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郭敬明出生于四川自贡,妈妈是银行普通职员,父亲在一家著名国企单位工作。
虽然家庭条件不算太差,但上天似乎并不打算让郭敬明过得安逸,从四岁开始郭敬明就被查出患上了类似败血症的病。
所以郭敬明的童年,只能辗转在医院和家之间。
因为生病,郭敬明身体遭到病魔摧残,也导致他骨骼时尚不良,身高永远停留在了150cm左右。
别看只有5元钱,这可是他整个童年最开心的事了,也是对他人生影响最大的转折点。
有了初次写文的甜头,郭敬明继续学习写作;越来越多的平台也有了他的作品,这让郭敬明逐渐在写作领域有了很强的优越感。
如果身高比不过别人,那就在才华上优于别人,那时在郭敬明常说一句话:“有志不在身高”,而他的同学也从不敢欺负他,也只会投来羡慕的眼光。
1998年,郭敬明为了能够踏入梦寐以求的校园“厦门大学”,报名参加了当时的第一届新概念作文比赛,本想借助这次比赛拿到高等学府的通行证,但却意外被调剂到了上海大学影视专业。
而班上的同学又几乎都是上海本地人,不光有才更有“财”,而且上海人普遍有种天生的“贵族优越感”和排他性,这让作为外地人的郭敬明感到极没有归属感。
本来在自己的小县城,郭敬明的条件虽然是比上不足,但比下可是绰绰有余,但在上海,郭敬明瞬间就成了班上的“贫困生”。
在大家都用着最新款的手机,穿着最新款的球鞋时,郭敬明所用的专业要求配置最低的“DV+相机+电脑”;都要花费掉妈妈好几个月的工资。
因为巨大的贫富差距,导致郭敬明被很多人看不起。
学习影视专业高昂的学费,立即压的郭敬明喘不过气;他只能穿着小店里50元一双的廉价鞋子,有时候甚至连一份食堂的炖蛋都从来舍不得吃。
尤其是班上的授课的老师,他们在授课时都说着一口流利的上海话;这让郭敬明深感离这个繁华的城市,实在是那么的遥远,他的自尊心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践踏。
有次,郭敬明和母亲一起坐地铁,因为不会走闸门,遭到工作人员用上海话的侮辱。
那时郭敬明,下意识里感到了贫富差距带来的痛苦;繁华的陆家嘴和家乡破烂的弄堂,它们之间相差的不止一星半点儿,那是天壤之别。
2002年,郭敬明把自己的短篇小说《幻城》投给了《萌芽》,得到了读者们的一致好评。
他的文字看似空洞,实则涵盖了他内心的浮躁和野心;同时也虏获了少年少女的痴心。
最终《幻城》取得了发行量100万册的佳绩,郭敬明也次尝到了写作所带来的甜头。
2004年,21岁郭敬明离开上海大学,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岛”。
通过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的长篇小说《梦里花落知多少》首印就达30万册。
2007年又出版了《悲伤逆流成河》,更是在短短的十天内突破了100万销量。
虽然郭敬明的作品有着不同的风格,但最终所渲染的都是大都市的灯红酒绿。
千禧年初期,万千青年男女都把郭敬明书中所描绘的场景,当作自己梦想的蓝图。
郭敬明也延续了自己的作品卖点,现实中的他朝着都市成功大老板的方向发展。
他在一次采访中高调说道:“我坐在上海的写字楼里,看着外滩的景色,桌边放着助理每天送来的两杯国外品牌现磨咖啡”。
虽然现在看起来令人感到有些浮夸,但在当时,郭敬明却是无数人效仿的对象。
不得不说他是一个非常具有商业头脑的人,从自己写作引发的效应当中,郭敬明很快就嗅到了更大的商机。
2008年,郭敬明加入了天娱公司,开始朝着娱乐圈方向发展;不仅和李宇春等当红明星成为了同事,更是经常做客《快乐大本营》。
从此后,郭敬明就更加人气爆棚,为自己拍摄的电影票房打下基础。
2013年,郭敬明把自己在2007年创作的长篇小说《小时代》搬上了大荧幕,当红俊男靓女的组合,使这部电影总票房累计20亿,这个开门红,让郭敬明赚的满满当当。
有了小时代的铺垫,郭敬明开始翻拍自己的其他作品,8年内就推出了12部。
别看《晴雅集》在豆瓣的评分只有5.1分,和《小时代》、《爵迹》等,都被贴上“烂片”标签。
但大众购票在猫眼的得分却高达8.7分,打五星满分的人就有76.7%。
与同年的票房冠军《八佰》比起来,仅差0.5分而已,预测将获利5亿元,这就是郭敬明的人气为他带来的效益。
此时的郭敬明,已经是圈内出名的多金主了;他不仅住着上亿的豪宅,家中的陈设物品,其豪华程度也让人叹为观止。
不仅有50万的水晶吊灯、百万地毯、还有私人直升机等。
但对于别人眼里的奢侈,郭敬明却不以为然,他丝毫不顾外界讨论他的各种豪华作风,又一次大手笔的买下了上海武定路940号的一座豪宅。
要知道这栋豪宅之前的主人,可是有名的汪精卫四姨太,很多老上海人都称他为“汪公馆”。
郭敬明在这栋房子上可谓是下了不少功夫,家里所有的家具都是名牌,还有很多都是得之不易的古董。
就连和郭敬明合作过的杨幂都感慨道:“我本来以为我见过世面了,看了小四家的装潢后,我才知道什么的奢华”。
《自卑与超越》中讲:“自卑是人类前进的动力。”因为从小的经历,造就了郭敬明强大的自尊心。
在回忆起曾受到被鄙视的待遇时,郭敬明便激动说道:“那张臭脸,那个白眼,我会记一辈子!”
