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家角安麓酒店采访现场视频(《设计家》主编许晓东采访主持设计师冯智君)
采访手记
“设计理念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所有曾经走过的路都会影响思想的成长。”马来西亚华裔建筑师冯智君(NicholasFung)从小喜欢绘画,大学就读于曼彻斯特大学建筑系,毕业两年后,他回到马来西亚进入当地著名酒店设计公司Denniston,跟随安缦御用设计师Jean-MichelGathy学习酒店设计,并与国际室内设计大师JayaIbrahim有过合作。在Denniston的八年里,Gathy和Jaya两位设计大师互补的设计态度深刻地影响了Nicholas设计理念的形成,同时,童年可以看见山,看见海的自然生长环境,也让他从小对旅游度假有一定的理解。2010年,Nicholas在上海创立EZHEN艺臻建筑设计,近来,艺臻设计完成了安麓品牌全国第一家酒店朱家角安麓的设计。对于安麓和安缦的关系,Nicholas表示二者有密切联系,但又有很大不同。他从定位、规模、餐饮以及人们的旅游习惯等方面,分析了二者的区别,强调安麓是以中国人为目标,为满足中国人的当代生活习惯而创造的品牌。在完成朱家角安麓酒店后,Nicholas建议安麓品牌可以尝试与文化结合的一些经营策略:每一家安麓都有独特的主题,设立专门的文化大使,客人在任何一家安麓都能学到知识。
基于多年酒店设计经验,Nicholas认为一家好的精品酒店设计离不开好地点、好管理、好业主和好设计团队。从设计团队的角度讲,精品酒店只能由精品设计公司做,他把打造一支国际级别的设计团队作为公司建设的目标,尤其注重培养团队的使命感。谈及与业主沟通的心得,Nicholas坦言没有完美的业主,也没有完美的设计师,设计是经过各种磨合之后的结果。他希望与有梦想,有探索精神的业主合作,梦想是合作的起点,而放开熟悉的事物,探寻新事物是做突破性设计的关键。面对互联网时代,专业酒店设计师如何创新的问题,他指出创新要从心出发,要有探索和追求更好设计的精神,可以从中国文化中挖掘内容。Nicholas认为未来中国酒店市场有无限可能,他也将继续从事酒店设计,他希望自己的设计能达到一定高度,从而为酒店行业的发展做出一些贡献。
▲朱家角安麓酒店采访现场视频
▲朱家角安麓酒店夜景
设计理念的形成有一个漫长的过程
《设计家》:请简单介绍一下您的学习成长和工作经历。
冯智君(NicholasFung):我是马来西亚华裔,父母原是广州客家人,我大学就读于曼彻斯特大学建筑系。毕业两年后,我回到马来西亚,在丹尼斯顿国际建筑师与规划师事务所(DennistonInternationalArchitects&Planners)工作了八年,跟随JeanMichelGathy先生学习酒店设计。那几年很幸运,与著名设计大师JayaIbrahim先生合作设计了两个项目:美国迈阿密西泰酒店和北京颐和安缦酒店。
《设计家》:您为何选择建筑设计?
冯智君(NicholasFung):学习建筑纯粹是我个人的爱好,我从小就喜欢画平面图形,喜欢看杂志上不同的建筑和室内设计。上大学之前,我就已经明确了自己的方向,学习建筑是为追逐自己的梦想。
《设计家》:您的设计理念的形成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冯智君(NicholasFung):设计理念的形成有一个漫长的过程,所有曾经走过的路都会影响思想的成长。一方面,在马来西亚工作8年,我参与了许多世界级的好度假酒店设计,这段经历对我影响很大,除了一些设计方法,我们其实并不很懂如何设计一家拥有上千间客房的酒店。另一方面,我从小生长在马来西亚东部,每天都可以看见山和大海,这样的环境让我从小就对旅游度假有一定理解。而且我很幸运在很年轻的时候就遇到两位非常好的老师Gathy先生和Jaya先生,他们做设计的态度和方法是我的设计理念形成的基础。
《设计家》:请具体谈谈Gathy和Jaya两位大师对您产生了哪些影响?
