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高校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单位
省级先进基层党组织(五好党支部)
学院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群入选四川省“双高计划”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项目
融媒学院始终秉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担当,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具备互联网思维与现代传播理念、掌握智能化传播手段与融媒体信息采集与制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学院现有新闻采编与制作、网络舆情监测、摄影摄像技术、影视多媒体技术、网络直播与运营、广播影视节目制作6个专业,现有专兼职教师80余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20人,硕士及以上学历50人,专职教师双师型比例达到85%。
学院参照国家《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规范》,依托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微影视创研平台,建设有新闻策划指挥、信息采集、原创内容生产、融合信息发布、数据分析监测5个集实训教学、社会培训、企业生产、技术服务和创新创业“五位一体”的实训平台,平台设备总价值2000余万元,实训场地4000平方米,是省内具有辐射引领作用的高水平产教融合实训基地。
学院先后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际在线、四川观察、四川省各县级融媒体中心、喜马拉雅、凤凰数字媒体产业教育集团等多家企业深度合作,共建实训基地11个,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15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47个。近三年来,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毕业生获得用人单位广泛认可。
新闻采编与制作
四川省首批“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四川省高职院校省级重点专业、国家骨干专业;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项目;省级优质高职院校高水平建设专业;四川省“双高计划”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专业。
网络舆情监测
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项目;国家骨干专业省级优质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建设项目;校级重点专业特色专业;四川省“双高计划”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专业。
网络直播与运营
国家级教学标准撰写制订专业
摄影摄像技术
省级优质高校高水平建设专业;四川省“双高计划”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专业。
影视多媒体技术
国家级教学标准撰写制订专业;校级重点专业、特色专业;四川省“双高计划”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专业。
广播影视节目制作
省级示范培育院校重点建设专业
培养目标及就业方向:本专业培养面向影视策划与创作、影视拍摄、影视剪辑、影视特效和影视调色等影视创作领域,具备全面的影视媒体技术应用能力、影视理论基础和实践操作能力,具有互联网传播理念和媒介融合思维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毕业生主要面向广播、电视和影视节目制作行业等职业群和新媒体内容生产领域,主要从事策划、摄影摄像、编导、剪辑、包装、调色和全媒体运营等岗位。
文化旅游学院
(SchoolofCulturalTourism)
文化旅游学院现有文化旅游、公共文化服务两个专业群,开设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智慧旅游技术应用、休闲体育、公共文化服务与管理、音乐表演、舞蹈表演等7个专业,在校学生1680人。
学院秉持“旅游塑形、文化树心、技术赋能”的人才培养理念,着力培养文化底蕴丰厚、专业技能精湛、职业素养扎实、创新意识强烈的复合型技能人才,各专业学生多次在国家级、省级技能大赛中获得佳绩,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6%以上。
学院现有70余名专兼职教师,还从旅游、文化、演艺等行业企业聘请了40多名专家能手、管理骨干担任兼职教师,学院按懂教育、善教学、长实践、能科研、会服务的“五星”标准打造教师队伍。
学院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不断深化合作共建、创新发展的育人机制,与港中旅、首旅建国、华侨城、洲际、希尔顿等国内外知名企业以及四川各大文博院馆、文化场馆、高星级酒店、旅游景区、旅行社等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
旅游管理
四川省优质高职院校培育项目高水平专业
培养目标及就业方向: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人文素养、职业素质和创新意识,掌握旅游业发展、旅游文化、旅游营销策划等基本知识,具备较强旅游对客服务、旅游基层管理、定制旅行策划、旅游文化创意等能力,从事旅游新媒体运营、研学课程开发、文旅项目策划、导游服务、景区服务管理、旅行社运营等工作的高素质旅游技能型人才。
