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大数据研究与认证机构NCBD(餐宝典)近日发布《2023—2024中国火锅行业年度发展报告》,报告全文共57页,分为十大事件、行业发展概况、典型企业等三部分。
报告完整目录(可上下滑动查看):
1、2023—2024年中国火锅行业十大事件
2、2013—2023年中国餐饮市场总收入
3、2017—2025年中国火锅市场规模及预测
4、2019—2024年中国火锅行业连锁化率
5、2015—2023年中国火锅企业成立数量
6、2023年中国火锅企业注册量&注吊销量
7、2024年火锅企业地域分布(省份)
8、2024年重点城市火锅企业规模
9、2023年中国火锅细分品类门店占比
10、2023年线上订单量最高的火锅品类TOP10
11、2024年主要火锅品牌门店数
12、2023年主要火锅品牌开店数
13、2024年主要火锅品牌客单价对比
14、火锅品牌消费者推荐菜品榜单(川渝类)
15、中国小酥肉品牌梯队分布
16、2023年中国火锅消费者性别分布
17、2023年中国火锅消费者年龄分布
18、2023年中国火锅消费者就餐人数分布
19、火锅企业案例:海底捞
20、火锅企业案例:呷哺呷哺
21、火锅企业案例:怂火锅
22、火锅企业案例:小龙坎
报告涉及的品牌:
海底捞,呷哺呷哺,怂火锅,小龙坎……
报告全文:
1
行业十大事件
1、海底捞开放加盟
2、小龙坎入股蜀大侠
2023年初,火锅品牌蜀大侠主体公司——成都蜀大侠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股东四川蜀金超盛餐饮管理有限公司退出,。关于此次股权变更,小龙坎方面表示,“旨在更好实现双方品牌长期发展,对资源进行整合。调整后,双方品牌坚持前端独立运营、后端资源整合策略,以优化供应链,最终实现合作伙伴门店降本增效,实现多方共赢”。
3、重庆发力火锅产业链
2024年2月,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重庆市推进火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意见》指出:重庆火锅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重庆的一张重要美食名片。到2027年,力争实现重庆全产业产值5000亿元,基本建成全球火锅食材生产集散中心、全国火锅标准制定发布中心、全国火锅美食文化创新交流中心。到2035年,重庆火锅产业发展实现量质齐升,发展活力、国际影响力更加凸显;创建世界火锅之都,重庆火锅产业发展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特色支柱产业,重庆火锅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新格局全面形成。
4、巴奴陷入争议
2023年9月,巴奴旗下品牌“超岛自选火锅”北京合生汇店被曝卖假羊肉。同年10月,北京市朝阳区市场监管局对其依法处以罚款426964元、没收违法所得20096元、没收非法财物,合计罚没44.8万元的行政处罚。
5、九毛九推火锅新品牌
6、谢谢锅全面关店
7、火锅地沟油问题频发
8、火锅品牌积极征战海外
2023年,在餐饮出海潮的带动下,多个火锅品牌纷纷布局海外,寻求新的增长曲线。截至目前,海底捞、小龙坎、大龙燚等品牌已经率先在海外布局。早在2017—2019年间,国内火锅品牌曾掀起过一轮出海潮,当时的目的地是东南亚。如今这些品牌又将出海目的地瞄向了欧洲市场。目前,小龙坎则在欧洲、北美、东南亚等地表现较好,未来还计划成立海外办事处,推进品牌全球化发展战略。大龙燚在西班牙、马德里以及伦敦等地也有门店陆续开业。
9、湊湊火锅扭亏失败
2023年,呷哺呷哺亏损近2亿元,三年累计亏损超8亿元。呷哺集团表示当前餐饮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且消费疲软,对中高端品牌定位的湊湊带来冲击,导致其业务尚处亏损。3月,有消费者在社交网络平台上称,自2月起,湊湊火锅锅底价格出现明显上涨,部分菜品也比以前贵了。此前,还有网友质疑湊湊火锅的锅底收费模式不合理(按人头收费)。
