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YO怎样威胁到如家和汉庭?

酒店行业的一个核心矛盾是,没有品牌的单体酒店渴望连锁化,它的出路也在连锁化,但是它们的规模和资本、资源却限制了其连锁化的可能性。

而这就是OYO的机会所在。

OYO,印度规模和市值第一的酒店品牌,在进入中国短短18个月后,就成为中国品牌连锁酒店第一大单体品牌。其50万房间数量超过了第二名的如家和第三名的汉庭相加起来的规模。

但其实,国内酒店市场早已经被美团、携程、华住等巨头盘踞,这里面为何还有OYO生存的空间?OYO又是如何找到差异化竞争的市场的?

此外,OYO的商业模式是饱受争议的。OYO将其在印度市场得到验证了的商业模式搬到中国来,但能否长在国内土壤里?

我们来一一解答这些疑问。

从印度到中国

OYO如何找到了错位竞争机会

▍洞察印度市场痛点

1994年,RiteshAgarwal出生在印度一个小城市的中产家庭。他8岁开始学习编程,13岁就开始自己做生意,17岁创办了第一家公司,18岁时被印度管理学院录取,但当时,他迷上了一家公司的商业模式,这家公司就是爱彼迎(Airbnb)。

于是,在入学的第三天,他就决定辍学去创办一家对标爱彼迎的旅游平台。到了23岁,他与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一同被评为“最年轻独角兽缔造者”。

2018年9月,Ritesh创立的OYO获得由软银愿景基金领投的8亿美元的E轮投资,投后50亿美元估值使其一举超过了印度最大的印度酒店集团,成为印度规模和估值最高的酒店。

回看OYO创业缘起,是因为Ritesh发现了一个市场痛点——印度极度缺乏同时兼顾“价格、位置、质量”三方面需求的经济型酒店。

从前,在酒店行业,如果你想开创一个新的品牌,做法非常简单:先做几家直营店,形成自己的品牌影响力和管理模式,然后输出这个模式,进行品牌加盟,收割利润。这是行业已经被证明的商业模式。

Ritesh想,如果能把提升居住体验的价值交付给用户,但是维持原来的低成本,这就形成了一个新的商业模式。事实上我们现在已经知道这个商业模式叫做经济型品牌酒店,但是在2013年的印度,这样的业态是不存在的。

当时的Ritesh选择了一条不同的道路。他从C端用户的痛点出发,没有遵循一分价钱一分货的传统逻辑,而是开辟了一个经济型酒店的细分市场,尝试非常独特的轻加盟经营模式。

2013年,他获得了一家经营不善的、有着15个房间的小旅馆的部分房间运营权。

Ritesh首先花了3500人民币,买了一些抱枕、灯具,用软装把整个的酒店的氛围提升了许多,然后冠以这些房间一个统一的品牌“OYORooms”。

他的目标非常明确——要以产品和用户体验为中心去运营这家酒店,包括物业达标,品牌建设,合理定价,流程管理,会员体系和全网营销。

在他的努力下,这家酒店的入住率很快就从20%上升到了90%以上。

从一开始,OYO就刻意避开了自营之后再加盟的重资产的路径,发挥了自己在品牌和技术上的优势——基于既有酒店的改造,放弃了标准化,降低了运营成本,同时提升了用户体验。

这样一来,加盟OYO的小酒店的经济效益得到提升,于是就有更多人愿意把自己的酒店交给OYO来打理,实现了连锁化和智能化。

本质上,在酒店行业这个赛道里,OYO做的事情就是错位竞争。错位竞争的实质就是与其更好,不如不同。在巨头已经突出的领域里,如果作为一个模仿者去和巨头直接竞争,是没有任何的胜算的。幸运的是,错位竞争是上帝给创业者开的一扇后门。

▍洞察中国市场机遇

如今,Ritesh同时兼任了印度和中国区CEO的职位。那么,他是如何带领着一家成立仅五年的创业公司,闯入全球最大酒店集团的矩阵之中的?

