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表面繁荣的背后,民宿行业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那么,未来民宿行业是否值得继续投资呢?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
了解历史有助于我们从更宽广的视角去看待事物。
所以想要了解民宿行业的未来方向,我们也应该回头看看。
其实,民宿和客栈的概念在中国自古有之。
但是现代民宿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大概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也不过三十多年。
可以说,民宿在中国还算是“新兴事物”。
1.萌芽阶段(1990年代)
借着改革开放的春风,百姓的日子逐渐开始好起来了,旅游的需求也就逐渐萌生。
但受到当时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束缚,国人出行大多还是会选择国营的招待所或宾馆。
但也有部分家庭开始出租自家房屋,提供简单的住宿服务。
当时多数人还不知道民宿的概念,但民宿确实是以这种自发形成的“家庭旅馆”的形式出现了。
2.缓慢起步(2000年代)
21世纪初期,大众出行的主体由商务差旅转向个人旅游。
在这个阶段,单纯满足住宿需求的酒店就不够用了,人们开始对能提供个性化体验的产品需求增加。
3.快速爆发(2010年代)
中国经济的腾飞,加上互联网的爆发式发展,带动着所有产业都发生了剧变,民宿行业也不例外。
这一阶段,民宿不仅仅是住宿选择,更成为了一种旅游体验。
许多民宿开始注重设计和服务,提升客户体验。越来越多的民宿品牌接连出现,并成为业内爆款。
加之国家提出推动共享经济发展,国内掀起民宿热潮,资本和创业者不断涌入,中国民宿行业进入爆发式增长期。
4.行业洗牌(2020年代)
后疫情时代的民宿行业,进入了“冷静期”,我们看到的数据似乎都是动荡且矛盾的。
2020年,发改委等十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深化“互联网+旅游”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鼓励和推动民宿的规范发展。
2021年,由于黑天鹅事件的影响,民宿业平均房价跌破300元平,平均客房收益更是从2020年的122元下降到了114元,行业一片惨淡。
从前面的发展轨迹,你应该可以看出,当前阶段的民宿行业的整体发展还面临诸多挑战。
尽管民宿行业面临诸多挑战,但其积极面同样不容忽视。
1.市场规模
根据最新数据显示,中国的旅游住宿行业整体市场规模已达到万亿级别。而到2024年,民宿市场规模已达到400亿人民币。
虽然在整个旅游住宿市场中,民宿的占比逐渐上升,但据业内分析,民宿近年来在住宿市场中的占比才接近10%。这意味着,民宿行业还有巨大的成长空间。
从海外市场的发展轨迹来看,随着民宿行业的健康发展,以及消费者对个性化住宿需求的增加,市场对优质、独特的民宿产品的需求是持续上升的。许多年轻游客倾向于选择民宿,因为它们提供了更具地方特色和文化体验的住宿选择。
2.政策支持
就以最近为例——
2024年5月发布的《关于推动民宿业发展的意见》,明确了民宿发展的方向,要求在数字营销、行业标准、网络平台、能力建设、技术应用等方面积极创新,大力推动民宿行业的发展。
2024年8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又明确提到,要培育一批中高端民宿品牌;同时要盘活农村闲置房屋,发展乡村酒店、客栈民宿等服务。
这些都是好兆头,说明政府在为民宿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要知道,欧美、日本和台湾的民宿行业之所以发达,与政策和法律的完善是有很大关系的。
3.存量房的转化
这些年房地产的局势大家也都看在眼里,全国各地大量闲置房屋和存量房,到底该咋消化呢?
有些地方政府正在积极鼓励将这些闲置房屋转化为长租或短租,借此盘活地方经济。
很多沿海地区的“海景房”大业主,从疫情时期就已经率先开始做这种尝试了。
通过将闲置房屋转变为民宿,不仅可以为房主带来额外收入,还能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4.精品民宿的潜力
如今,周边游、近郊游的需求已逐步替代长途游、跨省游,市郊民宿成为越来越多人逃离城市,奔赴田园生活的新选择。
根据市场调研,乡村民宿的入住率和客单价均呈现上升趋势,许多地方开始涌现出具有文化和艺术特色的精品民宿,这些民宿不仅提供住宿,还融入了当地的文化体验和活动。
期待随着服务的调整升级,民宿市场能迎来新的春天。
回到我们最初的问题——
“未来民宿行业到底还值得投资吗?”
这个问题很复杂,不能用简单的“是”或者“否”来回答。不管任何时候、任何行业,都有人赚钱有人赔钱。
挑战和共存的民宿市场,尤其需要我们来全方位地综合考量。
1.行业规范的制定
相比于成熟的海外市场,国内民宿行业尚缺乏统一的标准和管理规范,这是民宿质量参差不齐的主要原因。
未来,政府或OTA平台可能会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和管理细则,推进民宿开发和管理的规范化。
这将有助于提升行业的整体形象和服务水平,为消费者提供更安全、可靠的住宿选择。
2.多样化与主题化
民宿和酒店的根源性不同,就是民宿提供的不仅仅是一个住宿地点,更是一个能够传递文化和情感的空间。
民宿应该回归它本来的样子,更注重自身的品牌形象和特色体验,提供多样化的个性选择。
未来的民宿设计将逐渐摆脱过去几年单一的“网红”模式,越来越多房源会围绕特定主题进行差异化打造。
同时,多个主题民宿可能会在一个区域内形成特色鲜明的民宿集群。
3.提升服务品质
客人对于住宿的品质要求,一定会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变化,民宿的服务需要更加注重细节与品质。
虽然是“非标住宿业”,但服务却不能落后于酒店行业。
而且随着市场的逐渐成熟,资本的涌入也必将推动着民宿行业向高端化的方向发展。这意味着民宿行业的“大洗牌”时代即将来临,不合格的产品势必会被淘汰。
4.业态的多元发展
民宿的经营模式将不再局限于提供住宿和餐食,民宿的服务将逐步延伸到其他业态,你可以提供导游、旅拍、制作特色美食、非遗体验、徒步或骑行等无限可能的增值服务。
这从Airbnb的产品布局也能看出来——体验服务已经与住宿服务处于同等重要的位置。
5.连锁品牌的崛起
随着行业的发展,势必有越来越多的经营者将致力于打造独特的民宿品牌,并逐步扩大经营范围,实现连锁化经营。
未来,其他行业的品牌,比如酒店、文娱等,也可能进入民宿市场,使消费者在选择时能够更加明确品牌的价值和特色,带来更多的竞争与合作机会。
6.转型和升级
面对同质化竞争和客单价下降的挑战,转型升级已成为民宿行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传统民宿的经营模式无法满足现代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需求,经营者需要学习更先进的管理理念和运营模式。
专业房东需要引入智能化、数字化、专业化的管理工具,比如百居易,以不断提高自己的运营效率和顾客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