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论坛鲁胜宝:李流芳编年纪事表(上)

李流芳(1575-1629),初字茂宰,后更字长蘅,以所居檀园为号,别署香海、泡庵、六浮道人,晚年,因奚冈题其《山水画册》,有“以笔墨诗酒自娱”之句,自称“慎娱道人”、檀园老人。诗、书、画、印皆负盛名,与嘉定的唐时升、娄坚、程嘉燧并称为“嘉定四先生”。因其善画山水,宗元人梅道人吴镇,出入宋、元,故也是董其昌等“画中九友”之一,是一位有影响的文人艺术家。

明万历三年乙亥,1575,一岁

出生于嘉定县南翔镇书宦人家。祖籍徽州歙县。祖父李文邦曾任成山卫指挥使,封赠公爵,开始从安徽歙县丰南迁至嘉定县南翔镇侨居。

李文邦生有五子:李汝节、李汝简、李汝箕、李汝筠、李汝笠。李汝节、李汝箕为正室程氏所生;李汝简、李汝筠、李汝筠为妾室鲍氏所生。李流芳之父李汝筠为其祖父第四子。

李流芳生母陈氏,是父亲李汝筠在结发之妻徐氏故世之后,再娶之继室。李汝筠原配徐氏生有二子:李元芳、李名芳。李流芳为继室陈氏所生,为李汝筠第三子,字长蘅,故时人称为李三长衡。

伯父李汝节,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乙丑科进士,授安吉知州,后任登州同知。

堂兄李先芳,明万历七年(1579)己卯举人、万历十七年(1589)己丑科进士,官至刑科给事中,卒于四川布政使司参议任上。

大哥李元芳(1564-1637),字茂初,诸生,善七言长句,著有《梦庵集》。

二哥李名芳(1565-1593),字茂才,明万历十九年(1591)辛卯举人,万历二十年(1592)壬辰科进士,翰林院庶吉士。著有《李翰林集》。

弟李三芳,定海县丞。。

子李杭之,字僧筏,诗文书画皆有父风。中岁即弃诸生,放浪山水间,崇祯末,死于民乱。

孙李圣芝,字秋森,号衡霞,弱冠游郡庠,善诗文,入都名动公卿,著有《衡霞山人集》。曾孙李谦,字雪岑,仍世家业,擅长绘事,善守家法。

侄李宜之,字缁仲,李名芳子,三岁而孤,由母亲沈氏教养,博学强记,兼善诗画,才艺卓荦,别号寓园居士,著有《寓园集》。

外甥朱之屿,字鲁玉,经明行修,工诗词,有李流芳之风。

明万历十六年戊子,1588,十四岁

春日,作竹刻作品,上刻行书苏东坡《蝶恋花》词:“梅子黄时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落款:“唯翁道兄。戊子春日李流芳书于玉峰。”(现藏宁波博物馆)

明万历十九年辛卯,1591,十七岁

李流芳入学,为嘉定县学生员。(《明清嘉定诸生录》:“明万历十九年辛卯科入十六名:李流芳,字长蘅,茂宰,里居南翔。”)

明万历二十五年丁酉,1597,二十三岁

春,滞留京口(今江苏丹徒)一带,前往银山、玉山亭中摊书独坐。(《檀园集》卷八《游玉山小记》:“丁酉春,留滞京口,暇既来此,或摊书独坐。”)

游焦山。寓京口一带,连续数年。。(《檀园集》卷八《游焦山小记》:“予自丁酉来游,未遑穷讨,人事参商,忽忽数年。”)

偕郑胤骥游白门﹙今南京市江宁区西北﹚。(《檀园集》卷十《祭郑闲孟》:“丁酉之役,偕予(郑胤骥)白门,商谈邸中,听者舌扪,轻舟横江,风浪拍天,予啸吾歌,失其烦冤。”)

与潘方儒游胥门横山。(《檀园集》卷十一《横滨》:“往时曾与潘方儒阻风于此,寻径至山下,有美松、竹、小方桃花,是若异境,因相与攀跻。至绝顶,风怒甚,几欲吹坠,二十事也。丁巳中秋后三日书于孟阳阊门寓舍。”)

秋日,在东堂与程嘉燧观曝图画。

程嘉燧(1565-1643),字孟阳,号松圆,安徽休宁人。少从父亲徒居嘉定,举业未成,学剑又不成,遂刻意攻诗,声名渐起。李流芳好友,兼擅书画,天启中应友人邀北游充幕府,崇祯间与钱谦益过从甚密,晚归故里辞世。著有诗选《松园浪淘集》、文选《偈庵集》。

立冬后二日清晨,闻启祥从涌金断桥所见,有诗兼怀李流芳。(《自娱斋集》第八页,《立冬后二日清晨,从涌金渡断桥所见,兼怀李三长蘅》)

闻启祥,字子将,钱塘人。生性淡荡,博综群书,工制义。钱谦益称其为诸生祭酒二十年,始举于南京(明万历壬子科)。后屡受荐征,坚辞不赴。享年五十八岁。(钱谦益《初学集》卷五十四《闻子将墓志铭》)

明万历二十七年己亥,1599,二十五岁

与王志坚同游西湖。(《檀园集》卷十一《紫阳洞》:“余己亥与淑士同游,后数至湖上,以畏入城市,多放浪两山间,独与紫阳洞隔阔。”)

王志坚(1576-1833),字淑士,初字弱生,昆山人。少与李流芳同研席。万历三十八年(1610)庚戌科进士,授南京兵部主事,崇祯初,以佥事督湖广学政,卒于官。善诗文,著有《读商语》、《古文渎编》等。(《列朝诗集小传》丁集下)

明万历三十年壬寅,1602,二十八岁

春,与徐孺谷、张君实、史荃之同游弹山赏梅。(《檀园集》卷一)

偕郑胤骥在西隐之偏读书。(《檀园集》卷十《祭郑闲孟文》:“虽在壬寅,西隐之偏与予读书,感彼二贤,心迹偶得,遂谐姻连。”)

夏日,作《墨菊岩石扇》。题款:夏日,李流芳。(现藏安徽省博物馆)

秋日,作《山水图》卷。(现藏东京国立博物馆)

明万历三十一年癸卯,1603,二十九岁

偕徐兆稷过白下,登玉山亭子小饮。(《檀园集》卷八《游玉山小记》:“癸卯,偕孺穀过白下,登亭子小饮。”)

徐兆稷,字孺榖,学谟次子,工八分,书少师,能诗文,卒年仅四十。著有《绣虎集》。

除夕,与幼子及母亲在家共渡。夜深,无睡意,作五言律诗一首:“除夕人犹病,挑灯思惘然。梦魂惊隔岁,雨点入新年。笑为小儿剧,酒因慈母颠。生涯兼世路,只有且随缘。”(《檀园集》卷三《除夕(癸卯)》)

明万历三十二年甲辰,1604,三十岁

二月,与王志坚、王志长兄弟,同参云栖。饱览西湖雪景,作《六和晓骑图》。舟中作题画诗;“燕子矶上台,龙潭驿口路。昔时并马行,梦中亦同趣。后来五云山,遥对西兴渡。绝壁瞰江立,恍与此境遇。人生能几何?江山幸如故。重来复相携,此乐不可喻。置身画图中,那复言归去。行当寻云栖,云深渺何处?此予甲辰与王淑士、平仲参云栖,舟中为题画诗。”(《檀园集》卷十一《六和晓骑图》)(《檀园集》卷十一《江千积雪图题跋》:“甲辰同二王参云栖,时已二月,大雪盈尺。由赤山步,一路琼枝玉干,披拂照耀。望江南诸山,皑皑云端,尤可爱也。”)

