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网友晓晨(化名)入住内蒙古包头一酒店时发现房间有摄像头。当她曝光此事并写下差评后,收到了一份民事起诉状。去年,在江苏连云港一酒店,有住客在房间发现偷拍摄像头,向酒店要说法时,酒店方称摄像头为住客所装。为此双方均报警处理。
近年来,多起酒店偷拍事件中,住客和酒店之间的“冲突”不断上演。(据11月21日新京报)
酒店偷拍事件层出不穷,不仅严重侵犯了住客的隐私权,也让酒店的声誉和信任度大打折扣,其实是一件双输的事情。但是整体来说,住客花钱住店,却被随意偷窥和窃取隐私,个人权益严重受损,还承担了巨大的精神压力,肯定是最大的受害方。但在类似事件的处理中,不难发现,很多酒店也倾向于将自己塑造成受害者,对住客的合理诉求采取消极态度,甚至认为住客的维权诉求是损坏了自己的名誉,这种态度不仅对遏制偷拍泛滥没有任何帮助,反而加剧了住客与酒店之间的矛盾和不信任感。
酒店之所以在偷拍事件发生后喜欢以“受害者”自居,很大程度上源于其对自身责任的逃避。在偷拍者难以确认的情况下,酒店往往认为,摄像头不是自己装的,自己就不应该为此承担责任。而且,发生偷拍事件,酒店可能面临客源流失、负面舆论扩散等问题,部分酒店在处理此类事件时会首先考虑自身利益,避免承认错误或承担责任,以免影响经营状况。
一些酒店的经营者、管理方对法律法规认知不足,不清楚在隐私泄露事件中酒店应承担的具体义务。一遇到住客投诉,本能地就会因为不想承担责任而选择推卸,甚至采取诉讼等方式试图“反制”住客,根源其实就是法律知识的欠缺。
事实上,酒店、民宿的经营方如果能够积极应对偷拍事件,主动承担责任并采取措施来防范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不仅能够赢得住客的信任和支持,还能够提升自身的品牌形象和竞争力。面对日益严峻的偷拍威胁,酒店作为“重灾区”,不应仅仅满足于被动应对,而要主动出击,积极作为,从源头上杜绝类似事件的发生。
严防酒店、民宿偷拍,本就不应该全靠顾客自己“教科书式反偷拍”,经营者对此责无旁贷。如果酒店真的认为自己是受害者,那么也应该和其他的受害者,也就是广大的住客站在一起,筑牢反偷拍的安全防护网,合力斩断偷拍的黑灰产业链,让大家住得更有安全感,整个行业也自然能收获消费者更多的信任和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