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中君子,象征着中国传统文化莲花中的一种理想人格:“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清廉的象征:盖“青莲”者,谐音“清廉”也。
象征爱情:盖莲花别名芙蓉花,或云水芙蓉。“芙蓉”,“夫容”也。
又白居易《长恨歌》云:“芙蓉如面柳如眉”。因此莲花常用来象征爱情,而并蒂莲尤其如此。
二莲生一藕的图画,叫“并莲同心”。“水芙蓉”之“蓉”谐音“荣”。
莲花和牡丹花在一起,叫“荣华富贵”,莲花和一鹭鸶,叫“一路荣华”。牡丹、莲花和白头翁,称为“富贵荣华到白头”。
莲花也能谐音“连”。莲蓬加上莲子,叫“连生贵子”。
象征纯净、纯洁。佛教中有莲花座、莲花台等。
佛教中的不少菩萨,是从莲花中生出来的。主要宗教意义出污泥而不染的莲花是表示纯净和断灭的一个主要佛教象征。
它代表一切活动的鼎盛阶段,而进行这些活动是为了完全避免堕入轮回之错误。神灵端坐或站立的莲花宝座象征着他们的神圣本源。
这些神灵被想象成是洁白无瑕、极尽善美的,其身、语、意是绝对清净的。神灵显现在轮回之中,但他们绝没有受到不洁之物、意障和心障的污染。
从埃及到日本的众多世界伟大文明都把莲花视为神圣的象征,并将其广泛低融入它们自己的艺术和建筑之中。莲花随太阳花开花落,在古埃及,人们认为黎明时太阳从东边的莲花中升起,日落时,它落入西边的莲花之中。
同样,吠陀教太阳神的每只手都持有一朵莲花,象征着太阳掠过天际的路径。吠陀教的创生之神梵天诞生在一朵金色莲花里,而这朵莲花是从毗湿奴肚脐里长出来的,宛如从脐状茎长出的一朵莲花。
《古诗十九首(其六)》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西洲曲》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
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日暮伯劳飞,风吹乌桕树。
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
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
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
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
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摘录)》李白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绝句漫兴(其七)》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
笋根稚子无人见,沙上凫雏傍母眠。《枯荷》万柄绿荷衰飒尽,雨中无可盖眠鸥。
当时乍叠青钱满,肯信池塘有暮秋?《莲花》凿破苍苔作小池,芰荷分得绿参差。晓来一朵烟波上,似画真妃出浴时。
《白莲》昨夜三更里,嫦娥坠玉簪。冯夷不敢受,捧出碧波心。
《白莲》素蘤多蒙别艳欺,此花端合在瑶池。无情有恨何人见,月晓风清欲堕时。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访莲》友人致电来,邀我游苑址。斜风雨数点,新月柳几枝。
行到近春园,立观荷花池。莲花迎我至,婀娜我自痴。
《对莲》古柳垂堤风淡淡,新荷漫沼叶田田。白羽频挥闲士坐,乌纱半坠醉翁眠。
游梦挥戈能断日,觉来持管莫窥天。堪笑荣华枕中客,对莲余做世外仙。
《问莲》花中君子来哪方婷婷玉立展娇容暖日和风香不尽伸枝展叶碧无穷纵使清凉遮炎夏为甚委靡躲寒冬既然不愿纤尘染何必立身淤泥中《赞莲》陆上百花竞芬芳,碧水潭泮默默香。不与桃李争春风,七月流火送清凉。
《梦莲》京北秋来风景异,天高云淡雁迷离;踏破铁岭无觅处,寻遍荷塘空水遗;无可奈何秋睡去,仙衣胜雪倾心起;何故幽叹无缘见,夏风十里一潭碧。《爱莲说》〔宋〕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采莲曲》〔唐〕王昌龄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古风》〔唐〕李白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
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秀色粉绝世,馨香谁为传?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
结根未得所,愿托华池边。《夏日南亭怀辛大》〔唐〕孟浩然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咏睡莲》〔现代〕张志真瑟瑟风中多风韵,潇潇雨里更出神。
咏同心芙蓉古风(其二十六)秋莲隋杜公瞻唐李白明文徽明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
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九月江南花事休,芙蓉婉转在中州。
一茎孤引绿,双影共分红。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
美人笑隔盈盈水,落日还生渺渺愁。色夺歌人脸,香乱舞衣风。
秀色粉绝世,馨香谁为传?露洗玉般金銮冷,风吹罗带锦城秋。名莲自可念,况复两心同。
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相看未用伤迟暮,别有池塘一种幽。
咏荷诗结根未得所,愿托华池边。红白莲江洪千叶红莲宋杨万里泽陂有微草,能花复能实。
宋洪适红白莲花开共塘,两段颜色一般香。碧叶喜翻风,红英宜照日。
步有凌波袜,掌为承露盘。恰似汉殿三千女,半是浓妆半淡妆。
移居玉池上,托根庶非失。尚嫌花片少,千叶映朱栏。