王志长,王志坚弟,字平仲。举乡荐,读书好古。(《列朝诗集小传》丁集下)

除夕,作五言律诗四首,其一:“愁事殊不了,如何已岁除。千门宵鼓后,半榻佛灯初。性癖甘从笑,交贫或易疏。随缘吾未得,世路正踌躇。”(《檀园集》卷三《除夕(甲辰)》)

明万历三十三年乙巳,1605,三十一岁

春,同程嘉燧、郑胤骥出郭看梅,期游江桥。(程嘉燧《松圆浪淘集》卷八《同闲孟、长蘅出郭看梅,期游江桥作》)

春尽,同龚方中泛舟溪山堂游景。(《檀园集》卷三《春尽,同仲乐泛舟溪山堂》)

龚方中(1574-1634),字仲和,嘉定人。好诗文,笔致清雅,所居垒石种花,翰墨自娱。崇祯甲戌殁于家。侯峒曾其外甥。(《列朝诗集小传》丁集下)

同龚方中泛舟石冈园池,并作五言律诗一首。(《檀园集》卷三《石冈园池同仲和泛舟作》)

好友朱简来访。两人七年未见,听说李流芳正建檀园,欲知究竟,赋诗问询,流芳次韵答之,诗曰:“七年不见喜重过,共指生涯素发多。池上新庵仍署泡,阶前旧壑已名萝,畏人小筑犹难成,对客高吟岂易哦。便欲相留同结夏,扁舟峰泖奈君何。”(《檀园集》卷四《朱修能见访,闻予方葺檀园,以诗枉讯,次韵答之。时修能将至葺上》)

朱简,字修能,号畸臣,安徽休宁人。工诗,擅篆刻,治印自何震之外,劲迈奇肆,开丁敬浙派之先河,著有《印经》、《菌阁藏印》等。

始建寓所檀园。檀园的次醉阁落成,新安派早期画家程嘉燧赋诗《题长蘅次醉阁》:“为爱檀园开北阁,两回三宿小房栊。坐深曲洞香灯焰,睡美疏棂晓日烘。白拂花飞方丈雨,素屏滩响一床风。但名次醉犹嫌俗,合作禅栖住运公。”以恭贺。李流芳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写下《小葺檀园初成》:“短筑墙垣仅及肩,多穿洞壑注流泉。放将苍翠来窗里,收取清泠到枕边。世欲何求休汗漫,我真可贵且周旋。一龛尚拟追莲社,不用居山俗已捐。”(《檀园集》卷四《小葺檀园初成》,伯化以诗落之,次韵言怀))

五月,为郑胤骥作《白岳游纪序》。(《檀园集》卷七《白岳游纪序》:“乙巳醉日。”)

夏,为宋珏题画诗七言绝句一首:“盘螭山外太湖明,万顷堆银五点青。我卜新居开小阁,松风梅雨爱君听。”。(《檀园集》卷六《为宋比玉题画》)(现藏故宫博物院的宋珏《山楼对雨图》轴,上题隶书诗曰:“山雨楼中试墨时,霜豪雪茧对君披。别来对雨遥相忆,添写松间雨后枝。”其后一段小字说明:“戊申冬孟八日有雨意,午后忽晴,予坐长蘅小楼中,出古子石研,试叶道人墨,遂拈高丽纸相对作画。时已渐暝,而予画未竟,因携归清凉庵补之。是日忽雨,人迹不到,补竟因系以诗,长蘅见之,为一莞尔否?宋珏识事,十三日也。”同图对角,又有楷书题写:“别君数笔出云峰,来看当年雨里松。十载再来明又别,秋山知隔几千重。丁巳秋八月十一日,重过山雨楼,明日之青溪矣,用长蘅旧韵戏题,珏。”)

宋珏(1576-1632),字比玉,莆田人,因慕程嘉燧诗,以兄事之。来虞山,与钱谦益、瞿式耜诸公游。能诗,善书画,尤以摹大痴笔称。长蘅友。客死吴门,归葬故里。

除夕,感伤于冬去春来,壮志成灰,作七言律诗一首。(《檀园集》卷四《除夕(乙巳)》)

万历《嘉定县志》于本年刊刻。此书乃知县韩浚邀乡贤李流芳、张应武、唐时升、金可绶、娄坚、宣嘉士、徐兆稷、郑胤骥等共同参与修篡。(万历《嘉定县志》共二十二卷,现藏上海博物馆)

明万历三十四年丙午,1606,三十二岁

春,与钱谦益同举于乡。(《檀园集》钱谦益序)

四月,与程嘉燧、郑胤骥游泖上(今上海市松江区)九峰。程嘉燧有诗纪此游。(《松圆浪淘集》卷九《中宵》诗题下附注:“四月,同长蘅、闲孟游泖上九峰还。”

秋,与周之谟、朱贞一、钱谦益同举南京。李流芳追随唐宋八大家的文学主张,非同凡响,令钱谦益心动。(《江南通志》卷一百三十《选举志·举人六》:“万历三十四丙午科(邹之麟等一百三十五人,只列九十七人)周之谟:嘉定人;朱贞一,嘉定人;李流芳:嘉定人。”)

十月十六日,与程嘉燧、潘景升等在南京游清凉台。程嘉燧有诗。(《松圆浪淘集》卷九《清凉台同李长蘅即目有怀子柔》,题下附注:“十月十六日。”诗曰:“斜阳马集花宫,踏阁攀台坐竹。佳客正逢新赏惬,前期还惜故人同。”

偕陆化熙、程嘉燧游滁州龙潭山。(《檀园集》卷四《旅宿滁州,同子将、无际步屐至龙潭山,忆丙午偕羽明、孟阳来游已一纪矣》、卷四《滁州道中见梅感赋》)

陆化熙,字羽明,常熟人,金华知府陆化淳弟。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癸丑科进士,授刑部主事,晋工部郎中。治《毛诗》,著有《诗通》行于世。

秋,在白门结识徐方广,后年在昆山洽谈良久(《檀园集》卷七《徐思旷制序序》)

徐方广,字思旷,松江人,以擅长时文著称。

偕龚方中游玉山。(《檀园集》卷八《游玉山小记》:“丙午,复偕促和至此,皆值秋涨,石没水中。)

与龚方中、汪伯昭寓清凉寺(在今南京市)。(《檀园集》卷六《送汪伯昭游白门,伯昭将自京口至栖霞寺,因忆旧游,走笔得四绝句》,第四首绝句后的小注:“丙午,余与仲和寓清凉寺,时伯昭自鸡笼策蹇相访,值雨宿留。”)

冬日,作《仿米山水图》扇页。(今藏上海博物馆)

冬日,动身入京赴试。娄坚作《送长蘅会试五首》,有“如君早闻道,为实不为华……鱼鸟轮蹄外,超然乃大通。”(《吴小歈草》卷五)

明万历三十五年丁未,1607,三十三岁

春,第一次赴京参加会试。与钱谦益一起落第而归。同过滕县,饮酒赏梅。(钱谦益《初学集》卷一《丁未春与李三长蘅下第,并马过滕县,贳酒看花,已十四年矣。感叹旧游,如在宿昔。作此诗以寄之》)

