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精卫老婆栽在“乡下女人”手里

《高陶事件始末》陶恒生著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37年,陶希圣与儿子恒生(中)、晋生摄于故宫太和殿。

“高陶事件”惊心动魄的逃亡之旅

“高陶事件”是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个重要历史事件。其主要人物高宗武、陶希圣在抗战初期追随汪精卫鼓吹“和平”运动,并于1938年随汪精卫出逃河内,其后又参与了筹组汪伪政权,以及与日本人的所谓“和平”谈判。在谈判过程中,高、陶二人逐渐认识到日本人的最终目的是企图灭亡中国、汪精卫的所谓“和平”运动就是彻底的投降与卖国。于是,在1940年1月3日,高、陶二人逃离上海,抵达香港,并以二人名义在香港《大公报》揭露汪日密约《日支新关系调整要纲》及其附件,给还留在抗战阵营中的那些悲观动摇分子以深刻的警示:求和之路,就是死路!

本书作者陶恒生系陶希圣之子。他在书中把文献资料、口述历史与自己的亲身见闻结合起来,将整个“高陶事件”的来龙去脉尽可能清晰地展现出来,并通过自己少年时代的亲身经历,为我们描绘了抗战时期作者一家人的颠沛流离与悲欢离合。

文字整理:肖显

1939年8月,日本扶持汪精卫在上海召开所谓“国民党六大”。重庆方面随即发布通缉令,而陶希圣的名字却被蒋介石从通缉令中亲自勾掉,致使汪精卫及日本人对他大为猜疑。同时,在所谓的“和平”谈判过程中,高宗武、陶希圣的抵制态度,更把自身置于危险境地。

10月20日,陶希圣在写给女儿琴薰的家信中表示:“我自投到山穷水尽的境地,又不肯作山穷水尽的想头。”陶妻万冰如从信中判断,陶希圣已有脱离上海的打算。11月25日,她果断决定,带着5个儿女前往上海。用陶琴薰在《我家脱险的前后》一文中的话说,“我们便决定将全家大小6口性命搬到上海换父亲出来。”

万冰如抵达上海后,立即在法租界环龙路租下一幢房子,为住在愚园路汪公馆里形同软禁的陶希圣提供了搬出汪公馆的合理借口。12月26日,谈判结束,双方决定于30日正式签字。陶希圣当晚回到家里,万冰如警告说:“我把全家的生命带来住在上海替你,你走。如果走不出去,我们夫妇一同死在这里。如果你签字,我就打死你。”已经接近精神崩溃的陶希圣称病不起,躲过了签字仪式。

1940年1月3日,高宗武、陶希圣在杜月笙、万墨林的秘密安排下逃离上海,两天后抵达香港。1月12日,已经购买13日船票准备带领5名子女冒险离开的万冰如,得知自己和家人已经失去行动自由,只好请求与汪精卫、陈璧君夫妇见面。关于这次会见,万冰如在晚年自述中是这样介绍的:

汪问:“你自己去,能劝希圣回来吗?”

我答:“他可以回来,但有几件事要说明白。”

汪问:“什么条件,我都可以答应。只要他回来。”

……

我说道:“事不宜迟,我自己去劝他回上海。若是迟一两天,他在香港说一句话出来,就收不回,我去也无用。”

汪说:“我派你去香港。”他返身上楼,拿2000元送给我。

汪夫人问:“你怎样去法?”

我答:“带两个小孩一同去。3个大孩子,还在这里上学。另外带一个学生去。”

这一下子陈璧君也放心,她说道:“你的大孩子,我照应他们。你放心去,赶快同希圣一道回上海。”我起身告辞,汪氏夫妇送我到大门口。

1月13日,万冰如带着晋生、范生,由高宗武的学生曾资生陪同,到码头搭船,留下来充当人质的3个大孩子琴薰、泰来、恒生到码头相送。18岁的琴薰站在码头大哭,万冰如在船上扶着栏杆对哭。

万冰如抵达香港后,陶希圣立刻发电报给汪精卫,告以“希圣即可偕返上海”。汪精卫和陈璧君以为陶希圣回心转意,对他的三个孩子看管不严。在杜月笙的代表万墨林的策划下,将陶的三个孩子秘密送上意大利邮轮。

就在陶家兄妹登上轮船的同一天,由高宗武、陶希圣联名的函,连同《日支新关系调整要纲》及其附件的原文照片,在香港《大公报》及国内各大报刊公开见报。汪精卫惊慌失措,陈璧君更是失声称自己栽在一个“乡下女人”手里。

(摘编自《高陶事件始末》)

求和之路,就是死路

八年抗战是一段可歌可泣的历史,实为我5000年中华民族史所未尝有的。而在这一战争最惨烈阶段,汪精卫经过长期与敌国暗相勾结,忽然背叛祖国,投向敌人。可是想不到,汪氏叛国经年,在卖身投敌的最高潮期,与敌寇正在秘密签署卖国卖身条约的前夕,他的亲信高宗武、陶希圣二人,不齿于汪氏的卖国行为,竟不约而同地冒全家伏诛之巨险,秘密逃往香港,将汪日密约公布,使举世为之哗然,合族为之切齿。盖汪氏此一卖国卖身之规模,亦史无前例。虽石敬塘、张邦昌、秦桧之流,亦不愿为之也。