冯智君(NicholasFung):Gathy先生对设计的要求非常高,这种对待设计严格要求的精神影响了我。在Denniston工作,我们必须不断寻找最好的设计,这个过程是一种磨练。我很喜欢他这种没有风格的设计过程气势就是一种风格,项目在哪里,设计就是哪里的风格。而Jaya先生对我最大的影响是他安静、稳定的心态。两位大师给了我两种互补的设计态度的影响。
▲在朱家角安麓酒店采访现场(右二:冯智君左二:许晓东左一:张玲右一:刘飞)
▲安麓主持设计师冯智君与《设计家》主编许晓东交流设计理念
安麓是为中国人创造的品牌
冯智君(NicholasFung):我只能谈谈我对安麓的理解,安麓与安缦有密切的关系,安麓也是首旅创办的品牌。安缦创立近三十年,在二十多个国家有超过二十五家以上的酒店,它是一个全球的高端品牌,目标客户来自全球范围。安麓是以中国人为目标,为满足中国人的当代生活习惯而创造的品牌。在中国,安缦可能只能建五家,不能建五十家,但中国是一个可以建造五十家安缦的地方,自然环境好的地方非常多,安麓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创造出来的。安麓和安缦的品牌定位决定了两者的设计及未来发展方向的不同。从设计的角度看,安麓是一个中国品牌,在中国文化的背景下,其设计非常讲究,比如朱家角安麓酒店就利用了非常漂亮的五凤楼作为大堂。在中国不同地方的安麓,都会有当地的文化融入设计中。从餐饮方面看,安麓很注重中国人的饮食习惯,设计了喝茶的地方。安缦的餐饮更多是为情侣度蜜月、休假设计。从规模上看,安缦是拥有三十多间客房的酒店,而安麓的规模比之更大,管理方法也不同。
刘飞:安缦与安麓同属于旅游度假性质的酒店,您认为安麓吸引游客的特色是什么?
冯智君(NicholasFung):中国人旅游的目的与外国人有些不同,中国人旅游是为了学习、考察、交流或体验一种生活方式。当然,现在这种目的已经有很大转变,更多人为追求自然、休闲和放松,安缦就是为满足人们对自然的追求和对自我的探索而设计。在中国,朋友一起旅游很常见,中国人喜欢聚在一起玩,因此安麓的设计中,双人房、四人房的客房数量较多,这是安麓的品牌理念。
《设计家》:请简单介绍一下朱家角安麓酒店的项目背景。
▲朱家角安麓酒店
《设计家》:朱家角安麓酒店的设计理念和设计特色分别是什么?
《设计家》:您在设计朱家角安麓酒店时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冯智君(NicholasFung):施工。即使有好设计和好图纸,要把它完整呈现出来,这很难。每个人都有一套自己的想法,有的人看到图纸,脑海里就已经自行决定了要怎样施工,设计师不能每样东西都亲自做,只能作为现场指导。我们公司在上海,酒店施工时可以经常来现场,但仍然有很多细节问题。
《设计家》:国外如何解决施工难的问题?
刘飞:朱家角安麓酒店的机电和软装系统做得很到位,尤其老建筑中的机电系统隐藏得很巧妙,如何做到的?
冯智君(NicholasFung):这是我们在设计中比较坚持的一点,对于这种老房子,是看不到消防专用、机电设备和软装的,这也是我们在设计中与业主达成一致的地方。
冯智君(NicholasFung):我觉得两方面都有。一方面,业主投资这家酒店有很高的财务风险和老房再开发风险,每个业主都希望项目完成后能带来品牌回报和知名度,作为设计师,我们希望提升老房的价值。同时,经营也很重要,三十五间客房的规模不可能赚到很多钱,但它会带来品牌效益和平台资源。另一方面,业主的藏品很多,有一部分在旁边的博物馆展出,酒店内也设计一个展示画作的地方,平时画卷起来,有客人想看,酒店方会打开给客人看。这是中国几千年形成的文化特点,很耐人寻味。我对安麓的管理公司提了一些建议,我认为每一家安麓酒店都应该设立一位文化大使,朱家角安麓以收藏为主,就应该有一位收藏家讲解酒店内的藏品,青城山安麓与道教有关,可以邀请一位道教老师讲解自然与道的关系,千岛湖安麓可以讲解一些与农业有关的知识。我个人感觉每一家安麓都应该有独特的主题,中国在文化方面的影响力非常强,客人来到任何一家安麓都能学到一些东西。设计团队要培养使命感。
《设计家》:请介绍其他一些您正在做的项目。
冯智君(NicholasFung):我们在千岛湖和青城山还有两个安麓酒店项目,规模比朱家角安麓更大,拥有80到100间客房。我们与其他酒店品牌也合作一些项目,比如与洲际酒店合作设计了扬州洲际英迪格度假精品酒店,苏州太湖三山岛的洲际度假酒店,三亚陵水华邑洲际度假酒店。此外,我们在国外也有一些项目。
▲上海外滩3号POP餐饮酒吧
《设计家》:您认为好的精品酒店设计需要怎样的团队来配合?
