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文旅卷疯了,三喜爷爷申请出战!67岁农民变身“侠客”带火大西北,网友:看得热泪盈眶大儿张建宗黄飞鸿游本昌

随着哈尔滨冰雪大世界的爆火,其他各地文旅局长们为了带动本地旅游业也“卷”得厉害。

然而,为家乡代言,从来都不只是“局长们”的事。最近,农民“三喜爷爷”在网络走红,他凭借着精彩的变装视频,为老家甘肃永登带去了不少流量。

大红背心、麦秸草帽、羊肚手巾,上一秒还是玉米地里侍弄庄稼的憨厚老农,下一秒却化身为潇洒霸气的西北大侠,身着一袭战袍,牵着骆驼行走在荒凉大漠,任凭身后黄沙漫卷,朔风呼啸……

这位在“西北农民”和“江湖侠客”之间自由切换的老人名叫张以芳,今年67岁,“三喜爷爷”是他更为人熟知的名字。

“本以为就是随便拍的,没想到惊艳我100年!”

“豪情中自带一种潇洒气。”

“老爷子气质这块儿,拿捏得稳稳的。”

张建宗没想到,无意间举起的摄像机,不仅为老父亲圆了沉睡大半辈子的侠客梦,还有了更加特别的意义……

01

“出逃”的老爸

断崖峭壁间站着一个人,他站了很久,仿佛早已与这天地融为一体。

他的脸上有一种已深入骨髓的冷漠,又偏偏带着种逼人的杀气。

剑是冷的,心是热的……

“三喜爷爷”在塞北苍穹下一站,古龙笔下那股子江湖味儿就出来了。导演喊停,镜头外,“三喜爷爷”好像换了个人,话不多,朴实中带些腼腆。“我父亲是那种需要气氛的人,观众越多,他表演得越带劲儿。”一旁的张建宗笑着解释。

张以芳行三,小名三喜,村里的孩子们都叫他“三喜爷爷”。“三喜爷爷”和老伴儿靠种地养大了3个女儿和1个儿子。

这些年,儿女们陆续成家,在城里买了房,像离巢的燕子一个个飞走了。老两口也到了颐养天年的年纪。小儿子张建宗把父母接到离家60公里外的兰州市,打算尽尽孝心。

城里生活便利,条件比农村好了不少。老伴儿还算适应,可“三喜爷爷”就有点儿难受了。住进楼房,就像被关进了鸽笼,每天除了买菜,他很少出门。怕老爸憋坏了,张建宗建议他下楼跳广场舞,“三喜爷爷”答应着,不到半小时就回来了,“谁都不认识,没意思”。

2017年年底,张建宗担任一部小成本电影的制片,里面有个老村长的角色。戏份不多不少,普通群演达不到要求,请专业演员又太贵,张建宗灵机一动,想起了刚刚“逃”回家的父亲。

要说“三喜爷爷”可是村里的“名角”,张建宗小时候,村里每年年底举办“闹社火”,他的表演最有看头。扮济公、媒婆,打太平鼓、舞狮子……“

三喜爷爷”样样拿得起,演什么像什么,尤其是济公。手持破蒲扇,身穿破衲衣,“三喜爷爷”一出现,准有一群小孩在他身后追着喊:“济公,济公!”那场景历历在目。但张建宗心里还是有些打鼓,社火已经十几年不闹了,也不知父亲的老手艺丢了没。

没想到和父亲一说,老爷子欣然同意。试镜之后,导演眼前一亮:“就这么定了!”“三喜爷爷”凭实力进了组。新奇之余,老人家也格外认真。走位、看镜头,一点点学起。年龄大了,记不住台词,他就多写,一有空儿就在废报纸上抄写老村长的台词,一连抄了好几十遍。

2019年电影公映,“三喜爷爷”请全村的乡亲们来家看电影。小院很久没这么热闹了,屋里屋外挤得满满当当。“三喜爷爷”和老伴儿挨个给乡亲们倒水。听着大家的夸奖,他笑得合不拢嘴,好像又回到了当年闹社火时的高光时刻。