10、火锅品牌探索外卖
目前,多个火锅品牌积极探索火锅外卖业务。公开数据显示,2022年海底捞的火锅外送业务达到了12.8亿元。目前,海底捞已经成立专门的营运中心,强化到家服务业态。值得注意的是,海底捞目前还在探索餐饮“卫星店”模式,已开出独立的外卖店。此外,小龙坎、大龙燚等品牌也在探索外卖业务。在这些头部火锅品牌的努力下,也许在未来不被看好的火锅外卖业务也能迎来新的突破。
2
行业发展概况
1、2023年中国餐饮行业收入达到52890亿元,同比增长20.4%,这也是中国餐饮市场收入首次突破5万亿元大关,达历年之最
2、2023年,中国火锅市场规模为9758亿元,同比增长4.4%;预计2024年将突破10000亿元
3、在餐饮业,火锅是公认的标准化程度较高的行业。近年来,中国火锅行业连锁化率不断提升,从2019年的16.3%上升到2023年的23.6%,预计2024年将会逼近25%
4、2023年,火锅行业开始恢复,新成立的火锅企业数量达到7.5万家;这一数据高于2020—2022年新成立火锅企业数量,但与2019年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5、2023年,火锅企业新注册量为7.5万,注吊销量为3.6万,开关店比为207.5%,火锅行业保持较快发展;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小众火锅正逐渐出圈,走入大众视野
6、截至今年3月底,全国范围内正常经营的火锅企业数量为42.6万;其中四川火锅企业数量全国第一,总量接近6万,占全国的14%
7、从对重点城市的火锅门店数量监测来看,重庆、成都的火锅企业数量遥遥领先;与2021年相比,除杭州、厦门等少数城市外,其他城市火锅门店数量均有所减少
8、从火锅品类的门店数量占比来看,川渝火锅(包括四川火锅、重庆火锅以及串串香火锅等)门店最多,占全国的比例接近40%;此外,粤式火锅、云贵火锅等在2023年也有明显增长,吸引了一些创业者
9、从火锅的线上订单来看,订单量最高的三大品类分别是川渝火锅、牛羊肉火锅以及串串香;其中川渝火锅团购订单量接近50%,遥遥领先
10、以火锅品牌门店数量来看,在前十中,川渝火锅依然是最多的,其次是虾火锅;与三年前(2021年)相比,有部分川渝火锅(如谭鸭血、贤合庄)已经跌出前十;从规模化角度来看,虾火锅潜力较大
11、从扩张速度来看,2023年扩张“最猛”的三个品牌为:许府牛、王婆大虾以及下江腩;海底捞基本停止了扩张步伐,全年净增门店仅有3家;在川渝火锅中,小龙坎、楠火锅、朱光玉等品牌继续保持较快发展
12、2023年,有部分火锅品牌为了迎合市场需求出现明显降价,一些定位中高端的品牌由此面临比较大的挑战,而一些主打性价比的品牌则受到了消费者的追捧
13、从部分川渝火锅品牌消费者推荐菜品来看,比较受欢迎的包括牛肉、毛肚、虾滑以及鸭血等经典菜品。值得注意的是,小酥肉近年来非常受欢迎,已经成为许多川渝火锅店的标配
15、从火锅消费者的性别分布来看,女性是主力,占比55.6%,男性占比为44.4%;不同性别消费者对于火锅品类有不同偏好,如男性对于潮汕牛肉火锅、羊肉火锅以及老北京火锅较为热衷,而女性对于串串香、鱼火锅、牛蛙火锅等表现出较高热情
16、从火锅消费者的年龄分布来看,火锅消费的主力是18—35岁的群体,占比接近80%
17、从火锅的就餐人数来看,2—4人为主流;另外,还有5.4%的消费者会选择一个人去吃火锅。近年来,出现了一些比较受欢迎的小火锅品牌,其价格较为亲民,在门店空间的布置上也迎合了一人吃火锅的需求,受到了许多消费者的欢迎
3
典型火锅企业
1、海底捞
(1)2023年大赚45亿
2024年3月26日,海底捞发布2023年年度业绩报告。公告显示,截至2023年年底,公司整体收入为414.53亿元,同比增长33.6%;年内溢利为44.95亿元,同比增长约174.6%。2023年海底捞全年接待顾客近4亿人次,餐厅整体翻台率为3.8次/天,同比增长26.7%。海底捞表示,因整体消费环境复苏,消费者外出就餐次数相对增加,因此翻台率显著提升。
(2)大动作不断
(3)开放加盟