冯智君(NicholasFung):好的精品酒店设计需要有好地点、好管理、好业主和好设计团队配合完成,四者缺一不可。从设计团队的角度讲,精品酒店只能由精品设计公司做,大型设计公司不会有这样的精力和深度来做。每个项目设计师都要亲到现场观察,从概念到实施细节,整个过程没有断裂,设计不是一个阶段,而是一种精神,做到最细时,每样东西都要当场做出判断,这是做精品酒店最关键的地方。团队很重要,没有团队,再好的设计都不能实现。但团队要在培训过程中建立起使命感,设计不是早上起来上班,晚上下班回家。
《设计家》:您在管理设计团队方面有怎样的经验?
冯智君(NicholasFung):在Denniston八年,我看到了一个全球知名设计团队的成长过程,每一个人都要成长,任何人不是从小就有设计天分,都是在设计中培养出来的。这也是我的梦想,把团队打造成国际级别的设计团队,要想打造这样的团队,就要把三种人变成一种人,即酒店设计师。不论建筑、室内还是软装设计师,个人都可以做到最好,但如果不理解整体设计过程,是不会去关心别人做的事情,只有酒店设计师才会想到建筑、室内、软装、服务,这是一个好团队必须经历的过程。
《设计家》:与业主的观念有分歧时,您会如何处理?
冯智君(NicholasFung):没有完美的业主,也没有完美的设计师,设计是经过各种磨合之后的结果。我一般会找有梦想的业主,有共同的语言,沟通过程中,双方都有自己的理由,但合作的起点是以梦想带动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梦想,在设计之前,我们会了解业主是否有探索的心态,很多人会做一些前人做过的事情,因为踏实。但要做突破性的设计,就必须放开我们所熟悉的事物,寻找新东西。专业酒店设计师要寻求创新设计。
《设计家》:互联网时代,专业界限被打破,其他领域的观念和经验可以借鉴到酒店设计中,甚至有些非酒店设计师设计出不错的酒店,您怎样看待这种现象?
刘飞:给客人一种到达感和体验感也非常重要,到达感是客人对酒店的第一印象,这其实是给客人营造一种受欢迎的心态。非酒店专业的设计师可能只把它当做一个空间来做,这是专业的酒店设计师与非专业的酒店设计师很大的一个区别。
《设计家》:结合多年设计经验,您认为专业的酒店设计师如何寻找创新?
冯智君(NicholasFung):每个项目都不一样,寻找创新,首要的是在心态上不能抄袭,要有追求更好设计的精神。一个项目做完以后就要放下,Denniston在中国的第一个项目是杭州富春山居度假村,完成以后,很多人喜欢,有人要求做类似的设计。这种要求很奇怪,中国这么大的市场,每个项目都应该有特色和亮点,不论青城山安麓或千岛湖安麓,都是作品,是一幅画。其次,在寻找设计方案的过程中,可以从中国文化中挖掘内容,重新利用融于酒店设计中,从而营造出独特的感觉。最后,做精品设计要有探索的精神,这是设计精品酒店最难的一步,尤其探索自己完全不知道的事情。
刘飞:您认为中国未来精品酒店的发展前景是怎样的?
冯智君(NicholasFung):中国是全球目前最大的市场,毫无疑问,它是未来精品酒店发展的市场。酒店的发展方向与其产品的定位有关,是由市场需求决定的。未来酒店设计范围很广,只要有人敢想,有人敢投资,任何设计都能做出来。但是精品酒店的服务很重要,一家设计好的酒店能把客人带来,但能否让客人回头,还是由服务决定。中国有很多业主,都想创造自己的品牌,但有没有能力和人员来匹配,是很大的问题。中国改革开放的过程,仍是以“地”为资源,以“品牌”为资源的理念还很缺乏,大部分人不理解怎样创造品牌,品牌是什么,为什么有品牌,品牌的定位是什么。
《设计家》:未来您会一直专注于酒店设计方面吗?您对未来的规划是怎样的?
冯智君(NicholasFung):对于酒店设计,我们会一直做下去,艺臻设计是一家酒店设计公司,离不开酒店项目,但我们也会尝试设计不同的项目,因为整体的设计理念与人有关,与人有关的项目很多。我们也做一些房地产项目,设计手法与其他设计师不同,我们的设计是基于人的生活,不单单考虑空间。中国精品酒店市场仍处在初步发展阶段,中国酒店很多,规模很大,注重较高的商业价值,这些没错,但不是我的梦想。我希望能为酒店设计做一些事,能在项目设计中达到一定高度。三十年后回头看现在,我们为艺术,为中国的建筑、室内设计,甚至酒店行业做出了一些贡献。
▲朱家角安麓酒店剖立面图
▲一层平面图
▲屋顶图
(选自《设计家》,精彩内容不容错过!全年6期,30元一本,全年180元,欢迎征订。
长期征集各种类型建筑/室内优秀原创设计作品,《设计家》杂志/系列图书/自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