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嗅注:本期虎嗅会员圆桌,我们第一次来到了魔都上海,和亚朵集团创始人耶律胤,聊了聊如何把亚朵这个品牌做得有温度、有文化。
一、酒店行业面临的困局
今天酒店行业的情况,可以用一个三角形来解释:
最底端叫经济型酒店,是覆盖量最大的(汉庭、如家、锦江之星等);往上一层是中端酒店,中端酒店有两个流派:一个是中国派(亚朵、全季、和颐等),还有一个是外资酒店的流派(诺富特酒店,万怡大酒店等)。
往上是高端酒店(希尔顿、喜来登、万豪等)。最顶层叫豪华酒店,特点是非常小众,极度体现品位和调性(文化东方、华尔道夫等)。
为什么要做中端酒店?
总的来说是因为:中端酒店是中国酒店行业最后一次结构性的机会。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深入探讨:
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之前住快捷酒店的很多用户都非常希望住有意思的酒店,但是品牌的发展没有跟上用户的发展;同时,之前很多住五星级酒店的用户也觉得很无聊,房间都大同小异,所以他更希望要一个更有意思的,更具性价比的中端酒店的出现。
从供应端来看,酒店这个行业,是以委托管理型为主的,各个加盟商或业主是真正去发展酒店产业的人,我们都是管理公司,那么这就会面临几个问题:
房地产转型:原来做五星级酒店,可能让你周边的住宅和办公楼卖更高的价格,但今天这个机会已经不存在了;
政府政策:国家推出很多政策,让消费者越来越有品质,当然也越来越理性;
成本压力:经济型酒店也面对一个问题,除了房价不涨,可能所有东西都会在上涨;
效率倒逼:也就是消费升级的促动力。
再来看中美酒店现状对比:美国酒店一共52000家,中端酒店占比50%,有品牌的中端酒店70%,美国整个酒店的总量有35%是中端。但在中国,现有十万个酒店,中端酒店现在只有20%,而有品牌的不到3%。这就代表了一个巨大的增涨潜力。
所以从空间维度看,我们预计,未来整个中国中端酒店的占比不会低于40%,品牌集合度不会低于50%。而酒店行业很难出现绝对垄断的霸主,基本是三到四家品牌共存。那么以中国市场体量,大概会容纳四家中端酒店品牌,每家大概有3000~4000家的规模,这是大行业的趋势。
传统酒店行业的困境
我给过去传统酒店行业总结了一下,它面临五大困境:
第一,回报乏力,可持续增长乏力。五星级酒店一间房卖到两千块钱,你知道它的资产回报率是多久吗?二十五年。它每年的资产回报率只有不到5%。当他回归理性,房子卖完了之后,每个酒店正现金都流出了,怎么办?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困境。
第二,标准无趣,对年轻的消费族群没有吸引力。
第三,稳定传统,缺乏创新的动力。改革开放的时候,说酒店行业走出去扬眉吐气,今天每个人一提做酒店的,似乎他身上就跟传统、守旧、固守成规是划等号的。
最后,产品服务老化,渠道受控于人。为什么产品服务会老化?一方面是经济型酒店,它的回报率很差,所以业主不愿意装修了;还有一个是豪华酒店,它的价值已经被利用完了,别人也不愿意装修了。新的增长力来自于哪儿呢?不知道。渠道受控于人,品牌连锁酒店还好,非品牌连锁酒店,它的客源可能一大半来自于携程。
传统酒店的痛点:紧!
我创业的时候,别人给我提到对酒店的一个印象,最多的是一个“紧”字,我们总结了7点:
有事就解决,别总说“不好意思”;
服务人员或高冷,或谦卑,能不能像邻家小妹?今天的消费者都是年轻的客户,他们更希望的是自然,是朋友;
能不能睡得比天梦之床好?
能不能不要小卡片,不要钟点房,要安全;
家外之家,却走出来不像家;
毛巾和杯子能不能让人放心,干干净净,这是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却变成了一个非常难的要求;
酒店很无聊,风格千篇一律,能不能有趣一些?
二、如何打破传统酒店行业的困局?
