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型酒店管理汇总十篇

经济型酒店相对于全方位服务酒店而言,其核心产品为客房,核心业务包括客房销售、前台服务、客房保养与维护等内容。相对于高档星级酒店,我国经济型酒店多采用扁平的组织结构,店长、值班经理、员工三个层级构成了组织机构图,放弃了传统酒店的总经理、部门经理、主管、领班、员工五个层级的矩阵。经济型酒店通过削减组织层级,达到减少员工的雇用数量,降低人力资源成本,在管理上没有复杂的内部流程,这就要求无论是管理人员还是服务人员,都需要“多面手”。

(一)业务技能要求。高档星级酒店岗位设置完善,岗位职责明确,如前厅部就设有预订、接待、问询、礼宾、收银、大堂副理等多个岗位。而经济型酒店则要求员工一专多能、一人多岗。前台服务员要负责客房销售、办理入住登记手续、离店结账业务、营业报表制作、散客的预订、问询等工作;酒店的维修工人要负责水电维护及电脑维修等工作。由此可见,经济型酒店要求员工不仅要掌握其岗位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也要熟悉和掌握其他的酒店服务技能技巧。

三、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经济型酒店人才培养的建议

1经济型酒店及其发展

经济型酒店是指与发达国家接轨的低档酒店,是一个从服务、设施、价格、市场定位、满意度等多个维度进行界定的动态概念。经济型酒店的核心在于服务有限、设施简约、价廉物美,实质上就是住宿功能突出、简化甚至取消其他功能的单一功能性酒店。经济型酒店以优惠房价和优质服务为最大卖点,具有“清洁、舒适、实惠、方便、安全”等特点,一般采取连锁经营、特许加盟等形式实现品牌延伸,各连锁店之间统一品牌形象、统一服务标准、统一物资配送、统一市场推广。其特征主要包括:(1)市场定位大众化。(2)选址重交通。(3)规范化、专业化基础上的有限服务。(4)设备及人员配备精简。(5)投入少,回收快。(6)价格经济实惠。经济型酒店在我国有了较快的发展。

2经济型酒店发展中的面临的问题

经济型酒店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遇到了特有的困难。特别是目前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整体经济形势下滑的情况下,如何正视并克服经济型酒店发展中遇到的这些问题成为经济型酒店长期发展的关键。

2.1缺乏行业标准

2.2面临外资经济型酒店的激烈竞争

在欧美及日本等发达国家,经济型酒店是一种发展得非常成熟而成功的酒店经营模式。中国加入WTO之后。越来越多的发达国家的经济型酒店进入中国市场,开展连锁经营。在中国市场上,他们开始了一轮“圈地运动”,这使得国内的经济型酒店发展面临着很大的压力。

2.3专业化人才短缺,人员流动快

相对于外资同行,本土经济型酒店的发展瓶颈是专业化人才短缺。人才的欠缺主要是中小酒店经理人的欠缺,没有系统的规范的经理人的教学和培训程序,使专业人才的缺乏成为经济型酒店发展中的一大困难。

2.4经营理念创新不足,企业文化建设缺乏

把“低价”作为经营理念,导致了价格上的恶性竞争,整体盈利水平下降。同时,没有特色的有吸引力的企业文化,也使得整体行业竞争力不足。

3经济型酒店的管理策略

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并存的生存环境,在日臻成熟的消费市场和酒店容客能力过剩的双重压力下,传统的销售方式和经营策略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小,致使酒店投资回收压力倍增,有效的管理对酒店业从未像今天这样重要和关键。寻求合适有效的管理策略是经济型酒店发展中的重中之重。

3.1收益管理策略

3.2成本控制策略

经济型酒店主要瞄准的是20%低端市场的价格敏感消费者,则成本控制自然就是酒店的首要任务。对于经济型酒店的成本控制应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来解决:其一是通过网络化布局实现集团层面上的规模经营;其二是充分利用政策优惠降低人工成本和税收支付;其三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构建网络平台降低营销成本。

3.3人力资源管理策略

一、前言

经济型酒店一般又叫做有限服务酒店,它最大的特征就是房价便宜,其服务模式叫做“b&b”(住宿+早餐)模式。经济型酒店最早出现在上个世纪50年代的美国,如今在欧美等国家已经是发展的相当成熟的酒店形式。现代意义上的经济型酒店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1.酒店功能简化;2.投入低;3.性价比高;4.经营成本低廉;5.提供服务专一;6.市场定位明确;7.连锁经营。

经济型酒店具有低投入、高回报、周期短等突出优点,因此相比较其他酒店形式具有相当大的市场潜力。与遍布国内大街小巷的小旅馆,招待所不同,经济型酒店是一种新型的业态,价格低廉,但提供的硬件设施和服务水平并不低档,与国际标准相接轨,提倡为客人提供价格适中,物有所值和满足型的服务。中国国内目前有“如家快捷”,“锦江之星”作为行业内的典型代表,其扩张速度相当惊人。

二、存在的问题

(一)供过于求,客源滞后

这是国内目前许多经济型酒店面临的最突出的问题。为了瓜分“经济型饭店”这块大蛋糕,形式各异的小旅馆都贴上了“快捷住宿”这个时尚标签,以至于本身就发展不足的酒店市场被分摊的更加稀薄。

(二)服务标准不合格

国内目前尚没有一个统一的行业标准来界定和规范经济型酒店的管理和发展。经济型饭店被划归为商贸局管理,而商贸局监管的范围相当宽泛,在目前这种状况下,商贸局能为经济型饭店制订行业标准。

(三)目标客户群单一且很难发展为忠实客户。

经济型酒店的目标客户群往往是对酒店价格敏感的中层人士。对价格敏感的人,也往往也难发展成为忠诚客户。随着可选择面的增加,这些客户会毫无征兆地转到另一家去住。

三、原因分析

(一)行业可进入门槛低

在一些二线中低城市,高端酒店市场一度被各大星级酒店垄断,导致大多数经济型酒店主要参与低价位市场的竞争。利润减少,又有大量不合标准的小旅馆滥竽充数,穿插其中。既破坏了市场形象,又因恶性竞争循环,压缩了本来就不多的利润空间。

(二)缺乏成本控制理念,恶意炒作概念

经济型酒店之所以称之为“经济”就是在满足基本住宿需求之外,省去了星级酒店的复杂设施,节省了投资成本。可是,国内大量所谓的“经济型酒店”,缺乏这样的成本控制理念。更有一些经济型酒店的价格已经超过了经济型酒店的价格区间和范围,恶意陷入了炒作概念、盲目投资等误区。

(三)单兵作战

经济型酒店依靠什么降低成本?“连锁”和“品牌”是经济型酒店经营管理成功的两个最主要条件:“连锁”可以使企业做大规模,通过统一采购、统一订房降低成本、提升出租率;“品牌”可以提高酒店知名度,增加并尽可能稳定客源,提高酒店竞争力。但是中国现阶段大量的经济型酒店却处于单兵作战状态,“连锁”和“品牌”竞争优势也被埋没。