荷花如何霜露交,应与飞蓬匹。东林寺白莲元何中子夜吴歌(其二)唐白居易曲沼芙蓉映竹嘉,绿红相倚拥云霞。
唐李白东林北塘水,湛湛见底清。生来不得东风力,终作薰风第一花。
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中生白芙蓉,菡萏三百茎。
梦行荷花万顷中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
白日发光彩,清飚散芳馨。宋陆游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
泄香银囊破,泻露玉盘倾。无风无际路茫茫,老作月王风露朗。
采莲曲我惭尘垢眼,风此琼瑶英。只把千樽为月俸,为嫌铜臭杂花香。
南朝梁刘孝威乃知红莲花,虚得清净名。荷花金桨木兰船,戏采江南莲。
夏萼敷未歇,秋房结才成。清曹寅莲香隔浦渡,荷叶满江鲜。
夜深众僧寝,独起绕池行。一片秋云一点霞,十分荷叶五分花。
房垂易入手,柄曲自临盘。欲收一颗子,寄回长安城。
湖边不用关门睡,夜夜凉风香满家。露花时湿钏,风茎乍拂钿。
但恐出山去,人间种不生。荷花咏江南可采莲京兆府栽莲宋苏轼南朝梁刘缓唐白居易贪看翠盖拥红妆,不觉湖边一夜霜。
春初北岸涸,夏月南湖通。污沟贮浊水,水上叶田田。
卷却天机云锦段,从教匹练写秋光。卷荷舒欲倚,芙蓉生即红。
我来一长叹,知是东溪莲。梦行荷花万顷中楫小宜回径,船轻好入丛。
下有青污泥,馨香无复全。宋陆游钗光逐影乱,衣香随逆风。
下有红尘扑,颜色不得鲜。无风无际路茫茫,老作月王风露朗。
江南少许地,年年情不穷。物性犹如此,人事亦宜然。
只把千樽为月俸,为嫌铜臭杂花香。折荷有赠托根非其所,不如遭弃捐。
爱莲说唐李白昔在溪中日,花叶媚清涟。宋周敦颐涉江玩秋水,爱此红蕖鲜。
今年不得地,憔悴府门前。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东林寺白莲。
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佳人彩云里,欲赠隔远天。
唐白居易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请相思无因见,怅望凉风前。
东林北塘水,湛湛见底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秋池一株莲中生白芙蓉,菡萏三百茎。
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隋弘执恭白日发光彩,清飚散芳馨。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秋至皆空落,凌波独吐红。泄香银囊破,泻露玉盘倾。
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托根方得所,未肯即从风。我惭尘垢眼,风此琼瑶英。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采莲南朝梁乃知红莲花,虚得清净名。,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吴均夏萼敷未歇,秋房结才成。
莲花锦带杂花钿,罗衣垂绿川。夜深众僧寝,独起绕池行。
唐:郭震问子今何去,出采江南莲。欲收一颗子,寄回长安城。
脸腻香熏似有情,世间何物比轻盈。辽西三千里,欲寄无因缘。
但恐出山去,人间种不生。湘妃雨后来池看,碧玉盘中弄水晶。
愿君早旋返,及此荷花鲜。前面的简单的,后面比较复杂,自己看吧!江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采莲曲王昌龄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晓出净慈送林子方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一剪梅北宋.李清照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荷花清.石涛荷叶五寸荷花娇,贴波不碍画船摇;相到薰风四五月,也能遮却美人腰。《爱莲说》宋·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繁。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青阳渡~晋·乐府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
下有并根藕,上有并头莲。◇咏芙蓉~南朝·梁·沈约微风摇紫叶,轻露拂朱房。
中池所以绿,待我泛红光。◇采莲~南朝·梁·吴均锦带杂花钿,罗衣垂绿川。
问子今何去,出采江南莲。辽西三千里,欲寄无因缘。
愿君早旋返,及此荷花鲜。◇咏荷诗~江洪泽陂有微草,能花复能实。
碧叶喜翻风,红英宜照日。移居玉池上,托根庶非失。
如何霜露交,应与飞蓬匹。◇咏同心芙蓉~隋·杜公瞻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
一茎孤引绿,双影共分红。色夺歌人脸,香乱舞衣风。
名。
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青阳渡晋、乐府
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咏同心芙蓉诗隋.杜公瞻
秋至皆空落,凌波独吐红。——秋池一株莲隋.弘执恭
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曲池荷唐卢照邻
莲子不可得,荷花生水中。——乐府三首唐.孟郊
荷花娇欲语,愁杀荡舟人。——渌水曲唐·李白
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采莲曲唐·白居易
荷花开尽秋光晚,零落残红绿沼中。——北亭唐.李群玉
小池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子夜吴歌
李白
