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第六届中国贵州人才博览会在贵阳开幕。省委书记孙志刚,省委副书记、省长谌贻琴作批示。
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部长李邑飞、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何力、副省长卢雍政、省政协副主席张光奇,以及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彼得里琴科·弗拉基米尔、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马丁·威尔斯、大数据国家重点工程实验室副主任牟其林等嘉宾出席开幕式,李邑飞宣布开幕,卢雍政致辞。
孙志刚在批示中指出,举办中国贵州人才博览会对于全省规模引才、高端聚才,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全省上下要深刻把握新时代赋予人才工作的新使命新机遇,始终坚持党管人才原则,以举办人博会为契机,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建立人才制度优势,优化创新创业环境,有效利用各类人才发展要素资源,合力打造贵州人才集聚“强磁场”,叠加形成贵州创业宝地、创新高地、创造福地“虹吸”效应,广聚天下有志英才,合力打赢脱贫攻坚硬仗,共同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
谌贻琴在批示中指出,人才是第一资源。各级各部门要牢固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围绕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行动,创新完善人才引进培养、评价使用、流动配置、激励保障等机制,打造人才聚集地和创业新高地,让天下英才在贵州各展其才、各尽其能。中国贵州人才博览会是我省引才聚才的重要平台,希望这棵“梧桐树”为贵州引来更多“金凤凰”,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开幕式上,与会领导和重要嘉宾为我省“百千万人才引进计划”评审认定的第四批“百人领军人才”和“千人创新创业人才”代表颁奖,省内部分单位与省外合作机构及有关专家集中签约了20个人才项目,部分嘉宾作了演讲。
开幕式现场。
据主办方统计,3月24日,第六届中国贵州人才博览会开幕,“线上线下”同步引才,官网及公众号等线上引聘平台求职访问量达34.3万人次。
展厅内人头涌动。
开幕式当天,现场接待各类人才4.58万余人次,其中博士3434人次,硕士10590人次。现场引聘达成意向13395人次,其中博士2517人次,硕士3325人次;此外,现场签约评审引聘3180人次,其中博士248人次,硕士1816人次。
本届人博会共收到海内外人才(项目)需求733个,其中海外的410个。发放海外人才邀请函209人,191名海外高层次人才携项目参会,数量创历届人博会新高。其中47个人才项目现场路演,29家基金公司现场洽谈对接,共签署9个投资意向协议,投资额近亿元。
也需要海外人才。
人博会掠影——那些找工作的人
3月24日上午,第六届中国贵州人才博览会开幕式刚刚结束,大批求职者如鱼贯而入,涌进一号馆,一号馆内贵阳招聘展区和铜仁招聘展区最为火爆,递交简历的求职者争先恐后。
毕业生在人博会上寻觅。
女孩找工作,全家来参谋
“你们快来看看,我是在和哪些人在竞争!”在第六届中国贵州人才博览会现场,一位铜仁口音的阳光女孩,长发披肩,自信地拽着她爸爸妈妈和弟弟,来到铜仁地区招聘展区。他们先看了铜仁市委党校,然后又来到沿河县的招聘展位前。一家四口边走边看,父亲不时提出建议,母亲则紧跟在后边,不时对女儿自信的表现微微一笑。
“还是看看贵阳一中吧”,“不,那里应聘的人肯定多”,“那看看铜仁一中吧”,“算了,还是想在贵阳……”
据了解,在人才博览会上,很多岗位需要的人才非常“高大上”,有的是高层次人才,博士、副高职称以上等;有的岗位要的是急需人才,不过也有不少普通岗位,需要的是一般人才。
一名女孩嘟起嘴仔细查看各家企业的用人情况。
创业失败,妻女陪他找工作
刘先生几年前毕业于师范类大学,可学的是机电专业,但他对教育非常感兴趣。两年前,他回到老家正安县创业,开办一家教育辅导机构,由于师资匮乏,创业失败。目前,他又不得不回到“起点”,从创业到就业,重新找工作。
刘先生说,创业当初,他对市场的分析还是准确的,看准了家长们舍得在孩子身上投入,尤其是教育方面。但在他看来,在创业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好的师资不愿意到正安去。“没有好的师资、质量难以保证,就难以取得孩子家长们的信任,他们就不愿意再出钱,这样一来,我开办的教育辅导机构,自然而然就‘熄火’了”。