四、对策

(一)选择合理的位置与环境

经济型酒店的显著特征是投资负担小、回报快,这两个要素决定了经济型酒店的一般性规模和经营定位相对有了一个范围。为经济型酒店选择位置和环境时,要特别注意当地已有的市政和通讯等条件。

经济型酒店内部以客房为主要经营项目,餐饮、康乐、会议等配套设施很少或没有,所以酒店四周300m半径范围之内应该满足客人的综合需要,步行可及的餐馆、酒吧、商店、邮政、娱乐、便利店、交通站点等设施。

(二)进行必要的投资与评估

经济型酒店选址的同时需要对客源结构及其可靠性和持久性进行评估。此外,酒店投资额与投资目标必须取得合理的平衡。投资额的确定基于对建设酒店成本和运营酒店成本两方面内容的精确了解,以及对投资回报可行性和周期的客观评价和精确计算,客房设置越多,单位造价越低。

(三)选择适合自己的规模与功能

经济型酒店可大可小,理论上每层设置16~20间客房,总层数不超过10层的设定是比较理想的,恰当的总建筑面积应该控制在6000~10000平米之内。

(四)形成自我的风格

关键词:经济型酒店;管理现状;发展对策

Keywords:hotels;managementstatus;developmentstrategies

1经济型酒店在我国发展状况回顾

2我国内资经济型酒店存在的问题

2.2市场定位盲目,同质化现象严重经济型酒店品牌的树立能够引发顾客的消费偏好,增强消费者的认同感和对品牌的忠诚度。品牌通过酒店的名称、标识物、标识语及优质的服务让顾客感受到与别家酒店的不同特色,从而给消费者留下与众不同的美好印象。经济型酒店品牌的塑造建立在服务质量之上。具体表现在价格、服务人员的仪表、建筑外观以及明显能对顾客产生第一印象的其他方面。消费者重视品牌和形象。“喜欢”和“不喜欢”成为消费者的主要购买标准。同样的两家酒店,尽管硬件设施、服务质量不相上下,但由于其中一家始终抓住任何机会凸显酒店形象,知名度比另一家更高,自然而然吸引了更多的客源。因此,在感觉消费时代,经济型酒店经营者应注意品牌形象战略的应用。

2.3缺乏强大的营销力量和预订网络系统支持长期以来我国的经济型酒店都是以单体的形式存在,没有形成规模,没有统一的采购系统、订房系统和具有影响力的品牌的支撑,更谈不上连锁经营。除上海的锦江之星、新亚之星,北京的如家客栈、中江之旅等具有集团化、品牌化的特性的经济型酒店集团以外,很少有创建自己的品牌意识。国际经济型酒店集团的优势,主要体现在经营管理和充分利用网络系统进行整体营销水平上。

3我国内资经济型酒店发展建议

3.1推进经济型酒店的体制改革和行业管理经济型酒店是我国酒店业发展的一种新业态。尽管业界还没有公认的经济型酒店定义,没有经济型酒店范围的明确界定,但这一业态高速发展的势头己实实在在地摆在我们面前。酒店业出现的投资非理性状况,使经济型酒店的发展良莠不齐、标准不一。经济型酒店缺乏硬件和软件的规范,已经出现难以符合已提高消费水平的国内消费者和国际客源的需要。管理体系的不成熟与不完善终将制约其迅速健康发展的步伐。为了保证经济型酒店的健康发展,形成规范的行业、硬件设施和服务标准等做出一定的规范,使其得以良性发展。

3.3加大经济型酒店的市场营销力度一个高效的营销组织对于经济型酒店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加强营销队伍建设,必要引进高层次的营销人员;同时,进一步明确营销部的职责和分工,并为营销人员提供要的保障条件,进一步完善销售业绩考核方案。连锁经营的经济型酒店的总部应有重的开发大客户,如在国内有影响的大公司和大企业,培养自身的忠诚客户,进而扩大酒店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借助加盟品牌或自创的酒店品牌,精心选择订房中心和旅行社,适度进行委托销售。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论证加入世界著名酒店集团或销售网络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在条件成熟时可通过加盟而获取客源。

经济型酒店一般采用相对稳定的客房价格,淡、平、旺季价格不变,实际上,在目前经济型酒店处于卖方市场时,这对于树立酒店品牌是大有好处的,但随着经济型酒店数量的增多,转变为买方市场时,可适当采取灵活的价格政策,保证在淡季吸引到更多的客源,在旺季获得较高的平均房价和效益,但这并不是说就不需要培养自身的忠诚客户。有远见的经营者为了保持自己的酒店品牌在经济型酒店这一领域的竞争力,也会推出一些具有吸引力的客户忠诚度计划,如天天酒店给予老人、公司、以及政府顾客一定的折扣。上海锦江旅游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推出“锦江之星”会员卡,持卡者在“锦江之星”各连锁店消费房费可享受门市价九折。针对不同顾客群体,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以使经济型酒店具有更大的吸引力。同时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和产品的附加值,从而提高顾客的价格满意度。

2.宁波经济型酒店的SWOT分析

2.1优势分析

2.1.1客源优势。

随着长三角地区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与国际旅游城市在经济、政治、文化上的交流日益频繁,宁波已经成为国际旅游的重要目的地之一。作为东南沿海的重要旅游城市、长三角南翼的经济中心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宁波人口稠密,旅游客源基数大:加之商业繁盛,对外联系密切,吸引不少的入境游客,存在着巨大的潜力客源市场。

2.1.2价格优势。

宁波经济型酒店,根据工薪阶层及青年学生的实际消费能力定价,只提供有限的服务,价格一般在120~400元之间,与中高档酒店相比,具有很大的价格竞争优势。宁波的很多经济型酒店与时俱进,不仅设立网上预订项目,还能够根据节假日等情况做适当的价格调整。

2.1.3成本优势

宁波经济型酒店一般不设餐厅、游泳池、洗衣房、康乐中心等设施,只设置大厅,与高星级酒店动辄数千万、数亿的建设资金相比,仅需700~1000万元就能建造100间至150间标准房,减少了建设成本投入;同时,宁波经济型酒店房间配备、装潢从简,大多使用壁挂式空调,根据客人入住与否分室使用,降低了能源成本;此外,由于酒店规模小,机构精简,所以员工通常是一人多岗,节省了人工成本。

2.1.4观念优势

收入的增长使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了根本转变,以前人们旅游花费能免则免,经常选择到旅游目的地的亲戚、朋友家借宿;现在人们偏爱经济型酒店,既不打扰他人,又能以适宜的价格享受到优质的服务。不仅如此,宁波市很多长住客人也改变了盲目追求高星级酒店的消费观念,从实用的角度出发,挑选符合工作需要的经济型酒店,因为经济型酒店不讲究是否处于市中心或繁华地段,而是追求交通便利。