我们来系统地复盘中国酒店行业的情况。在中国,连接酒店和旅客最重要的是OTA(OnlineTravelAgency,在线旅行平台)。其中携程是最大的在线旅行平台,市场占有率超过50%,加上艺龙,飞猪,美团,点评等平台的市场占有率已经接近99%。

我们再看一下中国酒店的盈利情况如何。中国饭店协会副会长,首旅如家总经理孙坚曾说过:“酒店住宿行业经营效益率效益低下,总体经营处于亏损状态。”事实上,主流酒店的盈利能力是不错的,真正亏损的是那些没有品牌的单体酒店。

那么,如何评估酒店的盈利能力?酒店业最关键的核心指标有两个,一个是已售房的平均房价,第二个是入住率。

这两者相乘等于“每间可售房收入”(RevenuePerAvailableRoom,RevPAR),每间可售房收入直接体现了酒店的经济效益的差别。

所以,品牌连锁酒店与单体酒店间的盈利能力落差,在于巨大的“每间可售房收入”落差。

是什么造成了这样的落差?

我们按照房间规模来分一下类。在中国,大于70间的酒店,占总数的48%;而小于70间的酒店占总数52%,其中30间到70间之间的规模占26%。30间以下的,它们现在已经可以开始尝试民宿,短租公寓等模式。

唯有这26%的30间到70间体量的酒店正在苦苦挣扎,没有出路。

首先,这部分中小单体酒店的平均房价和入住率,与头部酒店都存在数倍的落差。

其次,这些单体酒店的经营者普遍没有太高的行业认知,产品没有品牌,线上获客能力弱,用户住宿体验也差,所以往往是在盈亏点上徘徊。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不赚钱就没法投入,不投入就更不赚钱。

并且这部分中小独立酒店的规模也达不到加盟的下限要求。到今天为止,中国酒店品牌连锁化率也只在20%左右,而在美国这个比率大于60%。

行业专家认为,从酒店行业来看,连锁和智能化都是重要的方向。单体酒店的出路在于连锁化。这时候我们就看到了一个核心矛盾,单体酒店渴望连锁化,它的出路也在连锁化,但是它们的规模和资本、资源限制了其连锁化的可能性。

这时候,OYO错位竞争的机会就来了。

将中国作为战略重点

OYO的打法和挑战

▍突破这26%的中小酒店

按照规模而言,在中国,70间以上的酒店有一半已经完成了品牌连锁化,这就是过去巨头竞争的主战场。但被遗弃的中小单体酒店也有它们的优点。

首先,它们的地理位置往往不错,即所谓的A类地段的C类门店,这样一来线下客流就比较稳定。此外,单体酒店的经营成本比较低,尤其体现在人工和租金上。

这里面最关键的是,由于单体酒店平均价格低,入住率低,它们提升经济效益及“每间可售房收入”的潜力就很大。

OYO是具体如何计划和执行的?我们访谈了OYO中国的合伙人李维:

对OYO来说,四个能力最重要:房地产、改造能力、运营和用户体验、分销能力。

首先是开发阶段。OYO有自己一套的物业评价体系,如果物业符合这个体系,会由BD努力说服业主参与轻加盟,并确定加盟条件,进入改造阶段。

进入运营阶段以后,OYO承诺会为每三家酒店配备一个酒店经理,免费培训酒店工作人员。并且免费提供酒店管理系统。比如有用户投诉,或者在在线旅行平台的评价由OYO来统一处理。此外,OYO统一做定价和收益管理工作,最大化各个酒店的每间可售房收入。

在分销支持上,OYO统一来做在线旅行平台的线上全网营销,并建立自己的APP会员体系,为线下酒店导流。

在这样的改造流程下,把OYO的加盟条件和传统酒店一做对比,不难发现,这对中小独立酒店是有非常大的吸引力的。

我们来总结一下OYO在中国的错位竞争的战略。从表面上来看,OYO充分利用了酒店住宿下沉市场规模的增速红利,所以有很多媒体把OYO称之为酒店行业的拼多多。

但是,OYO的模式,真正的价值在于看到了中小单体酒店急需连锁化和智能化的红利,用放弃标准化的轻加盟模式,实现了与主流品牌加盟模式的错位竞争。

▍OYO印度能否copytoChina

为了研究OYO中国的运营效果,我们请来企业增长研究机构增长黑盒做了数据分析。抓取了全网的数据后他们发现,确实有部分酒店在加盟OYO以后,入住率得到显著的上升,但也有部分酒店成绩平平。

