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文清华万字产品课(下)

同时,产品在精细化运营过程中如何解决需求问题,找到供给的平衡?这些理论又如何落实到实践中?我们又有哪些固有的思维需要做出改变?

下面,让我们继续跟随王慧文的思路,理解他的产品思维。

本文共23940字。(这可能是全网最全的产品课合集,建议收藏反复学习。)

StrategyforProduct

这部分会涉及到四个概念,PMF、《创新的扩散》、STP、4P,不要把这四个概念理解的割裂了,他们之间是互相影响互相印证的关系。一个产品或者一个业务最优雅情况下,会同时符合了这四个概念的理论。

PMF

PMF(ProductMarketFit)最早是BenchmarkCapital提出来的,马克安德森发扬光大。这个概念直译过来是产品匹配一个市场,或为市场匹配一个产品。

老王认为后者更正确些,如果为了产品而找一个市场,那就做反了,虽然也不是完全不可为。有一点很重要的是,无论你是要做一个多大的市场,最开始都需要找一个更锐利的切入点切入市场,这个PMF选择的越犀利,那早期的ROI就越高,成功的概率就越高;注意这是找切入点,而不是最终目标市场。很多早期公司成败的点就在于是否找到了PMF,不少创业团队没找到PMF却在发力,早早把钱花光了或把信心耗光了;另外一种错误的行为是找到了PMF却没有发力猛搞;更多的团队是在找PMF的过程中丧失信心散掉了。找PMF是很难的,后面的《创新的扩散》、STP、4P就是在帮你找到这个PMF,STP、4P这两个理论在《营销管理》这本书里都有论述,但是在《营销管理》这本书里STP、4P是用来做最终目标市场、商业模式设计的,而这里面用这两个概念是寻找切入点找到PMF用的。

《创新的扩散》

在新产品逐渐普及的过程中,用户接受的速度是不同的,所以我们把用户群按照接受速度划分成了5类。极少情况下会一个产品各阶段用户的接受速度差不多,毕竟iPhone也是做到第四代才大红大紫,一个产品不太可能在一开始就尽善尽美,有一部分用户在产品还很糙的时候就愿意用,要优先匹配这部分用户的需求,根据STP选择ROI最高的市场和产品。在产品设计和市场推广的过程中能分清扩散的阶段和匹配扩散阶段设计产品会极大的提高ROI,当资金、组织能力、研发能力都上来之后再拓展新的人群,提供更好的产品。

不同的人对创新的接受度不一样,有些人是EarlyAdopter早期接受这个创新的产品,有些人是EarlyMajority早期大众。这个理论非常重要,如果大家做一个新的产品或一个新的公司,你一定是在创新,你一定要先找到EarlyAdopter,你要用正确的Segment来找这些人,无论你做一个多大的市场多通用的产品,你也要在最初的时候有一些Innovator或EarlyAdopter,否则会因为产品、资源、人力控制不住而失败。

那我们如何去找Innovator或EarlyAdopter呢?最好的情况是你自己就是Innovator或经常和Innovator混在一起,典型的就是沃兹和乔布斯,所以他们混在那个群体里,乔布斯是销售能力最强的人,沃兹是动手能力最强的人。那么如何确定这件事当时有商业机会呢?如果你自己不在Innovator或EarlyAdopter那个圈子里,这事的难度就大幅上升了。比如说美团做toB的餐饮软件产品但公司里没人开过餐饮店,开过餐饮店的人也不会做软件。但也并不是完全没办法,这个时候要用正确的划分来降低自己找到Innovator或EarlyAdopter的成本。

年龄就是一个重要的维度,英国科幻作家道格拉斯·亚当斯有个很幽默的科技三定律:“任何在我出生时已经有的科技都是稀松平常的世界本来秩序的一部分;任何在我15-35岁之间诞生的科技都是将会改变世界的革命性产物;任何在我35岁之后诞生的科技是违反自然规律要遭天谴的!”这话虽然略有玩笑性质,但是确实反映了年龄对人接受新事物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再比如小米最开始的口号“为发烧友而生”,把最早的种子用户集中到了MIUI论坛里。创新产品最开始基本上都是为了一小波人而设计的,几乎没有一开始就做所有人群的产品的。

STP

STP(Segmenting、Targeting、Positioning),S是对市场做划分,分成很多块,T是在划分完的市场里选一块作为目标市场,P是市场和产品(供给端)的认知连接。这个理论听起来简单,但大家千万不要觉得听不懂的理论才厉害,STP这个理论虽然简单但非常牛有非常神奇的效应,你如果非常有效地应用了这个理论可以帮你大幅提高找到PMF的效率,这是一个很重要的PMF的方法论。

1.Segmenting

坐标系的划分可以有非常多的维度,把哪些要素选入坐标系中,是非常根本性地影响你对这个行业和生意和产品的看法的。

这里要引用《金字塔原理》这本书的一个原则,不重不漏(Mutuallyexclusive,collectivelyexhaustive),不重不漏是正交分解的文科表达,正交分解是不重不漏的理科表达。