我全民族在抗倭战争中,那股拼命的精神,是非身历其境的过来人,所能想象于万一也。这实在是当年日寇侵华,太狂妄、太无理,所激发出来的敌忾之气,非一朝一夕之故也。抗战八年,说穿了就靠这股气维持下去的。

汪精卫不是个笨人。据说,汪氏于1939年12月30日,在签署其《日支新关系调整要纲》的卖国密约时,曾潸然泪下地说:“他们要我签,就签罢。中国不是我们几个人卖得了的。”这话也是大家要说的“老实话”。汪氏知道他这一签署行动是“卖国”。但是他也知道,中国之大,也不是几个甘心做汉奸的人,可以“卖得了的”。但是他一失足成千古恨。既犯之后无法回头,就遗臭万年了。

我也记得,当年报上所载,那位原来颇有点名气的“前北大教授”梅思平,最后被牵上法场枪决时,那种恐惧和瘫痪的样子,真令人不忍卒读。梅思平、周佛海,都是陶希圣一手介绍给汪精卫的。所幸陶氏有一位极重民族大义的夫人,和两个在抗日爱国的情绪鼓舞之下的青年子女如琴薰、泰来者。他们坚决反对他做汉奸,终于把感情用事、优柔寡断的另一位“北大教授”的爸爸,从火坑里抢救出来。终能名节双全,是如何的难得。

(唐德刚/文,摘编自《高陶事件始末》)

蒋介石的“御笔”陶希圣

陶希圣(1899年~1988年)名汇曾,字希圣。上世纪30年代,陶希圣就已创立著名的“食货学派”,是中国社会史领域的大师级人物。作为学者,他可谓“固守清贫”,时人回忆,他终日穿一件古铜色线织长袍,布料早已褪色,因为烟瘾大,双袖尽是烧痕。

但青年陶希圣对于现实政治的浓厚兴趣,却始终如影随形。他先是陪伴汪精卫,参与了对日的秘密和谈,而后又成为蒋介石的“御笔”,因而成为一些史学家眼中“首鼠两端的投机文人”。