总体来说,OYO的运营工作是能改善加盟酒店的入住率和每间可售房收入,并最终让商家看到了营收的增长的,不过这个数据还有很大的改进和上升的空间。

这也让OYO在中国市场面临着一系列的压力和挑战。

核心问题是,OYO中国是否形成了类似于OYO印度的那样的增长效应。我们归纳一下目前看到的事实。

事实一:中印市场有巨大的差别,正因为这个巨大的差别,使得在印度已经验证的商业模式,在中国要重新探索和调整。

OYO把E轮的钱6亿美元allin到中国,本质上是拿了E轮的钱到中国来做E轮的事情,但是其实从A轮到E轮所有的坑它都要踩一遍,验证一遍。

事实二:根据调研,OYO中国在关键能力上,尤其是产品和运营能力存在明显的不足,与业主的博弈阻碍着可持续扩张。

首先,OYO激进的扩张带来了非常高的成本,造成了其对融资的持续依赖。公司上下为了一个签约房间数KPI狂奔,造成了大量动作变形。它不计成本、不设限制地签约新店,很有可能使得OYO对签约的部分酒店没有盈利预期,这就会导致加盟酒店的效益提升效果参差不齐。

并且,根据我们搜集到的反馈,客户体验也没有实质性地得到优化。OYO中国并未将产品和用户体验作为增长引擎的核心。

其次是OYO与业主的博弈关系。OYO在进入中国的时候,对自己的模式非常有信心,所以第一批签的酒店全部是一年期,而且签了非常低,约3%的提成率,希望再续约的时候能提升。

但当第一批签约酒店要到期的时候,优质的酒店很有可能会被竞争对手挖走,所以,收款率和续约率存在着挑战。

事实三:中国市场中外来玩家的“水土不服”综合症。

OYO中国最大的挑战在组织能力方面。

首先,由于OYO中国的核心团队中,大部分人都不是创业阶段,而是成立了OYO中国之后招聘进来的,那么核心团队没有创业阶段的磨合,会影响达成战略、战术共识的效率。

其次,OYO刻意弱化酒店管理背景人员在核心团队中的位置的组织文化,在竞争激烈的中国未必适合。

OYO印度有一个文化,就是在高层中没有来自酒店行业的人,因为他们认为OYO的文化、商业模式跟传统酒店是不一样的,而且这一点在印度也得到了印证。所以,OYO中国也几乎没有拥有酒店背景的高管,但是在中国竞争已经这么激烈的情况之下,这是否合适,要打一个问号。

未来OYO将以何种姿态应对挑战,能否破局,让我们拭目以待。(完)