事实上如果选对了划分要素去分析,那么很多时候结果会自己呈现。王兴经常说一句话,如果你分析得足够好,那么决策会自己呈现的。如果你要做一个很艰难的决策,那可能是你的分析不够好,你没有选择正确的维度和颗粒度去分析,所以怎么做都很艰难。

2.Targeting

第二个是Targeting,但绝对不是Segmenting搞完了再搞Targeting这样的流水线作业方式,有时候是Targeting找不到好的目标回过头来重新做Segmenting。T如果找不到可能是S的维度没找好或者颗粒度不对。找T的时候,要清楚自己在找切入点还是找目标市场空间,这个差别是很大的,比如校内网的切入点是校园市场,但目标市场还是所有的人群。选切入点的时候你要选从长期的维度来看对自己最有利的,长期有利的意思是不存在一个市场机会,你看到了别人没看到,所以别人也在找机会,你要尽可能避免一种状况就是你选了一个市场机会,别人也选了一个市场机会,各搞了5年之后可能双方发生了交叉竞争的时候发现可能是不平等竞争。

刚刚提到的几个公司,只有亚马逊是在第一天的时候就真正想过切入点的。亚马逊第一天的时候就要做EverythingStore,但切入点选了卖书,这个切入点是非常高明的。一个产品最开始的时候用户一定是畏惧的,行业的基础设施也是不完备的,企业的经营方法和系统一定是不成形的。书这个品类就很好,第一,书的SKU足够多,无论你在什么城市总有买不到的书,即便有你可能也不知道在哪;第二,美国的书是非常标准化的;第三在物流仓储上书这个品类不怕压不过期不怕摔;第四,早期电商购物很怕买到假货,但盗版书里的知识也是真的;第五,书的客单价不算太高;第六,互联网早期用户大多教育水平比较高,跟买书用户的匹配率很高。从这个选择里就看出了,亚马逊是很高明的。当时中国的电商网站有当当、8848等,当当的切入点跟亚马逊一样是从卖书开始,但是可惜没有抓住合适时机尽早迭代到EverythingStore,8848这个网站一开始就是一个EverythingStore,创始人还是很thinkbig的,但一开始就那么复杂的SKU早期企业的经营能力很难hold的住。所以,如果你曾经经历过寻找PMF的彷徨迷茫和挣扎,就会深刻理解亚马逊切入点的选择是多么的惊艳,这种决策质量从第一天就表明了这是家卓越的公司。

其实T的选择,不同的市场竞争环境不一样,尤其要警惕你的市场空间选得太大了,同行采用迈克波特竞争三战略里的专注这个战略,切掉你一块的市场就足够养活一家公司,这个时候你就面临了被人肢解的风险。男装里西装、牛仔裤、T恤、衬衫都有各自的品牌,你选择整个男装作为目标市场就风险很大。

Targeting这件事看起来很简单,但其应用却千变万化,要考虑的要素非常复杂。所以选择T的时候脑子里要存在着产品设计、想着营销效率、想着组织能力、想着资金效率。Craigslist不去做细分,因为每个板块要成千上万人的团队才能深入进去,对组织能力提出全新挑战。再比如美团外卖,起步的时候是从校园市场做起,其中一个原因校园里学生更加密集,商家的配送也比较简单,雇勤工俭学的学生来送,每单成本1块钱,所以不需要平台自建配送。平台自建配送对平台组织能力的要求高很多,更重要的是消耗巨额资金。而我们作为行业晚4年的后入者想要说服投资人起步就大投入来自建配送是非常难的,投资人会想我为什么不投资到家美食会,而投资一个后入场团队,当时到家美食会用自建配送的方式做外卖已经经营4年了。校园市场的速度比较快就能做到一个很可观的订单量,并且通过这个过程建立起初步的组织能力、系统能力以及投资人的信心。

3.Positioning

这是STP里听起来相对复杂的一个维度。Positioning是对于用户来说,你的产品是什么,用户为什么要选你的产品。有本书叫《定位》,还有本书叫《二十二条商规》,这里面不需要讲太多。

4P理论

Price、Product、Place、Promotion(价格、产品、渠道、推广)。这4P理论有人认为有顺序,有人认为没有,老王倾向于认为有顺序,第一是Price,第二是Product,第三是Place,第四是Promotion。

定价这件事可以写一本书,所以也无法在这里全面展开讲,单讲下为什么认为Price先于Product。定价决定产品,而不是反过来,这两者的关系就类似需求和供给的关系,总的来说在规模化生产的行业里需求比供给重要,定价影响需求,而产品是供给。比如说是iPhone该卖1W还是手机第一品牌该卖1W,iPhone利润的市占率远高于出货量的市占率。消费者愿意给智能手机第一品牌付出的价格就是1W元,至于iPhone的制造成本是1千还是5千都无所谓。这就是第一品牌的溢价,iPhone也好特斯拉也好产品上也并不是处处都让消费者满意,但由于他们是第一品牌,所以也无所谓,消费者也可以装作产品没问题,炫耀这件事能给品牌带来很高的溢价。造油车的时候,有些高端车和低端车的底盘可能是一样的,低端车只是高端车的减配。

