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春秋时期,诸侯争霸。诸侯国的出现源于西周实行的
A.禅让制
B.分封制
C.世袭制
D.郡县制
2、西周为了巩固统治,实行“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的政治制度。这种制度是
B.世袭制
C.分封制
3、徐州地区是西周时期宋国的封地。周成王封商纣王的同父异母兄弟微子于宋,微子死后
葬于微山湖的微山岛上。微子受封属于哪类受封对象?
A.功臣
B.古帝王后代C、弟子D亲戚
4、商鞅变法的内容中,对促进农业生产、提高军队战斗力都起了直接作用的是:
A.承认土地私有
B.奖励耕战
C.建立县制
D.任人唯贤
5、商鞅变法中对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有直接影响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是
A.推行县制B.奖励生产C.奖励军功D.承认土地私有
6、《史记》记载,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商鞅也因此
遭遇了车裂的命运。这主要是因为商鞅变法触动了大贵族的利益。商鞅变法内容中,最能触动大贵族利益的是
A.国家承认上地私有
B.允许土地自山买变
C.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
D.建立县制
7、商鞅变法时期,某平民辛劳耕作,生产出许多粮食和布帛。按照法令,他可以
A.免除徭役B.授予爵位C.授予田宅D.免除赋税
8、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有
①承认土地私有,允许买卖②奖励耕战③根据军功授予爵位和田宅④建立县制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D.①④
A.禅让制B.分封制C.北魏孝文帝改革D.商鞅变法
10、历史课上同学们畅所欲言,内容涉及: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奖励耕战,秦国成为战国
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等,据此判断同学们所谈论的主题是
A.商鞅变法
B.文景之治
C.孝文帝改革
D.王安石变法
二、非选择题
1、某校初中历史兴趣小组开展“商鞅变法”专题学习,请你参与下列活动。
材料商鞅变法的措施: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根据军功的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去管理。
【角色扮演】
(l)根据上述材料同答,假如你是生活在商鞅变法时期秦国的一位农民,你是否支持商技变法?为什么?
【理解学习】
(2)根据上述材料指出,商鞅变法确立中央对地方管理的措施是什么?
【方法探究】
对商鞅变法的评价,王可和朱浩产生了分歧
(3)评价历史上变法(改革)成功或失败的方法是什么
答:要把变法(改革)放在当时特定的历史环境中看变法(改革)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翔流,推动杜会的发展。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材料二
材料三次。
(1)材料一这句话是谁说的?表明他什么思想?
(2)材料二所反映的内容与他的哪一项变法措施相对应?他的变法措施中对秦国封建制的确立和巩固起了关键作用的又是哪一项?
(3)结合以上三则材料和所学知识,说说商鞅变法的历史影响。
第二考点:统一国家的建立
1、“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秦王嬴政灭掉六国建立的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
A.夏朝B.秦朝C.商朝D.汉朝
2、《帝国的终结》是易中天迄今为止最为用力也最为看重的一部著作,该著作深刻探究了中国帝国制度形成和灭亡的原因。书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A.统一度量衡、货币
B.焚书坑儒
C.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
D.建立统一国家和中央集权制
3、“皇帝”、“朕”成为我国最高封建统治者的称呼开始于
A.齐桓公B.秦始皇C.汉高祖D.唐太宗
4、秦始皇虽然是历史上著名的暴君,但也是一位有作为的政治家。他为了巩固秦朝的统治实行了一系列措施,其中不包括
A.分封制B.中央集权制C.郡县制D.皇帝制
5、“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的秦王嬴政,统一中国后,为加强中央集权而采取的措施是
A.实行分封制B.推行郡县制C.实行科举制D.推行行省制
6、秦朝统一全国后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度,其中对后世地方行政机构建设产生深远影响的是
A.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B.车同轨,书同文
C.废分封,立郡县D.焚书坑儒
7、文字是传承文化的载体之一。秦灭六国后,秦始皇随即下令全国统一书写
A.楷书B.隶书C.小篆D.行书
8、孔子的思想博大精深,他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他创立的儒家学说成为中国两千年封建正统思想。儒家学说这一地位的确立开始于
A.孔子创立儒学,提出“仁”的学说
B.汉武帝接受“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隋唐科举考试以儒家经典为主要内容
D.明朝八股取士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
9、“凡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向汉武帝提出这一建议的是
A.李斯
B.主父偃C.张骞D.董仲舒
10、为了实现思想上的“大一统”,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是
A.焚书坑儒
B.实行“八股取士”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大兴文字狱
11、秦朝“焚书坑儒”,而西汉则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两者的根本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