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本报记者马汉青通讯员刘湛萱实习生陈玉苗
“太阳神”就是他设计的
说起中国的CI,就不能不提“太阳神”这个品牌,它的CI战略,曾经成为众多企业争相模仿的成功典范,而这,正是潘殿伟的成名作。
2000年以后,广东的私营企业迅速发展,企业家们的品牌战略的意识越来越强,潘殿伟又为长隆夜间动物世界、立白、中森名菜、侨美食家等策划了CI形象。这一阶段,潘殿伟更注重的总商标下的多品牌发展战略的新思路,他参与策划的中森集团CI,就是由中森会、中森名菜、澳门街、鱼米之乡等多个子品牌组成,代表不同的档次和风味,这一思路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CI是一种无形的大
成功的CI战略,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曾几何时有人甚至将其追捧为万能的神。然而,当一些企业经营出现起伏时,有人又极端地把责任归结于“片面追求CI”。
潘殿伟说,CI战略,不是包打天下的神仙,但它是企业发展战略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首先要明确,任何企业、市场都需要CI,只是不同的企业、市场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所侧重而已。一些面向中间市场的产品,如钢材、水泥等,CI设计的重要性可能不是第一位的,但面向终端的消费品,CI设计的重要性就要放在极为重要的位置。同时,CI只是一种技术手段,企业发展不是单纯靠CI,还有人才、资源、产品价格、质量、技术、金融操作等一系列的问题,这都不是靠CI可以解决的。
但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却不能不需要CI。因为一个成功的企业形象识别系统,体现了企业的经营理念和经营高度,它把企业的营销提升到文化的层面。开一家麦当劳不简单,开一万家麦当劳就更不简单,这时的麦当劳就是一种文化。房地产业也一样,建房子是一回事,但如果通过成功的CI,赋予高品质房地产以一个整体的文化形象,那就到了另一种境界,体现出居住的文化。
CI空间依然很大
中国的CI产业发展到目前比较成熟的程度,行业未来的发展将怎样走?作为最早参与其中的一批人,潘殿伟有独到的体会。
潘殿伟说,中国的CI市场仍在迅速发展,这在2000年之后表现得特别明显,整个市场份额较之上世纪90年代,增加了一倍多。从一般经验看,CI设计的投入,应该达到创办企业投入的3%左右较为合理,比如,投资1000万元,CI方面的费用应达到30万元。现在国内的企业已经普遍有了品牌意识,但实际的投放则远未达到这样的比例,不少经营者愿意花几十万元买辆车甚至吃一顿饭,却不愿意投入到长远的CI发展战略。中国的CI市场空间仍然很大。
但是,行业本身的发展,却面临很多挑战。潘殿伟说,国内而言,广州、深圳、北京是CI产业比较发达的地区,人才也不少,但面对中国市场已经国际化的现实,在专业化及创新发展上,还有更多的路要走。
人物档案
姓名:潘殿伟
职业:中国CI设计界的开山鼻祖之一
爱好:爱当CEO
形象:留着一头艺术家常见到长发
链接
叫好又叫座才是成功的CI
如何衡量一件CI作品是否成功?那就应该是叫好又叫座,由市场的成效来作检验,这就要求创作人员除对市场敏感外,还要用专业的素质深入到市场。比如,做餐饮业的CI设计,除了菜式出品好外,作为CI,其整个经营模式要同步,甚至超前。做汽车行业的CI设计,就要考虑到产品的品牌、外观、流行元素等等。离开了行业本身的专业知识,在市场越来越细分的情况下,就很难做好,CI设计业界的挑战,也就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