父亲首次触电的兴奋劲儿,在张建宗脑海里挥之不去。从那以后,他开始有意寻找机会让父亲参与演出。2021年暑假,张建宗和姐姐们带着孩子回老家,小家伙们缠着老爷子要吃冰棒、摘西瓜,爬上摇椅扯爷爷的胡须……好脾气的“三喜爷爷”随着孩子们闹,场面温馨有爱。

张建宗把这一幕拍下来,制成短视频发到网上。没想到打动了不少网友,收获四五千个赞。

全家人围在一起看,这个说:“舅舅拍得真好!”那个说:“咱老爸可帅气了!”老伴儿也随着孩子们夸:“你爸可是好演员嘞。”“三喜爷爷”也不谦虚:“那可不,要不你咋看上我嘞。”看着一家人其乐融融的样子,张建宗忍不住说:“爸,以后我常来给你拍视频,行不?”“行!”

02

不老侠客梦

短视频成了“三喜爷爷”的新舞台,张建宗每隔几天就回一次老家,去田间地头给父亲拍视频。

面对镜头,“三喜爷爷”特别放得开。时而身穿红背心在金黄的麦田里劳作,时而化身迈克尔·杰克逊,草帽、锄头成了他的道具,一会儿又调皮地和孙子躺在青青的稻田里有节奏地挥动手臂……

拍着拍着,“三喜爷爷”渐渐不局限于本色出演了,他向儿子提出:“我想扮回大侠。”

快70岁的人扮大侠?张建宗以为自己听错了。不过,他很快就回过味儿来。在张建宗记忆里,小时候最开心的事就是和父亲一起看武侠片。

每天晚上,他做完作业,爷儿俩就一起去邻居家看碟片。《白发魔女传》《黄飞鸿》《太极宗师》……武侠世界里的刀光剑影,让父子俩深深着迷。不经意间,这些美好的记忆,成了张建宗后来涉足影视最早的启蒙。父亲的侠客梦,也是那时种下的吧?

这些年,父亲一直在支持自己。张建宗大学时学的是机械设计,毕业后,他转战影视行业,成立了一家影视公司。他喜欢折腾,父亲也由着他:“你喜欢的事情,就去做。只有一点,不许做坏事。”父亲把辛苦积攒下的15万元准备买房子的钱取出来,支持他创业;公司资金周转不灵,父亲又跟亲戚借了七八万元,继续支持他。

这一次,终于轮到自己替父亲圆梦了。张建宗马不停蹄地跟朋友借来服装道具。“三喜爷爷”头戴斗笠,手持墨鲨皮鞘黑吞口宝剑,往村边山头上一站,凛凛侠气震慑全场。条件简陋,来不及化妆,但“三喜爷爷”花白的头发,黧黑的面孔,一辈子田间劳作造就的脸部斧凿般刚硬的线条,平添了神秘沧桑的故事感。

这条视频一播出,收获上百万点赞,“三喜爷爷”火了!

他在网上和大家开心互动,网友问他:“大侠您还缺小弟吗?”淘气的“三喜爷爷”秒回:“缺。”

网友为他作诗:

大漠孤烟见青天,

驼铃声响侠客现。

问声剑客何处去,

三爷仗剑出西关。

张建宗在短视频平台的简介里写道:出镜的是一个爱表演的西北老农,运营的是一个想要当演员的好大儿!

