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以来,由于受到新冠疫情蔓延和市场经济环境变化的影响,各行各业遭受重创,酒店业也经历了较大的经营和生存压力。
我区目前有星级旅游饭店8家,其中五星级2家,四星级5家,三星级1家,在持续三年的疫情期间,酒店积极响应政府号召,积极落实各项防控措施。一边抓疫情防控,一边抓经营发展。
一、2020-2022年年经营状况
2020年,临近春节,疫情爆发,酒店的预定全部退订,造成原材料大批积压,酒店处于停业状态,员工带薪休假,酒店不得不采取卖菜的方式来减少原材料损失。疫情的反复,酒店运营多次按下暂停键,限制堂食,限制就餐人数、限制会议规模等等防控措施,给家酒店影响很大。喜来登酒店2020年较2019年营收减少约800万元;明都紫薇酒店营收减少约590万元,枫泽山庄三年疫情情况下的营收与2019年相比,累计减少了1006.7万元(其中:餐饮减少2449万元,客房增加1442.3万元),明都紫薇酒店2019年营业收入2864.05万元,2020年2271.65万元,降幅为20.68%。新苑宾馆2019年营业收入为1952.2万元,2020年营业收入为1728.2万元,降幅为11.47%。在此期间能维持收支平衡就是不错的经营业绩了。
2021年至2022年,我区星级饭店顶着巨大的生存压力,面对困境,鼓足精气神,经营业绩稳步上升。
2021-2022年经营情况(单位:万元)
年度
营业收入
营业成本
人工成本
营业利润
客房出租率
2021
31749.2
24384.1
7474.8
760.94
45%
2022
34725.4
24108.7
7974.8
798.55
55%
从上表可见,2021年我区星级饭店实现营业收入31749.2万元,营业成本24384.1万元(其中人员成本7474.8万元,占营业成本的30.65%),营业利润760.94万元,客房平均出租率45%。
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34725.4万元,营业成本24108.7万元(其中人工成本7952.5万元,占营业成本的32.98%),营业利润798.55万元,客房平均出租率55%。
2021年和2022年总体看,营业业绩稳中有升,客房出租率也有提高,但个体存在差异。2021年,8家家酒店中有4家酒店营收负增长,2022年有2家酒店营收负增长。全区星级饭店营业业绩较稳定,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1、疫情期间,我区8家星级饭店有5家被政府征用,作为医务保障人员或隔离人员的定点酒店,有相对固定的营收和客房出租率。
二、2023年1月-2月酒店经营情况
2022年1月我区星级饭店实现营收3479万元,2023年1月份营收3261.2万元,同比减少6.27%。2023年1月平均客房入住率约为28%。,从总体营收来看,仅两家酒店与去年同期相比略有增长,其他均不及去年同期。从客房出租率看,酒店正常的状态出租率应该在70%-80%,但今年1月份的平均入住率仅为28%,仅有两家酒店在50%左右,其他均在20%左右。
以新苑宾馆为例:
从上表看出,2023年1-2月营收情况相比2022年明显下降,1月份同比下降26.5%,2月份同比下降22.8%。
同样,枫泽山庄2023年1-2月的经营情况也并不理想,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183.6万元(2022年1-2月营收617.96万元,今年434.36万元),降幅29.71%。
综上所述,虽然今年以来,新冠转入“乙类乙管”,相应政策也有调整,但不管从营收情况还是客房出租率来看,酒店的回暖还不会立竿见影,还需要一个过程。回暖未达预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去年12月底起,感染人数剧增,大家不愿参加聚集性活动,各类商务出差活动相对来说也比较克制,尽可能延后,整体的住宿需求还未恢复;(2)、大部分消费者处于“阳康”恢复阶段,为防止二次感染或者避免感染,基本处于两点一线的状态,外出旅游意愿较低;(3)、1月份正值传统新春佳节,处于返乡过节高峰期。
期待未来随着疫情散去,文旅业回暖,人们压制很久的消费欲望能充分释放,酒店业也能迎来后疫情时代的春天。
三、目前酒店经营遇到的困难
1、资金方面:有个别作为隔离酒店的费用结算较慢,目前还有大笔费用没有结清,对于需要现金流的酒店来说,资金周转比较困难;
2、劳动力方面:由于酒店属于劳动力集中场所,用工成本较大;导致酒店薪酬普遍比其它行业低。同时由于酒店的特殊性,节假日无法休息,上升空间小,再加上疫情期间员工轮休,造成员工流失严重,因此“招聘难度大”、“人工成本高”“人才流失率高”成为酒店面临的普遍难题;
3、受餐饮企业供应链的影响,从2020年至今,毛利率持续降低,在后疫情时代,综合原材料、人工等因素的影响,成本费用会不可避免的上升,成本费用的上升且无转嫁的可能性是酒店面临的又一大问题;
4、消费人群年轻化,追求“住宿服务+度假式服务体验”,传统食宿产品不能满足未来新生消费者的需求。
四、酒店行业复苏的建议
1.开展线下招聘平台,引流酒店专业人才。联合职业技术院校,定向培养更多更多的餐饮从业人员和管理人才,并并能争取给予餐饮服务优秀人才机会,获得城市专业技能标兵、劳动模范等荣誉,提升餐饮人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
2、尽快把一二线城市大众认可的餐饮品牌荣誉引进常州,尤其是类似于米其林餐厅、黑珍珠餐厅、金棕榈餐厅评比落户。有助于提升城市餐饮品质,打造城市餐饮特色和印记。提高常州餐饮在省内国内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2.打造当地特色旅游项目,吸引更多的人流量;
3.从政策、补贴、税收、金融等方面给予酒店企业实实在在的帮扶,不能政策出台很多,酒店能惠及得很少;
4.开展文旅业多元化的营销活动,尽快提升文旅市场回暖;带动酒店行业的快速升温;
5、酒店要建立一套完善的防疫措施,比如:线上预定,线下自助入住等,尽量做到无接触服务,让酒店住客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