第三个是Place对应中文应该是渠道。渠道有很多种,比如对宝洁来说,沃尔玛是渠道,当然现在淘宝京东也是渠道;对游戏厂商来说手机电子市场和抖音可能是渠道;最好的情况是你的STP和渠道产生了共振,比如开发一款二次元游戏,游戏题材和最后的推广渠道都在Bilibili,那么你的目标用户、游戏题材、推广渠道都高度集中于B站,你的成功率就会大幅上升。

最后是Promotion。这个比较复杂不细讲,但是可以举一个例子综合把STP和4P包含进来解释下。

这些渠道是一个4P组合,如果一个企业在同时经营几个4P组合,经营复杂度就比较高了,比如宝洁经营多个洗发水品牌。容易发生的一个情况是企业在经营多个4P组合的时候搞乱套了,定价、产品、渠道、营销都有可能搞乱套了。这里要注意STP和4P的匹配关系,用STP做完选择之后再分别应用4P。

互联网时代的4P理论

前面的4P理论是传统的4P理论。4P理论在互联网时代被提及的频率比之前的商业时代降低了,甚至有人质疑4P理论是否仍然成立。互联网时代这个理论是否成立以及如何应用,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

互联网的常用单位是比特,现实世界常用单位是原子。互联网那些大部分让人难以理解的事情都和比特与原子的差别有关系。比特和原子有很多根本性区别,第一是比特的传输速度比原子快,当前比特的传输速度接近光速,原子要慢很多,把一个原子从美国运到中国即便是飞机运输也需要12小时;第二是比特的复制成本比原子低很多,比如我们把1G的片子复制一次接近0成本,但原子的复制成本就高很多了,比如每多造一辆宝马车成本得几十万吧,在有些领域甚至是否可以原样复制都成问题;第三是比特是可编程的,原子是不可编程的。

这三个要素导致互联网时代的4P理论出现了根本性的变化,当然也有不变的地方,比如说Product的设计成本,前面说到开发Windows操作系统和开发一款宝马车的成本比较,其实是开发Windows成本更高,但开发完之后Windows复制的成本比复制宝马车低很多。因此比特时代固定成本高,复制成本和运输成本低,下载一份Windows操作系统的成本考虑到带宽成本最多也就几分钱,但从德国运输一辆宝马车到中国的成本是非常高的,这个成本结构的差别就为定价的想象空间带来了变化,宝马车的复制运输存储成本非常高的话定价就不能低于成本定价,还要考虑固定成本投入,还要考虑营销成本,这会导致宝马车非常贵,而软件复制运输存储成本低就带来了软件可以无限压缩定价,甚至压到0,定价变成0这件事本身对推广的影响就非常大了,也就是对4P理论中的Promotion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过去很多Powerful的模式都是将4P中的某一个P挤压为0而收取另一个P的费用。一个更常规的例子是Costco,你想在Costco上买东西需要先缴费成为会员,成为会员后里面的每一件东西都比外面便宜,所以买了Costco会员之后买的东西越多省的钱越多,那Costco为什么能做到比别人更便宜,因为Costco里卖的很多产品是白牌或者说自有品牌的,这个自有品牌的产品不花大量的市场费做营销,这个产品省下来的Promotion费用传导到消费者就变成了价格更便宜,甚至成为了在亚马逊战无不胜的时代里为数不多的不太受影响的零售公司,是因为Costco把Promotion变成0了,赚的是会员费。

4P理论一方面是我们做商业模式设计的框架,另一方面是定义产业链的利益分配的。因此今天的4P理论仍然是Powerful的,但今天最厉害的一些商业模式是将4P中的某一个挤压为0进而获得强大的优势,然后在另一个P里赚钱,而互联网的存在大幅地提升了这种可能性。

书单:《金字塔原理》,可以了解下其思想;《营销管理》,大而全的讲营销的书;马克安德森的博客pmarchive.com。

Q&A

1.社区团购怎么理解?

2.美国互联网公司的单一战略vs.中国互联网公司的平台战略

①如果一个产品聚合了非常多的功能,前面讲过这种做法的好处,但也有坏处,比如下载包很大,这就意味着对网络和带宽有要求,中国的4G基础设施建设是很好的,这件事上美国和其他国家做得没有中国好,下载包太大会导致下载出现困难;

②第二个原因是中国的人均消费水平还可以,小米在中国卖的普通机型在印度卖不出去,小米在印度卖得很好的是低端机型,低端机型就意味着CPU慢;

③第三个原因是,美国公司有语言优势,所以做一个产品他默认是国际化的,市场是全球市场,而汉语基本只用于大中华地区以及新加坡,所以我们的语言障碍很大,产品默认很难国际化,而中国国内市场又很大,所以我们做的很多判断是基于中国市场的独特性做判断的,如果做国际化的话不能把APP做得太复杂,而本地化的话用户一旦获取了你就要把用户价值最大化。

StrategyforOperation

分层经营

没有一个产品可以满足其所在领域的所有需求,也没有一个经营分层可以解决所有需求,不同的经营分层的差别是很大的,如果你不做经营分层而同行做了,这会导致你在对手的分层里没有竞争力,而分层也是非常难的。