2.2劣势分析

2.2.1竞争激烈

由于建设成本较少,宁波经济型酒店一般只能提供住宿服务,难以满足不同服务对象的个性化需求,导致整个行业同质化竞争严重,陷入降价比拼的恶性循环。另外,宁波市的五星级酒店受政策影响,纷纷推出团购、降低房价等优惠条件吸引客人,宁波经济型酒店也不得不降价来争夺市场。而且,由于房租和劳动力成本上涨,也使得宁波经济型酒店在竞争中底气不足,利润下滑明显,无法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2.2.2品牌效应不强

宁波一些经济型酒店是从原先的旅馆、招待所等单体酒店改造而成的,管理模式依旧照搬传统模式,品牌效应不明显,辐射范围不大,难以对抗本土其它品牌和国际品牌。

2.3专业人才稀缺

成本的“经济”特性是宁波经济型酒店的核心竞争力,“经济”特性必然要求减少服务人员数量,而这意味着经济型酒店需要的是服务方面的通才。现阶段,宁波经济型酒店的很多员工是按照高档酒店的专业分工模式培养出来的,服务人员工作效率低下,无法适应经济型酒店一人多岗、一职全能的技能要求。

2.3.1机遇分析

宏观环境良好。长三角地区拥有良好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经济资源,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经济总量一直名列全国前茅;近年来,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长三角地区商务旅游和民众休闲活动日益频繁,为宁波经济型酒店带来更多的客源。政府政策推动。宁波是长三角地区最早开展经济型酒店标准化工作的城市,颁布了国内首部地方标准《经济型酒店等级评定》。地方标准的制定不仅进一步规范了宁波经济型酒店的运营行为,还有助于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促进经济型酒店健康稳定发展。另外,由于政府倡廉限制公款消费,星级酒店备受冷落,这也为经济型酒店的发展提供了契机。科学技术发展。宁波经济型酒店普遍运用网络营销模式,不仅打响知名度,还吸引一大批学生、公司白领、青年在网上预订房间。此外,网络与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经济型酒店可根据不同门面的预订情况适时调整员工分配比例,充分利用了劳动力资源。

2.3.2威胁分析

竞争的国际化。现阶段,宁波经济型酒店市场已经趋于饱和,随着酒店业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国外经济型酒店的大规模进入必将对宁波经济型酒店市场造成更大的冲击。分时住宅的兴起。国外正盛行分时度假,由此掀起分时住宅热潮。虽然宁波目前分时度假的现象不明显,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分时度假必然成为新型旅游方式,并为大多数旅游者接受,这将对宁波经济型酒店构成很大威胁。

3.宁波经济型酒店的发展对策

3.1细分市场,找准定位

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导致顾客的消费需求已经趋向高端,个性化消费成为消费者新的认知标准。消费个性化使得宁波经济型酒店在设计产品和服务时,必须遵循“量身定做“的原则。宁波经济型酒店根据目标客源可以分为高、中、低三档,高档经济型酒店的基础设施可以接近三、四星级酒店,但餐饮等服务要大众化,与三、四星级酒店有明显的服务价格差异,以满足相对富裕且对住宿讲究但对其他服务不在乎的顾客,和三、四星级酒店错位异构发展;低档经济型酒店的住房设施可以进一步简化,采用低价策略满足普通大众中对房价敏感而对舒适度和房内设施要求少的顾客;中档的介于高档和低档之间,不以豪华高端来突显自己,而是要努力在睡眠质量和卫生安全方面下血本,让客人享受到直观的体验。

3.2打响品牌,培养人才

本文在进行SWTO分析时已经阐明宁波经济型酒店在品牌效应上做的不尽人意。品牌代表着酒店,人们可以从一个品牌中了解到这个酒店的硬件设施,服务质量和文化价值,随之判断其是否符合自己需要;好的品牌不仅让人印象深刻,信任有加,还能区分酒店的地位。为提高宁波经济型酒店的品牌号召力,应该积极实施品牌战略,打造优质品牌,提高品牌在顾客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使顾客对品牌产生认可感和信任感,以此引导顾客的选择。另一方面,专业人才的培养亦是重中之重;因此,酒店应遵循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原则对员工进行培训,在注重员工实际操作的同时,加强理论指导,培养专业的内部人才。再者,为达到一人多岗、一人多能的“经济”效果,酒店还需让员工学习不同岗位的服务标准和岗位职能,使其在不同岗位间应付自如,缩减经营成本。

在我国社会经济突飞猛进的今天,服务行业也有到了长足的进展,其中经济型酒店业的发展尤为引人注目,成为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经济型酒店是指与发达国家接轨的低档酒店,是一个从服务、设施、价格、市场定位、满意度等多个维度进行界定的动态概念。经济型酒店的核心在于服务有限、设施简约、价廉物美,实质上就是住宿功能突出、简化甚至取消其他功能的单一功能性酒店。经济型酒店以优惠房价和优质服务为最大卖点,具有“清洁、舒适、实惠、方便、安全”等特点,一般采取连锁经营、特许加盟等形式实现品牌延伸,各连锁店之间统一品牌形象、统一服务标准、统一物资配送、统一市场推广。它的诞生给酒店业带来了新鲜的血液,但市场研究的相对滞后和经营管理手段的不完善又导致了国内经济型酒店市场竞争力相对较弱。

2我国经济型酒店经营管理过程中的问题

2.1市场细分不完全,经济型酒店在中国刚刚起步,经营还很不成熟。一些民族品牌的酒店,对目标市场的细分工作不够细致和完全,没有明确的目标市场。很多经济型酒店只是笼统地把自费出游和中小商务客人作为自身的目标市场,这导致了市场重叠或者过于宽泛,产品设计没有层次感,面对不同细分市场的需求时产品和服务的针对性不够强。

2.4收费标准不统一。经济型酒店已成为酒店业的一种崭新业态。但目前行业内缺乏统一的标准,给整个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弊端。虽然国内经济型酒店都打着“经济”的牌子,但其收费标准却相差甚远。据有关调查,经济型酒店房价应该在100-150元左右才比较合理。然而,目前国内大多数经济型酒店的价格远远偏离这一标准。

3经济型酒店的经营管理策略

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并存的生存环境,在日臻成熟的消费市场和酒店容客能力过剩的双重压力下,传统的销售式和经营策略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小,致使酒店投资回压力倍增,有效的管理对酒店业从未像今天这样重要和关键,寻求合适有效的管理策略是经济型酒店发展中的重中之重。

3.4应形成经济型酒店行业的统一标准。我国的酒店管理普遍处于初级阶段,对于经济型酒店来说,其服务模式“从情绪化到标准化”的提升过程还没有完成,大部分经济型中小酒店的服务管理不规范,谈不上科学化、制度化、标准化,员工中存在较强的情绪化服务倾向。服务的非标准化毫无疑问会影响服务质量的水平和稳定性,公司的品牌和声誉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服务标准化是中国经济型酒店发展所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完善的管理系统和强有力的后备人才支持,以及行业内严格统一的标准是服务标准化的必备基础条件。