钱谦益(1582-1664),常熟人,字受之,号牧斋,晚号蒙叟。明万历进士。崇祯初官礼部侍郎,与温体仁争权失败,革职。弘光时谄事马士英,为礼部尚书,清兵南下,率先迎降,以礼部侍郎管秘书院事。诗文甚负盛名。家有绛云楼,以藏书丰富著称。著有《初学集》、《有学集》、《投笔集等》,另编选有《列朝诗集》。

四月,同程嘉燧、郑胤骥游泖上九峰。(程嘉燧《松圆浪淘集》卷九《中霄》)

夏仲,同程嘉燧、郑胤骥游云间诸山,往还五日。(《檀园集》卷十一《江南卧游山题词·石湖》)

与钱谦益一同拜谒华山雪浪洪恩大师。(钱谦益《初学集》卷六十九《华山雪浪大师塔铭》)

明万历三十六年戊申,1608,三十四岁

春,同程嘉燧入灵岩山看梅。(程嘉燧跋邵松年《仿倪、黄山水卷》曰:“戊申春,余同长蘅入山看梅。”)

五月,入夏以来,淫雨水患,有感于去冬今春干旱,作《苦雨行》五言长诗。(《檀园集》卷一《苦雨行·纪戊申五月事》:“冬春苦不雨,井竭水值钱。入夏雨不休,出门水接天。咄哉造物功,旱涝何其偏。贫家少生事,俯仰资薄田。平陆成江湖,一望令心酸。二麦既已尽,稚苗不得安。岁功苟如此,何以供粥饘。阿母向我言,汝忧良未殚。且勿计岁功,目前亦艰难。斗米如斗珠,束薪如束缣。鉼中蓄田罄,爨下寒无烟。小妇谋夕春,大妇愁朝餐。前日雨压垣,舍北泥盘盘。昨夜雨穿屋,帐底流潺潺。篱落坏不理,衣裳湿难干。黾勉慰阿母,独坐穷忧端。海内方嗷嗷,常苦征赋繁。去年北大水,三辅民骚然。司农乏远筹,往往苛东南。连年稍成稔,额外不肯宽。虽有卒岁储,倾囊输上官。吾观闾左情,岂堪一凶年。惜哉此长虑,谁为叩帝阍。传闻四郡间,告荒牍如山。贤侯轸民瘼,步祷良亦虔。庶几回天心,拯此鱼鳖患。褰裳出屋头,仰视云根蟠。水鸟立我旁,鸣蛙跳我前。础石润欲滴,青灯光不炎。晴占杳难期,雨势殊未厌。翻思二三子,裹足不到门。何时一相呼,诉此情缠绵。且当冒雨出,弄舟村东湾。远水正澹荡,树色相新鲜。浊酒尚可赊,聊以开心颜。”)

送座师林先生被召北上,并作五言诗纪之。(《檀园集》卷一《送座师林先生被召北上》:“去年西北饥,今年东南水。极目三吴间,洪涛荡千里。”)

九月九日,与孟髯同游石湖,并作五言诗纪之。(《檀园集》卷十一《江南卧游图册题词——石湖》:“戊申九日,余与孟髯同游,值风雨,游人廖落,山水如洗,着屐至治平寺,抵暮而还。有诗云:‘客思逢重九,来寻雨外山。未能凌绝顶,聊共泊西湾。茶磨风烟白,薇村木叶斑。谁言落帽会,不醉复空还。’山下有紫薇村,髯尝居于此,今已作故人矣,可叹。”)

秋,与侯震旸及其二子梁瞻、雍瞻登苏州灵岩山,游馆娃宫旧地。(《檀园集》卷十一《江南卧游图册题词·灵岩》:“余往来西山,数过灵岩山下,戊申秋日,始得与起东及其二子梁瞻、雍瞻一登。”)

侯震旸,字得一,一字起东,嘉定人。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庚戌科进士,授行人。天启初,擢吏部给中事,崇祯初召复原官,已卒。其有一子峒曾于明亡后,抗清被捕,不屈而死。

孟冬八日,宋珏坐檀园山雨楼中,作《山楼对雨图》轴,并题:“山雨楼中试墨时,霜豪雪茧对君披。别来对雨遥相忆,添写松间雨后枝。戊申冬孟八日,有雨意,午后忽晴,予坐长蘅小楼中,出古子石砚,试叶道人墨,遂拈高丽纸本,相对作画。时已渐溟,而予画未竟,因携归清凉庵补之。是日忽雨,人迹不到,补竟因系以诗,长蘅见之,为一莞尔否?宋珏识事,十三日也。”(现藏故宫博物院)

在鹿城(今浙江省温州市)徐方广家中洽谈。(《檀园集》卷七《徐思旷制义序》:“去年在鹿城,过思旷寓舍,谈良久,颇洽,知思旷非常人也……己酉花朝前二日书于西碛之六浮阁。”)

明万历三十七年己酉,1609,三十五岁

二月,程嘉燧宿李流芳斋中,即事有怀宋珏。(程嘉燧《松圆浪淘集》卷十《宿长蘅斋阁即事有怀比玉》)

二月十三日,为友人徐思旷时文集作序。(《檀园集》卷七《徐思旷制义序》:“己酉花朝前二日书于西碛之六浮阁。”)

春日,到弹山看梅。连续两夜借宿山阁,读壁间旧题,思及当年与徐兆稷、张君实、小史、张荃之同游情景,怅然兴怀,有诗。(《檀园集》卷一《己酉春日,以看梅到弹山,信宿山阁,读壁间旧题,如昨日耳。而当时共事者徐孺谷、张君实与小史荃之皆死矣。退之有言:“人欲久不死,而观居此世者何也。”怆然兴怀,爰作此诗》:“七载阁中人,重来死亡半。巡览惊孤游,数往疑梦幻。当年诗酒徒,徐生意何悍。小史最清发,与我情宛委。张生实同调,时亦偕汗漫。一朝俱灰尘,萧条空里閈。”》)

清明前一日,冒雨泛舟杭州西湖之上,作《西湖烟雨图》卷,题云:“己酉清明前一日,烟雨,汛舟西湖,为忍公兄作。”(《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藏画续集》)第67-68页。画现藏天津艺术博物馆)

忍公,即严武顺,字讱公,太常卿大纪仲子,严调御之弟。(《杭州府志》卷三十一。)

三月,与程嘉燧、郑胤骥、汪明标、张廷棫、李无垢、李宜之,登杭州乌石峰,游紫云洞、九溪十八涧。(《檀园集》卷十一《西湖卧游图册跋语·紫云洞》:“己酉三月,偕闲孟、无际、子薪、舍弟无垢、从子缁仲,登乌石峰寻紫云洞。”)(卷十一《洞中第一桥》:“己酉始至十八洞,与孟阳、闲孟、无际、子薪、舍弟无垢、舍侄缁仲俱至徐村第一桥,饭于桥上。溪流淙然,山势回合,坐久之不能去,予有诗云:‘溪九洞十八,到处流活活。我来三月中,春山雨初歇。奔雷与飞霞,耳目两奇绝。悠然向溪坐,况对山嵯嵲。我欲参云栖,此中解说法。善哉!汪子言:‘闲心随水灭。’无际亦有和余,诗忘之矣。”)

