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当时汪精卫在法国有很多种选择,他可以选择和妻子在法国一辈子田园牧歌的生活,也可以接受蔡元培的邀请到北大任职教书,但是这两个选项他统统没有选,而是继续从事了政治,陈璧君便跟着汪精卫逐渐从幕后走向了台前。1924年,陈璧君为了帮国民党解决财政危机,先后在美洲各个地方演讲,向海外华侨以筹备执信学校的名义来募捐,很快就筹到了30多万元,帮助丈夫渡过了难关。事后没多久,陈璧君就被选为了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与汪精卫一起开始了政治生涯。
1925年,国民党海陆空大元帅兼总理的孙中山去世,汪精卫众望所归被选为了国民政府主席和军事委员会主席,对于这个结果陈璧君逢人就说:“不赞同丈夫担此重任”,汪精卫起初也推辞再三。但是在11名委员的不记名投票选举中(汪精卫也在其中),汪精卫却获得了全票,说明汪精卫也投了自己一票。上任后的汪精卫在演讲中就膨胀的说道:“国民政府当前的首要任务是北伐统一全国。”
蒋介石夺取权力
1926年,蒋介石自导自演的“中山舰事件”成为了他和汪精卫关系破裂的关键,很快蒋介石就趁机夺取了军政大权,而汪精卫却选择了和陈璧君再次前往法国。虽然当时国民党中有很多人都劝汪精卫留下,但是汪精卫却说道:“蒋介石既然容不得我,我又何必留在他的身边合作呢?合则留,不合则去”。
“西安事变”时,蒋介石被张学良和杨虎城监禁,陈璧君马上就开始着手汪精卫的复出大计,却随着蒋介石被释放而流产。在陈璧君的帮助下,汪精卫进行了一次次的反扑,但是都以失败告终。1935年11月11日,国民党第四届六中全会开幕式完毕后,照例中央委员们要进行合影,但是蒋介石却迟迟不到,就在等待的途中,突然冲出来一个男子高喊着打倒卖国贼,冲着汪精卫就连开三枪,汪精卫险些当场丧命,经过抢救才保住了性命,但是背部的子弹因为无人敢取出而留在了身体里。
成为中国头号女汉奸
到了1938年,面对抗战的失败,当时的蒋介石和汪精卫选择了两种完全不同的道路:蒋介石开始要求武装抗日“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而汪精卫则继续主张和平抗日,从这里开始,两人正式闹掰。之后,汪精卫签署了《日华新关系调整要纲》这份“卖国契”,还名其名曰的说道“这种文件算不上什么卖国契,中国也不是他能卖得了的,他签的只是自己的卖身契罢了”。
这份“卖国契”签署之后,陈璧君开始在汪精卫的身边安插自己的亲戚来监视汪精卫的行踪,自己也亲自到了广州担任“政治指导员”来指挥全局。这时他俩之间的信任已经不复存在,而婚姻也只是名存实亡。1944年,汪精卫因枪伤发作而去世。
来年,抗战胜利,陈璧君被蒋介石逮捕,并以汉奸的身份被判了无期徒刑,但是在法庭的陈璧君却拒不认罪,还大声训斥提审的官员,说“陈璧君这个名字是你们叫的吗?当初国父孙中山先生也不曾直呼我大名,你们这些国民党雇佣的人也配这样叫我?”1946年4月22日,审判长宣读了陈璧君的判决书,陈璧君开始了自己的监狱生涯。1959年,陈璧君在上海病逝,终年67岁,至死也没认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