在张建宗看来,父亲是个有主见、内心世界很丰富的人。这不,过了大侠瘾,他又有新想法了,想走搞怪路线,扮演他当年最拿手的济公。可这一回,张建宗坚决不同意。

03

上阵父子兵

鞋儿破,帽儿破,身上的袈裟破,“三喜爷爷”脚踏醉步,远远走来,眼神迷离,似醉非醉,似醒非醒,就连笑起来时额头那几道皱褶都和游本昌老师如出一辙。张建宗看得眼眶发热,那一瞬,好像回到少年时。仅仅20分钟,一条视频顺利拍完。视频发布后,好评如潮:“这不是济公本人吗?”“爷爷的演技甩小鲜肉好几条街。”

得到网友的鼓励,父子俩的思路更开阔了。为什么不趁这个机会宣传下家乡,让更多人认识咱大西北?

“三喜爷爷”的家乡永登县位于兰州市西北部郊区,西南接青海,北通宁夏、内蒙古,是古丝绸之路的门户。

父子俩琢磨着把甘肃的壮丽景观融入短视频里,让网友们了解这里厚重的历史文化、绚丽的自然美景和淳朴的民俗风情。这回父子俩想到一块儿了,张建宗笑着打趣:“老爷子,格局就是高!”

说干就干。“三喜爷爷”化身出使西域的张骞,持汉节从大漠深处走来,衣衫褴褛,振臂狂呼,我回到大汉了!或是甘肃敦煌灵图寺的高僧悟真大师,在风沙中踽踽独行;还有身着重甲,手持长枪的边塞诗人高适,“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西北古镇、丹霞地貌、茶卡壹号盐湖、青甘大环线、宁夏水洞沟景区、嘉峪关……处处留下“三喜爷爷”的足迹。

用故事宣传家乡的特色美食,这对“50后”和“90后”父子组合也特别走心。在拍摄中用了不少时下流行的元素,还融入年轻人喜欢的“梗”。

他时而扮演《雪中悍刀行》中的忠实老仆老黄,在沙漠中将最后一颗人参果留给少爷解渴,自己葬身荒漠,“少爷,这人参果可是好东西”。时而身穿民国长衫,头戴礼帽,宣传民勤蜜瓜,到处和人对暗号:“太甜了。你是蜜瓜?”被人喷一脸,“你全家都蜜瓜”。

为了吃一口正宗的西北酿皮子就面筋,他化身大哥,让小弟把美女的红面巾抢过来……看“三喜爷爷”的短视频,你会不觉捧腹,笑着笑着,又流下泪来。

“三喜爷爷”所有的宣传都是公益的,团队自掏腰包,只为让大伙儿爱上家乡甘肃。很多人因为看了“三喜爷爷”的视频来到甘肃旅游,“三喜爷爷”也因此成了编外“文旅局长”。

仅是“三喜爷爷”拍摄的一组文旅视频播放量超过十亿。今年7月,“三喜爷爷”的事被央视报道。9月初,爷儿俩又亮相央视短视频大会,“三喜爷爷”还和喜欢的主持人尼格买提现场演绎了一把侠客行。

在张建宗看来,父亲的表演还未达到专业水平,但和“90后”“00后”的年轻演员一起拍摄时,他绝对称得上是组里的定海神针。20多公斤重的盔甲穿在身上,一般人都吃不消,可“三喜爷爷”笑着说:“这比我当年种田背麦捆下山差远了!”

当年拍摄武侠短剧《爷爷的江湖》,接连半个月,父亲每天早上6点起床,晚上10点收工,有时甚至要拍到凌晨三四点,累得眼睛都是肿的。“能看出来他在强撑。”张建宗心疼,想早点儿收工,可“三喜爷爷”坚持拍完休息。他默默地给儿子算了一笔经济账,“多耽搁一天,场地费、人员费,林林总总加起来可不少呢”。

很多人说张建宗帮父亲圆了侠客梦,可张建宗觉得父亲是在用这种特别的方式支持自己。因为“三喜爷爷”被越来越多人喜欢,不少人找张建宗的影视公司谈合作,这两年,他的事业也渐渐上了正轨。

拍的短视频越多,张建宗对家乡的感情越深。在张建宗的印象里,家乡是小时候上厕所冻屁股的寒意,是漫天的黄土灰尘,是一年到头干不完的农活儿,是酿土酒、种蒜苗、扛麦捆……虽然艰苦,但淳朴自然,让每一个毛孔都舒坦。