3.5成本控制策略。经济型酒店主要瞄准的是20%低端市场的价格敏感消费者,则成本控制自然就是酒店的首要任务。对于经济型酒店的成本控制应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来解决:其一是通过网络化布局实现集团层面上的规模经营;其二是充分利用政策优惠降低人工成本和税收支付;其三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构建网络平台降低营销成本。

把握经济型酒店的优势,克服经济型酒店面临的困难,在管理中充分运用成本收益管理策略,成本控制策略,人力资源管理策略及品牌和特色策略,才能使使经济型酒店走上健康、快速发展之路,真正达到使自身创利,社会受益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经济型酒店人力资源现状

在我国国内,经济型酒店又称为有限服务酒店,其最大的特点是房价便宜,其服务模式为“b&b”(住宿+早餐)。最早出现在上个世纪50年代的美国,如今在欧美国家已是相当成熟的酒店形式。在欧美发达国家其定位于普通消费大众,价格适中,基本设施齐全,物美价廉,提供相对于中高档酒店全套服务中的有限服务,实质上就是住宿功能突出、简化甚至取消其他功能的单一功能性酒店。在中国,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型酒店只提供小型餐厅等一些基本配套设施,客房与星级酒店的标准配置相当,价格却远低于星级酒店,而且服务管理不打折扣。目前中国经济型酒店在人力资源方面表现出如下特点:

1.1员工选择有特定标准

在员工选择的时候,经济型酒店和星级酒店的标准不一样,存在着一定的差别。在星级酒店更多的是为客人提供面对面的服务,而在经济型酒店大大减少了与客人的面对面的服务,对员工的年龄、外在形象的要求并不是很高。在选择员工的时候要求思想端正、服务态度好、综合素质要高、技能型的人才。

1.2对员工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

在经济型酒店为了节省人力成本,管理层缩减。从应有的经理、主管、领班的三级管理减少层次只有店长和员工,这样大大减少管理成本的费用,但是经济型酒店的标准化服务项目虽然有限,但是也要做好、做细、做到。要求基层的员工综合素质要求高,在工作中遇到问题自己能够消化和处理。

1.3员工的流失率大

在企业管理中人员流失是正常的现象,一般企业的人员流动率在5~10%之间,酒店业最适合的流动率应在8%左右,然而在我国经济型酒店的调查中发现人员的流动率高达24%。表明这样的流失率在企业中还是处于较高的水平。

2经济型酒店人力资源存在的问题

2.1员工素质不高

在我国国内经济型酒店人力资源方面,存在综合性技能型人才欠缺的问题。目前经济型酒店的人才从管理层到基层员工,缺乏针对性的培养。因为在中国的大部分酒店经理人都是为大酒店培养的,而在专业的中小酒店管理方面,缺乏针对性人才。经济型酒店发展速度快,但普通员工的培训不足、流动频繁、管理不到位等原因。造成员工的服务技能差、操作不规范、服务质量低等问题。相对于星级酒店而言,经济型酒店的组织管理结构更为简单,但却对员工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2用工比例不够合理

在经济型酒店的经营中关键的就是成本运作问题,成本成为经济型酒店竞争的核心。员工数量和客房的比例作为用工比可以在人力成本中说明一定的问题。在我国的经济型酒店中用工的比例在1:1左右,而国外经济型酒店的平均用工比例是0.4:1。在国外发达国家,经济型酒店发展已经成熟,在经营中有了适合发展的管理方法,培养了复合型的经济型酒店人才,能有在节省人力成本的基础上做好经营和服务。而目前,我国经济型酒店的平均用工比例远超过国际水平。由于经济型酒店产品经营的特点决定了其服务项目的有限性,它的利润空间主要来自人工成本的大幅度降低。

2.3员工缺乏系统的培训和规划

在经济型酒店中,员工很多都是转行从事这个行业的,在工作过程中本身的知识能力都有待提高。经济型酒店提供有限服务,价格比较经济,造成大部分酒店不注重员工的培训,认为能够进行工作就可以了,没有要求工作服务水平的专业性。经济型酒店员工的流失率大,酒店很少对员工进行职业规划,导致员工认识不到自己的发展前途,造成酒店员工流失的恶性循环。

3经济型酒店人力资源管理的策略

3.1提高员工整体素质

3.2校企合作,培养人才

3.3对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是员工和所在的经济型酒店实际情况相结合,在对员工职业生涯进行客观的分析和判断,根据员工的职业目标,确定其在职业中的奋斗目标,并帮助员工达到自己的目标,这样的一个综合过程。帮助员工实现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经济型酒店在对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除了参考员工工作能力和工作业绩以外,应该从考虑员工的职业道德和思想态度出发,根据每个员工的实际情况。酒店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岗位、不同性格、不同能力的员工应该采用不同的职业生涯规划对策。经济型酒店人力资源开发工作的一个核心任务让员工认同企业的文化,逐步领悟酒店独特的企业文化,真正实现人才与岗位的良好对接。同时,被很多经济型酒店忽略的是,应该认真地做好经济型酒店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

3.4经济型酒店实行人力资源外包

人力资源管理外包为我国酒店的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对于提高酒店人力资源管理的效果和酒店经营效益有着积极的作用和意义。外包业务已经渗透到所有人力资源管理领域。通过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经济型酒店便可以节约开支,降低酒店运营风险,摆脱人力资源压力和干扰。经济型酒店将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出去,并不是将所有的业务都外包出去,酒店内部还保留必要的人员配备,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职能,比如从事酒店人力资源战略管理的人员配备是必要的,同时为了更好地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提高酒店员工的满意度。外应保留相应的人力资源管理者作为交流的媒介,加强与外包伙伴和据点内部员工的沟通与协调。所以,经济型酒店可以将事务性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出去,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着可以致力于更高层面的战略研究与决策。

经济型酒店在酒店业多元化的发展之下,快速壮大。经济型酒店要加强人力资源的管理,解决发展中出现的瓶颈,如员工流失、综合素质低、人员配比等问题,才可以保证服务质量,适应市场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熊一坚,李明宇.经济型酒店人力资源开发途径探索[J].企业经济,2012(11).

[2]庄菁,孙珊珊.经济型酒店人力资源问题探析[J].当代经济管理,2008,2(2).

