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普遍客源不稳定、管理不到位、安全不过关、服务标准化程度低的中小单体酒店们现在正成为资本大佬的盘中餐。
试想,如果可以把这些杂牌酒店们统一收归到一个品牌旗下,用资本的力量快速把他们打造成统一的品牌形象、高标准化酒店业态,那得是多大的一块市场蛋糕。
OYO酒店合伙人兼首席运营官施振康称,“如果从单体品牌酒店的规模看,我们在中国市场已经做到第1名;从整个酒店集团来讲是第2名,全球可以排到第3位”。
“不差钱”的OYO通过“免加盟费”、“低佣金”等方式疯狂吸引中小单体酒店加盟,同时通过对中国广阔的三四线下沉市场的挖掘,OYO得以在整体规模上飞跃式发展。
为了实现规模的快速扩张,目前加盟OYO的单体酒店不用向OYO付加盟费、房间改造费、品牌使用费等常规费用,OYO还免费向加盟商提供店招、枕套、床尾巾等,同时会对洗漱淋浴用品等进行标准化改造。
OYO还会承诺其将会通过平台流量和将来的管理输出来赋能加盟商,作为回报只收取酒店年营收3%到6%的佣金。此外OYO为了吸引加盟商快速入驻,还对加盟商承诺进行“业绩保底”,即“一旦业绩达不到预期会对酒店进行赔付”。
这种全盘补贴式的策略帮助OYO迅速攻占大量中低端的单体酒店市场。
但OYO的故事到这里已经显得非常不对劲了。因为酒店行业重服务、重体验、重投入的特质决定了它往往没有发展的捷径可循,OYO这种以理论规模获取行业地位的玩法真的是在革新中国海量中小单体酒店的商业模式、酒店体验么?
你真的指望每3小时就能“开拓”一家新店的OYO能带来所谓的单体酒店行业“革命”?不可能。OYO酒店的各种“水分”实在是太大了。
OYO目前所谓的“行业第一”无外乎是在加盟门槛几乎为0的背景下硬撑出来的,这些加盟OYO的单体酒店既构不成OYO所谓的行业壁垒,也没有真正在OYO的帮助下实现规模化的体验提升,有的只是OYO速度之下的冰冷数字而已。
已经有媒体报道,“为了达到公司制定的签约新房数量,OYO当地业务发展人员放宽了签约酒店的标准,签入了一批证件不全、房间数量很小、甚至没有消防许可证的旅馆”。
另外,OYO酒店普遍存在建筑陈旧、设备老化、卫生标准低、服务态度差等问题,而且出现这些问题的酒店数量十分庞大。据悉,在OYO的现有模式下,其针对单体酒店们的改造都很“低成本”,压根不会针对酒店现有问题进行系统性的装修,如此就好像只是把加盟酒店挂上一个看起来光鲜美好的OYO“外衣”,但实际内里却未有本质提升。
这种情况下不明就里的消费者反而就容易上当受骗,没有OYO时我们尚且还能根据酒店的价位档次等选择符合自己心理期待的相应酒店入住,但有了OYO之后,一切看起来的美好似乎都不能当真了,你能做的只能是寄希望于OYO足够良心。
OYO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一家为了表面风光会进行大量数据造假的公司”,脉脉上就有OYO的认证员工曾指出,“OYO存在较为严重的数据作假”,还不断有人披露出OYO“管理粗放”、“宣传效果大于实际”等问题。
没有硬性规定、没有加盟费、还补贴各种设施物资,对于一个靠“没有标准”来吸引加盟商加入自己的品牌来说,OYO引以自豪的8000多家酒店、40万间房间的规模更像是一个没有任何准入筛选的“笑话”。而OYO正在不断地“偷换概念”,让人们认为这些是它“实力”的象征。
甚至就是这些把OYO快速拖到国内酒店行业规模第一地位的加盟商们,也正越来越不吃OYO的这一套。随着运营的门店数量越来越多,OYO与加盟酒店之间的问题开始不断出现。“实际引流效果并未达到OYO承诺的那样”,大量加盟门店的实际入住率并没有得到有效提升,这让很多加盟商在加入OYO后纷纷选择“反水”。
无门槛加入的加盟商们当然也可以自由地选择无门槛地“逃离”,据媒体报道,目前武汉、沈阳、成都等多地均有加盟商希望与OYO酒店解除盟约。这不仅是OYO的水分和隐患,也是未来OYO在现有模式下能否为消费者提供有效服务的隐患。
毫无疑问,OYO已经成为中国水分最大的酒店行业“伪大佬”。要想除去这些水分,OYO还需在品质与行业革新上下功夫,而非又来“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这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