外国弄堂设计的29幢高级花园洋楼中的一幢,建于20世纪20年代末,它是沪上罕见的双层圆形花园别墅,南面底层大门和左右窗户,与二层三扇大窗皆为长方形,构成对等的几何图案,突现出欧洲现代式建筑简洁明快、美观实用的特点,其底层中央客厅置有一欧式喷水小池。这幢花园住宅原为西班牙领事馆使用,后由周家购进,原同济大学校长革命烈士周均时被捕前曾居此楼里。
宋庆龄故居是一幢欧洲近代独院式建筑,砖木结构,乳白色船形假三层,由一位外国船主于20世纪20年代建造。1948年,宋庆龄迁入居住直至逝世,宋庆齡在这幢花园别墅里曾接待了毛泽东,周恩来、金日成、西哈努克亲王等许多中外领导人,并写下了一系列光辉著作。
太古洋行大班住宅是一幢英国帕拉蒂奥式花园洋房,因屋面用铜铺制,又称"铜房子"。建筑立面白色,用斩假石砌筑,铜皮屋面上镶有流畅的线条。正面并排着五扇木质的老虎窗,两旁设置一对壁炉烟囱。宅前有一大片草坪,周围遍植树木花卉,景色幽雅,环境怡人。这幢洋房于1934年建成后,太古洋行大班勃蜡克·华特入住太古洋行大班住宅。
郭氏兄弟楼是两幢仿法国文艺复兴时代风格的建筑。著名商人郭乐、郭顺兄弟早年从广东赴澳洲谋生,曹先后创办香港和上海永安百货公司等实业。1926年,兄弟俩请当时陶馥记营造厂承建东西侧方向的花园住宅。据当时上海造房有"哥东弟西"的风俗,故东侧由兄郭乐居住,西侧一幢由弟郭顺所居。
周湘云住宅位是一幢现代样式的花园洋房。花园是中式的,除了小桥流水,曲径山石之外,还有几棵古木尤为引人注目;住宅强调水平线条,淡绿色的釉面砖饰面,平屋顶,四周砌女儿墙围护。卫生间里的浴缸已有67年历史,但至今看来也不算落伍,特别令人惊羡的是三层小楼竟安装了一台当时罕见的电梯。这幢花园洋房是由房地产大王周湘云出资并请当时著名的新瑞和洋行设计营造,于1936年建成。
蒋介石的"爱庐"是一组法国式的花园别墅,由一幢主楼与两幢副楼组成。别墅正前方是一片占地近千平方米的草坪,草坪之南有一汪池水,两座假山,那座大假山上刻有蒋介石亲笔题写的"爱庐"二字。这幢花园别墅是宋子文于1927年买下送给妹妹宋美龄的陪嫁。蒋介石十分喜欢这幢有些类似孙中山故居的花园洋房,故亲自命名为"爱庐"。
陈公博住宅是一幢中国传统宫殿式住宅。屋高三层,中国传统式重檐大屋顶,底层和二层都是三面围廊,十分气派。台阶两侧卧着对石狮子,为整幢建筑增添了一份威严。抗战期间,陈公博以伪上海市长身份入住这幢花园洋房。
法国总会是一幢欧洲古典主义风格的法国宫殿式楼房,建于1926年。当年,花园里,绿草如茵,巨树如盖,还建有一个网球场。内设游舞厅、包房、大餐厅等。室内装饰也十分精致,特别令人惊叹的是在大厅一根根立柱的上部四周,雕有精美的"裸女"浮雕。抗战胜利后,法国总会成为美军俱乐部,建国后,这里又是举行重要会议和高级娱乐的场所。
盛重颐公馆是一幢德国古典风格的花园洋房。主入口在南首,有一座高大而宽敞的"I1"形门厅,4根圆形巨柱竖立在门廊左台,支撑着内藏式的阳台。墙上饰有姿态各异的希腊女神。这幢花园洋房由德籍商人于1900年出资建造。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前清邮传部大臣盛宣怀第五个儿子盛重顾出资买下比宅。
正广和大班住宅是一幢英国乡村别墅式住宅,其建筑平面略呈L形,具有哥特式锯齿平面状建筑风貌的清水红砖烟囱,四个一排组成连体造型伸出屋面,很有气度,而外墙面的半露木构架则是欧洲大陆民居自古以来普遍的结构形式。这幢住宅建于1928年,原是上海著名英商正广和汽水厂大班的住宅。三四十年代,宋子文的亲信、后沦为汉奸的唐海安曾居住于此。
宋美龄旧居亦称宋家花园是幢英国乡村式别墅风格的建筑,由英国人约翰逊·伊索于1908年建造。宋美龄的父亲宋耀如于1918年5月逝世之后,夫人倪桂珍就买下这幢洋房和小女儿宋美龄入住其内。1927年12月,宋美龄和蒋介石在这里举行了宗教婚礼后,迁出了宋家花园。
白崇禧公馆是一幢建于20世纪30年代的法国文艺复兴时期官邸式花园别墅。别墅的外墙连同自东墙下直上二楼阳台的大理石螺旋形楼梯,都是一体白色,故人们也称之为"白宫"。1948年,时任国民政府国防部部长的白崇禧携妻儿入住"白宫",所以,人们又称其为"白公馆"。当年,白崇禧之子白先勇离开上海之前,曾在这儿举行过春节舞会。
嘉道理住宅是一幢通体洁白的仿欧洲古典式建筑。因在建造时用了许多大理石作为建筑贴面和装饰,故又被人称为"大理石大嘉道理大厦由英籍犹太商人埃黎·嘉道理于1918年开始投资建造,1924年建成。楼高二层对称布局,内部装饰仿照18世纪欧洲皇官的式样,富丽堂皇,十分气派。花园里树木葱郁,碧草如茵。现为中福会少年官。