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
培养目标及就业方向: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人文素养、职业素质和创新意识,掌握酒店管理、酒店营销、对客服务、文化创意、数字化运营等知识与技能,能在高星级酒店、精品酒店、主题民宿、豪华游艇、高档餐饮企业等从事经营管理、对客服务、文化建设、创意设计、项目策划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智慧旅游技术应用
培养目标及就业方向: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人文素养、职业素质和创新意识,掌握旅游信息化应用、旅游大数据分析、智慧景区管理、旅游电商、旅游大数据分析、新媒体运营等知识与技能,在旅游景区、文博院馆、科技企业等从事技术开发与推广、项目策划与运营、旅游管理与服务等工作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休闲体育
培养目标及就业方向: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人文素养、职业素质和创新意识,掌握休闲体育理论知识,具备较强的休闲运动实践能力。能在休闲度假会所、高尔夫会所、运动健身俱乐部、体育场馆、户外拓展训练机构、政府或公益机构从事健身指导、活动组织策划、企业经营管理、客户服务等方面的高素质复合成长型人才。
公共文化服务与管理
培养目标及就业方向: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人文素养、职业素质和创新意识,掌握公共文化服务与管理的基本知识与专业技能,能在各级文化单位、文化企业、街道社区从事文化管理、艺术指导、文化活动组织与策划等工作的高素质文化人才。
音乐表演
培养目标及就业方向: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人文素养、艺术修养、职业素质和创新意识,掌握声乐表演、节目编创、合唱指导、艺术策划、教育等知识与技能,能在基层文化机构、表演艺术团体、演艺公司、教育培训机构等从事音乐表演、音乐培训、演出策划等工作的高素质艺术人才。
舞蹈表演
培养目标及就业方向: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人文素养、艺术修养、职业素质和创新意识,掌握舞蹈表演、剧目编排、艺术策划、舞蹈编创及导演、文化传播及教育培训等知识与技能,能在基层文化机构、表演艺术团体、演艺公司、教育培训机构等从事舞蹈表演、舞蹈培训、演出策划等工作的高素质艺术人才。
文化商学院
(SchoolofCulturalBusiness)
文化商学院遵循学校“以德育人、以文化人”教育理念,以打造“懂文化、能经营、会管理、擅服务”的文化商人为目标,着力开展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工作。学院基于文化商贸专业群组建,现开设文化产业经营与管理、市场营销、大数据与会计、会展策划与管理、移动商务5个专业。现有在校学生1800余人。现有专兼职教师及客座教授90余人,其中副高及以上职称教师占40%、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教师占70%。
学院秉承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能力培养并重的育人思想,实施以“能文善商、三创联动”为核心的创新创意创业人才培养体系,实施以“实例、实训、实景、实战”为内涵的“4R”实践教学模式。学院现有企业经营沙盘模拟、新媒体营销、商务谈判、业财税一体化、会展等10个校内实训室,拥有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农业银行成都分行等31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学生多次获国家省部级奖项,近三年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超过95%,人才培养质量深受用人单位好评。
市场营销
学校首批重点专业
大数据与会计
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前身为会计专业;开设于2010年,是文化商贸专业群的基础专业;本专业学生多次在四川省教育厅举办的高职院校会计技能大赛中获奖。
会展策划与管理
文化产业经营与管理
四川省“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首批“骨干专业”;省级示范培育院校重点建设专业;中央财政“高等职业院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支持专业;省级重点专业。
培养目标及就业方向:本专业以满足新经济时代背景下文化创意产业经营与管理人才需求为导向,面向中小型文化企业经营管理和文化活动策划、文化市场运营等领域,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掌握文化产业运作规律和文化市场经营特点,具备创意策划、数据分析和创新创业等能力,从事文化创意产品开发与营销、文化活动策划和执行、文化创意企业行政管理和新媒体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移动商务
文博学院(非遗与巴蜀文化教育传承基地)
(SchoolofCulturalRelicandMuseology)
46届世界技能大赛珠宝加工项目中国集训基地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创新中心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传承创新基地