2024年3月,。公开资料显示,海底捞加盟门槛不低,对于加盟商的资源、资金与实力都有较高的要求。餐宝典分析师认为,作为餐饮行业最不可能开放加盟的企业,海底捞也开放了加盟,这会促进中国餐饮行业特许经营模式的发展,也会改变外界对于加盟的偏见。此外,海底捞作为餐饮头部企业,,未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走上加盟之路。
2、呷哺呷哺
(1)3年亏损超8亿
2023年呷哺呷哺实现收入59.18亿元,同比增长25.3%;公司归母净利润为亏损1.99亿元。2021—2022年,其归母净利润分别为亏损2.93亿元、亏损3.53亿元。换句话说,呷哺集团过去3年内累计亏损超8亿元。2023年,呷哺集团新开设131家呷哺呷哺、48家湊湊及7家趁烧;同时关闭99家呷哺呷哺餐厅及15家湊湊餐厅。呷哺集团表示,当前餐饮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且消费疲软,对中高端品牌定位的湊湊带来冲击,导致其业务依然亏损。
(2)湊湊火锅多次被罚
2023年,定位中高端的湊湊火锅出现了亏损。值得注意的是,湊湊在2023年多次被罚,处罚的原因包括:经营合同纠纷、缺斤少量(呷哺呷哺也曾因缺斤少量被罚)等等。此外,,该学生认为湊湊锅底按人头收费不合理,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有律师认为,大学生的诉请是有道理的,并且非常具有公益属性,属于有效挑战餐饮企业的不合理定价条款。在网上,也有诸多网友吐槽湊湊火锅锅底的收费模式。
(3)扩张不及预期
在呷哺集团2023年的扩展计划中,呷哺呷哺计划新开120家,湊湊计划新开超70家,趁烧计划新开20家,海外计划新开店20家。但从实际表现来看,呷哺集团并未达成预期的扩张目标。旗下的高端烤肉品牌趁烧不仅没有完成预期的开店目标,甚至在很多城市还出现了关店现象,前景不容乐观。餐宝典分析师认为,面对市场环境的变化,呷哺集团未能及时察觉并做出调整,这直接导致其在2023年扭亏失败。而呷哺将亏损原因归于外部环境,显然是在找借口。
3、怂火锅
(1)怂火锅收入占比大幅提升
2023年,九毛九新开门店180家,包括134家太二与35家怂火锅。。其中,太二的收入占集团总收入的比重为74.8%,较2022年时的77.6%有所下降;而怂火锅的收入占比则从6.5%上升至13.5%,贡献仅次于太二。
九毛九方面表示,2023年收入及溢利的增长主要由于集团餐厅网络的扩张。餐宝典分析师认为,九毛九2023年净利大幅增长,与其2022年的基数较低有关。随着九毛九继续发力火锅业务,未来火锅收入占比将继续提升。
(2)九毛九加码火锅赛道
除了怂火锅外,九毛九在2023年还孵化了一个新的定位高端的火锅品牌:赏鲜悦木牛肉火锅。2024年初,九毛九继续推出新的火锅品牌:山的山外面贵州酸汤火锅。餐宝典分析师认为,贵州酸汤火锅在2023年有较高热度,很多知名火锅品牌也上线了酸汤锅底,但像九毛九这样直接推出副牌的较为少见。近年来,九毛九一直强调要进一步实行多品牌战略,非常希望能在火锅领域复制太二的奇迹。
(3)九毛九开放加盟
4、小龙坎
(1)开展整合
(2)积极出海
小龙坎表示,2024年要锚定未来增势,做好内功。公司将不断推进品牌海外门店及事业部的建立,乘着“一带一路”的东风“让品牌走出去”。目前,蜀大侠在东南亚、澳大利亚等地有较大影响力,特别是蜀大侠泰国店吸引了很多游客和明星前往打卡;小龙坎则在欧洲、北美、东南亚等地做得比较好,未来计划成立海外办事处,稳步推进品牌全球化发展战略。
(3)龙年借势营销
2024年2月1日,小龙坎火锅推出的“龙年第一顿,就吃小龙坎”龙年春节系列营销活动正式在全国开展。活动筹备历时大半年,覆盖全国300+个城市,,范围之广、力度之大,为2020年以来之最。此外,携手故宫观唐,与顶级IP联名,抢占“中华龙文化”心智占位,成为小龙坎龙年春节营销的大动作。
(4)小龙坎进击
进入2024年,小龙坎以战略驱动为发展引擎,公司使命、愿景、价值观等核心理念均有所更新。2024年正逢品牌创立十周年,小龙坎将围绕成为“全球麻辣牛油火锅头部品牌”这一愿景,探索3.0门店新模型,以此进入一个新的发展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