正是因为这些经历,郭敬明对于奢侈品、金钱以及品质都有着“精神质”的青春。
他用金钱洗刷掉了过去受到的种种自卑和屈辱,但是在追逐成功的道路上,那个喜欢文学的郭敬明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远了。
此时的郭敬明就像《小时代》中奢侈精致的主角一样,住着天价的豪宅穿着满身的名牌。
那些他过往的作品中,自信又叛逆的文艺已经荡然无存。
回荡在耳边的只有《小时代》中,顾源问顾里的那一句话:“如果我没有钱,你还会爱我吗?”
在《小时代》系列取得成功之后,郭敬明又乘胜追击,在2016年上映了《爵迹》系列。
然而这次投资就花费了两亿,再加上11个出品方,本来要6亿的票房成本才能回本,但观众却不买账,最终仅取得3.5亿的票房。
要知道《爵迹》的主演阵容,可绝不输小时代,但流量明星陈伟霆、杨幂、郭采洁的加盟也没能让观众买单,不仅如此,对于《爵迹》的评价,全都是铺天盖地的说声。
但郭敬明遇到事后好像只会哭,不懂得反省自己,就像《爵迹》被说一样,他也只会哭着说:“是不是因为我叫郭敬明,所以做什么都是错的?是不是只有我死了,你们才不会说《爵迹》?”
这已经不是郭敬明第一次被说了,还有被说得更惨的时候,只是都被他的名气盖过了。
要说郭敬明最早遭受到的谩说,那无疑是剽窃抄袭事件。
2006年,法院就判决郭敬明的《梦里花落知多少》抄袭了庄羽的《圈里圈外》;虽然郭敬明同意拿出这20万的赔偿款,但他却始终没有公开进行道歉。
在当时抄袭承后果并没有多严重情况下,这似乎并没有多大影响,但在一个法律体系完备的社会,这无疑是在自掘坟墓。
2022年,我国开展了一项打击网络侵权盗版“剑网2022”专项行动;在如此监管和舆论的环境之下,再抵赖会有什么后果
因此,郭敬明才会在2022年的最后一天,对过去15年前的错误做一个了结,在社交平台上为抄袭事件而道歉。
那在过去15年里,郭敬明从来不道歉?
很简单,只要他道歉了,如今就不会有身价百亿的郭敬,现在已经名利双收的他,再谈道不道歉,对他来说已造不成任何损失,至少在利益上他已经赚够了。
只是这一系列的操作,只能让郭敬明跌下神坛,从以往的“励志作家”成为如今的“虚伪商人”
在写作的这十年生涯中,郭敬明早已赚得盆满钵满,就算是中国所有的作家的收入总和也比不上他的零头。
2012年,连获得诺贝尔奖的莫言,在和郭敬明聊天时都酸酸地说道:“如果只依靠写作去买房子,那这辈子是不可能了,能靠写作过上富豪生活的,估计也就只有郭敬明了。”
但其实随着《小时代》系列的终结,属于郭敬明的时代也已经落幕了。
从2014年开始,郭敬明就已经没有新书了,而是一味地把之前的小说作品翻拍成电视剧和电影;可一直如此,观众也会感到乏味。
因为时代在不断地进步,过去那个时代的人也在时尚,但郭敬明却还在原地踏步;这样怎么能满足大众的审美呢?
为什么郭敬明这么勤奋,在市场营销方面这么有天分,到最后却无法得到尊重呢?
这就验证了人的威望和尊严,以及德行都是无法和金钱挂钩的,而人心更是多少金钱都无法换来的东西。
张艺谋最聪明女儿:从巩俐手中抢回父亲,如今她怎样了?
柯蓝:11岁被诊医生断活不过38岁,如今49岁成戏骨,她经历了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