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机构:河海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南京,210098河海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南
京,210098
出版物刊名:文教资料
页码:52-54页
主题词:翻译策略;直译与意译;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归化翻译与异化翻译
摘要:探讨翻译策略,通常会用二分法来谈论直译与意译、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归化翻译与异化翻译等概念,但有不少人往往把这些概念混淆在一起.本文对直译/意译、语义翻译/交际翻译和异化翻译/归化翻译三对翻译策略通过实例进行探讨研究,追溯其根源,弄清其概念.
242
2020年40期总第532期
ENGLISHONCAMPUS
金庸武侠小说归化翻译策略研究
——以《射雕英雄传》(卷二)英译本为例
文/张云燕
对译者翻译策略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推动中国文学走出去。本文在区分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的基础上,发现译者主要通过增译、意译、改译和删译等方法来实现归化策略,以提升译文的流畅性和可读性。
【关键词】金庸武侠小说;翻译策略;归化;翻译方法【作者简介】张云燕,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
引言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文化“走出去”日渐受到国
果。
一、翻译策略与翻译方法
翻译策略指的是“选择待译的外文文本并采取某种方法将其
翻译研究中的概念混淆
作者:岳曲张森
【摘要】在英语翻译时通常遵循三大准则:策略上的翻译、方法上的翻译和技巧上的翻译。然而,许多译者在进行翻译时无法较好地运用和区分这三者,原因在于本身这三个概念容易令人混淆。因此,本文主要是先对这三大概念进行区分,从概念的解释、特征与三者之间的关系的角度出发进行剖析与阐述,以期为译者在运用这三大准则时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翻译策略;翻译方法;翻译技巧
一、引言
当前学界对于具有较大争议性的翻译概念的定义通常分为以下几类:第一类国内学者普遍存在的翻译:将demostication当作翻译方法的同时又被视同为翻译策略,将三个概念进行了混淆,并且不止学生如此,甚至有的专业老师也无法分清;还有一个是将“增译”、“删减”等典型的技巧型手法当做是翻译策略。另一类是国外译者存在的通病,把同化或者异化当做策略类翻译的同时又把意译当做策略类翻译。
二、三大概念的具体解释
(一)翻译策略
目前较被学界所认可的关于翻译策略的定义是由Chesterman提出的,他认为策略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是在特定的语境下的为解决问题所特制的方案。从他的表述来看,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较为宏观层面的类似于指导原则的这样一种翻译方法的集合。从这点出发,那么关于翻译策略的理解则会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知。
(二)翻译方法
在互联网百科和词典上关于方法的定义可以概括为:解决问题或实现目的而采用的一种程序化的手段。英文的定义则是:aparticularapproachtodoingsomething。从以上的定义可以看出来,方法是一种特定的途径,是被包含于策略之中的。对于翻译方法则可以定义为一种翻译时的处理方式。
072《名家名作》·翻译
[摘要]中国文化特色词承载着中华文化几千年的发展历史,语言的背后承载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如何翻译出源语的风味与本意给翻译工作者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中华文化如何更好地走向世界,与特色词的翻译策略有着密切的关系。以广受赞誉的英文纪录片《中国面临的挑战》文化特色词英译为研究对象,探究其中的归化与异化翻译策略,总结该类词汇在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形象方面所采取的主要翻译方法,以期为文化外宣翻译实践提供借鉴。
[关键词]外宣纪录片;《中国面临的挑战》;归化;异化;文化特色词翻译
外宣纪录片《中国面临的挑战》文化特色词翻译研究
陈杭
《中国面临的挑战》是上海广播电视台推出的一部
一、中国文化特色词的翻译方法
——以“翻译策略”、“翻译方法”和“翻译技巧”为例
熊兵华中师范大学
《中国翻译》2014(3)82-88
摘要:本文对学界在“翻译策略”、“翻译方法”和“翻译技巧”这三个基本概念上所存在的普遍的混淆进行了剖析,提出应对这三个概念进行明确区分。在此基础上论文对这三个概念的定义、特性、相互关系及其各自的分类体系进行了系统阐述。
关键词:翻译策略;翻译方法;翻译技巧;混淆;定义;分类
1.话题缘起