汪明际,初字叔达,后更字无际,一字雪庵,嘉定人。少孤力学,孝母抚弟妹。博涉经史,尤精易学。万历戊午(1618),中举人,谒选得寿昌教谕。读书魏万川房,倡导古学,僻邑风移。由国子监学录,历大理寺督察院司务,升工部营缮司主事,晋员外郎,告归。科臣邹士凯心仪其操,以书招之,不应。后因误被杖死。(《南翔镇志》卷六、《嘉定县志》卷十九)

张廷棫,字子薪,嘉定人,兵部郎楙族子。工诗文,与李流芳、程嘉燧等为友,常相与结伴出游。李流芳称其骨清而坚,气弱而恬,神悴而全。天启四年(1624)二月病逝(《南翔镇志》卷六,《檀园集》卷十《祭张子薪文》)

上巳日,作《山茶花图》扇页。(现藏上海博物馆)

八月,北上赴考,途中行船经过莲泾,访积善庵双林上人,并为其画竹卷题字。(《檀园集》卷十一《题灯上人竹卷》:“往岁己酉北上,舟守莲泾,访识双林上人于积善庵,出所画竹卷属余题字。”)

秋,同程嘉燧在虎山桥观月,程嘉燧作《送长蘅北上三首》。(《松圆浪淘集》卷十一)

九月九日,北上应试途中,在黄河边作五言诗一首,寄怀家中兄弟。(《檀园集》卷一《黄河九日,寄怀家中兄弟》)

冬日,抵达京师,安心准备考试,并在寓舍作《山水图》扇页。(《石渠宝笈初编》卷四《明人画扇四册》第四册十一页:“己酉冬日,长安邸中作。流芳。”)

与同在京师准备参加会试的袁中道、钱谦益、韩敬、徐田仲、贺中泠等举人于城西极乐寺结社修业。

明万历三十八年庚戌,1610,三十六岁

元夕,作《山水图》扇页。(现藏上海博物馆)

春,再次落第。而同年举人钱谦益殿试一甲三名,入翰林;王志坚亦中进士。在京结识钱塘人沈守正。(《檀园集》卷十一《祭沈无回文》)

沈守正,又名无回,钱塘人。诗文有时誉,盖画山水,规摩倪云林、黄子久,深得远旨趣。(韩天衡《历代印学论文选》五十八页)

在都下与王志坚漫步檐下,读郑胤骥所寄《郑胤骥诗册》。《《檀园集》卷十一《题郑胤骥诗册》:“往岁庚戌,在都下,闲孟寄予,病起诸什,余与淑士负暄檐下际开卷读之,时叫绝。”》

燕中归,为郑胤骥画《烟林小景》,并题诗。(《檀园集》卷一《燕中归,为闲孟画烟林小景,有感而作》)

四月,过宜兴。应潘克家、蒋韶宾之邀,游善卷洞,为山僧作《善卷洞图》,系以长诗,署名六浮道人。(《辛丑销夏记》卷五《明李长蘅善卷洞图》)

夏,寓居西湖,与娄坚力邀程嘉燧来湖上相聚。(程嘉燧《松圆浪淘集》总目《荆云十二》)

秋,偕友人朱鹭在西湖苏堤、白堤赏月。(《檀园集》卷十一《西湖卧游图册题语·江干积雪图》:“庚戌秋,与白民看月两堤。”)

朱鹭(1553-1632),初名家栋,字白民,自称“西空老人”,吴县人(今江苏省苏州市)。工古文词,尤邃于易,善写墨竹。卒年八十。(《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二三二页)

十月,送程嘉燧游楚中。作诗《送程孟阳游楚中》:“我昨劝君为楚游,喜君翻然即掉头。今日置酒与君别,见君行色我始愁。平生心知两莫逆,人言君痴我亦癖。村扉城郭嫌疏束,那能别此长为客。去年送我扬子湄,焦山落日江逶迤。岂意今年复送君,楚云湘水劳相思。君家书阁秋山中,千山万山松入风。我亦买山梅花里,诛茆卜邻期子同。惜哉此意不得遂,连年漂泊徒西东。人生万事常相左,饥来驱人欲谁船。君今新得贤主人,相将且拽寒江柁。江月山花远趂君,诗囊画本留贻我。”(《檀园集》卷二《送程孟阳游楚中》)

明万历三十九年辛亥,1611,三十七岁

春,同家弟李无垢往苏州西碛山雨中看梅,过灵岩,作诗十首。(《檀园集》卷十一《江南卧游图册题词·灵岩》:“辛亥同家弟看梅西碛,过灵岩诗云:‘灵岩山下雨绵绵,香径琴台云接连。忆得秋山黄叶落,松风水月梦中禅。盖谓此也。’”)

三月,在双桥舟中,为严赦作《山水图》扇页。(今藏上海博物馆)

严赦,字无赦,严武顺同母弟,补邑弟子。随仲兄游太学,屡试不中。晚才力愈健,诗卷盈匣。顺治十六年己亥(1659)与武顺、调御三严并祀乡贤。(《杭州府志》卷三十一)

夏,偕邹方回、程嘉燧避暑法相寺竹阁,题扇作诗送友人。(《檀园集》卷十一《西湖卧游图册跋语·法相寺山亭图》:“去年在法相有松友人诗云:‘十年法相松间寺,此日淹留却共君。忽忽送君无常物,半间亭子一溪云。’时与方回、孟阳避暑竹阁,连夜风雨,泉声轰轰不绝。又有题扇头小景一诗云:‘夜半溪阁响不知,风雨歇起视杳霭。闲游悠然间微月,一时会心都不知。’”)

在小筑,与邹方回池上看荷花,作诗一首。(《檀园集》卷十一《雷峰暝色图》:“辛亥,在小筑与方回池上看荷花,辄作一诗,中有曰:‘雷峰依天如醉翁。’印持见之,跃然曰:‘予将老衲不如子,醉翁尤得情态也。’”)

五月,同邹方回从湖上小筑,游杭州云居寺,拜访张懋良,顺便重游紫云洞,有题跋纪之。于落日中坐长廊上饮酒。夜,伴月踏歌而归。次日,为邹之峄作《云居寺图》。(《檀园集》卷十一《紫云洞》:“辛亥偕方回访友云居,乃复一至,盖不见十年,所往来于胸中竟失之矣。”《西湖卧游图册跋语·云居寺》:“去年五月,偕方回泛小舟,自小筑至清波,访张懋良寺中。落日,坐长廊沽酒小饮。己徘徊城上,望凤凰,南屏诸山,沿月踏歌而归。翌日,遂为孟阳画此,殊可思也。”)

邹之峄,(1574-1643),字方回,钱塘人,李流芳游览杭州的湖山主人,亦为李流芳书画的主要收藏者,读书好修,不事生产,老而贫困而死,卒年七十。

孟秋,作《行书般若波罗密多经》,署“云栖弟子李流芳,法名广熩和南敬书”。(《石渠宝笈续编·秘殿珠林》第二册)

冬日,为侄儿李宜近两年习作集作《庚辛草序》。(《檀园集》卷七《从子缁仲庚辛草序》:“辛亥冬日。”)

嘉平日,作《仿白阳山人笔笔图》轴。(今藏上海博物馆)