分层经营的挑战在认知和组织层面都很大。比如团购这个生意如果公司觉得用户少了要搞用户,团队最简单的办法是搞头部商家,因为这些商家对用户的吸引力最强,如果觉得商家数量少了团队就会搞尾部商家,因为这些商家数量多,偏偏腰部商家被忽略了。分层经营之所以难不光是经营逻辑,也考核公司的组织能力,如果只用一个KPI去考核就会导致偏差。

再举个例子,比如说每个公司都有一些产品线。比如奔驰的产品也分很多层,每家公司都会有一两个主打的销量特别高的产品,每个产品都有自己的营销团队,主打产品的总利润额比较高,他们花钱的灵活度也比较高,所以他们在各种地方就会更容易花钱,通用汽车曾经请过泰戈尔伍兹给自己的大众款汽车做过代言,那么问题是大众款用泰戈尔伍兹做代言,那凯迪拉克请谁做代言呢短期来看这些做法的反馈可能是正向的,但长期是不利的,这是企业经营中比较麻烦的地方。

分类经营

龙神说分类就是设计。如果我们对中国的互联网行业只砍一刀做分类,那么可以把公司分成供给和履约在线上的和供给和履约在线下的。

两类生意的基建不同,淘宝的基建包括物流和支付,而服务业和电商完全不同的基建是地图,外卖、单车、打车、点评都对地图的要求很高(因此定位时长就很重要)。

商品零售这个行业里供应商是有规模效应的,淘宝和京东的供应商都是规模化生产的,而服务业的供应商比如配送员、滴滴的司机都是没有规模效应的,物是生产出来的,人有反规模效应。在面临巨量订单的时候,淘宝上商家的成本是下降的,因为可以大批量生产且库存周转快,而巨量订单下服务业的边际成本是更高的,且时效性要求很高,消费者没法攒着一起消费,这导致经营逻辑发生根本变化,生产经营逻辑变成了削峰填谷。

招商也不同,淘宝是全国招商,所以招商的时候备选的供应商有很多,决定了不需要在招商这件事上花太多精力,而美团的业务一个地方的商家只能服务一个地方的消费者,所以每个地方的商家都要做地推,要求相应的组织能力做地推,所以淘宝招商在杭州(纯线上),美团的招商团队在全国。

不同信息可见度的产品的核心方法有区别。张小龙做产品的方法和今日头条的方法差别巨大,张小龙说做产品要用心,字节跳动是全数据驱动的,谁数据好谁跑出来。所以时至今日腾讯还没做好信息流和短视频,当然字节跳动搞个飞聊也完全没有进展。因为核心产品方法有根本差异,用最简化的方法描述他们的差异在于A1A2主要靠用心,A3A4主要靠算法,腾讯长期靠人脑而不是靠机器导致他们在机器学习上的算法不够强,尤其是把搜索业务卖给搜狗之后,但不是他们算法不行,而是他们应用算法的能力不够强。

Q&A环节

1.中国腰部企业少,头尾企业多的情况是不是不健康?

目前看还是挺健康的,美国有美国的特色,中国有中国的特色,只要经济政治制度互相匹配不错位,就是健康的。

2.交叉学科的Synergy问题

查理芒格的思维理论和乔布斯的思想“学习很多领域最前沿的成果”有相似之处,不同学科之间的碰撞有时候会产生奇妙的结果,因为查理芒格不太做科技业的投资,所以不太需要最前沿的成果,只学习最经典的理论就可以了,而乔布斯在创新最前沿,所以要学习最前沿的成果。贝索斯是科技业的巴菲特,他把巴菲特的资本理论用在了科技业,Bezos是管理领域的集大成者,各个方向的管理理论他都很好地应用在了亚马逊的管理里。

3.美团为什么不做小程序

需求(Needs)

需求(Needs)很重要很难也很微妙,产品经理这个职业是从企业界产生的,虽然产品经理每天都在考虑需求(Needs),但互联网圈子里对需求(Needs)这个词并没有标准的定义。尤其麻烦的是中文里“需求”这个词在英文里对应了好几个词,而且在工作中都会出现“Needs”“Requirement”“Demand”。在经济学上对需求(Demand)有清晰有效的定义:一定的周期内,一定的价格水平下,消费者愿意并且能购买的商品数量。但是这个定义基本上只在讨论“供需关系”的时候才用。而产品经理在讨论需求(Needs)的时候使用的并不是这个定义,只是中文恰好是同一个词,这导致这个词的使用有很多误导性。如果我们给这三个英文单词做个比较的话,大概是NeedsàRequirementàDemand。Needs是指用户原始的动机成因,Requirement是根据Needs产生的对产品的设计要求,Demand是产品生产出来后市场上的需求量,常和供给量一起讨论。这一部分里我们讨论的需求是Needs。

如果你要做产品,你一定希望做一个很多人都在用的产品,而事实上一个很多人都在用的产品就一定满足了很多人的需求(Needs),简言之就是一个大需求(Needs),需求(Needs)有大有小。我们对需求(Needs)的理解和判断就非常重要,我们要理解各个维度的需求(Needs)。