目前,全国知名经济型连锁酒店的前八名(7天、如家、莫泰、锦江之星、汉庭、速8、格林豪泰、宜必思)已经齐聚武汉,华坤、扬子江、艳阳天、坡地等本地品牌的酒店数占有优势。主要消费群体是商务人员,他们要求酒店不仅在硬件设施上符合他们需求,更主要是软件上,即更人性化服务,因此这对经济型酒店人力资源管理提出更高要求。目前武汉市经济型酒店人力资源管理现状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1.1员工文化素偏低

1.2员工培训不对位,员工发展空间小

1.3人才流失现象严重

经济型酒店的快速增长,导致人才需求大增。很多酒店都不希望投入太大的成本来培养人才,而只有通过提高工资或职位方式来吸引其他酒店中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管理人员,这无形中造成酒店之间人员的恶性竞争。另外,大部分酒店管理人员从事这一职业缺乏稳定性造成人员转入其他行业,也很难吸引高素质人员加入酒店这一行业。

1.4劳动强度大,工资低福利不完善

2武汉市经济型酒店人力资源管理的策略

2.1加强员工培训与职业规划指导

经济型酒店并不意味着酒店服务质量的折扣,经济型酒店精简机构对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岗多职,一专多能已成为员工的必要素质。经济型酒店员工更应该接受严格的培训,从仪容仪表到专业技能,做到高度标准化。同时注意培养员工的综合素质,也可以从中培养和提拔中高级人才。吸引和留住人才一直是经济型酒店的难题,因此制定良好的职业发展规划就显得尤为重要。

2.2完善激励机制与社会保障制度

2.3与院校合作培养经济型酒店人力资源

武汉市经济型酒店应主动联系院校,进行经济型酒店服务层及管理层人力资源合作培养,为人才储备和人力资源提供保证。在经济型酒店的带动下,院校也可以进一步设置或完善经济型酒店学科设置,分层培养管理层和服务层人员。此外,对于经济型酒店这样的服务行业,理论学习和实践经验显得尤为重要。因此,院校也应加强与经济型酒店之间联系和合作,推荐学生到经济型酒店实习和就业,实现互赢。武汉市经济型酒店可以根据市场的需求,有计划地选拔优秀的大学生,提供理论培训和“见习店长”、“总经理助理”等岗位,丰富实践经历。在经过一年或一年半的实践和企业综合培养后,按期晋升为中高级管理人员。以如家快捷为例,2005年如家在院校招收一批旅游管理本科生,通过6个月严格培训后,已经充实到各地的酒店,成为合格的酒店值班经理。这种做法值得借鉴,武汉的经济型酒店,特别是本土品牌经济型酒店应主动与本地中高职院校合作,开设“某某酒店店长班”“,某某酒店总经理助理班”等形式,与院校合作办学,实现人力资源培养和使用上的双赢。

2.4实施人本化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策略

关键词:经济型酒店;发展泡沫;对策分析

1经济型酒店的发展概况

1.1经济型酒店的含义

经济型酒店在国外被称为“床和早餐饭店”。简单来说,它的模式是在保留了星级酒店的客房设施水平的基础上,简化会议、娱乐、餐饮等附加功能,通过统一的品牌、设施、连锁化经营,降低采购成本、减少人员配备,从而为人们提供性价比高于星级酒店的一种标准化酒店服务。

(2)经济型酒店发展概况。

商务部与中国饭店协会联合的《2007中国经济型饭店调查报告》5指出,截至2006年底,我国经济型饭店连锁品牌已达100家,已开业店数超过1000家,与2005年相比市场高速增长,品牌数及市场供应量均翻了一番。

1.2经济型酒店的发展泡沫

(1)经济型酒店泡沫的经济学阐释。

(2)理性看待经济型酒店的“泡沫”。

①经济型酒店的投资热潮及投资风险

目前,国内外知名的餐饮酒店集团和产业资本、金融资本以及风险投资都对经济型酒店表现出巨大兴趣,这是是造成经济型酒店过热的原因之一。中国饭店协会《2007中国经济型饭店调查报告》透露,2007年国内经济型酒店经营状况继续下滑。统计显示,近期此类酒店的平均门市价下降119元,平均出租率下降7%。

②经济型酒店发展泡沫的本质分析

经济型酒店投资过热确实造成经济型酒店发展的泡沫,但并非马上破灭而令人恐惧。随着投资规模的加大,泡沫越来越大,但现在仅是一种威胁的现状。因此,如果采取有效的措施,可以将该泡沫逐步压缩到最小化,并最终实现柔性破灭。虽然投资过热带来了供给过剩、竞争加剧以及和入住率的下降,但就整个中国来看经济型酒店的需求还没有充分得到满足。

2经济型酒店发展泡沫的成因

2.1定位模糊不清,无差异化优势

现有的经济型酒店有不少是从原来的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的招待所改造而来的,它们在装修后就直接换上商务经济型酒店的招牌,盲目追求市场时尚,而迷失了定位方向。经济型酒店需要明确自己的市场定位,具体的瞄准学生群体、商务人群、司机客源等某个细分市场,进而展开深化的特色服务,创建自己的差异化优势。缺乏清晰定位造成的同质竞争的关键原因在于行业发展不成熟。

2.2管理水平有限,服务能力较低

经济型酒店多采用加盟连锁形式,这些加盟酒店原本效率低下,管理混乱,为了应对竞争和盈利才决定依托知名品牌加盟连锁经营,但加盟后,仍不能短期内适应统一化、标准化管理。比如酒店员工缺乏全面的培训,服务意识淡薄、服务能力较低,而经济型酒店要求员工是“全面手”,能胜任多个岗位。

2.3物业成本偏高,利润率受影响

中国饭店协会的数据显示,到2007年经济型酒店的物业成本比2006年增加了40%。其原因主要是经济型酒店急于通过扩张规模吸引投资,人为抬高了物业价格。如今,原本每天每平米不足1元的租金标准被抬高到2.0元/m2,又从2.0元/m2跳到2.4元/m2,不少经济型酒店在保本的基础上稍有营收就会将物业收入囊中。致使成本偏高直接使利润受到影响,《2007年经济型酒店调查报告》显示6,2006年经济型酒店的平均门市价格从2005年的328元/天下降到2006年的208元/天,出租率从89%下降到了82.4%。

2.4规模扩张过快,人才储备不足

大规模扩张的同时,人才匮乏也成为经济型酒店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快速扩张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对人才的需求,而传统星级酒店的从业人员,很难适应经济型酒店复合型工作要求。国外的经济型酒店的员工要求是一人多职,一人多岗,从而大大节省了人力成本,经济型酒店客房与服务人员配备比是1:0.3。这对酒店管理、财务、标准化服务和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较高要求。

2.5行业标准空缺,竞争格局无序

传统的观点认为经济型酒店是指二星级酒店、一星级酒店、社会旅馆、招待所等住宿设施。而对经济型酒店的标准还没有权威的严格界定,致使经济型酒店遍地开花,鱼龙混杂,竞争无序。“经济型饭店”本身是一个舶来的业态概念,其内涵和外延在中国旅游市场的明晰化,需要市场中的领导型品牌所赋与的旅游者认知程度,以及政府主管部门、行业协会的标准引导,当然,也需要专家学者和媒体的参与讨论。经济型酒店在国内还是一个有待于在实践中发展的业态概念,有必要在现实发展中给予进一步规范和完善。

3全面而有效的市场应对策略

3.1理性投资避免过热,差异化的策略

经济型酒店发展泡沫存在的关键在于缺乏理性的投资分析和同质化的定位,而且,差异化的定位和经营深入不够。进行差异化经营首先要有准确的市场细分和定位,随着住宿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的细分化,在中国住宿市场的多元结构中,经济型酒店的产品也必然更加多样,并以其经济、现代、个性的特色,开创出中国经济型酒店的新时期。例如青年旅社定位于自助旅游者,而如家则定位于商务旅行者,不同的定位使得他们在酒店设施配备和服务项目等方面都有很大不同。