在翻译研究中,有一个问题一直以来都未引起学界足够的重视,并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翻译研究的进一步发展,这个问题即为翻译研究中的概念混淆,其中又尤以“翻译策略”、“翻译方法”和“翻译技巧”这三个概念的混淆为甚。一方面,学界对翻译“策略”、“方法”和“技巧”的讨论虽多如牛毛,但把它们作为一个方法论系统的关键要素进行综合研究,深入考察其各自的内涵、相互关系及分类体系的系统性研究还相当少见。另一方面,学界在对这三个术语的认识和使用上普遍存在着定义不明、分类不当、概念混淆不清的问题。例如,在一些翻译教材中中,“归化”与“异化”一方面被作为“翻译方法”加以讨论(如龚芬,2011:79—81),另一方面又被视为“翻译策略”进行阐述(同上:93—106)。一些翻译论文把本应属于翻译技巧层面的增补型翻译(类似于增译)、浓缩型翻译(类似于减译)划归为“翻译策略”的类别(如李克兴,2004:66—67)。在一些翻译方向的硕士研究生论文中,把翻译“策略”、“方法”、“技巧”混为一谈的更是比比皆是。甚至翻译专业的老师对此问题也存在一些模糊的、甚至是错误的看法(如把归化等同于意译,把异化等同于直译)。
2.1术语定义
2.1.1翻译策略(Translationstrategy)
“策略”,是指“适合具体情况的做事原则和方式方法”(辞海编辑委员会,2009:231),是“可以实现目标的方案集合。”(互动百科)因此,“策略”,虽与“方式方法”有关,但更多强调的是宏观的“原则”和基本的“方案”。
基于以上对“策略”的认识,我们把“翻译策略”定义如下:翻译策略是翻译活动中,为实现特定的翻译目的所依据的原则和所采纳的方案集合。
2.1.2翻译方法(Translationmethod)
“方法”,是指“解决思想、说话、行动等问题的门路、程序”(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2002:544),是“为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途径、步骤、手段等。”
基于以上对“方法”的认识,我们把“翻译方法”定义如下:翻译方法是翻译活动中,基于某种翻译策略,为达到特定的翻译目的所采取的特定的途径、步骤、手段。
值得指出的是,“翻译方法”体现的是一种“翻译中的概括性的处理方式,而非具体的、局部的处理办法”(Chesterman,2005:26),这一点使得我们能把“翻译方法”和“翻译技巧”区分开来。
2.1.3翻译技巧(Translationtechnique)
“技巧”,是“表现在艺术、工艺、体育等方面巧妙的技能”(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2002:916)。采用什么“技巧”不是任意的,而是“依据事先确定的一定的方法或程序”(Zabalbeascoa,2000:121)。可见“技巧”是属于“方法”之下的一个范畴。
翻译策略透视
张美芳
(中山大学,广州510275;澳门大学,澳门)
摘要:翻译策略是翻译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人们探讨翻译策略,通常会用二分法来谈论直译与意译、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归化翻译与异化翻译等概念,并有不少人往往把这些概念混淆在一起。本文将对直译/意译、语义翻译/交际翻译和异化翻译/归化翻译三对翻译策略进行探讨,追溯其根源,弄清其概念,并举例说明其所指。
关键词:直译与意译、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归化翻译与异化翻译
InvestigatingtheDichotomyofTranslationStrategiesAbstract:Translationstrategiesareanindispensablecontentintranslatortraining.Wheneverdiscusstranslationstrategies,manypeoplewouldmentionthedichotomybetweenliteraltranslationandfreetranslation,semantictranslationandcommunicativetranslation,domesticatingtranslationandforeignizingtranslation.Butveryoftentheseconceptsaremixedtogetherandcauseconfusions.Thisarticleattemptstoanalyzethemainfeaturesofthesethreepairsofstrategiesandsummarizethedifferencesbetweenthem.Keywords:Literal/freetranslation,semantic/communicativetranslation,domesticating/foreignizingtranslation.
作者简介:程佳玉,硕士在读,新疆师范大学,研究方向为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方向)。
浅析时政类新闻标题的特点及维译方法
程佳玉
新闻是传递信息的重要渠道之一。新闻标题往往用最简练、浓缩的语言承载着整则新闻的主要内容,是了解时政新闻的“眼睛”。因此,新闻标题的翻译质量对新闻传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试从《新疆日报》的时政类新闻标题入手,从新闻标题的分类、特点及翻译方法进行分析,从而对时政类新闻标题汉译维方法作一更深入的了解。
1新闻标题的定义及分类
1.1新闻标题的定义
新闻标题是新闻的核心,也是新闻最重要的部分。不同领域、不同专业对新闻标题有着不同的定义:
翻译研究中的概念混淆以“翻译策略翻译方法”和
“翻译技巧”为例
一、本文概述
二、翻译策略与翻译方法的概念及其混淆
在翻译研究中,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是两个经常被提及但常被混淆的概念。翻译策略通常指的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所采取的整体性、方向性的决策,它关乎到译文的风格、语言的选择、读者的定位等宏观层