一、需求(Needs)的不可满足性

在人类的需求(Needs)中,能满足的需求(Needs)远远少于不能满足的需求(Needs),因为很多需求(Needs)根本当前的科学就解决不了。长生不老是一个非常正当的需求(Needs),但不可能被满足,老王第一次认识到这个事情的时候抑郁了半年;我们很早也就能意识到人是不能飞的,莱特兄弟很成功,但也有很多尝试去飞的人死掉了,所以大部分的需求(Needs)是不能被满足的。如果大家有一天真的做了产品经理的话,大家都在说满足用户需求(Needs),如果你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Needs)这可能会使你产生内疚感,但如果你认识到了大部分需求(Needs)不可能被满足,你就可以坦然面对这一点了,这是一个非常Powerful的认知。

在自然科学框架内能解决的需求(Needs)里,ROI正的需求(Needs)远远少于ROI负的需求(Needs)。大家都有各种需求(Needs),经济学意义上来说有很多需求(Needs)满足的产出和成本是不对等的。比如“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就是一个典型的ROI为负的需求(Needs)。如果你是做toB的产品,这种需求(Needs)就更多了,客户会提很多莫名其妙的需求(Needs)。大家都知道经济体的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正外部性就是说对社会产生的价值大于消耗的资源,负外部性就是反过来。

即便是ROI为正的需求(Needs),这个需求(Needs)是不是支持一个的团队可规模化运作,可支持一个团队规模化运作的需求(Needs)远远少于不可支持一个团队规模化运作的需求(Needs)。满足需求(Needs)的ROI不是正的就可以,还要达到一定体量。

即便有需求(Needs)支持一个可规模化的团队,也要考虑它是否支持一个公司有竞争力地生存。经常有人通过各种渠道问老王,某个事很适合美团为什么不做,这说明有些事只适合有一定的业务体量基础的公司去做,并不支持独立做一个公司。真正能支撑你独立做一个公司的需求(Needs)是很少的。很多产品经理做的只是一小块功能,这部分需求(Needs)不足以支撑一个独立的公司存在。

大家对需求(Needs)要高度尊重,实现不了的需求(Needs)也是需求(Needs)。即便需求(Needs)有如此大的不可满足性,我们仍然要高度重视需求,即便是无法实现的需求(Needs)。老王的微博原来的签名叫轻松成功学创始人,最近改了,当然这是个玩笑,很多人不知道为什么,因为轻松成功的需求过大,而轻松成功是不可能的,所以即便这是实现不了的需求(Needs),你给他一些虚假的期望都可以获利,比如《穷爸爸富爸爸》这就是一本典型的轻松成功学。老王是通过这个签名表达对需求的致敬,即便是不可满足的需求。

二、需求(Needs)的永恒性和变化性

铃木敏文说最重要的是读懂世界的变化,但读懂是很难的。互联网上最近出现了一种文体是赘婿文,老王觉得自己没有能把赘婿文的流行和社会中发生的宏观的基本面变化联系起来,如果我们不能理解基本面的变化,我们就不能抓住基本面带来的行业的产业机会。在研究历史的流派中有个流派叫唯物主义史观,唯物主义史观认为英雄的出现是环境因素的变化导致的,是环境塑造了英雄,例如没有爱因斯坦也会有别人搞出相对论的,因为当时人们已经观测到现有理论无法解释的科学现象了。所以我们要回到最基本的理论来看需求(Needs)。

我们看到的需求(Needs)固然是需求(Needs),但这个需求(Needs)的变化是由很多根本性的要素驱动的。有些需求(Needs)可能没变化,但由于科技等因素的变化导致实现需求(Needs)的可能性发生了变化。还有些需求(Needs)是因为社会环境、财富水平、人类认知等方面的原因,导致需求(Needs)被放大了,在人类的层面需求(Needs)存在就存在、不存在就不存在,但需求(Needs)的强弱、广泛度、可实现性是受很多因素影响的。

只有理解了需求(Needs)和解决方案匹配背后的动力原因,才能让实现需求(Needs)更犀利。产品经理要考虑非常多的需求(Needs),稍微有体量点的公司都有各种专门开发的工具来管理需求(Needs),所以产品经理会被淹没在各种需求(Needs)里,只有抓住重大关键的需求(Needs)的成因,才能知道什么是ROI更高的需求(Needs),所以我们时时刻刻都要去评估需求(Needs)的普遍程度、需求(Needs)强度、实现需求(Needs)的ROI。

伟大需求(Needs)的机会窗就像天空中的闪电,是正负电荷团击穿空气发生的瞬间,正负电荷团起码有一个在移动中积累,要么是需求(Needs)电荷团,要么是实现可行性电荷团。

到家美食会一开始只能服务客单价80块钱的客户,就是因为当时他配送解决方案里没有可以给配送员定位的手机,所以给配送员派单的时候,只能一单一单派,无法知道配送员的实时位置和未来运动的方向,来用系统拼单,而这是降低配送成本提高配送效率的很重要的一个方式,做不到这个效率就上不去,所以美团里很重要的一个团队就是调度团队,这个调度团队很重要的一个任务就是用好配送员的实时位置信息,把这个基础建设应用到调度中去,有实时调度赋能的配送员的配送能力是远大于没有被赋能的配送员的。老王去欧洲交流的时候,欧洲人口更稀疏,所以配送员一天能送十单八单,美团的配送员由于系统拼单一天送二三十单,这里面也有位置信息的影响。

