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在河南商丘的张红超从小被爷爷拉扯长大,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年少时的张红超就学养兔子、鸽子,种党参,拉到市场上卖,做些小生意。但是赚来的钱贴补不了多少家用,家里还有个弟弟在读书,张红超心想不能窝在家里。穷则思变,他决定外出闯荡。
1996年,张红超来到郑州自考了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他一边兼职打工,一边上学。在大学里所学的知识极大拓宽了张红超的眼界,改变了他的思维方式,一扇创业的大门向张红超徐徐打开。时值夏天,张红超忽然想起在家乡常吃的刨冰冰爽怡人,而郑州的刨冰店却不多,张红超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一个商机。
当机立断,张红超开始着手制作刨冰,他从二手市场买来了冰柜,用刀片自制了刨冰机。因为没有经验,刚开始做出来的刨冰总是不尽人意。张红超曾一度一筹莫展,但他没有放弃,通过反复更改调料配比,多次尝试后,终于制作出了口感适宜的刨冰。
暑假期间,张红超就在金水路燕庄摆地摊卖刨冰。炎炎夏日,口感清凉的刨冰在此一经推出就受到了人们的喜爱,张红超借此小赚了一笔。
2000年,张红超用奶奶的积蓄在郑州租下了一间小店,并为之取了一个诗意的名字“蜜雪冰城”。在这里,张红超奇思不断,开发出了圣代、奶昔、奶茶等众多新产品。张红超的创业之路就此展开。
勇于尝试,推陈出新
虽然刨冰的口感不错,但形式单一且缺乏创新,配料除了山楂、花生等干货以及水果外很少有大的改变。顾客在尝过新鲜感后就不再买了。同时受制于季节因素,刨冰只能在夏天卖得很好,入冬后没有生意,刚有起色的小店仿佛难以维系,张红超只能边做销售边开店以维持生计。
做销售的时候,张红超经常骑着车满天跑,别人劝他找份工干有底薪,张红超却说跑销售提成高,苦点累点也不怕。就这样一直到了2006年,一款名叫“彩虹帽”的冰淇淋席卷了郑州街头。大街小巷都是卖“彩虹帽”的门店。看着几块钱成本的冰淇淋可以卖到二十块,张红超心想冰淇淋无非是奶油和鸡蛋,他们能做好,我也行。
回到店里的张红超开始研究如何做出迎合人们口味的冰淇淋,新的冰淇淋机价格昂贵,他就从旧货市场里淘来一个。没做过不要紧,张红超看冰淇淋成分组成表,从书店里买书学习冰淇淋的制作过程。
张红超心里有谱后,开始调配冰淇淋的配方,可是初学者哪有那么容易做出来,配料与奶油的配比就难以掌控。店员不忍心扑灭他的热情,每次制作出来后帮他尝试口感,功夫不负有心人,张红超终于找到了恰当的配比,做出了美味的冰淇淋。
定价的时候,张红超没有和他人的价格相比较,也没有打听过市场上的价格,而是通过估计自己的成本确定了一个合适的价钱。最终张红超的一个冰淇淋定价2元,居然只是同行的二十分之一。
极致的性价比与不错的口味带来了红火的生意,店里常常供不应求。张红超将冰淇淋店设在了刨冰店的旁边,沿用了原先的名字“蜜雪冰城”。
昔日二十平的小店成长为了庞然大物
冰淇淋大卖特卖,即使是秋冬天里淡季的时候,店里的排队的人也不曾减少。看着逐渐兴旺的店铺,张红超看在眼里,乐在心里,多年的坚持终于有了结果。
生意兴隆随之而来的是店铺扩张的问题。仅仅凭借张红超一个人搭配原料已经不足以满足庞大顾客的需求了。最初张红超请来了亲戚们来店铺里帮忙,给他们提供机器,教给他们技术。但是随着连锁店的数量增加,人手还是远远不足。于是张红超开始寻找原料供应商,同时明确要求对方保证质量。
到2008年正式注册蜜雪冰城商贸有限公司的时候,在全国范围内有180多家加盟店,蜜雪冰城的名字响彻大江南北。
性价比之王
在物价飞涨、各种奶茶品牌竞相追逐的今天,蜜雪冰城的各系列产品始终保持着极低的价格实属不易。在蜜雪冰城购买一杯奶茶只要几块钱,平均售价不超过十元,而相同的产品在CoCo、一点点平均贵2-3元。这归功于蜜雪冰城的核心原料全部自产。正如张红超所追求的“打造高品质的价格革命,惠及大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