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新时代旅游教育发展和旅游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着力提升院校师资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拓展教师科研能力和行业视野,根据中国旅游协会旅游教育分会2021年度工作安排,定于7月-8月举办“2021年全国旅游院校师资培训班”,欢迎各院校积极参加。
本次培训共开设9个培训班,本期推出旅游管理,旅游类实践教学,景区、休闲与茶文化三个培训班的课程介绍。
2021年全国旅游管理专业师资培训班课程简介
由中国旅游协会旅游教育分会主办,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科学学院承办的2021年全国旅游管理专业师资培训班,定于2021年7月4日—11日在北京举办。
▲《国际旅游产业发展趋势及对中国启示》高峻
全球政治经济格局加快重塑,新科技革命渗透到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对旅游产业发展产生长远影响。新冠疫情更是深刻影响旅游发展的方方面面。本课程深入总结国际旅游产业的发展趋势,剖析旅游产业新趋势对中国的影响。
▲《用追问寻求洞见:文旅融合背景下旅游发展思考》厉新建
1.旅游业何时重获增长?2.旅游业新发展环境如何?3.文旅融合如何深化创新?4.科技如何影响旅游未来?5.如何看待沉浸式体验发展?6.从翁丁古寨事件中看什么?7.如何推动旅游高质量发展?
▲《中国旅游业发展历程及未来趋势》吴文学
中国旅游业发展大体经历了1949—1977年的外交事业阶段、1978—1990年的快速起步阶段、1991—2008年的迅速发展阶段、2009年至今的融入国家发展战略阶段四个阶段。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面向2035年远景目标,展望中国旅游产业未来发展趋势。
▲《为人民幸福民族复兴而奋斗——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回溯》齐彪
在建党100周年之际,中国共产党在如期完成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基础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又向前推进了重要一步。回望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是一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历史,是一部践行中国共产党人远大理想的历史。
▲《旅游研究中新技术应用》宋昌耀
多学科、跨学科是旅游研究的鲜明特点,不同学科采用前沿技术与方法拓展旅游学科的知识边界。本课程首先介绍不同学科对旅游研究的介入,阐明各自开展旅游研究的分析范式;继而归纳不同学科开展旅游研究的数据基础及其特点;最后重点总结不同学科开展旅游研究的前沿技术与方法。
▲《高校混合式课堂教学的设计与实施》吴娟
混合式教学就是实体空间教学模式和虚拟空间教学模式优势互补的一种教学模式,既有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环境,也有线下教师指导,这样丰富了学生学习的信息资源,使得学生汲取到更多更优质的知识与研究成果,也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深化与知识的吸收。突出学习的主体性和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就是这种两种教学模式结合的优势。
▲《一流专业建设理论与实践:以国家级双万专业建设和世界旅游组织教育认证为例》吕宁、谷慧敏、王俞等
当学科地位低于专业地位,如何由学科带动专业的内涵式发展?旅游管理学科“知识溢出”,如何被主流学科认知了解?是旅游管理类专业单打独斗,还是寻找合作对象升级换代?新文科为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提供“方向、标准、价值判断、综合素质”,提升专业内涵的“新理论、新思想、新实践”在旅游管理当中的应用,需要跨学科发展、需要专业间交叉融合,但是“旅游+”还是“+旅游”?会不会被融合掉?