明万历四十年壬子,1612,三十八岁

正月,访旧,重游西湖。同行有邹之峄、严调御、闻启祥等。后一日,独往断桥徘徊终日,作《断桥春望图》。翌日,为杨谶西题扇,以寄寓自己的寂寞冷落的心情。(《檀园集》卷十二《西湖卧游图册跋语·断桥春望图》:“壬子正月以访旧重游湖上,辄独往断桥,徘徊终日。翌日,为杨谶西题扇云:‘十里西湖意,都来在断桥。寒生梅萼小,春入柳丝娇。乍见应疑梦,重来不待招。故人知我否?吟望正萧条!’又明日,作此图。”)

正月三十,与仲锡、闻子和自云栖上步行至永兴寺。夜返西湖之滨,于湖上小筑与邹之峄、严调御、闻知祥等把酒言欢。二月一日,作《永兴兰若图》。(《檀园集》卷十一《永兴兰若》:“壬子正月晦日,同仲锡、子与自云栖翻白沙岭至西溪,夹路修篁,行两山间,凡十里至永兴寺。永兴山水夷旷,平畴远村,幽泉老树,点缀各各成致。自永兴至岳庙,又十里,梅花绵亘村落,弥望如雪,一似余家西碛山中。是日,饭永兴,登楼啸咏。夜,还湖上小筑,同孟阳、印持、子将辈痛饮。翌日,出册,予画此。”)

二月二日,为邹之峄作《云栖晓雾图》。(《檀园集》卷十一《西湖卧游图册跋语·云栖晓雾图》:“壬子正月晦日,与仲锡、子与出云栖,慧法师、李和居士送予辈至三聚亭下。是日大雾,山林模糊,己而霁,至西溪,还小筑。明日孟阳持册予索画,遂追画此意。”)

二月,为闻启祥题《夜游卷》,作五言长诗一首。(《檀园集》卷一《为子将题夜游卷》:“题诗纪岁月,二月壬子岁。”有“天寒湖水阔,想见子兴寄,子兴增远怀,我亦发画思”句。)

汪关,原名东阳,字杲叔,后因得古汉印改现名,李流芳为之更字尹子,安徽歙县人,徒居娄东。擅长治印,为明末印坛翘楚。有《宝印斋印式》、《印谱》传世。

在邹之峄寓舍小筑,于酒酣之后画《紫云洞图》,并题。(《檀园集》卷十一《紫云洞》:“己酉三月,偕闲孟、天际、子薪、舍弟无垢、从子缁仲,登乌石峰,寻紫云洞。洞石甚奇,而惜少南山秀润之色。然境特幽绝,游人罕至也。后三年,在小筑,灯下酒酣弄笔,作水墨山水,觉旧游历历都在目前,遂题云《紫云洞图》,竟不知洞果如是画否,当以问尝游者。余画大都如此,亦可笑也。”)

在小筑,为邹之峄画《孤山夜月图》,并题。《《檀园集》卷十一《孤山夜月图》:“曾与印持诸兄弟,醉后泛小艇,从西冷而归。时月初上,新堤柳枝皆倒影湖中,定明摩荡如镜中,复如画中。久怀此胸臆。壬子在小筑,忽为孟阳写出,真是画中矣。”

十月四日,与程嘉燧、闻子与夜话,题《断桥春望图》。(《檀园集》卷十一《西湖卧游图册跋语·断桥春望图》:“壬子正月……小春四月与孟阳、子与夜话偶题。”)

十月六日,在定香桥舟中重题《六和晓骑图》。(《檀园集》卷十一《西湖卧游图册跋语·六和晓骑图》:“壬子十月六日定香桥舟中。”)

十月,作《断桥残柳图》(一名《泛舟柳下图》)扇页。题云:“壬子十月,同孟阳、方回、子与泛舟断桥,残柳差差不令致,因为作两株扇页示子与。新月欲上,子与且将被从予招提。并识此。使它日见之,思我傲船窗时也。流芳。”(现藏上海博物馆)

是月,又于大佛寺倚醉楼题《法相寺山亭图》。(《檀园集》卷十一《法相寺山亭图》:“壬子十月,大佛寺倚醉楼灯下题。”)

十二月十三日,在金阊舟中,题邹之峄所携《胜果寺月岩图》册。(《檀园集》卷十一《西湖卧游图册跋语·胜果寺月岩图》)

十二月十三日,北上京师,赴会试。程嘉燧、方应祥、徐元晦、金尔珍、翁子远、郑子野、张彦、李无垢、李宜之等至金阊舟中送行。程嘉燧携《胜果寺月岩图》册请题。(《檀园集》卷十一《胜果寺月岩图》:“……壬子腊月十三日,书于金阊舟中,时孟阳以送予北上,携此册至,同观者为方孟旋、徐元晦、金尔珍、翁子远,郑子野、张伯美、舍弟无垢、从子缁仲。”)

十二月,在鹿城(今江苏昆山)舟中,重题《云居寺图》。(《檀园集》卷十一《西湖卧游图册跋语·居云寺》:“壬子十二月鹿城舟中题。”)

程嘉燧作《放歌行送长蘅北上,兼柬陆羽明》。(程嘉燧《松圆浪淘集》卷十三)

北上,为乃师友谷老人作《闲家具序》。(《檀园集》卷七《闲家具序》)

明万历四十一年癸丑,1613,三十九岁

春,与闻启祥一同抵达京师,备考。与方应祥、胡休仲、闻启祥一同路经肖士玮住所,访肖士玮,相互攀谈。(《春浮园集》卷下《跋李长蘅书唐六家诗册》)(钱谦益《初学集》卷五四《闻子将墓志铭》记李流芳、闻启祥两人未及会试而返,钱谦益遣人制止却掉头不顾。)

肖士玮(1585-1651),字伯玉,泰和人。善诗文,奇肆奔放,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丙辰举人,天启二年(1622)壬戌科进士及第。历任吏部郎中、太常寺卿,后移疾还乡。明亡,自屏草野,日痛苦祈死。辛卯(1651)四月卒于西阳之僧舍,年六十七。士玮易闲静,天性淡宕,以朋友为性命,以缁衲为伴侣,以杂宾恧容,烦文澜语,为黥髡疻痏,故其生平无俗交。著有《春浮园集》。

方应祥,字孟旋,西安人。胸次磊落,气度汪洋。初以选贡肆业,金陵与徐元晦定交,所刻《冶城诗草》,人人传诵,后遂领袖词坛。孟旋与人交,倾肝沥胆,即之蔼如婴儿,至是非所关,侃侃莫假借,海内士大夫多倾响之。

再次下第。同行的闻启祥亦未能金榜题名。南归,作七言古体诗《南归戏为长句自解》:“人言债多能不愁,我今真作隔夜忧。天生吾舌尚可用,况有薄技供遨游。但恐饥寒命所注,纵有衣食非人求。一家嗷嗷三十口,老母弱子将焉谋。我欲卖却百亩田,不堪持作三年羞。不然计且无复之,请屏所爱不一留。先卖几头子石砚,不爱墨花绣涩春云流。次卖商尊父丁篆,不爱宝色剥落夔龙虬。次卖西山梅花二十亩,不爱春湖草阁临青浮。最后卖却山雨之飞楼,不爱松风梧月芙蓉秋。如此不足办吾事,天实为之吾何忧。人年四十老将至,譬如已死亦即休。”(《檀园集》卷二《南归戏为长句自解》)

