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9日,市工商联和市青年商会共同举办“优化营商环境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青年企业家座谈会,落实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全市高质量发展大会暨营商环境年动员大会工作部署,进一步发挥好青年商会的作用,助推我市高质量发展。
会上,青年企业家们结合企业自身实际,围绕影响营商环境的突出问题和优化营商环境措施等方面畅所欲言,就帮助民营企业解决融资难题、完善政务服务“一网通办”、畅通政企沟通渠道、加大助企优惠政策宣传力度、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提高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服务能力、争创外贸出口优势、解决用工难等内容提出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助力阳江优化营商环境,共同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工商联党组书记张文彤,市工商党组成员林荣新,市工商联秘书长、会员部部长谭晓军,市青商会会长叶衍彬,监事长敖月白,秘书长黄阮南,常务副会长莫勇、张庆棠,副会长谢绍迪、冯卫旋、林文苑、冯立翊、李开宏、许长清,会员、九州城酒店总经理邓开铭以及青商企业家代表、市工商联有关科室负责同志共40多人参加了活动。
01会长致辞
会议伊始,叶衍彬会长代表商会对市工商联的关怀和指导表示衷心的感谢。叶会长表示,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全市高质量发展大会暨营商环境年动员大会精神催人奋进、令人鼓舞,一条条服务举措,一项项政策支持暖了所有民营企业家的心。
叶会长指出,市青商会将全力支持市委市政府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希望能借座谈会契机,群策群力提出一些意见建议,并期待通过市工商联的平台传递青年企业家的呼声诉求,为企业解疑答惑、助企纾困,让企业家放心投资、安心经营、专心创业。
02学习传达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和工商联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对促进“两个健康”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致信祝贺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成立70周年,为做好新时代工商联工作、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会议上,全体与会人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致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成立70周年贺信精神。
市工商联党组成员林荣新同志传达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全市高质量发展大会暨营商环境年动员大会精神。
03座谈交流
会议上,常务副会长莫勇、副会长冯卫旋、林文苑、冯立翊,常务理事沙志辉,会员邓开铭等就各自企业的经营情况、发展规划和诉求进行发言,对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等提出了意见建议,现场气氛十分热烈。
莫勇:阳江市青年商会常务副会长,广东佰骏工贸有限公司董事长
冯卫旋:阳江市青年商会副会长,阳江市宝佳环保建材公司总经理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融资难、融资贵的困境。政府部门应该协调金融机构,客观评价民营企业的市场前景和阶段性困难,根据企业不同的生命周期发展,提升服务、优化制度,灵活提供金融支持,帮助民营企业解决融资难题,创造良好的金融生态。
林文苑:阳江市青年商会副会长,阳江摘星会体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
冯立翊:阳江市青年商会副会长,广东源满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沙志辉:阳江市青年商会常务理事,广东中旅(阳江)旅行社有限公司总经理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们始终秉持着创新的精神,不断努力寻找新的机会与挑战。我们推出了一系列创新产品,并加强了市场的拓展,取得了良好的业绩。
邓开铭:阳江市青年商会会员,阳江市阳东区九州城酒店有限公司总经理
我市酒店行业普遍面临招工难,人力成本高,从业人员老龄化等问题。建议政府通过媒体、公众活动的宣传,减少社会上对酒店行业的认知偏差;出台表彰拔尖行业人才的政策,增强行业人员的自豪感和归属感;同时,引进更多高校入驻阳江,加大酒店行业招生和培养力度,培养又专又好的人才。
践行企业家精神,展现新时代担当。张文彤书记对市青商会为阳江经济发展作出的贡献和主动承担社会责任表示充分的肯定。针对大家提出的问题,张书记认真倾听、仔细记录,从政策条文、市委市政府工作目标方向等方面作出解释和回应。张书记指出,将认真梳理本次座谈会上收集的意见建议,通过市工商联平台向上级反映青年企业家的声音。
对于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张书记提出了两点希望,一是希望青年企业家争当优质营商环境倡导者,多找问题、多提建议、多发声音,贡献青年企业家智慧;二是希望青年企业家争当优质营商环境建设者,推动企业以“质”取胜,扎根阳江,做大做强做精企业,诚信经营,做优质营商环境的代言人。同时,张书记勉励青年企业家坚定信心、把握机遇、鼓足干劲,进一步聚焦实业、做精专业、改革创新,用企业发展“小进步”,推动全市高质量发展“大提速”。
媒体采访:
阳江市青年商会会长叶衍彬:
青商会将以锻造政策贯宣、资源整合、项目落地、价值转化这几个能力作为工作重点。深度挖掘高端的人才和技术,赋能和孵化我们会员企业,为企业提供一个全生命周期的服务。同时我们也希望,市青商会能尽最大的努力为阳江的营商环境的优化和提升贡献一份力量。
阳江富利通码头经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敖月白:
深度融湾工程,加强与湾区港口企业联系,借鉴先进的经验和技术,加强合作,提高企业竞争力;加强人才培养,建立更加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加强技术创新,推动装卸与运输效率;提高服务质量,建立更加完善的服务体系;坚持绿色发展战略,推广和使用环保技术以及清洁能源,推动绿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