美团有个业务叫单车,今年又做了电单车,目前看电单车做得还不错,所以美团内部讨论电单车是不是应该做推广能不能全球化,研究半天后发现中国的电单车成本非常低,其他国家的产业链没有中国这么低的成本,而且其他国家移动支付的渗透率比较低,电单车对移动支付的依赖是很高的,移动支付高度发达之后才可能实现。把全球的主要国家的移动支付渗透率拉一个列表下来,发现中国30%几,其他全都是2%、3%的水平,因此在其他国家很难做,所以现在又在讨论说能不能用电单车做移动支付,把思路反过来,但这个决策的战略性就发生了变化,就变成出海做移动支付了。这就说明了基础建设很重要,很多东西之所以成为可行是它的基础建设出现了突破,基建让实现这个功能的成本降低了。

这里还有一个问题,为什么这个需求(Needs)现在可实现了。如果有一天你做产品的话,你会有一个痛苦就是,当一个东西已经实现的时候,大家会觉得这个东西如此自然,就应该是这样子,但没实现之前总有人质疑怎么会有人用这个东西呢。比如老王当年做校内网的时候,网站已经上线了有几百个用户的时候,有个朋友跑过来评价说怎么会有人用这个东西呢,还讲了很多理论,说社交网络在美国火在中国缺行不通,因为美国人和中国人差别很大,中国女性很保守美国女性很开放,让中国女性在社交网站上上传一张照片被别人指指点点,这个事是行不通的。当时老王和王兴对人性的把握也不够强,最开始做社交网络是因为六度社交理论不错,反正就是当时你和任何人讲这件事,总能找出各种反对的理论。

三、如何识别需求(Needs)

一是怎么识别它,二是怎么来看待这件事。这是很困扰人的,也很值得讨论,这里提供一个老王根据个人经验来看可用的办法。既然过去有人尝试过,那我们要搞清楚过去那些人为什么没有成功。没成功的原因可以有很多,尤其要研究那些挺成功的失败,挺成功的失败就是那些曾经红火过甚至接近成功了最终却失败了的案例。

有了RSS问题仍然很大,就是创作者群体和读者群体仍然是很窄的,是对前沿的认知有创作能力和阅读需求的人。走到这里行业发生了分叉,其中一个是微博。微博这个分叉随着流量成本越来越低、手机拍照越来越方便、机器学习个性化推荐依次发展出了Instagram、今日头条、抖音、快手。

网页时代的Facebook就有相册这个功能,第一代的相册是纸质相册,之后是光盘相册,之后是电脑里的相册,再之后是存到网上去,其实从电脑相册到网上相册这一步是没那么自然的,因为电脑相册也随时都可以看,网上相册还要收钱还有被盗的风险,但网上相册有一个优势是写东西的时候引用或者给朋友转发就方便多了。FB在相册里做了一个圈人的功能,当时老王做校内网的时候很shock,觉得这个功能太炫酷了,这个迭代的前提是Facebook里有真实好友关系。相册再前进一步就是手机相册,之前的相册是拍照之后要上传到相册里,手机拍照之后照片可以立即传到相册里并转给朋友们,对于一个已经有社交关系的网站来说,实现这个功能非常容易,这导致了拍照、上传、转发的成本大幅降低,进而转化率大幅上升,社交网络里图片的生产也大幅提高了,看的人可看的内容也大幅增加了,体验也变好了。

四、微观层面的需求(Needs)

刚才说的需求是开创一个行业的大需求(Needs),现在说具体的微观的需求(Needs)。识别微观的需求(Needs)也很难,是因为我们很难直接看到需求(Needs)的真面目。

一是基本没有用户会直接说出自己的需求(Needs),大部分人提的是Demand或者Requirement,极少有人提的是Needs;比如公司里销售团队说需要CRM,CRM是很复杂的产品,总不能因此搞一个Salesforce出来,再比如日常生活中谈恋爱女生不会直接说出自己的需求(Needs),她可能会生气或让你猜,如果遇到了能说出自己需求(Needs)女生的话你的命就太好了,作为一个直男也可以很幸福(比如老王自己);再比如工作中客户也不会说出自己的需求(Needs),就像没有汽车的时候人们想要更快的马而非福特汽车;比如产品经理要搞用研,用户调研是很麻烦的,用研里有个霍桑效应指的是在Taylor的管理学时代里,研究如何提高流水线工人的效率,做了很多测试,看流水线的灯光亮度来看工人的效率,亮度调高或调低工人的效率都会提高,这并不是因为现在的灯光亮度是工作效率的最低点,而是工人知道工厂在做实验,这是调研里很麻烦的事也是广泛存在的现象。