面的问题。而翻译方法则是译者在具体实践中所运用的具体手段或途径,它更多地涉及到词汇、句法、修辞等微观层面的操作。
然而,在现实的翻译实践和研究中,这两者之间的界限往往并不清晰。很多时候,翻译策略和方法在实际应用中是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的。例如,当译者选择直译或意译这一翻译策略时,他/她在具体的词汇
选择、句法结构上也会有所调整,这就涉及到了翻译方法的问题。反之,当译者在词汇或句法层面进行某种特定的处理时,这种处理往往也是基于某种翻译策略的考虑。
这种混淆不仅存在于实践层面,也存在于理论层面。很多翻译理论著作在论述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时,往往没有对其进行严格的区分,有时甚至将二者等同视之。这种理论上的混淆无疑会加剧实践中的混乱,使得译者在理解和应用这些概念时感到困惑。
255
2020年49期总第541期
浅析中式菜肴名称翻译中的不可译性
文/谭海霞
比如,百年好合(西芹百合虾仁)、比翼双飞(珍珠双虾)、龙凤呈
祥等,这些在中文语境下表示美好含义的表达,并不一定能在英语当中产生同样的效果,还有可能会带来相反的效果。比如,中国文化中的龙是祥瑞的象征,然而正相反,西方文化中的龙大都象征着邪恶。因此,译者需要灵活地根据不同的对象进行翻译,如果都不加区别地进行字面翻译,那么只会让译文读者感到困惑,甚至有可能光听菜名就望而生畏了,更不要提促进跨文化交
流和中国饮食文化的传播了。
2.习惯差异。饮食习惯的差异也是导致中式菜肴名称翻译不
可译的主要原因之一。从主食看,中国人以素食为主,肉类为
辅,主食通常是米饭和面食(杨孟雪,2020),但在食材的选择上很广泛,没有太大的禁忌,有些菜肴的选材甚至还会不断创新,用一些不是很寻常的食材,开发新的菜品。而西方人则相反,主食多为肉,且大块,素食为辅,有些我们习以为常的食材对他们来说却很奇怪,甚至是不太能接受,比如鸡爪、部分动物内脏和皮蛋等;从烹饪方式看,中式菜肴能够灵活运用各种器具,擅长多种烹饪方式,如煎、炒、蒸、炸、焖、煮等多达20多种,将食物的美味发挥到了极致。中餐中也以精湛的刀工为傲,经历漫长历史沉淀下来的烹饪刀工文化也是集体智慧的体现,相比之下,西餐的烹饪方式则要单调得多;从调味上讲,中餐口味丰富有层次,不同地区口味也不尽相同,主要的八大菜系各有其特色,但都讲究美味,色香味俱全,注重味觉、嗅觉、视觉满足和内心感觉的统一,比如川菜麻辣鲜香,粤菜注重原汁原味,鲁菜喜爱咸鲜口味,苏菜风味清鲜等等。并且,中式菜肴能够十分灵活地运用各种配料和调料,葱姜蒜则是基本。而西方的饮食注意的是尽
“翻译策略”何以成为我国翻译研究的第一高频词
二、翻译策略的定义与分类
翻译策略,作为翻译实践与研究的核心概念,是指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为达到特定的翻译目的而采取的一系列原则和方法。翻译策略的选择直接影响到译文的质量、风格和目标读者的接受度。其定义涵盖了翻译活动的全局性指导原则,以及具体翻译技巧的选择。
在翻译策略的分类上,一般可以分为两大类:归化策略和异化策略。归化策略强调译文应以目标语文化为归宿,尽可能减少译文中的
异国情调,使译文符合目标语读者的阅读习惯和审美期待。异化策略则主张保持原文的异域特色,尊重原文的文化内涵和语言风格,以便让读者了解并欣赏原文的异域风情。
还有学者提出了补偿策略、显化策略、省译策略等多种翻译策略。补偿策略是指在翻译过程中,由于语言和文化差异造成的信息损失,需要通过某种方式进行补偿,以保持原文信息的完整性。显化策略则是将原文中隐含的信息或逻辑明确表达出来,使译文更加清晰易懂。省译策略则是在不损害原文意义的前提下,对原文进行适当删减,使译文更加简洁明了。
关于国外译学界在译学术语,特别是在“翻译策略、翻译方法、翻译技巧”三个术语上所存在的概念混淆、使用混乱的问题,Chesterman(2005)和Molina&Albir(2002)曾专门撰文予以讨论。如Chesterman指出,学界用于描述文本操作过程的术语除翻译“策略”外,其他还有“技巧、方法、转换、转化、变易”等等(2005:17)。他认为这种众多术语相互混用
的情况造成了“混乱”(confusion)(同上:20)。他讨论了造成这种混乱的原因以及解决办法,提出可以从众多的术语中挑选出三个关键术语Strategy,Method和Technique,对它们进行严格的定义,以便对翻译现象和过程进行更为清晰而准确的描述(同上:26—27)。
我们认为,“翻译策略”、“翻译方法”、“翻译技巧”是翻译研究和翻译实践中极为重要的概念,更是翻译方法论系统构建的核心要素。对这些概念及其构成要素的内涵、相互关系及分类体系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澄清一些模糊概念,理清思路,消除混淆,显然很有必要。
2.三个术语的定义及相互关系
“策略”,是指“适合具体情况的做事原则和方式方法”(辞海编辑委员会,2009:231),是“可以实现目标的方案集合。”(互动百科)因此,“策略”,虽与“方式方法”有关,但更多强调的是宏观的“原则”和基本的“方案”。“策略”的英文表述strategyi的定义也体现了这一点:aplanorpolicydesignedforaparticularpurpose(OALD)。
“方法”,是指“解决思想、说话、行动等问题的门路、程序”(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2002:544),是“为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途径、步骤、手段等。”(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