在采访中,刘先生的爱人和刚刚满一岁小女孩,一直笑盈盈地陪伴在他身边。据了解,刘先生的爱人目前在贵阳一知名企业上班。
刘先生笑着说:她们陪我来找工作,其实宝宝也趁机出来“见见世面”。
现场太过拥挤一名女生借用男生的双腿填写企业用人登记。
贵州学子,一心回乡发展
在省农委的人才评审室外,吉林大学土壤学专业毕业的尹先生,背着个黑色的双肩包,拿着手中的求职简历,看样子才从紧张的气氛中放松下来。据了解,两分钟前,他才从人才评审室出来,现场回答了考官主考官的问题。
“我老家是黔西南的,虽然在外读书多年,从本科到研究生,但还是希望回老家来发展”,尹先生说,一提到回贵州,心里就感觉到莫名的温暖,这可能是许多贵州籍学子的内心。
据介绍,尹先生从吉林大学土壤学毕业后,就进入了中科院的下属单位,单位虽然好,但没有正式编制,听说老家贵州在举办人才博览会,就抓住这次机会赶回来看看,看有没有合适自己的职位。
在一号馆和二号馆,像尹先生这样的应聘者很多,有的迫切地提交简历,有的在和引才单位进行洽谈,有的贴在墙壁上填写表格,他们几乎都想回家乡发展,奉献自己的才华和青春。
安顺市招聘面试现场。
人才“引”人才,引来一大串
卢涵宇是北京大学博士后,2013年参加人才博览会,被引进到贵州,在贵阳市高新区组建了创业团队。
通过卢涵宇博士的牵线搭桥,在当天的人才博览会现场,北师大的赵博士千里迢迢来到贵州参加人才博览会。赵博士说,他被贵州的人才创业政策创业环境所吸引,经过交流协商,他已经决定加盟六盘水市三力达科技有限公司,将利用其学识在贵州六盘水开展创新创业,他还被聘用为公司技术骨干。
据了解,卢涵宇因为喜欢贵州、热爱贵州、扎根贵州,他并身体力行,平时宣传贵州,推介贵州。在前几届的人才博览会上,经他牵线搭桥,就帮贵州引进了20名人才,其中好几位都是行业或领域重量级的人才,有的还是领军人才,他对我省引才做出了自己的努力。
现场一些用人单位卖力吆喝他们的优厚条件吸引人才。
3月24日,在人博会省直单位的展区,贵州省农业科学院的展位前人山人海,咨询的人络绎不绝。“这次我院进场招聘的有水稻、园艺、土肥、油料、信息、旱粮、辣椒等研究所和附属中学等19个直属单位,将提供15个紧缺型人才硕士岗位和31个博士岗位,并且都是各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带队,参加本次现场招聘的工作团队就有50人。”省农科院组织人事处处长赖钢介绍。
“辣椒大王”只有2人符合条件
在省农科院辣椒研究所的展位,记者了解到,他们急需引进植物营养学专业人才。
据该所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辣椒作为贵州的优势产业,目前,全省种植面积达500万亩,其中辣椒之乡遵义就有200万亩。贵州的辣椒量起来了,现在需要对辣椒品质进行更好地提升,这就需要植物营养学专业人才对改善辣椒品质进行深入研究,这个岗位将成为“辣椒大王”。
经过两个小时的现场招聘,“辣椒大王”这个岗位仅有两位应聘者符合要求,一位是毕业于西南大学的植物营养学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另一位则是毕业于贵州大学的植物营养学专业的往届毕业生,明天他们将参加专家评审环节,角逐“辣椒大王”专业岗位。
几家欢喜几家愁。
要求“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
在省农科院农业科技信息研究所的展位上,记者使用该所开发的手机端智能APP现场查看了智能农业范园区各作物生长各项指标,并通过手机端直接发布浇水施肥等指令。
“我们招聘的这个岗位不但要具备农业知识,还要精通计算机软件与编程技术,最终还要将大数据智能化融入现代农业生产,这就是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的‘智慧农民’”,信息所工作人员一边示范软件一边介绍,“我们这边一早上就8个硕士研究生来提交了报名表,但比较符合要求的只有2人,博士研究生没有报名的。”
需要不断注入“新鲜血液”
省农科院党委副书记汪卫红向记者介绍,省农业科学院要发挥农业人才聚集地优势,服务全省脱贫攻坚。近年,农科院选派的万名农业专家、“三区”科技人才和同步小康驻村工作队均活跃在全省各脱贫攻坚一线,不久前又根据省委省政府《2018年脱贫攻坚春风行动令》的要求,选派23名副高级以上职称科研人员参与全省产业扶贫工作组,围绕蔬菜、水果、花卉、茶叶、中药材五大产业,开展指导工作,这些都需要大量的农业科技人才,贵州的农业产业发展需要源源不断地注入“新鲜血液”。
汪卫红告诉记者,对通过本次选拔进入农科院工作的博士,将在省政策给予的9万元安家费基础上追加6万元奖励经费,除此之外还将安排5万元的科研项目启动费,这是农科院留住人才、引入人才、用好人才的举措之一,有了人才、技术和成果的保障,才能更加坚定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