人的心理活动是非常复杂微妙的系统,最后的反应只是一个结果,中间转了多少次弯你根本没法知道,甚至真话假话你根本没法知道,用户自己有时候也没法知道。如果两个人面对面坐着,如果你沉默,很多人为了打破沉默的局面,会愿意说任何话。如果产品的体验不好,做用研可能没什么结果,很少有用户能真正反馈自己的产品体验,部分原因是有人能用自己不能用会让自己显得傻,所以反馈的时候不会把自己操作的流程完整地反馈出来,用户在极力回避讲真实情况。在工作中或生活中如果遭遇挫折,把这个经历讲出来的时候人是很脆弱的,人就会不好意思把事情原原本本地讲出来,只会变成一种情绪。有时候公司里是管理的问题,但却要求产品经理做一个产品,是管理问题而不是工具问题,那么这个产品也做不好,也无法理解做这个产品的真实需求(Needs),然而指望自己的领导胜任也是不太现实的想法,彼得原理是管理学里的万有引力定律:在一个科层制的组织中所有人都会晋升到一个自己不胜任的岗位上去。

很多时候需求(Needs)只能猜,猜的命中率就很重要了,一个猜的方法是通过设置产品功能选项让客户选择选择来实现对需求(Needs)的识别。比如阿干和王兴可能提的需求(Needs)是一致的,但在产品功能设计的要求上会出现不同;再比如女生生气的时候男生不断做各种尝试来猜测她到底为什么生气。一种可能是通过不断地试探试到了真实的需求(Needs),另一种可能是试了很久发现需求(Needs)没法满足。所以我们要不断设置选项来找到真正符合用户需求(Needs)的功能。美团里一度想做一个(在公司内部)给商家做评分的功能,乍一想只是做一个评分而且各部门也都觉得需要这个东西,但做了一版发现大家不满意,于是老王问阿干是不是想把用户满意度高和用户满意度低的商家区分开,阿干说不是,又问是不是想把销量高低的商家区分开,问题是品控团队既不想按销量也不想按用户满意度区分商家,而是想把拿了预付款后没有偿付能力商家找出来,所以同样是想要“商家评分”销售和品控的需求(Needs)差别很大。

不仅内部的团队如此,外部的客户也是这样的,客户和你说产品缺什么功能是一个很普遍的情况,但你真的做出了这个产品客户也不一定就会用的,客户这么说只是因为你问了他不得不回答,可能只是因为他不回答的话可能显得自己很傻,他可能只是不是你的目标客户而已。客户可能有很多潜在的真实回答,比如产品太难用了他未必会直接说出来,说出来会让你难堪或者显得他自己傻。在产品早期的时候去问不用这个产品的人为什么不用很可能是一个无效的方法,真正有效的方法是问那些用了产品的人,这些人心里是有一定认可度的,且在使用的过程中遇到了问题。在我们讨论需求(Needs)的时候,有很多的误区需要去识别,很多人会提解决方案,因为解决方案不是需求(Needs)本身,就像CRM里可以有无数的需求(Needs),那个时候美团真正重要的需求(Needs)只有少数几个。