▲《旅游大数据教学方法与学术研究》邓宁
1.介绍二外旅游数据分析方向教学思路与方向建设情况。2.介绍全国第一部旅游大数据课程建设思路与教学方法(包含教材,慕课,实验平台与混合式教学方法)。3.旅游大数据前沿研究领域介绍分析。4.旅游大数据产学研多轮驱动模式建设。5.旅游大数据教学科研中心建设规划与实施。
▲《文旅大数据产业应用前沿》信宏业
文旅大数据重塑了旅游产业模式。大数据技术不仅加快基础设施数字化发展,同时加快产品开发和营销数字化。文旅行业可以通过大数据为游客提供更加智能的服务。大数据技术不是指大数据本身,而是利用数据的方法论和思维的转变。大数据应用是促进文化和旅游产业链价值变革的重要因素,也是提高游客满意度和管理者的管理效率不可或缺的因素。
▲《旅游研究中的质性与案例研究方法:范式与写作》李彬
▲《国际旅游研究现状与高水平论文发表》张宏磊
▲《中国旅游研究现状与高水平论文发表》张凌云
随着中国旅游学术共同体规模的发展壮大,中国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在国际旅游学术界的影响力不断上升。基于文献数据库分析中国旅游研究现状,分析中国旅游研究存在不足和发展趋势,总结高水平论文的特点与要件。
▲《国家公园发展战略与政策》邹统钎
重点介绍文化遗产、线性遗产与国家文化公园基本要义;基于国际文件的世界文化遗产管理思想演变;中国国家文化公园目标体系、标准与创建方法;国家文化公园管理体制与利用机制;国家文化公园政策与法规;中外文化遗产管理政策比较。
▲实践教学点:
首钢园区(2022冬奥会奥组委)实地考察。
(注:以上按授课顺序排序,课程内容如有调整,以具体开课课程为准。)
▲报名费:
4800元/人。往返交通费、食宿费用需自理。因疫情防控原因,无法安排校内住宿,请学员提前预订校外酒店。
▲报名截止日期:
2021年7月1日
▲联系人及方式:
兰老师:
010-65778440、18810165886
高老师、李老师:
010-65778353
13601175951、15001006019
上午8:30-11:30下午14:30-16:30
2021年全国旅游类实践教学师资培训班课程简介
由中国旅游协会旅游教育分会主办、华侨大学旅游学院承办的2021年全国旅游类实践教学师资培训班,定于2021年7月19—25日在华侨大学厦门校区举办。
▲《大国旅游师者匠心》戴斌
讲者基于大众旅游人民性和智慧旅游现代化的理解,结合自己的教育、研究和社会服务经历,与一线教员探讨旅游新文科的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和人才培养。做个读书人的样子,把论文写在国家旅游的大地上。回归教员本色,培养行业靠得住、留得下、用得上的旅游人才。
▲《新发展格局下旅游教育高质量发展战略与推进路径》田卫民
本课程从新发展格局对旅游教育高质量发展特征与要求出发,结合旅游实践教学要求和旅游本体知识规律,从知识体系、教学方法、实践手段等多角度系统剖析旅游实践教学的知识生成逻辑、人才培养路径和旅游教育高质量发展推进路径。
▲《国家一流专业视域下旅游高等教育实践性教学素质培养与能力提升》马勇
▲《新发展理念下旅游职业教育实践教学改革与思考》王昆欣
课程结合授课教师多年高职旅游实践教学工作管理经验,系统阐述我国旅游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的内容体系、管理模式、队伍建设等内容,以及对旅游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管理的综合性分析,并对旅游实践教学赛事活动开展提出建议。
▲《旅游实践教学的前沿趋势与案例实践》谢朝武
课程结合旅游实践教学发展历程,展望旅游实践教学前沿趋势,并结合华侨大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实践,阐述旅游实践教学基本规律、课程体系建设导向和双师型教学队伍建设路径,为旅游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建设与改革优化等提供参考。
▲《旅游课程“金课”建设与教学设计思路》章牧
▲《旅游专业思政建设与社会服务》徐红罡
授课教师结合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发展过程和专业建设成功经验,从院长视角解读旅游专业思政建设内涵,为探索新时期我国旅游院校如何做好立德树人提供新视野,为拓展旅游实践教学提供新空间。
▲《以新文科建设引领中国旅游高质量课程体系的改革创新》邱汉琴
▲《旅游科研项目的选题、申报与写作技巧》陆林
授课教师结合自身多年旅游研究经验,讲解如何从旅游现象中提炼科学问题、形成明确的研究假说,并就科研课题设计和研究实施展开说明,为学员从事旅游科学研究和实践教学提供参考。
▲《国家级科研课题申报经验交流》高峻
授课教师结合自身国家级旅游科研课题申报经验和研究成果,并结合当前社会热点和研究热点,为学员讲解如何提炼科学问题;之后,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书内容,讲述具体项目论证过程中的具体意见和要求,为学员们申报国家级科研课题提供参考。
▲《旅游研究选题与高水平学术论文写作指南》张捷
▲《旅游研究与高水平科研论文写作》张凌云
授课教师从学术期刊编审角度,深度分析我国当前旅游学术研究和论文发表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非惯常环境”概念发展,讲述“什么是旅游”、“对惯常环境与非惯常环境的简要讨论”、“旅游现象与旅游本质的哲学讨论”等问题,为学员从事旅游实践研究和高水平论文写作提供指引。
▲《酒店及旅游课程数字化转型与实验室建设》汪京强
授课教师结合我国数字经济发展与旅游产业变革,从实践教学角度讲解酒店及旅游课程如何进行数字化转型,并结合旅游实验室建设和管理工作经验,分析旅游数字化实践教学的难点与痛点,为学员从事旅游数字化课程教学提供参考。
▲《面向智慧旅游发展的实验平台搭建与实验室建设》冯洁
我国互联网发展日新月异,授课教师认为当今社会处于“乌卡”时代。为此,校企双方均需面对多变的环境、客群,主动拥抱变化,创新教学体系,培养出优秀人才。