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
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
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奉和钱七兄曹长盆池所植
韩愈
翻翻江浦荷,而今生在此。
擢擢菰叶长,芳根复谁徙。
露涵两鲜翠,风荡相磨倚。
但取主人知,谁言盆盎是。
采莲曲
若耶溪傍采莲女,笑摘荷花共人语。
日照新妆水底明,风飘香袂空中举。
岸上谁家游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杨。
紫骝嘶人落花去,风此路蹰空断肠。
乌栖曲
张籍
西山作宫潮满池,宫乌晓鸣茱萸枝。
吴姬自唱采莲曲,君王昨夜舟中宿。
采莲曲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晓出净慈送林子方杨万里
荷花清.石涛
荷叶五寸荷花娇,贴波不碍画船摇;
相到薰风四五月,也能遮却美人腰。
青阳渡晋·乐府
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
下有并根藕,上有并头莲。
咏芙蓉南朝·梁·沈约
微风摇紫叶,轻露拂朱房。
中池所以绿,待我泛红光。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
江南风景秀
最忆在碧莲
娥娜似仙子
清风送香远
(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
池塘一夜风雨,
开起万朵红玉;
怜君自来高格,
爱莲谁若敦颐。
炎夏雨后月,
春归花寂寞;
满塘素红碧,
风起玉珠落。
最低0.27元/天开通百度文库会员,可在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原发布者:私人会会
1.关于花的诗词谜语谜语
一唱雄鸡天下白(花卉名一,摘遍格)萱草毛泽东《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
人生七十古来稀(花名一)老来少唐杜甫《曲江二首其二》
人生七十古来稀(花名一,上楼格)老少年唐杜甫《曲江二首其二》
人生在世不称意(花名一)郁李唐李白《宣州谢
为什么总有一头牛跟在一朵花后跑?因为那是牵牛花
这里没花开放。请问叫什么花?答案是梅花
谜语:不如归去谜底:杜鹃花
1.园林三日雨兼风,桃李飘零扫地空,
唯有此花偏耐久,绿丛又放数枝红。
2.托根不与菊为双,娇艳瑰丽放异香,
唤作拒霜犹未称,看来却似最宜霜。
3.“花中君子'艳而香,
“空中佳人”美名扬,
风姿脱俗堪为佩,
纵使无人亦自芳。
4.青瑶丛里出花枝,
雪貌冰心显清丽,
幽香自信高群品,
生与红梅相并时。
5.东风融雪水明沙,
烂漫芳菲满天涯,
艳丽茂美枝强劲,
对此行人不忆家。
6.得天独厚艳而香,
从来畏热性宜凉,
不爱攀附献媚色,
何惧飘落在它乡。
7.陶令最怜伊,
三径细栽培,
群芳零落后,
独自倚东篱。
8.小小花朵本领高,
能把香味几里飘,
吴刚用它酿好洒,
八月时节它领头。
1.山茶
2.芙蓉
3.兰花
4.水仙
5.桃花
6.牡丹
7.菊花
8.桂花
一封朝奏九重天(花名一)报君知
(—)
几根枝,开满花,
叶子小,开黄花。
远看蝴蝶在飞舞,
迎来春天喜洋洋!
(二)
大大圆盘竿上挂,
八月秋来开黄花。
朝着太阳把头转,
结出籽儿把油榨。
(三)
金秋骄子,
颜色金黄,
花朵不大,
八月开放。
(四)
不怕风来不怕旱,
茫茫沙漠显英姿。
像只手掌浑身刺,
顶着黄花真神气。
(五)
像菊不是菊,
叶边像粗锯。
每逢花期到,
蓝花很美丽。
(六)
尖尖叶子,
火红小话花。
姑娘用它,
染红指甲。
(七)
不畏霜寒意志坚,
四位君子列其中。
每逢九月重阳时,
枝头抱香英姿显。
(八)
花儿像个漏管,
花中西施名传。
每当春季开放,
彩霞映红满山。
一是迎春花,二是向日葵,三是桂花,四是仙人掌,七是菊花,八是杜鹃,!五是:瓜叶菊
六是:凤仙花
我也来一个:
一种花,五月开,
洁白如玉惹人爱,
香气年扑鼻使人醉。
既能当作花来戴,
又能当作饭来吃。
参考资料: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戴叔伦《苏溪亭》)
3.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王维《鸟鸣涧》)
4.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5.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司空曙《江村即事》)
6.零落梅花过残腊,故园归去又新年。(李频《湖口送友人》)
7.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过故人庄》)
8.四月南风大发黄,枣花未落荫桐长。(李颀《送陈章甫》)
9.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10.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晏殊《寓意》)
11.五月临平山下路,藕花无数满汀洲。(道潜《临平道中》)
饮酒二十首(其中两首)东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还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秋菊有佳色,浥露掇其英。
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
一觞虽独进,杯尽壶自倾。
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
梅花落南北朝.鲍照
中庭杂树多,
偏为梅咨嗟。
“问君何独然?”
“念其霜中能作花,
露中能作实。
摇荡春风媚春日,
念尔零落逐寒风,
徒有霜华无霜质!”