THE END
1.民宿运营的4大痛点和亏钱民宿的6个共同点!热的市场发展强劲 ; 另一方面 , 众多小型单体民宿匆忙入市 , 却面临定位失误 , 客源不稳 , 举步维艰。 0 3 有网友吐槽 : 半年前我就觉得民宿 8 0 % 以上不赚钱 , 民宿是个天大的坑 , 可是媒体鼓 吹民宿的情怀 , 众筹平台帮助亏钱的民宿众筹 , 大部分开民宿的都是外行。 https://www.360doc.cn/mip/1139505637.html
1.红利出清利润缩水,酒店与OTA如何扭转颓势实现共赢?因此,那些能够提供更好的服务机制,围绕用户解决痛点、优化体验的OTA平台,才能让客人从一次性客人变成持续性客人,铸就内生增长的不竭动力,成为打开市场的“金钥匙”。 当前,酒店与客户的非现场沟通、交流,大多借由OTA平台完成。比如入住前,用户对酒店设施环境的了解、咨询;临时发生变化,协调更改等事项,消费者大多会联系...https://blog.csdn.net/Xiaoxiang_Lee/article/details/143978855
2.餐饮与酒店深度融合,挑战与机遇并存劳保用品- 餐饮行业和酒店业正逐渐打破传统界限,共同创造全新的服务模式,酒店重视餐饮部门的运营,将餐饮服务作为酒店的核心竞争力,提供多元化、高端化的服务,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 - 知名酒店与知名餐饮品牌的紧密合作,共同打造独特的餐饮体验,提升双方的品牌知名度和吸引力。 https://www.xacygm.com/post/18959.html
3.酒店投资的风险,正在显现2018-2019 年的时候,地产圈有好多朋友开始关注酒店投资,并且在一些城市加盟落地了像全季、桔子水晶、雅朵这样的酒店。 即便是经历了疫情,他们的投资回本周期,也只有短短两年。 正是这样的神话越来越多,再加上华住会和亚朵为首的标准化酒店服务平台、产品标准化和会员系统越来越成熟,开酒店慢慢没个门槛。 https://www.jiudianrong.com/newsdetail/id/12570.html
4.区域酒店集团“牵手”单体酒店,是拯救也是自救界面新闻·JMedia以中小型单体酒店为主的区域酒店集团,有哪些痛点? 不难发现,正处于旅游市场变革中心的中小型单体酒店处境严峻,而以中小型单体酒店为主的区域酒店集团发展形势也并不太好。翻牌单体酒店已经不能满足大型集团的扩张诉求,“收编”整合中小酒店集团之势在近期愈演愈烈。面对占据人才、资本和流量的优势而咄咄逼人的头部企业...https://www.jiemian.com/article/9606831.html
5....致力于解决单体酒店经营者的痛点,为单体酒店赋能,为商旅顾客...前10名 前20名 前30名 前40名 前50名 0 0 0 0 0http://canyuangroup.com/seo/seo/aahotel.net
6.OYO酒店合伙人李维:“OYO效应”解决中国酒店业四大痛点美通社PR李维表示,当前中国的单体酒店,尤其是经济型酒店领域,酒店业主普遍面临着“碎片化、同质化、管理粗放、渠道和品牌受限”四大痛点,亟需在专业化、品牌化、标准化等方面获得助力。但是要加盟传统的连锁酒店品牌,酒店主又面临着高成本、低效率和低回报的难题。 https://www.prnasia.com/story/230100-1.shtml
7.解决酒店物业老化痛点,OYO投入7亿帮业主提升改造针对单体酒店的现实需求,OYO酒店2.0模式在收益保底方案基础上,推出了硬件改造服务计划——成长宝。加入该合作计划的酒店业主,从家具、电器、卫浴用具到大堂、卧室、卫生间装修的全部翻新,均可获得由OYO提供的资金和专业团队支持,解决燃眉之急。 自2.0模式推出后,OYO投入7亿元人民币用于提升旗下加盟酒店的基础设施,数千...https://wap.cqcb.com/shangyou_news/NewsDetail?classId=4&newsId=1970711
8.单体酒店烧钱“脱单”能走多远?今年以来,定位中低端、下沉市场的国内单体酒店“江湖”波澜汹涌,这个长期以来被忽略的蛋糕引来了包括OYO、华住、同程艺龙、携程等玩家的加入,以连锁化、品牌化的模式迅速扩张,尤其是在互联网思维下,“轻加盟”的模式让单体酒店与品牌的签约速度不断加快,“几乎每半小时就有一家新增签约酒店”这句话形象地描述了这一...https://finance.eastmoney.com/a/201912031310450427.html