文博学院设有文化创意与策划专业群(婚庆服务与管理、文物修复与保护、中文),首饰设计与工艺专业群(服装与服饰设计、宝玉石鉴定与加工、产品艺术设计专业)共计8个专业,学院教师共计40人,其中副高及以上职称7人,中级职称4人。
文博学院两大专业群,以巴蜀文化为核心,围绕文旅产品创意设计岗位群的职业能力要求,培养学生具备创新精神和匠心精神,熟练掌握传统工艺和现代设计方法,成为具有“文化融入创意、技术融入设计”创新能力并能应用到文旅产品创意设计领域的复合性技术技能人才。
首饰设计与工艺
国家骨干专业;全国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四川省教育厅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四川省产教融合特色高水平专业;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珠宝加工项目中国集训基地。
培养目标及就业方向:本专业主要以培养适应首饰行业升级发展急需的创意设计人才,加工工艺人才为目标,学习掌握传统工艺文化、创意设计美学、珠宝玉石首饰基本知识,具备珠宝首饰创意设计与工艺制作核心能力,成为“承匠心之道、传文化之美、创艺术之新、善数字之术”的首饰设计与工艺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和能工巧匠。
服装与服饰设计
产品艺术设计
文化创意与策划
文物修复与保护
婚庆服务与管理
中文
宝玉石鉴定与加工
国家教育部宝玉石鉴定与加工专业资源库参建专业;中国地质大学(武汉)GIC四川高校人才培养合作专业。
文化信息学院
(SchoolofCulturalInformation)
基于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国家战略性新兴技术,面向互联网加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围绕数字广播电视技术、移动互联应用技术、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数字媒体技术、5个专业开展人才培养。培养学生在数据挖掘,数据分析与可视化,数据仓库管理,数字广播电视技术应用,移动互联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数字媒体技术与信息安全等方面的创新与实践能力,打造专业技术过硬,符合行业需求,具有较强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学院拥有一支政治素质好、业务本领高、实践能力强、覆盖本硕博学历层次的专兼职师资队伍。
数字广播电视技术
移动互联应用技术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
培养目标及就业方向:本专业面向人工智能、数字文化产业等领域,培养掌握数据处理、人工智能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和应用技术,能从事人工智能应用产品开发与测试、数据处理、系统管理与维护、智能产品营销、AI技术支持等工作,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数字媒体技术
培养目标及就业方向:本专业培养面向数字媒体及文化创意产业,培养掌握移动互联网、数字智能设备、数字音视频、交互式媒体等知识体系与技能,胜任动漫设计与开发、影视节目制作、虚拟现实技术设计等工作,具有一定的艺术基础的数字媒体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大数据技术
培养目标及就业方向:本专业面向融媒体、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行业领域,培养掌握大数据分析处理、数据仓库管理、大数据平台综合部署、大数据平台应用软件开发、数据产品可视化展现与分析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能从事数据处理与分析、数据挖掘,信息系统建设与管理、运行和维护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艺术设计学院
(SchoolofArt&Design)
学院开展集教学、生产、培训于一体的生产性实训,体系包含有集群渲染中心、虚拟现实、产品基础模型制作等实训室,以及ACG衍生品开发、WAG(WapGame)游戏研发、动作捕捉等多个专业工作室。学院与多个行业协会结成战略合作伙伴,与20余家国内外优秀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实习与就业合作关系,学院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5%以上。
近年来学生在在第九届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中共获奖40余项,其中一等奖15项;“四川省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获得获奖6名;第五届国青杯全国高校艺术设计作品大赛获得7名;四川省教育厅主办“环保科普设计大赛”一、二、三等奖4项;其他各类比赛共计学生获奖80余人。
游戏艺术设计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
建筑动画技术
艺术设计
培养目标及就业方向: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创新能力,掌握必需的文化理论基础知识和室内空间装饰设计、艺术造型等专业知识,有较强实践能力和表现技巧,以空间装饰设计能力为核心,以室内陈设与软装饰设计能力和手工艺制作能力为特色,能在室内装饰设计部门、装饰公司、建筑公司等企业单位,从事室内装饰设计、装饰监理技术与管理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