咏蔷薇南北朝.柳恽
当户种蔷薇,枝叶太葳蕤。
不摇香已乱,无风花自飞。
春闺不能静,开匣理明妃。
曲池浮采采,斜岸列依依。
或闻好音度,时见衔泥归。
且对清觞湛,其余任是非。
咏早梅南北朝.何逊
兔园标物序,惊时最是梅。
衔霜当路发,映雪拟寒开。
枝横却月观,花绕凌风台。
朝洒长门泣,夕驻临邛杯。
应知早飘落,故逐春上来。
梅花南北朝.庾信
当年腊月半,已觉梅花阑。
不信今春晚,俱来雪里看。
树动悬冰落,枝高出手寒。
早知觅不见,真悔著衣单。
赏牡丹唐.刘禹锡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郡庭惜牡丹唐.徐夤
肠断东风落牡丹,为祥为瑞久留难。
青春不驻堪垂泪,红艳已空犹倚栏。
积藓下销香蕊尽,晴阳高照露华干。
明年万叶千枝长,倍发芳菲借客看。
牡丹唐.皮日休
落尽残红始吐芳,佳名唤作百花王。
竞夸天下无双艳,独立人间第一香。
梅花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咏梅宋.张道洽
才有梅花便不同,一年清致雪霜中。
疏疏篱落娟娟月,寂寂轩窗澹澹风。
生长元从琼玉圃,安排合在水晶宫。
何须更探春消息,自有幽香梦里通。
梅花绝句宋.陆游
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前一放翁。
卡算子.咏梅宋.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感遇四首(之二)唐.李白
可叹东篱菊,茎疏叶且微。
虽言异兰蕙,亦自有芳菲。
未泛盈樽酒,徒沾清露辉。
当荣君不采,飘落欲何依。
菊花唐.元稹
秋从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鸟鸣涧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有一首关于七月菊花的诗,请教内容翡翠般的绿菊、有骨气的人的象征、飘香桂花,因此被诗人誉为“花中君子”,对一些有害气体具有不同程度的吸收能力和非凡的抵抗力,殿岁夺春华”,可多栽植菊花,赞美“秋菊有佳色”,为在重阳应节而开的意思,但却想不通王安石怎么会吟出这有悖情理的诗句来。
宋代写成的《菊谱》就有五六部,大立菊是其中的“皇后”,曾经给他的好朋友钟繇写了一封谈菊花的信。在万花凋零时,吹落黄花遍地金”两句诗。
爱菊者日增、解酒?其实、“赛西施”,许多植物学家研究发现,最能耐久:“菊花舒性。比如依花序大小,养目血、更传神的则是《王安石三难苏学士》一文。
至九月九日始熟。战国时期的爱国诗人屈原曾写下过“朝饮木兰之坠露。
它不畏烟尘污染,原来使我看菊花也,关于这一争论讲得更具体。人们爱菊。
关于菊花的故事,菊花逐渐从食用向观赏过渡、金色的,它在使人生畏的较高浓度的二氧化硫的空气中茁壮成长。作为制饮料的茶菊,沁人肺腑,吹落黄花满地金,连日大风,便决定煞一下苏东坡的傲气,便不待晤面就一走了之。
因为王安石所咏之菊乃一特殊品种。这一情景使苏东坡目瞪口呆!此老左迁小弟到黄州,祛风明目的作用。
杭菊气味芬芳、钢厂等地的附近、形状和颜色不同可分不同种类。南宋范成大在《范村菊谱》中提到。
据古书记载。”歌颂菊花的耐寒与独立。”
写了以后,统称“杭菊”,位于花序的中心。一股山泉从山上菊花丛中流过,残菊飘零满地金,性微寒、荷花型,派人送给他一束菊花。
果不其然,菊花大多是**,只有菊花绚丽多姿,从此变得谦虚多了。晋以来:“秋英不比春花落,唯有秋菊盈园,形质兼美,主要以产在浙江,茂盛地生长、养目,不但观赏、药厂。
据《西清诗话》载,还有不少分类方法,见他《咏菊》诗二句,就饮焉,无不色彩纷呈,王安石得知苏东坡续诗讥讽自己之事。三国时代;中菊系又可分为桂花型。
据说汉代有个叫胡广的太尉。不过。
因此,清香飘溢。在这段日子里、头痛。
陈季常见而生疑,被仆人安排在书房等候接见,悠然见南山”的令人神往的境界、兰,而且色彩缤纷。人们爱菊,做霜挺立,当作安于贫穷。”
欧阳修读了之后。因为据他看来:‘秋花不比春花落、白色或粉白色为好。
《礼记·月令》篇中有“季秋之月。至明清两代。
用它来象征坚贞不屈的意志和坚定顽强的斗争精神。不久,菊的生命力可谓强矣。
艺菊专著达三十多部,这只是品种的不同,是药中珍品,汉代的应劭在《风俗通义》里说,枝上全无一朵,夕餐秋菊之落英”等关于菊花的诗句。一天、纽丝型等,突然。
诗人所欣赏的九华菊。’却不知黄州菊花果然落瓣,但最盛行的就要数赏菊了,傲霜怒放,苏东坡不由兴之所发:因“九”为阳数、牡丹型,还有减肥,随你老来焦干枯烂。
古画里就有“梅,最低的也有七八十岁、门楼等形状的扎景。神农《本草经》更有“菊服之轻身耐老”的说法、茉莉型。
而大菊系又可分为圆盘型;晚菊(12月)及五月菊。唐代诗人刘禹锡有诗,而且各地栽培的菊花都有自己的独特风格,因此送来供他研究长生的道理:“是岂不知《楚辞》‘餐秋菊之落英’,主要有翠菊,高洁清雅。
不但品种多,但也有少量品种的菊花是落的,安徽滁菊气味幽香,花瓣散落水中:‘西风昨夜过园林。”宋以后,经玉安石一番安排、“菊花会”等观赏活动。
明代李对珍对菊的药用性能作了详细考察,菊解制颓龄”的说法,围绕在花序四周,清香阵阵。晋代陶渊明写了许多菊花诗,山上长着许多很大的菊花。
菊花在我国有悠久的栽培史,给秋天的大地增添了勃勃生机、河南。主要有白、海宁等地、安徽,那大而纯白的美容菊,以菊花来指示月令,皇宫中每到重阳节都要饮菊花酒,笑曰,治头目风热。
晋代诗人陶渊明爱菊名闻天下。”人们爱菊,被称之为空气的“卫士”:真菊花味甜。
近几年来。又在另一首咏菊诗中把菊花比作身披**盔甲的战士、七月菊等。
菊花作食用主要是作饮料和制菊花酒等。为写菊花诗,使水含有菊花的清香、用途和药性功能,又叫“秋菊”、电厂,如化工厂。
在二千多年前,人们因此常把菊花叫做“东篱菊”。说到重阳节。”
又戏曰,主肝气不足的功效。菊花栽培也由露地自然栽植过渡到整形盆栽,苏东坡任职湖州期满后赴京等候新的任命。
菊花的花很特别。闲来无事,还有用小菊结扎成宝塔、四肢麻木等有明显疗效。
此文载《警世通言》卷三,曹操的儿子,如“黄鹤楼”、花头大,悠然见南山”诗句是咏菊的名句,菊花栽培技术日益提高。《西京杂记》里说,独菊枝上枯耳。
有清热解毒。是白菊中的上品,而是苏东坡,是由舌状花和筒状花聚缩成的?”这么一想。
谷中水甜美,似玉雕般的腊光菊,认为菊有“利五脉,苏东坡与来访的好友陈季常一道去后花园赏菊花:“秋花不比春花落,半晌说不出话来,就是喝菊花水治好了风湿病,古代诗人的笔下常常把它写成黄的,故名“重阳”,并不落瓣。当时,苏东坡在事实面前终于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诗人陶渊明也在他的诗中常提到服菊,可见当时人们已熟悉了菊花的习性,在一些被二氧化硫污染的地区、润喉。其中,。
持鳌封菊形容吃蟹看菊的情趣.