THE END
1.2022年西安宠物行业市场突围及需求分析报告.docx中国西安宠物行业上游议价能力分析 163、中国西安宠物行业下游议价能力分析 164、中国西安宠物行业新进入者威胁分析 165、中国西安宠物行业替代品威胁分析 17(四)、初创公司大独角兽领衔 17(五)、上市公司双雄深耕多年 17(六)、西安宠物巨头综合优势明显 18六、西安宠物行业多元化趋势 18(一)、宏观机制升级 18(二)、...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33323394.html
1.宠物屋行业格局与主流厂商分析贝哲斯咨询宠物屋行业格局与主流厂商分析 据贝哲斯咨询发布的宠物屋市场调研报告,全球宠物屋市场规模2023年达到 亿元(人民币),中国市场为 亿元。报告结合全球经济政策形势和市场动态,对全球宠物屋市场做出合理预测,预计至2029年全球宠物屋市场规模将会达到 亿元,以 %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23100593.html
2.宠物行业新机遇:生态系统构建全解析与发展路径定制化服务:根据宠物的个体需求,提供定制化的饮食、健康管理等服务,已经成为行业的新趋势。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个性化设计,企业能够为每一只宠物量身打造专属的服务方案。例如,某些宠物食品品牌根据宠物的年龄、体重和健康状况,提供个性化的营养配方。 情感连接:增强宠物主与宠物之间的情感纽带,也是行业生态系统构建的重要方面。https://www.qika321.com/hangye/215.html
3.2022挑战杯创业计划书(精选12篇)四、市场分析 (一)宏观与微观 现代女性,尤其是18-35岁之间的女性,存在着很浓的追“风”情结。韩版服装受到热烈追捧,这种非正式的具有个性美的服装深受广大女性的喜爱。但专卖店的'韩版服装价格相对较贵,对于因上班和学习不能经常上街的女性来说,没时间也没心思买那么贵的衣服,这为网上韩版服装的销售提供了一定的市...https://www.yjbys.com/chuangye/ziliao/chuangyejihuashu/580386.html
4.火锅店创业计划书(通用15篇)二、环境分析 1、宏观/微观 环境分析 要了解涮羊肉,就先得了解涮羊肉的起源。涮羊肉传说起源于元代。当年元世祖忽必烈统帅大军南下远征。在一次行军中,他猛想起家乡的菜肴——清炖羊肉,于是吩咐部下杀羊烧火。厨师知道他性情暴躁,于是急中生智,飞刀切下十多片薄肉,放在沸水里搅拌几下,待肉色一变,马上捞入碗中,...https://www.fwsir.com/fanwen/html/fanwen_20230613161051_2981421.html
5.创业计划书通用15篇一、市场分析 随着养宠物的人不断增多,宠物经济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以纯种狗和猫为主的宠物市场,年消费增长的速度在20%以上,目前,与宠物有关的产业,可以分为“宠物赚钱”和“赚宠物钱”两部分。“宠物赚钱”包括宠物买卖、配种以及繁殖等交易,宠物赚钱是“一锤子”买卖,只能赚一次钱,但利...https://www.wenshubang.com/chuangyejihuashu/3711451.html
6.营销方案(精选14篇)二. 市场调查分析 从业内人员研究分析表明,20xx年后,宠物行业和市场消费水平逐年翻倍增加,行业逐渐形成规模,目前全国共计1000宠物店。本来单一的宠物美容开始结合宠物日用品市场,深受消费者喜爱,此行业竞争愈加激烈。 据统计,我国目前宠物数量至少1亿,并且宠物市场正保持年均20%至30%的速度增长。所以宠物是一个巨大的...https://www.ruiwen.com/cehuashu/3316268.html
7.中国汽车旅馆发展现状三、六星汽车宾馆引领酒店新发展 作为中国内地首家全面引进台湾汽车宾馆理念、设计、运营的汽车宾馆,六星汽车宾馆将私人水疗、KTV、影院、棋牌、派对等娱乐功能融合其中,全面满足不同客户的多样化需求,已经成为都市休憩、家庭派对、朋友聚会、接待客户的又一理想选择。六星汽车宾馆的每间房间都从不同的精品主题去研发和设计...https://www.360wenmi.com/f/filewr14x114.html
8.调查周边环境的生物.doc17篇(全文)在学习方法上,从宏观到微观,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有利于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程标准》倡导探究学习,而调查是科学探究的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对身边生物的调查,力求使学生认识并掌握调查的一般方法,使之具有科学性、合理性,便于后续探究活动的进行。 二、学情分析:...https://www.99xueshu.com/w/fileijjrfwqz.html
9.经济型酒店微观选址适宜性研究——以上海中心城区锦江之星为例2.3.3 经济型酒店微观选址区位的适宜性分析 利用空间分析获取所有评价单元对应的指标值,根据 熵权法求得的权重值加权叠加,得到所有评价单元的适宜 性评分.通过分析与经济型酒店微观选址的评价指标及其 作用的集合效应的适宜性程度,分析经济型酒店微观选址 区位的适宜性等级,指导经济型酒店在选定区域的微观 154 HUMAN ...http://rwdl.xisu.edu.cn/CN/article/downloadArticleFile.do?attachType=PDF&id=9182
10.田园综合体的100个盈利点和建设步骤?这种类型前提条件就是农业产值本身特别高。例如,高端有机农业、精品水果等。 我们知道自从人类实现工业化后,宏观格局上农业整体产值是不如工业的,从欧美到中国都实行农业补贴保护政策。但局部微观上,有些农业园的纯农业产值依然较高。 ? 例如:欧美引进、近年兴起于中国大城市的CSA农场(CSA)翻译过来为 “社区支...https://m.jia.com/zixun/article/543640.html
11.和崇拜上司出差商务酒店三月三十一日他告诉记者,“国庆前后,股市氛围太好了,连我一个平常不怎么关心股市的都刷到了好多有关A股的视频,有教怎么开户的,有分析行情的,也有晒自己投资收益的,总结‘一个字’就是‘牛市来了’。”在这一热烈的牛市氛围下,刚工作不久的小郑也拼拼凑凑弄来了快5万元钱,一举冲向了股市。他心里也非常明白,“‘人不...http://www.hfhome.cn/edu/4378493069.aspx
12.实习报告范文合集15篇测量学内容主要包括测定和测设两个部分,要完成的任务在宏观上是进行精密控制,从微观方面讲,测量学的任务为按照要求测绘各种比例尺地形图;为哥哥领域提供定位和定向服务,建立工程控制网,辅助设备安装,检测建筑物变形的任务以及工程竣工服务等。而这一任务是所有测量学的三个基本元素的测量实现的:角度测量、距离测量、...https://www.oh100.com/a/202306/6982194.html
13.希尔顿惠庭入华2周年:旅居酒店如何发展壮大?最后,酒店业主投资人要做到“盯紧宏观瞄准微观”,有的放矢投资旅居产品。 盯紧宏观,就是要关注行业及政策面带来的发展机遇,比如关注医药、供应链等核心产业发展将带来可观的住宿需求;关注市场对于地产发展项目或区域发展中酒店品牌的品牌政策面要求,比如发展县域经济、盘活存量资产、乡村振兴等等为旅游投资和品牌建设的需求...https://i.ifeng.com/c/8H3AxGa9zeh
14.皖西学院二级学院及招生专业简介培养目标:培养具备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基础,一定的计算机与外语应用能力,系统地掌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所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以及专业所必需的基本技能,掌握新材料研发和生产、材料测试与性能检测的理论和技术,能在材料科学与工程及其相关的技术领域从事新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或材料的测试分析、性能检测、相关...https://www.gaokao.cn/school/337/newsdetail/68001/165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