我当时思考破局的时候,亚朵是想实现这个目标:重新定义中国服务,其核心,就是一个“中”字。
首先,世界发展最大的机会在追究。尤其川普上台之后,会给我们中国提供更大的机会;
第二,中国的发展看什么?看中产,中产阶级是整个消费升级的主力,他们希望要更多的高品质东西,愿意为好的东西付更多的价格。
另外一个是中高档,未来发展的主流,一定是中高档的东西,一定是有品质的东西。
最后,中国人说中庸之道,中庸之道的核心是仁、义、礼、智、信。如果说我们做商业的能够把这五条中任何一条做到位,那一定会成为一个世界级的企业。
所以我给亚朵的产品哲学总结出了六个字:人文,温暖,有趣。这也是我们从创业之初到现在一直坚持做的。
人文:人文是中国自古就有的东西,所以一定会变成最有价值的东西;
温暖:今天大都是独生子女家庭出身,每个人内心特别缺乏安全感,特别想要拥有温暖;
有趣:酒店人原来都很严肃,穿的衣服也都很标准,但今天进入了一个百花齐放的时代,它需要有趣的人。
那怎么把这三点跟企业的产品做结合?我理解真正的服务,应该是人和人之间有温度的连接。有温度的连接才是最长久的,也是基于这个(理念)我们开始了创业之路。
酒店行业的四个变化
我们当时做这个产业,所以必须对这个产业的四边有非常清晰的认识。当时,这个产业的四个方面都发生了非常深刻的变化:
亚朵破局方法论
一开始我们定位亚朵,是要有情怀地赚钱,因为不赚钱不能生存,而没情怀这个事没法做大。但是有情怀的赚钱,赚来的钱干吗呢,应该让钱去创造增量的价值,而不是去投到存量上。
所以我们做了三个回归,即做企业核心的要务:回归用户,回归体验,还有回归人文。
什么叫回归用户?在亚朵以前,很多人做酒店的想法是从行业出发,酒店行业想做出个什么产品,并且把这个产品卖出去。但亚朵一开始定位,就是核心用户,我们喜欢的东西,中国至少20%的人喜欢,所以我们是从用户出发的。
什么叫回归体验?我觉得所有的硬件最后都是一坡灰土,而只有体验才会久留。所以一开始我们就非常注重客户的体验,把体验做好。
我们有一个方法论叫“企业如人”。每一个企业跟人是一样的,产品是皮,服务是骨,组织是血,商业模式是魂。
皮是什么,皮是外表看着最光鲜的东西,但是它需要涂脂抹粉;骨是什么,没有骨你可能整个的人是支不起来的;而如果说没有血,你的皮和骨是没有精神的;最后,所有的一切做到了,你还必须有一个非常强的神,才能够把它支起来。
产品是皮
皮上的痛点是什么?亚朵的产品最终应该是不低于国际五星级的体验,这个体验我形容是:睡得好、吃得香、环境好,而这三点恰好是国际五星级酒店做得比快捷酒店强太多的地方。
但是我的成本是多少?只有十几万,一个五星级酒店做成同样的房间成本是一百万。如果说前面的投用资你花得过了,后面不会有一个好的投资回报。怎么用十几万把这个痛点解决?那就要创新。
举个例子,中国人吃东西就是吃个温暖,吃个现做。我就把属地美食跟这个结合起来,你到每一个城市都能吃到当地的美食。一个人再能吃,能吃几碗面?但是这个舒适感马上就带来了。这个名档一推出,所有客人觉得你这个早餐跟五星级并不差,但是我投入的资源、面积、成本比它要小得多了。
还有一个东西,叫做变动成本,他是每卖一间才产生的。可能你原来三百,我现在卖四百,但是它的成本只有二十,但是我这些好的东西,好的服务,又创造了新的价值。
服务是骨,如何实践峰终理论?
下面来说服务是骨,如何解决骨上的痛点?做服务,满意只是起点,超过预期和惊喜才是目标。现在酒店里服务生都是90后,90后不会受那么多标准约束,制度的管控,他们希望有自由,有个性,你不能压着他,而是应该把他的自由和个性跟我们的目标相结合。
我们对服务的创新点在于:用服务产品化,打造一个领先的服务体验。
整个服务行业有个理论叫峰终理论:在入住过程中,一定要达到住宿的高峰;“终”是什么?是让他离店的那一刻,再达到一个服务的高峰。如果说能达到两个高峰,这叫完美。那我们怎么解决?
我们现在酒店的管理谈的理念是:服务是门艺术。员工是主角,酒店的总经理是导演,主角只要让观众满意就行了,观众就是用户。亚朵有句口号叫万能的亚朵,我们不是无所不能,但一定是竭尽所能。有个例子我要说一下:
有一对老外夫妇在西安离店的时候,跟我们的员工提出想吃西安小吃,但这时候离他们到机场还有三个小时,从酒店到机场大概需要一个小时。我们的员工就想不能让老外带着遗憾走,我们的员工就一路小跑去给他们买西安的特色饺子。买回来之后老外特别的兴奋,眼里含着泪花就把他抱起来了。
所以说我们经常会设立一些目标,让每个员工都要为客人做一些超出预期,感动和感慨的事。
组织是血
血(组织)的痛点怎么解决?其实最关键的就是组织,因为没有组织,服务是不永久的。所以在组织上,我们做了很多创新,我们做了个图叫苹果树。
做这个图的时候正好是马云和刘强东之争,刘强东说我做的是苹果,马云说我不卖苹果,我卖的是苹果树,我要做的是一个生态系统。对于我们的组织来讲,也要建个生态系统,那我们的生态系统是怎么做的?