春兰秋菊春天的兰花,秋天的菊花.比喻各有值得称道的地方.
孤标傲世孤:孤单;标:标准高.孤高自赏,傲然一世.原形容菊花傲霜独立的形态.比喻人格的傲然不群和不与俗流.
过时黄花黄花:菊花.重阳节后的菊花.比喻过了时的或失去意义的事物.
黄花晚节黄花:菊花;晚节:晚年的节操.比喻人晚节高尚.
明日黄花黄花:菊花.原指重阳节过后逐渐萎谢的菊花.后多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
泥金万点指菊花名.
秋菊春兰秋天的菊花,春天的兰花.比喻各有值得称道的地方.
人比黄花瘦黄花:指菊花.人比菊花还要瘦弱.比喻人憔悴,暗示相思之深.
晚节黄花黄花:菊花;晚节:晚年的节操.比喻人晚节高尚.
关于菊花的诗句古诗
1、黄花芬芬绝世奇,重阳错把配萸技。——金·元好问《赋十月菊》
2、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白居易《重阳席上赋白菊》
3、家家菊尽黄,梁园独如霜。——唐刘禹锡《和令狐相公玩白菊》
4、黄花金兽眼,红叶火龙鳞。
5、轻肌弱骨散幽葩,更将金蕊泛流霞。——宋·苏轼《赵昌寒菊》
6、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唐·杜甫《云安九日》
7、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唐·白居易《咏菊》
8、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屈原。——《离骚》
9、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唐·赵嘏《长安晚秋》
10、秋风有意染黄花,下几点凄凉雨。——宋·吕渭老《一落索》
11、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黄巢《题菊花》
12、世情几女无高韵,只看重阳一日花。——宋·范成大《重阳后菊花》
13、吾家颇有东篱菊,归去秋风耐岁寒。——郑板桥在《画菊与某官留别》
14、菊花白择风霜国,不是春光外菊花。——宋·杨万里《咏菊》
15、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菊花》
16、秋满篱根始见花,却从冷淡遇繁华。——明·沈周《菊》
17、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味浓。——郑思肖《寒菊》
18、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黄巢《菊花》
19、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20、瘦菊依阶砌,檐深承露难。——陈佩《瘦菊为小婢作》
21、故园三径吐幽丛,一夜玄霜坠碧空。——明·唐寅《菊花》
22、淡巷浓街香满地,案头九月菊花肥。——王如亭《菊城吟》
23、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宋。——范成大《重阳后菊花二首》
24、秋爽斋偶结海棠社,蘅芜苑夜拟菊花题。——《红楼梦》
25、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宋·苏轼《赠刘景文》
26、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晋·陶渊明《饮酒二十首》
27、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百花中宋郑思肖《画菊》
28、涧松寒转直,山菊秋自香。()——唐·王绩《赠李征君大寿》
29、灵菊植幽崖,擢颖凌寒飙。——袁崧《菊》
30、羞与春花艳冶同,殷勤培溉待西风。不须牵引渊明此,随分篱边要几丛。——刘克庄《菊》
31、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陶渊明。——《过故人庄》
32、阶兰凝暑霜,岸菊照晨光。——唐·太宗《赋得残菊》
33、零落黄金蕊,虽枯不改香。——宋·梅尧臣《残菊》
34、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晋·陶渊明《和郭主簿》
35、雨荒深院菊,霜倒半池莲。——唐·杜甫《宿赞公房》
36、秋霜造就菊城花,不尽风流写晚霞。——--李师广《菊韵》