3.2多方合作拓宽渠道,维护客户关系

3.3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推动校企联合

相对于快速发展的投资规模,中国的经济型酒店需要尽早弥补人力资源的短板。国外经济型酒店有多年的发展历史、成熟的发展模式、丰富的经营管理经验和人才储备。所以,一方面可以学习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培养自己的专业人才,以尽快实现我国经济型酒店连锁经营的标准化、统一化、专业化。另一方面,目前高校的经济型酒店人才培养刚刚起步,教学方案、理论研究和师资方面还亟待完善。可以通过完善“管理培训生”人才培养机制,储备新生力量,推动校企联合,有针对性的开展经济型酒店人才的培养。

3.4谨慎选取扩张模式,综合比较权衡

经济型酒店的特征是规模化复制和扩张,只有快速的规模化才能够进一步降低成本获得规模效益。但对于区域经济型酒店,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平衡单店经营和规模化扩张。采用特许加盟方式,能便于迅速扩张,但是,这就要在管理力和控制力上做出牺牲,甚至会因对加盟店缺乏有效指导和管理,给品牌带来风险。采取直营连锁模式,虽然管理和品牌的控制力得到强化,并保有合理的利润空间,但又势必要以牺牲发展速度为代价。所以,要综合考虑权衡而选择合适的模式。

3.5节省成本提升服务,增强盈利水平

一、中国经济型酒店集团化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1.缺乏对酒店集团化发展的战略规划意识。很多经济型酒店快速地扩张和膨胀,源于利润诱惑,并没有把集团化发展列入到战略规划之列。管理者们缺乏战略规划意识,对于一些投机者而言,其目标并不是长久的稳健经营,追求的是短期内的疯狂扩张,当连锁达到一定规模后,立即把品牌和网络高价转卖给其他投资者,或者以经济型、连锁、网络的概念择机海外上市,套取利润。而只有少数酒店把集团化发展列入到战略上如“如家”、锦江之星、莫泰等,从而出现了循环累积效应。

2.经济型酒店的专业管理人才匮乏。中国培养的大部分酒店经理人都是为大酒店“订做”的,专业的中小酒店管理人才培养很少。经济型酒店最大的特点就是高质量、低成本,而很多高星级酒店的优秀的管理人才拿不下架子而不愿做经济型酒店,一般的人员虽然可以通过培训达到要求,但缺乏后劲。在经济型酒店的集团化过程中,对于专业素质的人才要求更高,使得集团化过程中出现了人才短缺现象。

3.中外经济型酒店的正面交战。很多外资酒店看重了中国的经济型酒店的发展的潜力,大举进攻中国市场,而与外资集团相比,中国经济型酒店在经营管理的经验、资源调配能力、品牌建设上都存在很大的差距。中国的“如家”、锦江等利用本土化优势,在数量和规模上超过外资酒店,但是在盈利能力上和管理能力还较有差距,中外经济型酒店的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

4.缺乏核心竞争力。经济型酒店要快速扩张,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照葫芦画瓢”,把一些成功的经济型连锁酒店的做法照搬过来,基本都是采用控制成本方式,以优惠的价格来吸引对价格较为敏感的人群,出现了严重的“同质化”倾向,在大规模扩张的过程中由于过于追求规模化经营,导致服务质量的下降。而品牌的建设能力也大大下降,没有一个鲜明的品牌形象,使得经济型酒店集团化发展缺乏核心竞争力,无法在酒店业中占据一席之地。

二、影响经济型酒店集团化发展的因素

1.酒店集团化发展的战略规划能力。经济型酒店集团化发展的过程涉及了多方面的管理因素如人力资源管理,培训选址,资本融合品牌和服务产品的创新等等因素,酒店的集团化战略规划能力在酒店集团化发展中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只有把酒店的集团化发展看做一个系统过程,从系统的角度对酒店集团化发展进行管理,调动各个资源的协调配合,才能为以后集团化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专业人才控制能力。由于经济型酒店对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而在酒店走集团化道路的过程中,能否及时的供应上酒店的专业管理及服务人员,将决定了酒店集团化的成败。“如家”在人才控制和培养上有自己的一套,如家酒店管理学院高密度的培训以及孙坚的草根会议,都形成了如家品牌的人力资源管理的特色,为集团化发展打下了人才基础。

3.酒店的学习与创新能力。在外资进入中国经济型酒店,与中国酒店进行竞争的状况下,中国酒店在相对落后的管理方式上,怎样提高自己学习与创新能力决定了在集团化发展的过程中能否形成相对竞争优势的关键。饭店是一个国际化、标准化特征较强的产业,先进实用的饭店模式会传播到世界的每个角落,而怎样学习并创新,从而形成自己特有的优势与特色,是经济型饭店集团化发展的立足点。

4.核心竞争优势的构建能力。所谓的酒店核心竞争力是指一种在酒店内部经过了整合的技能和知识,是酒店内部关于如何协调服务流程和制度管理的汇总,是酒店在某一细分市场长期拥有竞争优势的能力。经济型酒店集团化过程中如何构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不被竞争对手所模仿,形成自己独有的竞争优势,是经济型酒店集团化成功的关键。

三、实现中国经济型酒店集团化发展的对策

(一)构建集团化发展为核心的管理战略

1.组建集团化核心管理团队。中国经济型酒店在进行集团化进程中,建立自己的集团化核心管理团队是必不可少的。核心管理团队的主要任务是在经济型酒店集团化过程中承担起资源协调,制定长远的战略计划,对各个资源进行整合,该团队必须就外部环境分析、行业结构分析、资源能力分析、竞争战略选择、战略实施与控制等方面制订全局性计划。另外,还要根据外界环境的变化以及酒店自身的发展制定动态的规划。

(二)建立激励和培训机制

1.塑造独特的企业文化。一个特定的企业文化影响甚至决定着公司的业绩。经济型酒店企业文化建设对内能增加凝聚力,对外能增加吸引力;能有效调动起员工的积极性,吸引和留住优秀的人才,为增强饭店的核心能力提供人才支撑和组织保证。目前,经济型酒店文化建设普遍存在的一大问题就是重视物质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轻视核心文化建设。经济型酒店的文化建设一定要紧紧抓住核心文化建设。

2.完善薪酬体系。薪酬体系的构建目标是:第一,吸引和留住对酒店发展有价值的人才;第二,激励员工不断开发自身潜能施展才华,服务企业,达到企业和员工双赢的效果。“如家”的做法是:一方面,根据员工所从事岗位工作的价值、责任以及工作难度给员工支付报酬;另一方面,又根据每个员工工作态度、工作技能的不同,不同的工作业绩,给企业带来不同的价值和收益等,设置其收入。

3.完善培训机制。由于经济型酒店的分散经营和酒店行业的人员流动的特点,任何一个经济型酒店的品牌在人员的培养和吸引上都需要从长远考虑,经济型酒店员工接受培训的频率和层次也应不低于高星级酒店,定期培训制度和专业培训机构的建立也是非常必要的。

