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酒店到底还能坚持多久?真像社会舆论所说的那样,“倒闭潮”就要到来了吗?
NO·1消费低迷是主要因素
烟酒店老板的生存之道,主要靠固定客源。
NO·3
线上业务的冲击
在过去,“双11”玩的是花哨的策略与复杂的步骤,但近年来,主流平台开始走“简单营销”路线——以直截了当的“低价竞争”吸引消费者,从而引爆线上狂欢。
其中最典型的就是由拼多多创造的“百亿补贴”,这引发了各平台的效仿,并让“低价竞争”的模式逐渐日常化。
然而,线上“低价竞争”的背后,却是线下烟酒店的繁华落尽。
烟酒店老韩表示:“今年年初,头部名酒的大单品就一直占据某多多‘百亿补贴’的首页,且价格远远低于烟酒店的成交价。”老韩回忆说,在今年春节前后,这种感觉特别明显,久而久之,消费者都把“百亿补贴”后的价格当作烟酒店的购买参考,自己甚至因此丢失了一些老客户。
据老韩回忆,今年3月左右,白酒主流大单品的量价有微弱反弹,但一方面商务消费不振,另一方面又有线上价格的压制,“价格战”可以说是愈演愈烈。尤其是烟酒店,不仅要与电商平台打价格战,还得与同行打价格战,最后的结果就是电商平台赚了流量,烟酒店则是五痨七伤。
让烟酒店老板更揪心的是,这个“双11”,“百亿补贴”的白酒标杆产品的价格创下了近年来的新低。这意味着,岁末的白酒价格“血战”会越来越激烈。
NO·4
线上假货引爆信任危机
保真是名酒消费的重要诉求,在很多交易中,保真的重要性甚至远远超过了价格。
“双11”前夕,多家头部酒企发布“告消费者书”,称根据消费者反馈,有电商平台售卖假冒伪劣商品,希望消费者不要贪图便宜,要在正规渠道购买名酒。
那么,线上假货是如何影响烟酒店的呢?
对于上述人士的说法,老韩深感认同。
“山寨、打孔、拔头、吹箱等造假知识的普及,让一些客户对名酒敬而远之。”老韩表示,一些自己闻所未闻的造假手法,消费者都能如数家珍,关键是很多假货还能以假乱真,只有极其专业的人士才能分辨。
“一些消费者为了避免踩坑,就不会买名酒了,到了最后,就是除非必要,根本就不买酒了。”说起“假货”,老韩颇有感慨:“如果不是假货,我们在线上平台买酒比从经销商那里进货还便宜,怎么轮得到消费者‘捡便宜’?”
NO·5
烟酒店的“沉没成本效应”
从四季度的市场反馈来看,“烟酒店不打款”“经销商压不动货”“厂家对窜货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是业内最直观的感受。
但实际上,情况可能比看到的还要糟糕。
之所以目前行业整体动销情况还看得下去,是因为烟酒店的“沉没成本效应”让很多老板还在坚持打款进货。
老韩透露,卖名酒不赚钱的状态已经持续了两年左右,让大家坚持的原因是期待行情好转,或厂家更改分利模式,给烟酒店续命。
在老韩看来,所谓的消费分级或结构升级,都只是一种虚假的“繁荣”,无论是核心地段还是普通商圈,一个无可回避的事实是:周围的人流量都在肉眼可见地减少,整个市场的消费动力已不如过往。
“沉没成本效应”让烟酒店的老板们精神内耗严重。
面对烟酒店的现实困境,有多位行业人士预言,在2024年不少烟酒店闭门歇业之后,2025年的烟酒店或将迎来倒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