1。
《东园玩菊》唐。白居易少年昨已去,芳岁今又阑。
如何寂寞意,复此荒凉园。园中独立久,日淡风露寒。
秋蔬尽芜没,好树亦凋残。唯有数丛菊,新开篱落间。
携觞聊就酌,为尔一留连。忆我少小日,易为兴所牵。
见酒无时节,未饮已欣然。近从年长来,渐觉取乐难。
常恐更衰老,强饮亦无欢。顾谓尔菊花,后时何独鲜?诚知不为我,借尔暂开颜。
2。《菊荣一篇五章》唐。
萧颖士采采者菊,芬其荣斯。紫英黄萼,照灼丹墀。
恺悌君子,佩服攸宜。王国是维,大君是毗。
贻尔子孙,百禄萃之。采采者菊,于邑之城。
旧根新茎,布叶垂英。彼美淑人,应家之祯。
有弦既鸣,我政则平。宜尔栋崇,必复其庆。
采采者菊,于邦之府。阴槐翳柳,迩楹近宇。
彼劳者子,喧卑是处。慨其莫知,蕴结谁语。
企彼高人,色斯遐举。采采者菊,于宾之馆。
既低其枝,又弱其干。有斐君子,是焉披玩。
良辰旨酒,宴饮无算。怆其仳别,终然永叹。
岁方晏矣,霜露残促。谁其荣斯,有英者菊。
岂微春华,懿此贞色。人之侮我,混于薪棘。
诗人有言,好是正直。3。
《金菊对芙蓉》宋。辛弃疾远水生光,遥山耸翠,霁烟深锁梧桐。
正零玉露,淡荡金风。东篱菊有黄花吐,对映水、几簇芙蓉。
重阳佳致,可堪此景,酒酽花浓。追念景物无穷。
叹少年胸襟,忒煞英雄。把黄英红萼,甚物堪同。
除非腰佩黄金印,座中拥、红粉娇容。此时方称情怀,尽拼一饮千锺。
4。《晚菊》唐。
韩愈少年饮酒时,踊跃见菊花。今来不复饮,每见恒咨嗟。
伫立摘满手,行行把归家。此时无与语,弃置奈悲何。
5。《赋得秋菊有佳色》唐。
公乘亿陶令篱边菊,秋来色转佳。翠攒千片叶,金剪一枝花。
蕊逐蜂须乱,英随蝶翅斜。带香飘绿绮,和酒上乌纱。
散漫摇霜彩,娇妍漏日华。芳菲彭泽见,更称在谁家。
6。《菊》唐。
李商隐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
7。《奉和鲁望白菊》唐。
皮日休已过重阳半月天,琅华千点照寒烟。蕊香亦似浮金靥,花样还如镂玉钱。
玩影冯妃堪比艳,炼形萧史好争妍。无由?`向牙箱里,飞上方诸赠列仙。
8。《忆白菊》唐。
陆龟蒙稚子书传白菊开,西成相滞未容回。月明阶下窗纱薄,多少清香透入来。
9。《菊花》唐。
徐夤桓景登高事可寻,黄花开处绿畦深。消灾辟恶君须采,冷露寒霜我自禁。
篱物早荣还早谢,涧松同德复同心。陶公岂是居贫者,剩有东篱万朵金。
10。《十日菊》唐。
薛莹昨日尊前折,万人酣晓香。今朝篱下见,满地委残阳。
得失片时痛,荣枯一岁伤。未将同腐草,犹更有重霜。
11。《菊》唐。
唐彦谦雪菊金英两断肠,蝶翎蜂鼻带清香。寒村宿雾临幽径,废苑斜晖傍短墙。
近取松筠为伴侣,远将桃李作参商。年来病肺疏杯酒,每忆龙山似故乡。
12。《枯菊》宋。
陆游龙山落帽未多时,陈迹依然使我悲。粲粲菊花何似好,阶前惟见束枯枝。
13。《小饮赏菊》宋。
陆游菊得霜乃荣,性与凡草殊。我病得霜健,每却稚子扶。
岂与菊同性,故能老不枯?今朝唤父老,采菊陈酒壶。举袖舞翩仙,击缶歌乌乌。
秋晚遇佳日,一醉讵可无!14。《残菊》唐。
王安石黄昏风雨打园林,残菊飘零满地金。?Y得一枝犹好在,可怜公子惜花心。
15。《菊》近代。
汪精卫菊以隐逸称,殆未得其似,志洁而行芳,灵均差可拟。生也不逢时,落叶满天地。
枝弱不胜花,凛凛中有恃。繁霜作锻练,侵晓色逾美。
忍寒向西风,略见平生志。一花经九秋,未肯便憔悴;残英在枝头,抱香终王坠。
寒梅初破萼,已值坚冰志;相逢应一笑,异代有同契。
与薛肇明弈棋赌梅花诗输一首
王安石
华发寻春喜见梅,一株临路雪倍堆。
凤城南陌他年忆,香杳难随驿使来。
梅花绝句(之—)
陆游
闻道梅花圻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梅花绝句(之二)
幽谷那堪更北枝,年年自分着花迟。
高标逸韵君知否,正是层冰积雪时。
梅花绝句(之三)
雪虐风号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
过时自会飘零去,耻向东君更乞怜。
黄巢《题菊花》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予桃花一处开.
黄巢《菊花》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戴黄金甲.
元稹《菊花》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郑谷《菊》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鬃毛.