1942年10月,陶希圣代蒋介石撰写《中国之命运》一书。蒋介石的文稿最初是告全国国民书,不过三万字,经多次修改与增订,最后扩至十万字以上。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THE END
1.贵阳袁公馆泰和庄(干臣楼)(干臣楼老照片) 此后,袁公馆旧址这块土地数度变迁,先后成为省立贵州中学、私立贵阳中山中学、贵阳第一中学初中部、贵阳市第二十中学(1962—1984)、贵州教育学院实验中学(1984年更名)等学校的校舍。 据校友@董纠纠回忆,大概在1984年,曾有几位外宾来学校参观,并将其携带的一些贵阳老照片在学校进行短暂的展览。改哥...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1114/19/79300448_1139355694.shtml
2.成都闹市的老公馆王俊泽公馆在成都宽窄巷子附近的金河路与...成都闹市的老公馆【王俊泽公馆】 在成都宽窄巷子附近的金河路与柿子巷交叉口的位置,有一座气派非凡的豪华别墅。与成都大多数川西四合院风格的公馆不同,这是一座非常欧化的建筑。 曾经的主人是原国民党四川省主席王缵绪的儿子王泽浚,所以也被称为王氏公馆。 目前这座建筑经过了修缮,被围墙包围着,我只能通过相机的镜头...https://weibo.com/7530705997/P0V7OeDKV
3.漫步上海老洋房之四:从愚园路到武定西路当年王伯群兼任上海大夏大学校长时为续娶学校一女生而耗巨资营建此新婚住宅,抗日战争爆发后,他携眷随国民党政府内迁,大汉奸汪精卫将住宅占用,作为其在沪官邸,称“汪公馆”。抗战胜利后,一度为国民党军统组织使用。 这是1931年6月18日王伯群与保志宁结婚仪式现场照片。 https://www.meipian.cn/29f0xa6s
4.稻草人旅行城市玩家汪公馆 被誉为“上海最美老洋房”的汪公馆,绝对让你过目难忘!除了过分的“绝世美颜”,这座梦幻的意大利哥特式城堡还有着许多的故事:民国交通部长曾斥巨资购置此宅,只为博美人一笑、金屋藏娇;几年之后,又因大汉奸汪精卫栖身于此而沦为“魔窟”…… PreviousNext ...http://we-m.54traveler.com/route/300
1.上海汪公馆游玩攻略简介,上海汪公馆门票/地址/图片/开放时间/照片...汪公馆游玩攻略,携程攻略社区! 提供上海汪公馆景点图片、门票价格、开放时间及包含上海汪公馆攻略、地址、照片、点评、附近酒店、门票团购等实用信息,大量汪公馆团购优惠及返现活动。要旅行,从携程攻略开始http://you.big5.ctrip.com/sight/shanghai2/2043069.html
2.第878章电报两总部我的谍战岁月然后他即刻拿起最后那一张照片,这张照片是小野航与那名男子走出春风得意楼大厅时候所偷拍的。 因为距离和角度的原因,没有能够拍到正脸。 不过,侧脸还是略清晰的,只是看了这侧脸一眼,程千帆便认出来这人是谁了,难怪方才看背影他觉得面熟: 此人赫然是今天在愚园路汪公馆所遇到的那名记者,暨《上海每日新闻》的记...https://www.qiqidu.net/qdq-13/871659/60957674.html
3.《叛逆者》分集观剧笔记(叛逆者)剧评为了让自己翻看记录方便一些,我把之前的观剧笔记汇总在一起。其实就是个剧情概况。第一集一开始就是紧张的追捕,雨夜,暗色调,追捕不成功后就接着是特训处训练,基地,暖色亮色调不仅张弛有毒,而且这又是承上启下的第二集在陈默群的pua下,林楠笙觉得就是要为了情报不惜一切。而在审讯王志的情况下。他和林楠笙一个...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3671199/
4.上海市区凌晨怎么去浦东机场马蜂窝问答3. 汪公馆 也就是汪精卫故居,在网上被评论为上海十大最美老洋房之一,不少人为了看看这座建筑专程而来,夸赞它是如今人们能在上海见到的最漂亮的建筑。 这座哥特式城堡原来是何应钦内弟国民政府交通部长王伯群为迎娶大夏大学校花保志宁所建,嗯,浪漫的建筑,尤其是城堡,背后一般都有一个浪漫的故事~~后来汪精卫投敌后据...https://m.mafengwo.cn/wenda/detail-12531210-12539943.html
5.愚园路上的王公馆:老校长和他的女学生之爱情故事不少老上海都知道它是汉奸汪精卫投靠日本人之后在上海的“行宫”,于是理所当然地将它称作“汪公馆”。其实,“汪公馆”原本应该叫“王公馆”,它是抗战前国民政府交通部长兼上海大夏大学校长王伯群的住宅,而王伯群是因为一个女人才建起这座豪宅的,她就是王伯群的妻子:由大夏大学的校花变成王公馆女主人的保志宁。https://www.jfdaily.com/news/detail.do?id=39274
6.陶恒生:我的父亲陶希圣与“高陶事件”始末第二天父亲便给愚园路汪公馆打电话称病告假,30日,汪精卫与日本人的签字父亲也没参加。我记得那段时间他整天胡子拉碴的,脸色苍白,很少说话,一回来就上楼,一点笑容都没有。母亲不让我们大声说话,怕吵了他让他生气。实际上,那时候父亲已几近崩溃,也是真的病倒了。 https://www.aisixiang.com/data/70168.html
7.《(伪装者)草木深深(阿诚X汪曼春)》晚枫酱晋江文学城汪曼春死无全尸,汪公馆被查封。尽管有着汪先生这层裙带关系,明楼却没有要徇私的意思。阿情在被关押了一夜之后,由汪家本家作保…… 3752 13257 2016-04-20 19:32:16 82 第七十七章 第二天一早,梁仲春敲响了明楼办公室的门。明楼独自坐在办公室里小憩,显然一夜未睡的样子。“梁处长来有什么事吗?”他...https://www.jjwxc.net/onebook.php?novelid=2604350
8.《汉字真有趣》汪精卫鼓吹“曲线救国”,颜事敌,却恬不知耻地标榜自己为“三民主义”的信徒。1941年除夕夜,南京颐和路汪公馆张贴了一副春联:立民族民权民生之宏愿,开为党为国为民之大业。 当晚,就有人在对联上略做修改,将其变成了:立泯族泯权泯生之宏愿,开伪党伪国伪民之大业。 https://jstzjy.net/zyxx/info/1083/2542.htm
9.民国谍影最新章节列表民国谍影全文阅读第291章 洗照片 第292章 意外的意外 第293章 小心机 第294章 变通 第295章 反转 第296章 魔术还是...第955章 绘制汪公馆平面图 第956章 王天木被人跟踪 第957章 各国记者质疑汪兆铭 第958章 赵理君被擒https://www.biqubao.com/book/77410/
10.精卫的造句大全精卫的造句24:日据时期与日本军政当局合作,叛国投敌的汪伪南京政府的周佛海、陈公博、汪精卫夫人陈璧君等汉奸,以及华北政务委员会委员长王克敏等老政客相继被逮捕。 精卫的造句25:1944年汪精卫病死,陈公博继承伪*席,这个伪政权一直存在到日本投降。 精卫的造句26:1940年9月,汪锦元因周隆庠推荐去了南京,并打入“汪公馆”...https://www.zuowenku.net/zaoju/8132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