八月,在清晖阁题《两峰罢雾图》。(《檀园集》卷十一《西湖卧游图册·两峰罢雾图跋语》:“癸丑八月,清晖阁题。”)

中秋,在西湖赏月,因流连两山间,滞留杭州,至深秋红叶落而还。(《檀园集》卷七《沈雨若诗草序》:“去年中秋待月于西湖,因流连两山间,至红叶落而还。”)

十月一日,作《花卉竹石图》册,题云:“予醉后往往喜弄笔,山水、木石、花竹,虽不似而气韵生动,反似能造诸种种者。正不解何谓,徒供醒者一笑而已。今夜得酒连画,得十八帧,孟阳爱而藏之,幸勿示人。癸丑十月一日,西湖小筑清晖阁灯下题。流芳。(《十百斋书画录》卷三)

十月,题《雷峰暝色图》。(《檀园集》卷十一《西湖卧游山跋语·雷峰暝色图》:“癸丑十月醉后题。”)

是月,补题《江干积雪图》。(《檀园集》卷十一《江干积雪图》:“癸丑阳月题。”)

十月,与邹之峄、闻启祥兄弟同舟至吴门,夜泊乌镇,酒后题《云栖晓雾图》。(《檀园集》卷十一《西湖卧游图册跋语·云栖晓雾图》:“癸丑十月,孟阳及子将兄弟与余同舟至吴门,夜泊乌镇,酒后题字。”)

在乌镇舟中补题《永兴兰若》。(《檀园集》卷十一《永兴兰若》:“癸丑十月,乌镇舟中题。”)

同月,在吴江舟中补题《三潭采莼图》。(《檀园集》卷十一《三潭采莼图》:“癸丑十月吴江舟中篝灯题。”)

明万历四十二年甲寅,1614,四十岁

三月望日,题有汪关百余方作品的《宝印斋印式》,其中说到为其改名“尹子”的缘由:“一日过吴市,得一汉铜章,龟钮碧色,斑斓错锈,其文曰‘汪关’,杲叔宝爱之,遂更名‘关’,问字于余,余字之曰‘尹子’。”(《历代印学论文选》第五五四页:“甲寅三月望日,李流芳赠。”)

四月初八,与江士衡、李无垢泛舟桐泾,在积善精舍,与灯上人啜茶试墨,再次重题《灯上竹卷》:“少时见余友髯朱画竹,喜而效之,度不能胜,辄弃去为林木山水以自娱。大都竹于长卷位置尤难。寒梢万尺,虽不乏烟云变化而诘曲高下,坡陀掩映,往往不能遂其耸然干霄之势。古人以竹卷传者,予亦未睹奇绝也。尝以此语友人潘与归休皆以为然。二子专工画竹,已卓然成家,而独以位置长卷为怯,其它可知也。”(《檀园集》卷十一《题灯上人竹卷》:“甲寅四月浴佛日,雨初霁,风日清和,同江子士衡、舍弟无垢泛舟桐泾,自云隐庵步至积善精舍,与上人坐窗下啜茶,试墨信笔题此。”)

孟夏,程嘉燧将游广陵宿李流芳家,因夜论诗,约为黄山之游,为作《李长蘅檀园近诗序》。(《松圆偈庵集》卷一)

是月,再题《题灯上人竹卷》。(《檀园集》卷十一《题灯上人竹卷》:“遂题其后,甲寅清和月。”)

九月九日,为友人沈雨若作《沈雨若诗草序》:“夫诗人之情,忧悲喜乐,无异于俗,而去俗甚远,何也?俗人之与情,固未有能及之者也。雨若居然羸形,兼有傲骨,孤怀独往,耿耿向人,常若不尽,吾知雨若之于情深矣。夫诗者,无可奈何之物也。长言之不足,从而咏歌嗟叹之,知其所之而不可既也,故调御而出之,而音节生焉,若导之使者,而实制之使不得尽言也。非不欲尽,不能尽也。故曰无可奈何也。”(《檀园集》卷七《沈雨若诗草序》)

九月十一日,为友人沈巨仲作《沈巨仲诗草序》:“余往时情痴,好为情语。有无题讨数十篇。尝自命曰:仆本恨人,终为情死。至取二语刻为印记佩之。”(《檀园集》卷七《沈巨仲诗草序》:“甲寅重九后二日。”)

九月,回故里新安扫墓,途经吴门,与季弟无垢话别于寓舍。无垢持素册相赠,嘱作新安山水美景。(《檀园集》卷十一《题画册》:“甲寅九月,扫墓新安,过吴门,别季弟无垢于寓舍。持素册授余,曰:‘遇新安山水佳处当作数笔,归以相示,可当卧游。’颔之而别。”)

腊月,自新安还,与好友邹之峄、李大白、邹方回、闻启祥饮于西湖小舟上。大雪,夜宿舟中,作诗画不得,终觉一欠事。时已近年关,但闻启祥等苦苦相留。次日,大雪初霁,李流芳早早起来,招一小船独自归家去了。(《檀园集》卷十一《西湖卧游册跋语·江干积雪图》)

作《仿米山水卷》。(现藏故宫博物院)

明万历四十三年乙卯,1615,四十一岁

夏,为世远仁兄作《松图》扇页。(现藏天津市博物馆)

秋,作《仿吴仲奎山水》扇页。(现藏上海博物馆)

冬,北上赶考,虽携带画册,然“京师尘埃蔽天,笔冻欲死,画意益不得发。”(《檀园集》卷十一《题画册》:“乙卯北上,,乃复携之而行。京师埃尘蔽天,笔冻欲死,画意益不得发。”)

明万历四十四年丙辰,1616,四十二岁

在京师,第四次应会考,与龚本立、徐廷葵同住显灵道院。寒夜,与虞山徐廷葵拥火,促膝谈心,通宵达旦。居所后有楼阁,每雪夜后朝曦,两人便携酒登眺,尽揽北京西山之秀,亦欣赏大内宫阙之壮丽,对饮几乎不醉无归。(《烟艇永怀》卷二:“而丙辰之役,同寓显灵道院,比邻往还无间,朝夕始习廷葵之人与其文。”)(《檀园集》卷七《徐廷葵燕中草序》)

龚本立,字渊孟,常熟人。明万历乙卯(1615)举于乡,选太平教谕,迁福安知县,调崇德政最,迁南京刑部主事,是时江东烽火相望,兵部日谍奸细百余人下刑部,立本提牢奋笔纵舍若干人,尚书范景文大怒,立本跪告是民非贼,乃解,卒坐鞠狱,轻降调归。

作《游西山小记》一文,寄与程嘉燧诸兄在西湖者一笑,文曰:“出西直门,过高梁桥,可十余里,至元君祠。折而北,有平堤十里,夹道皆古柳,参差掩映,澄湖百顷,一望渺然。西山匒匌,与波光上下。远见功德古刹及玉泉亭榭,朱门碧瓦,青林翠嶂,互相缀发。湖中菰蒲零乱,鸥鹭翩翩,如在江南画图中。予信宿金山及碧云、香山,是日跨蹇而归,由青龙桥纵辔堤上。晚风正清,湖烟乍起,岚润如滴,柳娇如狂,顾而乐之,殆不能去。先是约孟旋、子将同游,皆不至;予慨然独行。子将挟西湖为己有,眼界则高矣。顾稳踞七香城中,傲予此行,何也?书寄孟阳诸兄之在西湖者,一笑。”(《檀园集》卷八《游西山小记》)