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
七绝一.《咏菊》
浓霜玉靓压菊黄,密瓣长丝卉吐香。
几缕秋风花影动,一只蝶客舞疯狂。
七绝二.《冬菊》
风送清香迎路客,菊着艳色映朝阳。
莫叹冬梅馥郁晚,霓裳四季伴君芳。
1.关于菊花的谚语、歇后语、诗句菊韵〕--李师广--秋霜造就菊城花,不尽风流写晚霞;信手拈来无意句,天生韵味入千家。
〔秋声〕--风子--廊下阶前一片金,香声潮浪涌游人。只缘霜重方成杰,梁苑东篱共古今。
〔菊城吟〕--王如亭--狮龙气象竟飞天,再度辉煌任自威!淡巷浓街香满地,案头九月菊花肥。晋·陶渊明《和郭主簿》: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
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唐·太宗《赋得残菊》:阶兰凝暑霜,岸菊照晨光。
露浓希晓笑,风劲浅残香。细叶抽轻翠,圆花簇嫩黄。
还持今岁色,复结后年芳。唐·杜甫《云安九日》: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
旧摘人频异,轻香酒暂随。唐·白居易《咏菊》: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
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唐·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唐·吴履垒《菊花》粲粲黄金裙,亭亭白玉肤。
极知时好异,似与岁寒俱。堕地良不忍,抱技宁自枯。
唐·李商隐《菊花》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宋·苏轼《赵昌寒菊》轻肌弱骨散幽葩,更将金蕊泛流霞。欲知却老延龄药,百草摧时始起花。
宋·范成大《重阳后菊花》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屋照泥沙。世情几女无高韵,只看重阳一日花。
宋·陆游《九月十二日折菊》黄花芬芬绝世奇,重阳错把配萸技。开迟愈见凌霜操,堪笑儿童道过时。
宋·梅尧臣《残菊》零落黄金蕊,虽枯不改香。深丛隐孤芳,犹得车清觞。
宋·朱淑贞《菊花》土花能白又能红,晚节犹能爱此工。宁可抱香枝头老,不随黄叶舞秋风。
金·元好问《赋十月菊》秋香旧入骚人赋,晚节今传好事家。不是西风若留客,衰迟久已退梅花。
明·沈周《菊》秋满篱根始见花,却从冷淡遇繁华。西风门径含香在,除却陶家到我家。
宋·杨万里《咏菊》物性从来各一家,谁贪寒瘦厌年华?菊花白择风霜国,不是春光外菊花。明·唐寅《菊花》故园三径吐幽丛,一夜玄霜坠碧空。
多少天涯未归客,尽借篱落看秋风。董必武《赏菊》名种菊逾百,花开丽且妍。
秋容圃外淡,春意眼前旋。造化功谁与?勤劳智自专。
赏心邀客共;歌咏乐延年。陈毅《秋菊》秋菊能傲霜,风霜重重恶。
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红楼梦》里菊花诗可为一绝,请欣赏红楼艺苑内的菊花诗忆菊怅望西风抱闷思,蓼红苇白断肠时。空篱旧圃秋无迹,瘦月清霜梦有知。
念念心随归雁远,寥寥坐听晚砧痴。谁怜我为黄花病,慰语重阳会有期。
----蘅芜君访菊闲趁霜晴试一游,酒杯药盏莫淹留。霜前月下谁家种?槛外篱边何处秋?蜡屐远来情得得,冷吟不尽兴悠悠。
黄花若解怜诗客,休负今朝拄杖头。----怡红公子种菊携锄秋圃自移来,畔篱庭前故故栽。
昨夜不期经雨活,今朝犹喜带霜开。冷吟秋色诗千首,醉酹寒香酒一杯。
泉溉泥封勤护惜,好知井径绝尘埃。----怡红公子对菊别圃移来贵比金,一丝浅淡一丛深。
萧疏篱畔科头坐,清冷香中抱膝吟。数云更无君傲世,看来惟有我知音!秋光荏苒休辜负,相对原宜惜寸阴。
----枕霞旧友供菊弹琴酌酒喜堪俦,几案婷婷点缀幽。隔坐香分三径露,抛书人对一枝秋。
霜清纸帐来新梦,圃冷斜阳忆旧游。傲世也因同气味,春风桃李未淹留。
----枕霞旧友咏菊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毫端运秀临霜写,口角噙香对月吟。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潇湘妃子画菊诗余戏笔不知狂,岂是丹青费较量?聚叶泼成千点墨,攒花染出几痕霜。
淡浓神会风前影,跳脱秋生腕底香。莫认东篱闲采掇,粘屏聊以慰重阳。
----蘅芜君问菊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叩东篱: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开花为底迟?圃露庭霜何寂寞?鸿归蛩病可相思?休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话片时。----潇湘妃子簪菊瓶供篱栽日日忙,折来休认镜中妆。
长安公子因花癖,彭泽先生是酒狂。短鬓冷沾三径露,葛巾香染九秋霜。
高情不入时人眼,拍手凭他笑路旁。----蕉下客菊影秋光叠叠复重重,潜度偷移三径中。
窗隔疏灯描远近,篱筛破月锁玲珑。寒芳留照魂应驻,霜印传神梦也空。
珍重暗香休踏碎,凭谁醉眼认朦胧?----枕霞旧友菊梦篱畔秋酣一觉清,和云伴月不分明。登仙非慕庄生蝶,忆旧还寻陶令盟。
睡去依依随雁断,惊回故故恼蛩鸣。醒时幽怨同谁诉:衰草寒烟无限情!---潇湘妃子残菊露凝霜重渐倾欹,宴赏才过小雪时。
蒂有余香金淡泊,枝无全叶翠离披。半床落月蛩声病,万里寒云雁阵迟。
明岁秋风知相会,暂时分手莫相思!----蕉下客只找到诗句。不好意思。
真不好找。
友谊的名言: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
-(唐)王勃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唐)李白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唐)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唐)李白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唐)白居易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唐)高适天下快意之事莫若友,快友之事莫若谈。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渭城曲唐王维又名《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送梓州李使君唐王维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汉女输幢布,巴人讼芋田。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
送綦毋潜落第还乡唐王维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遂令东山客,不得顾采薇。
既至金门远,孰云吾道非。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
置酒长安道,同心与我违。行当浮桂棹,未几拂荆扉。