(三)提升酒店的服务创新能力

服务是酒店的主要产品,经济型酒店所有的产品都将伴随服务出售,对酒店产品质量评价,取决于客人对服务的支配的酒店产品主观感受。服务创新的主要策略是:第一,服务差异化策略。即开发、发展与同行业不同的服务提供应、差别形象等,如“一站式服务”、“目的地服务”,酒店的文化氛围和形象、品牌氛围等。第二,服务质量策略。在激励的市场竞争中,要超过竞争对手,除了服务差异外,还必须有高于对手的服务质量。

(四)构建以品牌建设为核心的竞争优势

品牌是建立在酒店产品和服务之上的,体现酒店核心竞争力的标志,经济型酒店发展到一定阶段,产品,市场消费都比较成熟之后,经济型酒店之间的竞争就转化为品牌竞争,所以快速创建属于自己的品牌,并依据品牌实现网络扩张,则是经济型酒店在长期目标中成功的推动力。

创建经济型酒店品牌一般经历四个步骤:第一步,品牌规划与调查的目标是观念先导,充分准备,品牌诊断包括员工品牌教育,产品质量提升,饭店文化建设,资金人才准备,内外部环境评估等。第二步,品牌定位与设计,要求定位准确,个性鲜明,在选定市场空缺后进行品牌形象设计,包括个性形象,功能分析,外观设计,内涵充实等。第三步,品牌营销与管理,其目标是扩大知名度和美誉度,培育顾客忠诚度,发挥品牌效应。第四步,即品牌延伸与输出,目的是形成品牌资本,发展饭店集团,主要内容包括完善核心品牌,壮大饭店实力,管理人才培养,特许经营输出,委托管理输出等,以实现经济型饭店的集团化进程。

参考文献:

[1]樊永恒.如家一样的酒店[M].深圳:海天出版社,2009:36-37.

[2]冯冬明.经济型酒店:发展问题策略[J].旅游学刊,2006,(7):58-62.

[3]赵小芸.基于SCP范式的中国经济型酒店产业组织演进研究[J].旅游学刊,2007,(9):29-34.

[4]侯国林,李金生,卞显红.论中国经济型饭店品牌建设的模式与方法[J].商业经济与研究,2005,(4):40-44.

[5]侯国林,李金生,卞显红.论中国经济型酒店集团化的模式与对策[J].商业研究,2005,(20):151-154.