春,仍落第。夏,南归,过拂水山房,作《山水扇页》。款为:“丙辰夏日,过云初口拂水山房作。”

夏,闲居思理笔墨。(《檀园集》卷十一《题画册》)

六月立秋,作《徐廷葵燕中草序》。(《檀园集》卷七《徐廷葵燕中草序》:“丙辰六月立秋日。”)

腊月,屏居檀园,岁暮穷愁,百感交集,作《题溪山秋意图》卷,并题。(《檀园集》卷十一《题溪山秋意图》卷:“去年残腊,屏居檀园。岁末穷愁,百感交集,酒杯书卷皆为愁具。篝灯无睡,间以笔墨自遣,或一木一石,期于引睡而上。”)

明万历四十五年丁巳,1617,四十三岁

四月,前往杭州,时程嘉燧正好暂留阊门,遂同舟入溪山。(《古缘萃录》卷六《溪山秋意图》卷程嘉燧之跋:“丁巳四月,余居停阊门,长蘅将之武林,因复同舟入山。”)

五月二十四,作《题画册》谓:“甲寅九月,扫墓新安,过吴门,别季弟无垢于寓舍,持素册授余曰:‘遇新安山水佳处,当作数笔,归以相示,可当卧游。’颔之而别。自禹航从陆至丰于,一路溪山红树,掩映曲折,或旷或奥,皆在画中行。归自屯溪,买舟沿溪而下,清流见底,奇峰怪石,参错溪中,两岩束之,上限云日,所谓舟行若穷,忽又无际者。昔人称新安江之胜,今始见之,每欲下一笔,逡巡不敢。归与无垢言之,但相对一笑而已。然此册犹在余箧中,每开视之,犹作新安山水想。乙卯北上,乃复携之而行。京师尘埃蔽天,笔冻欲死,画意益不得发。丙辰落魄而南,长夏闲居,思理笔研墨,得此册,则曩时新安山水,又付之子虚乌有矣。因随意弄笔,以解烦热,数日而册满,尚欲题字,识此一段因缘,邹仲锡一见便夺去,固索不得。好画如仲锡,便脱手相赠,不足复惜。但此册未画时,已走新安,往返二千里,京师八千里,中间游览之乐,车马风尘,菀桔凉炭之感,历历皆影现于此,不可不惜也。因题而归之,丁巳五月二十四日。”(《檀园集》卷十一《题画册》)

六月十一日,在西湖小筑为邹之峄题《溪山秋意图》。(《檀园集》卷十一《题溪山秋意图》:“丁巳六月十一日题于西湖小筑。”)

八月中秋,偕邹之峄、张崇儒过吴门,游虎丘。(《檀园集》卷十一《江南卧游题词·虎丘》:“今年八月,孟阳过吴门,余拏舟往会,中秋夜无月。十六日晚霁,偕游虎丘,秽物不可近,掩耳而去。”卷二《虎山踏月行示同游邹孟阳、张鲁生》)

张崇儒,字鲁生,张廷棫族孙。工诗文,筑招隐亭,多与名流过从。(《南翔镇志》卷六)

八月十七日,复偕邹之峄至虎山桥看月,饭后舟次横塘,作《行书卷》,并题诗一首。又同邹之峄、张崇儒游虎山,并作七言长诗《虎山踏月行示同游邹孟阳、张鲁生》。(《檀园集》卷二《虎山踏月行示同游邹孟阳、张鲁生》)

八月十八日,引邹之峄至苏州铁山。盖因曾购铁山一小丘,欲建六浮阁,望邹之峄捐资。作《六浮阁图》,并题诗一首。诗中有“十年山阁不得就……非我求君君自谋”等句,提醒邹孟阳未忘此盟。(《檀园集》卷二《余买一小丘于铁山下,登步不数十武而尽揽湖山之胜,尤于看梅为宜,盖踞花之上,千村万落,一望而收之。久欲作一小阁,名为六浮。六浮之名遂满人耳,而阁竟不就。友人邹孟阳见余叹息,每欲代为经营,今日始引孟阳至其地,亦复叫绝不能已。余因为作《六浮阁图》,并题一诗,冀孟阳无忘此盟,时丁巳八月十八日也》)

是日,游苏州胥门横塘。在邹之峄苏州阊门寓舍画《横塘》图。(《檀园集》卷十一《江南卧游图册题词·横塘》:“丁巳中秋后三日,画于孟阳阊门寓舍。”)

八月,在洞庭看梨花,柬别王志坚。(《檀园集》卷二《盘山访觉如上人不遇》)

九月,复与邹之峄同舟至武林,雨夜,泊舟朱家角,补题《横塘》图:“去胥门九里,有村曰横塘。山夷水旷,溪桥映带村落间,颇不乏致,予每过此,觉城市渐远,湖山可亲,意思豁然,风日亦为清朗。即同游者,未喻此乐也。横塘之上,为横山,往时曾与潘方孺阻风于此,寻径至山下,有美松竹,小桃方花,恍若异境。因相与攀跻,至绝顶,风怒甚,几欲吹堕,二十年事也。丁巳中秋后三日,画于孟阳阊门寓舍。九月复与孟阳至武林,夜雨,泊舟朱家角,补题。”(《檀园集》卷十一《江南卧游册题词·横塘》)

九月六日,于清溪道中补题《虎丘》:“虎丘,宜月,宜雪,宜雨,宜烟,宜春晓,宜夏,宜秋爽,宜落木,宜夕阳,无所不宜。而独不宜于游人杂沓之时,盖不幸与城市密迩,游者皆以附膻逐臭而来,非知登览之趣者也。今年八月,孟阳过吴门,余拏舟往会。中秋夜,无月。十六日,晚霁,偕游虎丘,秽杂不可近,掩鼻而去。今日为孟阳画此,不觉放出山林本色矣。丁巳九月六日,清溪道中题。”(《檀园集》卷十一《江南卧游册题词·虎丘》:“丁巳九月六日清溪道中题。”)

九月七日,于西塘舟中补题《灵岩》:“余往来西山,数过灵岩山下,戊申秋日始得与起东及其二子梁瞻、雍瞻一登,余皆从舟中遥望其林石之秀而已。灵岩为馆娃旧址,响屧廊、采香径、琴台皆在其上。石上有陷痕如履,相传以为西施履迹,殆不可信。少时梦与友人至此僧舍作诗,醒时记有‘松风水月皆能说’之句。辛亥同家弟看梅西碛,过灵岩诗云‘灵岩山下雨绵绵,香径琴台云接连。忆得秋山黄叶路,松风水月梦中禅。’盖谓此也。丁巳九月七日西塘舟中题。”(《檀园集》卷十一《江南卧游册题词·灵岩》)

十一月,为邹之峄作《怪石图》,并题五言诗一首,自号慎娱乐居士。(《檀园集》卷《题怪石卷》:“丁巳十一月,慎娱居士题。”)

作《南山云气图》轴。(现藏天津市博物馆)

为友人邹孟阳作《吴中十景山水图》册。册中绘制了苏州名胜虎丘、岣嵝云涧、横塘、石湖、灵岩、虎山桥、天池、石公山、毛公堰、天平山等十景。全册一画一题,前五开对页为李流芳自题画跋,后四开为钱谦益题诗,另一开则由今人吴湖帆题跋。(现藏上海博物馆)