9.单体酒店迎来产业升级,风口之下H连锁酒店如何打造新传奇最近这股旋风已经刮到了酒店行业,经济型连锁酒店的大潮似乎已经过去,大家开始把目光关注到了更为下沉的单体酒店领域。据官方数据显示,中国有约92万家,超过85%的单体酒店存量,可触达的市场规模超过1.6万亿元。然而,单体酒店普遍存在的分散式布局、非标化产品、低消化运营等痛点严重阻碍了整体行业转型升级,用户体验不言而...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3569608
10.单体酒店市场再掀高潮,阿里入局能否改变格局?股票频道而在中国约有超过4000万间,其中90%以上是OYO酒店的潜在目标市场。这是一个隐藏的蓝海市场,市场规模近万亿元。这些中小单体酒店多分布在三线城市及以下,客房数量小于80间,无品牌、无运营管理经验、收益率低下是酒店业主长期以来的发展瓶颈和痛点。 一方面是庞大的市场规模和可挖掘的蓝海市场,另一方面是资本市场的持续...https://stock.hexun.com/2019-09-27/198703626.html
11.逸柏酒店集团,助力单体酒店走向连锁化品牌化之路目前中国酒店行业已从早期追逐做增量市场,进入到深挖存量市场价值空间的新阶段,竞争越趋激烈。同时,伴随着下沉市场消费升级,消费者对于住宿产品的品质要求也与日俱增,单体酒店亟须全方位的提升。只有解决单本酒店品牌效应弱、客群渠道单一、经营成本高等痛点才可以市场竞争中站住脚跟。https://www.meadin.com/pp/213524.html
12.深度一年如何开一万家酒店?OYO加速布局的背后南方plus对于酒店管理公司而言,谁能找到更多业主,谁就获得了快速占领市场的先机。单体酒店痛点是什么?李富强说,物业老化,设施老旧,员工网上业务不熟练,服务跟不上,这也是造成酒店生意不好的主要原因。 2018年6月,当OYO的工作人员第一次上门推销平台管理方案时,他还以为是诈骗。“装修免费,招牌更换、员工服更换、商标更换,通...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1905/31/c2282828.html
13.直击酒店餐饮成本管控痛点,这份超全攻略请收好!Blog直击酒店餐饮成本管控痛点,这份超全攻略请收好! 对于全服务酒店来说,餐饮一直是重要的收入组成部分。然而,如何做好餐饮,特别是自助餐部分的成本控制,却是酒店一直以来面临的巨大挑战。 如今,酒店餐饮也面临着新的市场格局,一方面酒店餐饮需要进一步转变为利润中心,另一方面酒店需要打造面向本地市场的餐饮产品。因此,酒店...https://www.shijigroup.cn/blog/65.html
14.锦江酒店:2年疫情市值翻2倍,靠的什么逻辑?最近一段时间,多家券商对锦江酒店保持了较高的关注度,连续出了几篇深度研报,对锦江酒店的逆势扩张表示看好。东兴证券的观点也许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其认为在疫情影响下单体酒店经营承压,加盟意愿提升,马太效应强化,龙头酒店抓住行业整合机遇,锦江酒店市占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https://m.tmtpost.com/5992907.html
15.A&ARoom:酒店加盟增收才是“硬道理”深刻洞悉单体酒店痛点,A&A Room创新方案为双方共赢而生。 节流方面。开创零改造先河,合作酒店无需改造,只需统一会员价格体系、品牌标识、部分物资与设施即可。超低费用,取消了“特许经营费、商标许可费、客源输送费”等繁杂项目,只收取履约保证金、营销平台对接费等等总额仅3万左右的费用,远低于传统加盟方式。 开源创...http://3g.sdchina.com/show/4121337.html
16.一季度平均每天开业2.5家酒店,华住集团发力流量与品牌的合并流量与品牌的合并趋势之一,从中国酒店业新一轮的“跑马圈地”中便可窥出,而其目标在于整合占据着我国住宿业80%市场规模的单体酒店。2017年,印度酒店业“一哥”OYO开始进入中国并横扫中小单体酒店,截至今年2月底,OYO已进驻中国298座城市,上线超过7400家酒店。单体酒店的普遍痛点在于,其缺乏获客能力,不得不压低价格或支...https://www.jfdaily.com/wx/detail.do?id=153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