THE END
1.酒店收益管理及经营效益分析经管文库(原现金交...酒店收益管理及经营效益分析 https://bbs.pinggu.org/thread-12656032-1-1.html
2.酒店总经理:为什么你酒店的营收提升慢?看看这篇可见在一定时期内要提升酒店的营收只有两条路,尽量争取把所有的房间都卖掉,减少客房空置率;或者争取获得最高的平均房价。如何才能够做到精确预测、精准定价?如何减少酒店客房空置率?如何在酒店平均房价与出租率之间做取舍与平衡?到底有哪些策略? 今天小九老师向你分享的是收益管理常涉及到的原理及计算公式。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1121/19/149124_1140055692.shtml
3.20252031年全球高档酒楼市场盈利模式与投资风险分析报告二、技术趋势 第三章 2022-2024年全球和国内高档酒楼市场供需平衡调查分析 *节 2022-2024年国际高档酒楼市场现状分析 一、国际高档酒楼市场发展历程 二、国际主要国家高档酒楼发展情况分析 三、国际高档酒楼市场发展趋势 第二节 2022-2024年中国高档酒楼市场供需平衡分析 ...http://zxzkyjw.blog.bokee.net/bloggermodule/blog_printEntry.do?id=58635562
4.《收益管理》ppt课件—07酒店的收益管理.pptx一方面,酒店需要尽量保持较高的价格歧视水平,以获得尽可能大的收益;另一方面,市场过于细分,通过单独管理、市场宣传等保持市场独立性的成本K 会急剧上升。二、单一市场的客房分配 三、两个子市场的客房分配 四、N 个子市场的多级价格酒店收益管理的发展趋势第五节一、完善培养收益管理人才收益管理中的需求层、分析层、...https://m.taodocs.com/p-758780224.html
5.酒店前厅部发展趋势(酒店前厅接待处工作手册)我们完全没有必要去介意网络“订房中间商”存在和发展会拿走酒店的一部分利润。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有得必有失,应采取 一种“各取所需,各尽所能”的态度。 十四、 收益管理理论将在更多酒店实践 在酒店前厅实施收益管理系统将会大大提高酒店的收益率,也使 酒店的收益管理从经验管理上升为数字化管理。在今后一段...http://www.goldenkeyschina.com/index.php?action-viewnews-itemid-14368
6.中国连锁酒店市场运营现状及占有率调查报告20242.2.4 酒店行业资本运作分析2.2.5 酒店市场品牌格局分析2.3 中guojiu店行业收益管理分析2.3.1 酒店行业发展收益管理背景2.3.2 酒店行业收益管理流程分析1、定价策略多样化2、市场需求jingque化3、渠道管理多元化2.3.3 酒店行业收益管理人才分析2.3.4 中guojiu店业收益管理现状2.3.5 中guojiu店行业收益管理发展趋势1...https://m.11467.com/blog/d9228399.htm
7.20242024-2030年中国天津市酒店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报告,天津市作为中国的北方重要城市之一,其酒店业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而迅速壮大。目前,天津市酒店业不仅在硬件设施和服务质量上不断提升,以满足国内外游客的需求;还在地理位置的选择上更加注重便利性,如靠近交通https://www.cir.cn/3/55/TianJinShiJiuDianFaZhanQuShiFenX.html
8.2020年中国酒店行业分析报告市场深度分析与发展前景研究四、中国城镇化进程及趋势分析(1)我国城镇化进程分析(2)国家城镇化进程规划解析(3)行业与城镇化相关性分析 五、行业消费环境变化趋势分析(1)中国人口结构演变趋势分析(2)居民收入水平变化趋势分析(3)居民消费水平变化趋势分析(4)居民生活方式演变趋势预判 第二章 酒店行业总体发展趋势及前景预测 第一节 酒店行业整体...https://baogao.chinabaogao.com/jiudian/439757439757.html
1.?为什么你酒店的营收提升慢?可见在一定时期内要提升酒店的营收只有两条路,尽量争取把所有的房间都卖掉,减少客房空置率;或者争取获得最高的平均房价。如何才能够做到精确预测、精准定价?如何减少酒店客房空置率?如何在酒店平均房价与出租率之间做取舍与平衡?到底有哪些策略? 01 收益管理基本原理 ...https://www.114naliyou.com/newsdetail/id/12565.html
2.2024年酒店行业分析:对比海内外酒店龙头,看中国酒店企业发展机遇中外酒店供需关系: 2019-2023年中国酒店数量复合增速已经回正,而零售额复合增速为-2.1%,对比全球平均水平、美国和西欧国家,酒店数量 复合增速仍为负值或者持平,而零售额复合增速均以实现正增长,证明中国酒店的供给端恢复快于其他国家,而需求端恢 复慢于其他国家。 https://www.vzkoo.com/read/202411205382635349a508e69e407847.html
3.酒店总裁行业巨头齐聚年度重磅盛会铂涛集团安珀酒店管理公司CEO 龙雨 16:30-16:55 主题演讲:如何利用收益管理提升酒店业绩? 演讲嘉宾:上海鸿鹊信息创始人兼CEO 胡质健 16:55-17:50 总裁对话:中国酒店集团化发展趋势 主持嘉宾:尚方酒店管理公司总裁张经邦 讨论嘉宾: 尚美生活集团董事长马英尧 ...https://cnmobile.prnasia.com/story/185125-1.shtml
4.酒店投资回报率低?酒店资产管理该怎么玩?2019品牌峰会带你深入...【酒店高参 萧关】随着经济增长与大众旅游休闲、会议宴会以及康体水疗需求的日益旺盛,国内酒店业也逐渐向服务专业化、投资规模化、项目多元化方向发展。如何充分发挥酒店的服务功能,将自身价值与收益最大化,成为酒店管理中的重点和难点。无论是酒店职业经理人,还是酒店的业主与投资人,对酒店资产管理的需求都愈加强烈。 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1318414588&efid=mWs7nAadq7W34vwz_sUvsQ
5.酒店财务管理全集篇1:酒店财务管理全集-酒店收益管理 酒店收益管理 关于收益管理 收益管理是自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现代科学营运管理方法。其核心是通过制定一套灵活的且符合市场竞争规律的价格体系,再结合现代化的微观市场预测及价格优化手段对公司资源进行动态调控。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e6hncon8.html
6.酒店投资的发展与改变,资深酒店投资人怎么看?界面新闻再次,持续保持学习状态,学习如何降低融资成本,如何做好税务成本的管控等。 未来,在行业里真正能做好酒店投资的,一定是专业的酒店投资人。如果要在酒店业内生存,并获得持续增长的收益,投资人就要持续地学习,做一个专业的酒店投资人。 华南资深投资人刘力豪演讲的主题是《我是这样投资管理酒店》,他表示: ...https://www.jiemian.com/article/9390780.html
7.酒店业技术:2024年塑造行业的20个趋势提供渠道管理集成的物业管理系统通常会从其他供应商那里给他们的渠道经理贴上白标。我们相信这种趋势将继续下去,尤其是在收入管理领域,白标可以解决两个不同的问题:战略和战术管理。大多数收入管理系统专注于报告和数据可视化;在 RMS 的后端添加白标软件可以改善价格优化,让酒店经营者将时间花在更高价值的任务和战略收入...https://www.jiudianrong.com/newsdetail/id/11885.html
8.2025年酒店如何生存收益管理:根据市场需求和酒店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房价和营销策略。在旺季提高房价,增加收益;在淡季通过推出优惠套餐、打折促销等方式提高客房出租率。同时,合理规划酒店的餐饮、会议、娱乐等其他收入来源,提高综合收益。 关注市场动态与行业趋势 市场调研与分析:定期进行市场调研,了解客人需求的变化、竞争对手的动态、行业发展...https://www.shangpu99.com/newsdetail/id/9391.html
9.酒店财务分析范文12篇(全文)相应地酒店业的价格与收益管理系统的功能也日益显得重要。过去手工操作时的粗线条管理模式已不能满足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的需要。代之而起的是大数据量的微观分析以及针对具体客户的精确的定量管理。就收益管理的方法来说,先后由点式管理,网式管理发展到了结合客户服务的综合管理。在价格管理方面,也从单一静态价格,到多...https://www.99xueshu.com/w/ikeylmn6ivxz.html
10.收益管理心得体会实用11篇当我们受到启发,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时,心得体会是很好的记录方式,这样能够让人头脑更加清醒,目标更加明确。那么如何写心得体会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收益管理心得体会实用,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收益管理心得体会实用 1 任何行业都需要利润,而酒店业也不例外。酒店业的经营不仅仅是在提供服务和卖...https://www.jy135.com/guanli/2366266.html
11.酒店收益管理20230519.pptx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文档描述 收益管理:使企业产品能在最佳的时刻,以最好的价格,通过最优的渠道,出售给最合适的顾客。过渡页收益管理的运用我国酒店收益管理现状锦江酒店为例解析我国酒店收益管理发展趋势第一章 现状2014年中国酒店未来新增供给报告改革开放几十...https://m.renrendoc.com/paper/265912310.html
12.酒店如何做好特殊时期收益管理?“合适的时候”--持续对酒店收入预算和预测密切关注及科学调整。春节期间,IDeaS团队就已经紧锣密鼓地开始了对系统用户在疫情爆发期如何对自动化系统进行调整准备了精心的指导建议,帮助酒店充分利用收益管理自动化技术,根据疫情形势,基于数据分析,科学预测市场和自身业绩表现趋势。既不盲目悲观,也要实事求是地做好好短期、...https://www.meadin.com/210971.html
13.酒店为什么要进行收益管理(探究酒店收益管理的意义)通过对市场的趋势和变化分析,收益管理可以提前预见市场需求状况,从而调整产品及服务,迎合市场的变化,及时满足客户需求,保证酒店营销的成功及收益的较大化。 5、保障酒店经营稳定性 酒店收益管理可以帮助酒店经营者掌握酒店经营的实际情况,制定正确的经营策略和控制手段,从而保障酒店长期稳定的经营性和可持续发展。 http://www.yidazhongguo.cn/?p=3640
14.松江区文旅融合发展“十四五”规划围绕区委、区政府提出的持续打响“上海之根,人文松江”文化品牌和全面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区品牌的总要求,根据国家文化和旅游部、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深化推进文旅融合发展相关部署和要求,我局编制了《松江区文旅融合发展“十四五”规划》,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https://www.songjiang.gov.cn/zwgk/009004/009004003/20220130/9e1015dc-193c-4536-828e-f91a327fd599.html
15.酒店如何做好收益管理酒店如何做好收益管理 收益管理(Yield Management),又称为收入管理(Revenue Management),20世纪70年代起源于美国,20世纪90年末代引入我国。其理论是面向不可存储资产或易逝品的收入管理,也是一种为提高收入的动态定价策略。 近十多年来在很多行业得到成功应用,并受到重视,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服务产业。成功案列包括:美洲...https://www.yjbys.com/edu/jiudianguanli/311311.html
16.现代服务业管理2、人本管理的基本内涵:把人看做组织管理的中心和最重要的资源之一。 所谓品质卓越的服务,就是了解客人的“事前期待”通过标准化和差别化的服务,满足并超越客人的“事前期待”,让客人感觉“物超所值” 坚持卓越服务,加强服务管理,让酒店程序和和员工服务由“标准化”提升到“无可挑剔”,进而发展到“超越期望”(...https://m.unjs.com/zuixinxiaoxi/ziliao/20170728000008_14079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