首先根要扎实,根就是企业的价值观。比如在亚朵评优秀员工,我们是全员点赞,而不是看老大对你的印象。员工可以去奖励他认为提供了对他最大支持和服务的人,我们最终的评选只看你拿到的点赞币的数量。这个就叫一线驱动决策,所有人都会为一线服务。
其次,干上我们推组织创新,根扎实了,干也要坚硬和坚强。在亚朵的每一个酒店,不但有总经理,还有政委,总经理抓业务,政委抓招人,培训人,考核人,鼓励人,开除人,所以说在一个酒店里这个关系是和谐的。
根有了,干扎实了,最后迭代的就是服务的成果,就是亚朵的专属体验,遥遥领先的网评得分,才有可能沦为现实。你的服务感动了别人,才可能形成一个口碑营销。
商业模式是魂
组织做好之后,更关键的就是商业模式怎么做起来。
酒店行业是有物理瓶颈的,你的商业模式不性感,没有优势的原因是什么?你卖的核心就是房间,你十年后赚的钱都可以被一次性算出来。
但我认为,我们始于酒店,不止于酒店。服务做好了,就应该创造增量价值,不应该仅是获得网评这么个简单。
在商业模式上亚朵推的叫横纵轴,我们的产业链横向是有整个全住宿产业链的扩展;纵向其实就是场景,场景我们现在大概已经做了八个场景,相对优秀点的有购物场景,金融场景,旅游场景等。这个横纵轴上跑的都是数据,所有这些交互数据就诞生了新的机会。
产消者和投消者理论
过去,消费者就是消费者,生产者就是生产者,投资者就是投资者。
但是在今天的社会,这两个是可以交互的。你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结合是什么,是产消者。他不应该只是你的消费者,他应该去帮你生产。
最牛的消费者应该是什么,是个投资者,也就是投销者。亚朵做人和人的整合是深深地围绕这两个理念在做功课的。
举一个产销者的例子,我们每个酒店的房间里,在亚朵这个体系,每个酒店房间的照片都不一样,所有的照片都来自于用户。后期当我们数据做得好的时候,会有一个房间动态的匹配,会把你自动分配到你朋友拍的照片里面去。那这时候人生是不就是一件美好的事?
我们怎么做投销者?现在亚朵一共做了八次众筹,一共大概筹了六千多万,一共有7800人参与。而且我们每次推的众筹都是超募的,消费者也是投资者。
社群商业
在酒店里我们也做了情景电商,酒店是最好的场景,很多东西都是你日常使用的。大家刚才上去看了我们的房间,没有多余的东西,每一件东西,你体验过的,都可以扫码购买。
所有这些都做过之后,我们去年做的事就是嫁接IP。一个酒店不只是住宿,你要变成个超级IP,必须要广泛嫁接IP。所以我们去年跟吴晓波做了吴酒店,今年在杭州跟网易严选做了一个消费场景的酒店。
我们在酒店行业创造了很多第一:中国第一个人文酒店品牌,中国第一个众筹酒店,中国第一个社群酒店,IP酒店,消费场景酒店等等。
关于会员复购率,之前酒店行业没人统计过这个数字,我们统计了一下,我们现在会员的复购率是57%,行业大概平均只有25%。
三、亚朵眼中的新住宿时代
最终亚朵是想做出一个新住宿时代,什么叫新住宿时代?
原来的住宿是经营房间,我们认为这叫二维。而亚朵想做的是经营人群,是三维,整个酒店行业一定会从二维走向三维,从经营房间走向经营人群。从经营房间到经营人群,我们是从线下往上,最终的交汇点就是未来住宿行业发展的趋势。
我觉得今天亚朵做的事,既不是个传统企业,也不是个互联网的企业,而应该是一个融合线上线下的事,而且是深度根植线下。线下的价值变得越来越大了,最终亚朵想做成一个生活体验平台。
我们来模拟一下亚朵生活的一天。我们会布很多场景,希望这些场景能影响你从早上七点到晚上二十三点的生活,酒店会成为你的社区中心,也是你的生活所在。在我的梦想里,住宿、办公、社交这三位应该是一体的,而这三位应该是由我们来解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