孙中山故居是幢近代欧洲独院式的花园住宅,建于20世纪初。住宅高二层,砖木结构,外墙饰以灰色卵石,屋顶铺红色鸡心瓦,楼前是正方形的草坪。1918年7月至1924年12月,孙中山与宋庆龄在此居住。其间,孙中山的思想发生了重大转变,发表了著名的《孙文越飞宣言》。抗战胜利后,宋庆龄将这幢住宅送给国民政府以作永久性的孙中山故居纪念馆至今。
严祥庆住宅是一幢北欧独立式风格的花园洋房,其外墙系干粘鹅卵石墙面,坡屋顶、红平瓦,有多支壁炉烟囱。而室内皆以传统木装修,家具中西结合,华洋并蓄,既有晚清与民国时代的,也有西洋式的。宅前是一片林木繁茂、细草如菌的大花园,南向有两棵百年参天大树。这幢花园住宅建于20世纪20年代。1940年由著名实业家严庆祥买下。现仍由严家后代居住。
吴国桢住宅是一幢中西混合式风格的花园别墅,充分体现出时任上海市长的吴国楨本人是一位"中西合壁"式人物的特点。在这幢花园别墅中,既有假三层西式花园住宅的设计,又有花园住宅平台下蹲着一对可爱的中国石雕卧狮的安排,既在廊前平台台阶左右各竖了一尊维纳斯塑像,又在花园西边矗立着一座牌坊式门柱。1946年5月,年届53岁的吴国横当上上海市长后,即住在这里,直至上海解放前夕,才离沪赴台。
周恩来公馆是一幢欧洲近代独院式花园洋房。1920年由法国商人出资建造,总体屋高三层,中部四层。楼前一片草地,垒有假山,设喷水池。四周植有龙柏、棕榈树等树木,环境幽静宜人。抗战胜利后,乔冠华等人以6根金条顶下来,名为"周恩来公馆",实为中共中央在上海设立的办事处。1979年,这幢花园洋房辟为周恩来纪念馆至今。
王伯群住宅是一幢豪华的仿古典式花园洋房,建于1930年。建筑外形为哥特式,但局部立面带有西班牙式建筑风格。客厅采用东方传统艺术装饰,起居室则用西班牙古典装饰。这幢豪华花园住宅,原本是时任国民政府交通部长王伯群收受的贿赂,不久则被邹韬奋主办的《生活周刊》揭露出来,王伯群旋被撒职。现为长宁区少年官。
邱氏兄弟住是一幢欧洲仿古城堡式建筑。其楼高3层,南立面两侧塔楼原本左右对称(后左侧塔楼因故少了一层)。北部立面有中国江南传统建筑特色,木装修细部精湛华丽。这幢洋楼由沪上颜料巨商邱氏兄弟于20世纪20年代建造。令人称奇的是,邱家兄弟竟在花园中养了2000只鸽子、养马、养蛇,堪称沪上一绝。现为上海市民立中学。
蒋经国住宅是一幢西班牙式的建筑,坐北朝南,楼高三层,外观优美,线条流畅,于整洁中透出一股沉稳和雍容,这种洋房造型在20世纪30年代曾风靡上海滩。1948年8月10日,蒋经国以上海市经济管制督导副专员的身份,与妻子蒋方良及其子女入住此宅,进行所谓的"限价"和"打老虎"行动。不久,蒋经国即惨遭失败,黯然离开上海。
爱神花园又称刘吉生住宅是上海著名民族资本的胞弟刘吉生送给妻刘陈定贞40岁的生日礼物。爱神花园由匈牙利名建筑师邬达克设计,陶馥记老板陶桂林施工营造,于1931年建成。爱神花园的住宅属意大利文时期的建筑风格,为了体现刘氏夫妇的诚挚爱情,邬达克特地在宅前的花园里建造了一个水池,池中塑有一尊希腊爱神普绪赫的沐浴雕像。
陈楚湘住宅又称陈家花园是一幢西班牙式带巴洛克风格的、内部采用中传统式装饰的大体量独立花园洋房。宅主陈楚湘是上海华成烟草公司总经理,洋楼由华信建筑事务所设计,1936年建成。陈家花园造园艺术的主体仿照苏州古典园林,小桥流水,花卉木竹,曲径亭台。
俄罗斯领事馆是一幢俄罗斯风格的洋楼,建于1914年至1917年,处于黄浦江与苏州河的交汇处,水光楼影,交相辉映。其屋面铺有红瓦,,外墙饰以淡灰色涂料,洋楼的左边二层建有园弧形阳台,显示出一股雍容华贵的气派。塔楼为建筑的最高层,飘扬着俄罗斯的三色旗。现仍为俄罗斯领事馆。
杜月笙公馆是一幢混合式建筑风格的花园洋房。楼前花园里砌有湖石假山、小桥流水,古木参天。这幢花园别墅是上海滩大亨杜月笙的门徒金廷荪承包航空奖券获取暴利后,花30余万美元于1934年建成后孝敬杜月笙的,但杜月笙一天也没有住过。
张群住宅是一幢欧洲现代式花园住宅。其立面不对称,逐层退台,部分墙面为曲面造型,开有水平带窗、转角窗等。建筑正中为向外凸出的弧型内阳台,东西两侧阳台各有特色整幢建筑的外形富有变化,显得轻松、流畅、简洁,富有动感。这幢住宅是1947年张群任国民政府行政院长张群住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