▲《面向酒店数字化转型的实践课程开发与实验室建设》黄昕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借助赛事提升实践教学水平》匡家庆
▲《新形势下旅游类教材建设的规范要求与创新实践》陈瑛
基于国家教材委员会《全国大中小学教材建设规划(2019-2022年)》和教育部印发的“四个教材管理办法”,结合国家规划教材申报要求和高等教育出版社教材开发经验,讲解新形势下旅游类教材建设的规范要求与创新实践。
▲《虚拟仿真实训产品前沿及创新实践》李银胜
虚拟仿真实训与严肃游戏教学的关系是什么?如何提高虚拟仿真实训产品的仿真性、博弈性、趣味性?本课程将结合授课教师的创新研究与开发实践,深入探讨上述问题,剖析一种博弈增强、智慧赋能的酒店营运管理虚拟仿真实训沙盘,以及一种基于微服务、区块链的前沿装备远程互动体验系统。
包括旅游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闽南地区旅游资源考察、国家级旅游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与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参观考察等。
▲培训费用:
3600元。(含培训费、现场教学费、资料费,不含往返交通费、住宿费。)
2021年7月18日
吴贵华老师
2021年全国旅游院校景区、休闲与茶文化专业师资培训班课程简介
由中国旅游协会旅游教育分会主办,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承办、浙江旅游职业教育集团协办的2021年全国旅游院校景区、休闲与茶文化专业师资培训班,定于2021年7月18—24日在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浙江·杭州)举办。
▲《当前旅游业发展趋势与旅游职业教育的思考》王昆欣
▲《新时代旅游景区和休闲人才的培养路径》徐挺
▲《景区、休闲等专业教学/课程/实习标准体系研究》郎富平
根据“职教二十条”文件精神,以景区、休闲和茶文化等专业的行业人才需求调研为基础,围绕新专业目录出台背景下数字化升级改造的需求,共同研讨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实习标准与实训标准。
▲《景区、休闲等行业职业技能证书标准设计研讨》陈蔚
根据“职教二十条”文件精神,以景区接待服务与管理、景点讲解、茶艺茶道、高尔夫球规则与裁判等行业职业技能证书为核心,重点讨论人才培养对接产业需求的精准性、课程内容对接职业标准的融通性、教学过程对接生产过程的协调性以及对接“四新”课程研发能力。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专业群建设路径》孙善学
“双高”建设背景下构建高职专业群动态调整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是科学构建特色高水平专业群的重要保证。本课程结合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趋势与新要求,基于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重点探讨高职院校如何在政府的引导和扶持下,坚持发挥自身在专业群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加强行业企业的指导与协作、调动多方社会资源的参与等,提出未来专业群提升发展的路径与技巧。
▲《新文科背景下茶文化专业建设的若干思考》王旭烽
▲《“三教”改革的心路历程》尚明娟
以职业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国家级教学技能比赛等系列标志性成果的培育、探索、攻坚为核心内容,探讨新时期职业院校“三教”改革的新路径。
▲《专业群教学资源库》郎富平
基于职业教育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国家级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基础与条件,结合当前国家级和各个省(市、自治区)级“双高”专业群的建设,提出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服务体系、培训体系建设思路与路径。
▲《课程思政经典案例设计》温燕
以国家文化和旅游部科教司2020年度的优秀案例《习茶礼仪——茶人修养与茶德精神》为例,分析探讨课程思政示范课的设计理念与“六进”路径。
▲《澳门产学研的融合发展》李玺
实施产学研合作是我国科学发展的战略选择,是提高国家软实力的前提条件,已成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本课程主要介绍澳门的产学研深度融合的进展与经验做法。
▲《从现实问题到学术问题——中国旅游研究的脉络与反思》保继刚
中国旅游研究历经40多年的发展,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气象。但与这种兴盛不甚相称的是,在众多“研究成果”中,真正有知识贡献或成果转换的研究还不够多。何谓研究?研究就是发现。与其他所有学科的目的一样,研究的目的就是要使先前人所不知的东西变成人所共知;研究将丰富人类的知识,使其更加笃定、更加确切。授课专家讲授“现实问题与学术问题、代际传承与学科转型”,引导大家带着问题意识看旅游研究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实践教学点:
包括乌镇景区、西塘景区、良渚文化遗址公园(博物馆)、运河历史文化街区、中国茶叶博物馆、龙坞茶镇等。
3500元/人(含培训费、资料费、实践教学费等),7月5日前报名享受9.5折优惠,同单位报名3人以上可享受9折优惠(两个优惠不能同时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