近些年,甘肃乡村的基础建设有了空前发展,村村通网通电,交通便利。家乡变富了,但味道没变。张建宗放假总喜欢回老家,听着鸟叫声睡到自然醒,让清新的空气洗去一身的疲惫。夜晚,山间人家稀疏点缀的灯光,像落进山坳里的星星……西北家乡原始朴素的美,随处可得,俯仰可见,这不就是他一直想传达的吗?如今,他和父亲一起实现了。

瞧,在村头的广场上,熟悉的人群中,鼓点一敲,“三喜爷爷”又扭了起来,依然是队伍里最靓的老baby,攒劲儿得很!

THE END
1.张罗中简介张罗中道长毕业于河南省安阳周易专修学院科班出身,成绩优异,曾被该学院段长山院长多次嘉奖。富有专研精神,多年的实战经验,为众多人排忧解难,做人生风水规划,常年担任多家企业顾问。 为传承发扬道家文化,为追求学术精准,集四十多位易学大师,自成风水实战体系,弟子遍布各地。 https://www.360doc.cn/article/73465216_965268743.html
1.张宗祥他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又是什么样的呢张宗祥,字绍先,是中国清末民初著名的历史学家、教育家和政治人物。他出生于浙江嘉兴的一个世袭官宦家庭。张宗祥不仅在学术上有着深厚的造诣,而且在抗日战争期间,他还担任过重要的职务,为国家贡献了宝贵的人力资源。 张宗祥的成长与早期事迹 张宗祥从小就展现出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对历史特别感兴趣,并且自...https://www.xuyhaky.cn/shi-jie-li-shi/462801.html
2.张罗中道长河北沧州一行神奇案例记实录2021年10月21日,我(一涵)和老公,儿子,三人亲眼见证,有幸目睹了易学界的传奇神秘人物—张罗中道长沧州一行的神奇案例,今天诚心将此次一行的各种神奇分享给大家。 此次祈请张罗中道长的缘起,是因老公一直想为二十多年前去世的婆婆的墓地做个调整,老人走的早,子欲孝而亲不待,婆婆的墓地老公经常过去打扫、修护,希望...http://www.360doc.com/content/22/0228/17/73465216_1019397710.shtml
3.一部家喻户晓的清朝历史剧,其实原著更好看这家小店的后院有十几间客屋,专供举子进京应试时候住的。目下离开科尚早,生意甚是清淡。当街三间门面摆着四张八仙桌;向北折是一间雅座,供客吃饭;门面以东一道长柜台兼卖酒肉和零星杂货。伙计们都是乡里人,回去过年了,店里只有一位何老板和几个远乡的小徒工支撑。正月初八清晨,店里刚摘门板,只听“唿通”一声...https://www.douban.com/note/590195221/
4.文化苦旅读后感(通用37篇)最近拜读了余秋雨的散文集《文化苦旅》,这本书介绍了一处处令人流连忘返的风景名胜与历史古迹,但余秋雨不仅仅只是介绍这些风景和古迹,而是通过它们揭示了更为深层次的内涵。 其中有一篇文章《道士塔》,说的是莫高窟如何在一个无知的王道士手中被“抢掠”一空的事情。看后我很受感染。余秋雨在文中写到住手!’我在心...https://www.ruiwen.com/duhougan/4866424.html
5.家乡文化调查报告作文1000字六篇道长苏宗善于1978年去世 。现在由道长崔宗轩主持教务 ,并有纪诚修 、李诚意两个徒弟 。1984年在党和政府及省道教协会关注和积极倡导下 ,安徽省人民政府确定 ,茅仙洞(清天观)为省级重点开放的三 、座道观之一 ,与皖南齐云山 ,怀远禹王宫同为道教圣地 。https://www.hszdgs.com/gongzuozongjie/1815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