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剩快跑》剧中,苗春来投降鬼子当了汉奸,成了和平建国军营长。收了鬼子6000块大洋后,为了向鬼子表示效忠,他向鬼子承诺去偷袭砀山的新四军。
这6000块大洋,苗春来自己贪污了5000块,其余的分给了士兵,对此他还大言不惭的说,自己和唐营副只升官不发财,看来贪官从来都是一副嘴脸。
侯七带队去偷袭新四军,途中遇到新四军埋伏。侯七吓得四处躲闪,他让狗剩瞄准山上的新四军开枪。
新四军用喇叭喊话,劝建国军的士兵们不要打自己人,应该把枪口对准鬼子。侯七下令让狗剩开枪射击,狗剩觉得新四军说的没错,又不敢违抗侯七的命令,故意把子弹打偏。
看到侯七他们油盐不进,新四军战士全体上刺刀,吹响冲锋号,要和建国军展开肉搏战。侯七见状,吓得撒腿就跑,士兵们也一起逃下山,一溜烟跑的无影无踪。
苗春来他们的和平建国军,就是汪精卫伪南京政府的伪军。
抗战时期,国内有四股伪军,分别是伪满洲国伪军、华北伪军(也就是所谓的皇协军)、汪伪军、伪蒙疆伪军。
在影视剧中,伪军通常是这样子的:鬼子在后面,用刺刀逼着伪军在前面开路、趟地雷,伪军则战战兢兢硬着头皮走。
枪声一响,伪军四散奔逃,老鬼子拿军刀都拦不住。要是没有鬼子在身边监视,伪军通常是朝天放枪,然后再找借口糊弄鬼子。
在战斗中,只要鬼子被消灭,伪军不是跑路,就是投降。
其实,真实的伪军并不全是这样的,华北的伪军有时候甚至敢单独进攻根据地,甚至敢同八路军拼刺刀。
那么,汪伪军的战斗力如何呢?
抗战时期的四股伪军中,战斗力最强的是华北伪军,其次是伪满洲国伪军,再次就是汪伪的和平建国军,最后垫底的是伪蒙疆军。
汪伪军的战斗力虽然排第三,但也不是全都拉胯。
汪伪的伪首都警卫军,下辖3个师,总兵力约2万人,战斗力就比较强。伪首都警卫军曾在苏中、苏南和新四军多次交手,还被日军称为“清乡专家”。
抗战胜利后,伪首都警卫军大部分被国军收编,战斗力也得到了国军的较高评价。国军五大之一的整编第七十四师,曾经在补充兵员的时候,收编了不少汪伪首都军的士兵。
汪伪军大约有40万人,除了伪首都警卫军这样的部队,其他大部分战斗力是比较弱的。
汪伪的军队大多来自国民党内部处于非主流地位的部队。由于国民党内部派系倾轧严重,其他派系军人常常受到黄埔嫡系歧视,觉得自己不受重用。
于是不少人在汪伪政府的鼓动下投敌叛国。比如出身西北军的孙良诚部,原是国民党汤恩伯的部下,但汤恩伯一直想兼并孙部,于是孙良诚率部投伪。
除了这些投敌的国民党杂牌部队,汪伪军很多都是地方武装和土匪改编的,战斗力就更低得多。
像《狗剩快跑》中的苗春来连队,就是归德的国民党地方武装,这种地方武装根本就不受重视,挂名也是挂在孙司令这样的杂牌军下面。
除了这些,还有就是,鬼子虽然给了汪伪军编制,但不解决伪军给养,一切靠伪政府自筹。很多的地方汪伪军为了生存,解决的方法就是走私违禁物资,盗卖军火弹药,而新四军等抗日武装就是他们最重要的客户,以至于后期鬼子不得不按弹壳数量核发补充弹药。
汪伪军做买卖这件事,《51号兵站》的电影和电视剧就讲的很清楚了。
通常情况下,汪伪军一般是配属给鬼子作为辅助战斗单位,以当运输大队居多,其它即使有战斗力的,大体也只能在鬼子督战队的监督下依托工事防守,大多数汪伪军只能欺负少数游击队,碰上新四军这样的部队,基本上是不能指望的。
还有,所有的伪军都有一个共同点,他们之所以投伪,大多是因为贪生怕死或想贪图荣华富贵。因此,“保命”是几乎所有伪军的共同信条。
大部分伪军投靠鬼子后,也并不都是真心实意为鬼子卖命,当鬼子形势越来越不妙时,这些可以投靠鬼子的伪军,也就很容易“反水”。
对他们来言,利益才是最重要的,在伪军这种没信仰、没骨气的军队眼里,保住命才有利益,他们的整体战斗力能强到哪里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