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概况:2012-2020年,80、90婚育高峰期的到来、全面二胎政策的实施以及新生儿父母健康意识的提升,对产后母婴服务的需求逐渐增加,月子中心“一条龙”式的母婴服务受到新一代产妇的欢迎,2021-2022年受到疫情影响及生育率下降,导致国内市场规模小幅减少。
关键词:月子会所、月子中心
一、月子会所综述
月子中心(月子会所)是为需要产后照护的妈妈们提供专业护理的地方。月子中心为新妈妈们提供居住的场所,并且提供专人服务照顾其饮食起居,为其提供日常检查、催乳按摩服务和婴儿照护等一系列的服务。根据经营场所不同,月子中心可分为医院附属式、酒店式、独门独栋式和公寓式。目前,国内月子中心以酒店式和独立独栋式为主。另外,根据商业模式不同,月子中心可分为加盟模式和直营模式。
二、月子会所行业发展背景
自2016年开始,我国人口出生率持续下滑,国内逐步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全年出生人口数量为956万人,比2021年减少106万人,人口出生率从2016年的13.57%下降至2022年的6.77%。人口出生率下降主要原因一是因为育龄妇女持续减少。2022年,我国15—49岁育龄妇女人数比2021年减少400多万人,其中21—35岁生育旺盛期育龄妇女减少近500万人。二是受生育观念变化、婚育推迟等多方面因素影响,2022年育龄妇女生育水平继续下降。不过随着人均收入及消费支出增长,月子会所消费人群快速提升的同时,人均客单价提升将成为行业新的增长点。
三、月子会所产业链
月子中心产业链上游资源供应商包括土地供应商,劳动力供应商,日用品供应商和设施供应商。中游为月子中心,为消费者提供专业的月子服务,包括对产妇的调养和对婴儿的照护。产业链下游由母婴群体消费者构成,包括产妇和婴儿。
四、月子会所行业现状分析
从行业现状来看,2012-2020年,80、90婚育高峰期的到来、全面二胎政策的实施以及新生儿父母健康意识的提升,对产后母婴服务的需求逐渐增加,月子中心“一条龙”式的母婴服务受到新一代产妇的欢迎,2021-2022年受到疫情影响及生育率下降,导致国内市场规模小幅减少。据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月子会所行业市场规模约为147.6亿元,同比下降4.2%,细分市场结构方面,产妇服务占据主要市场,其次为婴儿服务。
国内月子会所消费人群方面,2022年我国月子会所行业消费人群约为33.67万人,同比下降3.9%。自2012年以来,我国月子会所人均消费保持稳步下降,2022年人均消费约为4.38万元/人。
五、月子会所行业竞争情况
六、月子会所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在全球普遍低生育率的发展大环境下,我国的多孩政策暂时未能有效提升生育率,在未来一段时期内这一问题可能会对月子中心产业带来系统性风险。当前阶段,月子中心的企业定位持续多元,从高端向中高端扩展,在企业定位带动下,月子中心也逐步由一线城市向其他低线级城市辐射。二是为了更好地赢得消费者认可,月子中心也在自身的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上寻求差异化路径。部分月子中心在不断提升既有的产妇、育儿服务的同时,创造更多的增值服务,以寻求服务差异性。随着内地与香港、台湾交流交往的逐步加深,部分港台月子中心开始进军内地。这也一定程度地抢占了内地月子中心的客源,进一步提高了行业竞争压力。
1、警惕生育率带来的系统性危机。“新时代女性”的不断涌现以及“她经济”的持续发展,都持续推动着妈妈群体能够在生产、产后修复、育儿方面得到科学、专业、全方位的指导和照顾,这是月子中心产业发展的基础。并且,全面放开“三孩政策”,增加了大龄产妇和多孩家庭的比例,进一步刺激了消费市场对月子中心的需求。在一段时期内,月子中心产业将迎来新的发展契机,产业发展前景良好。
2、业务向多元化、差异化、专业化发展。在多年的行业发展下,月子中心产业煎发完善,并且总体向专业化方向发展。根据市场调研数据显示,超过九成消费者对月子中心表示认可,同时也有超过九成消费者认可月子中心的专业性。
3、月子中心行业准入门槛低,市场竞争激烈。月子中心行业的进入门槛比较低,企业品牌多、门店数量增长快。数据显示,现阶段子中心的门店对量仍然保持9%-10%的幅度增长,行业竞争激烈。月子中心暂未形成品牌化、规模化效应,知名品牌不多,并且行业集中度不高,这是月子中心企业的发展机遇。
由智研咨询专家团队精心编制的《中国月子会所行业市场竞争状况及发展趋向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重磅发布,《报告》旨在从国家经济及产业发展的战略入手,分析月子会所行业未来的市场走向,挖掘月子会所行业的发展潜力,预测月子会所行业的发展前景,助力月子会所行业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