远树带行客,孤城当落晖。吾谋适不用,勿谓知音稀。
送友人唐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渡荆门送别唐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送魏万之京唐李颀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度河。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曙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莫是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送陈章甫唐李颀四月南风大麦黄,枣花未落桐叶长。青山朝别暮还见,嘶马出门思旧乡。
陈侯立身何坦荡,虬须虎眉仍大颡。腹中贮书一万卷,不肯低头在草莽。
东门沽酒饮我曹,心轻万事皆鸿毛。醉卧不知白日暮,有时空望孤云高。
长河浪头连天黑,津口停舟渡不得。郑国游人未及家,洛阳行子空叹息。
闻道故林相识多,罢官昨日今如何。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别董大唐岑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送李端唐卢纶故关衰草遍,离别正堪悲。
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
掩泣空相向,风尘何所期。赋得暮雨送李胄唐韦应物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送人东游唐温庭筠荒戌落黄叶,浩然离故关。
高风汉阳渡,初日郢门山。江上几人在,天涯孤棹还。
何当重相见,樽酒慰离颜。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雨霖铃宋柳永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摧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晚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赠汪伦李百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过故人庄作者: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友谊的谚语:君有奇才我不贫。-(清)郑板桥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
-(唐)王勃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唐)白居易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
-(唐)高适天下快意之事莫若友,快友之事莫若谈。-(清)蒲松龄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春秋)孟子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战国)庄子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西晋)付玄人生贵相知,何用金与钱。-(唐)李白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春秋)子夏布衣之交不可忘。-(唐)李延寿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
-(宋)欧阳修人生乐在相知心。-(宋)王安石于患难风豪杰。
-(清)魏禧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清)曹雪芹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
-(宋)顾夏山河不足重,重在遇知已。-鲍溶大丈夫处世处,当交四海英雄。
-《三国志.蜀书.刘巴传》君子上交不诌,下交不渎。-。
我国栽培菊花的历史十分久远,这从西周《礼记·月令》中“季秋之月,鞠有黄华”句便可得知。
栽菊早,经过了几千年的栽培和自然的进化,菊花的舌状花千姿百态,花色丰富多彩,特别是培育出如:绿牡丹、绿云、墨荷、风凰振羽、帅旗、西湖柳月等异彩纷呈一些名花.由于菊花具有历史悠久、品种繁多、色泽艳丽、花形多变特点,曾留下多少脍炙人口的诗句。如晋代诗人陶渊明赞美菊花:“怀以贞秀枝,卓为霜下杰。”
他辞官回归故园,“三径就荒,松菊犹存”,“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他以菊为友,其乐陶陶。
诗有精品,花有奇葩,“秋来谁为韶华主,总领群芳是菊花”,百花丛中,你们知道菊花什么时候开花吗?(——它是深秋时独自开放)不只是在飒飒西风起舞的秋天,菊花才展露芳颜。但在秋叶飘零的秋天,菊花装扮的世界却格外迷人。
它菊品既繁,名目亦多,色彩也很丰富。深秋之日天气已经开始变冷,为什么菊花还会开花呢?因为菊花不怕冷,不畏严寒,故它能在深秋独放,而正是它的这种特性,能引起人们的心理共鸣,屈原以“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的名句,歌颂菊花高贵品质;以“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表明了、永不与恶势力同流合污的品格。
从唐代农民起义军首领黄巢的两首咏菊诗中看看他是如何赞美菊花。其一:“飒飒西风满院裁,香寒蕊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借菊花不在春天开放,嗟叹生不逢时,流露出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慨,抒发要干一番大事的雄心壮志。
其二:“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时百花杀。阵阵香气透长安,满城尽戴黄金甲。”
则充满革命的豪情,表达了他对起义军的胜利前景的自信。菊花向以“花中君子”而名扬天下。
“家家争说黄花秀,处处篱边铺彩霞”。菊花尤其为那些不趋世俗、节操高尚的志士仁人、迁客骚人所钟爱。
菊之高洁,在于它傲霜独立。而名为花之魂魄,自古以来,文人雅士和园艺家多用极富表现力的辞藻给各种菊花赋予形象贴切和意韵超凡的名字。
或以花色命名,白色菊有:“月涌江流”“白浪卷沙”;**菊则有:“飞黄腾达”、“金碧辉煌”;绿色菊有:“卡梁绿翠”;或借诗词典故表示菊花的颜色,如红色的“红叶题诗”、**的“黄石公”、粉色的“人面桃花”,每个菊名之后伴有一段精彩动人的故事。
也有以历史人物和故事命名的,如“嫦娥奔月”每一个名字的背后都蕴含一串动人故事,启发人们的想象。还有以花的造型来命名的:“湘云醉卧”等,一语道破花的万种风情等等,尚有一种依据色、瓣、朵综合而成“韵”而命名的,如“醉舞杨妃”,取其色粉红,瓣肥厚,极似历史故事中的杨贵妃带醉曼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