THE END
1.中国出版界的老领导,中国出版改革的规划...来自湖边顽童中国出版界的老领导,中国出版改革的规划、开拓、实践者,有远见卓识的智者、贤者,我辈出版人由衷佩服、崇敬的刘杲先生于2024年11月12日凌晨在北京家中仙世,享年九十四岁。我们深深怀念刘杲老!他是当代出版家的旗帜性人物。他的逝世带走了一个出版时代,是出版界不可估量的重大损失!愿刘老安息,精神永存![流泪][流泪...https://weibo.com/1249932422/P0TJPrhK9
2.原新闻出版署副署长国家版权局原副局长刘杲逝世文化部刘杲(1931...澎湃新闻记者从刘杲同志多位亲友处获悉,著名出版家、原新闻出版署副署长兼国家版权局原副局长、中国编辑学会原会长刘杲同志,于2024年11月12日凌晨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 刘杲 资料图 刘杲,1931年5月生,祖籍湖北省武穴市,中国共产党党员,1951年从武汉大学工学院肄业。 刘杲曾任《学习生活》《七一》杂志编辑,196...https://www.163.com/dy/article/JH5106HP0514R9P4.html
3.汪杲汪杲介绍汪杲评价历史人物> 汪杲 【介绍】: 明徽州府休宁人,字廷辉。天顺八年进士。授南京户部主事。历曲靖军民府知府。时罗雄土官自相仇杀,乃谕以朝廷恩威,使双方言归于好,四境帖然。 汪杲相关 大延琳 大玮瑎 大武艺 大明忠 大贵妃 大钦茂 大祚荣 大虔晃 大逻便 ...https://www.guoxuemi.com/renwu/53868essh/
4.总领群芳(汪杲)总领群芳(汪杲) 时间:2014-07-10 作者: 新闻来源: 【字号:大 | 中 | 小】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检察院安徽省人民检察院正义网 --安庆市检察门户网站集群-- 版权所有:安庆市迎江区人民检察院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0217144号-1 技术支持:正义网 本网网页设计、图标、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摘编或建立镜像,...http://www.anqingyj.jcy.gov.cn/jcfc/201407/t20140710_1428474.shtml
5.书库子部类书类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明伦汇编.氏族典卷二百八十二汪耆英 汪汝懋 汪时中 汪逢辰 汪惟勤 汪以兴 明 汪睿 汪河 汪广洋 汪兴祖 汪文炳 汪克宽 汪缯世 汪大本 汪有训 汪清 汪濮 汪渊 汪一初 汪景明 汪寿 汪善 汪存 汪凯 汪泽 汪溥 汪进 汪机 汪泉 汪回显 汪敬 汪浒 汪霖 汪杲 汪浩 汪藻 https://www.360doc.cn/article/8180336_1061299635.html
6.书库子部类书类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明伦汇编.氏族典卷二百八十一汪少微 后晋 汪台符 后周 汪焕 宋 汪廷美 汪文谅 汪齐 汪文庆 汪谷 汪汲 汪澥 汪奕 汪襄 汪覃 汪洵侯 汪辅之 汪舜举 汪洙 汪若楫 汪希旦 汪叔詹 汪思温 汪藻 汪伯彦 汪若海 汪沆 汪杞 汪介然 汪汉 汪皋会 汪勃 汪杲 汪恺 汪应辰 汪大猷 汪革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2/1224/14/8180336_1061299672.shtml
7.中华汪氏进士名录【汪回显】1448正统十三年戊辰科进士 【汪甫】 【汪浩】1451景泰二年辛未科进士 【汪清】 【汪霖】1454景泰五年甲戌科进士,浙江天台人 【汪振】 【汪谐】1460天顺四年庚辰科进士 【汪贵】 【汪宽】 【汪泽】1464天顺八年甲申科进士 【汪杲】 【汪进】 ...https://www.meipian.cn/2klad2xu
8.安徽1市人事任免汪杲为宜秀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安庆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任命人员名单 (2024年4月18日安庆市 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 任命: 聂雅雅为市人大常委会财政经济工作委员会主任; 姚琳娜为市人大常委会民族宗教侨务外事工作委员会主任; ...https://finance.sina.cn/2024-04-18/detail-inashhks7352710.d.html
9.明代名人廷辉·褚玙、廷辉·汪杲、廷嘉·陈璲、廷坚·任坛、廷坚·汪存、廷鉴·邵智、廷节·戴琥、廷节·江柏、廷杰·陈贤、廷杰·贾俊 廷进·崔升、廷缙·叶绅、廷琚·贝琼、廷举·萧选、廷举·许冲、廷举·周能、廷俊·柴杰、廷纶·何诏、廷纶·蒙诏、廷纶·许诰 ...http://cdengmi.com/micai/2455.html
1.汪东医生西安市儿童医院神经内科汪东医生怎么样*出诊时间源于线上第三方公共信息,如需挂号请前往医院官网或电话咨询西安市儿童医院 神经内科 陕西省西安市西门内西举院巷69号 上午 下午 11/21周四 无号 无号 11/22周五 无号 无号 11/23周六 无号 无号 11/24周日 无号 无号 11/25周一 无号 无号 11/26周二 无号 无号 11/27周三...https://m.bohe.cn/h/hospital_2165/doctor/6702794/
2.思辩“材”能,论此风“化”经过激烈的角逐,最终,24级应用化学代表队凭借着出色的表现脱颖而出,荣获本次辩论赛的一等奖。在决赛的比拼中24级应用化学代表队的四辩汪慕雪和24级高分子二班代表队的二辩耿思童获得最佳辩手的称号。 本次“材化杯” 辩论赛的成功举办,不仅为材化学院学子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锻炼能力的平台,也进一步丰富了同学...https://www.ahjzu.edu.cn/chxy/2024/1121/c6430a245381/page.htm
3.安徽一市最新人事任免多部门“一把手”调整汪杲为宜秀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安庆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任命人员名单 (2024年4月18日安庆市 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 任命: 聂雅雅为市人大常委会财政经济工作委员会主任; 姚琳娜为市人大常委会民族宗教侨务外事工作委员会主任; ...https://i.ifeng.com/c/8Ytuo1nn35C
4.艾俊川︱庞虚斋藏札的若干收信人上海书评澎湃新闻居恒抱膝慨然曰:士生一世,不能济人利物,虽生何为!时岐黄家无精外症者,澄心研讨,遍选良方妙药,寄迹邗沟,凡疑难险恶之症,或以针,或以刀,或以药饵,无不应手立愈,活人无算,竹西人无论知与不知,咸德之……游戏篆刻,尤工牙竹印,师文三桥、汪杲叔秀雅一灯。”...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834317
5.明末清初的文人篆刻与社会第二章商品经济下的篆刻艺术发展在线...(87)?[明]汪关:《宝印斋印式》自跋,见韩天衡编《历代印学论文选》,西泠印社出版社,1999年版,第463页。 (88)?[明]娄坚:《学古绪言》卷二十五《汪杲叔篆刻题辞》,见纪昀等纂修《文渊阁四库全书》第866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286页。 (89)?[清]周亮工:《印人传·书汪弘度印章前》,...https://fanqienovel.com/reader/7302283591407389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