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slogan,看上去只有短短几个字,但却是品牌中最重要也是最难创作的一部分。
而关于slogan,我想你一定看到过以下说法,比如:
1、要简单直白
2、要口语表达
3、要能够传播
4、要带品牌名
相信你看完之后,也一定非常认可,但当你自己真正去写一句slogan的时候,是不是依然无从下手?
即使你做到了以上几个要点,写出的slogan,说不定也没有什么效果,不是说上面提到的几个要点不对,而是它们无法解决本质问题。
它们只是文字的表现形式,而真正有力量的东西是文字背后的策略。策略从何而来?来自对目标顾客、竞争对手和企业自身的充分了解和精准洞察。
这也说明了,那些动不动就让你写一句品牌口号的人,看到的也只是文字的表现形式,他们不知道,一句好的slogan,背后需要下大量的功夫,而不是拍拍脑袋就能出来的。
先上大纲:
1、关于slogan
2、3C分析方法
3、三个思考方向
4、几个注意事项
这是百度百科的回答,简单点就是品牌向消费者发出的一种信息,但到底是何种信息,只取决于品牌决策人。
其次,它是长时期内反复使用的,意味着需要投入更多的宣传成本,这就表明了它的重要性,不是随随便便的写一句,这和我们平时写的文案不同,文案的试错成本低,slogan的试错成本太高了。
再者,slogan的重要性还表现在,它是消费者对品牌最能快速了解的入口,品牌名虽然是消费者最熟悉的,但是名字几乎难以传递有价值的信息,名字主要还是以让消费者容易记住为主,而slogan则不同,短短几个字,它承载的是品牌的精髓。
好了,花了这么大的篇幅,其实就说了一个事情,slogan很重要,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是下面这张图。
大部分人看到的只是三角形上半部分的文字,而最关键的其实是在三角形下半部分的策略,文字只是策略的具体表达。
3C战略三角模型即公司自身、公司顾客和竞争对手,是由日本战略研究的领军人物大前研一提出的,他强调成功的战略有三个关键因素,在制定任何经营战略时,都必须考虑这三个因素。
写slogan的时候,我们也必须上升至战略的高度,因为有时候它是品牌定位和品牌价值的具体表达,比如,“怕上火,喝王老吉”就是“预防上火性饮料”定位的具体表达。
写slogan之前,我们也可以先使用3C法则来思考以下三个问题:
1、我们公司自身的优势又是什么?
2、我们和竞争对手的差异是什么?
3、目标顾客的需求和痛点是什么?
然后,试着把优势点、差异点和需求点做一个结合,做到既能突显自己的优势,又能与竞争对手形成差异,还能击中消费者的痛点。
比如,王老吉的slogan――“怕上火,喝王老吉”,背后的策略就很好的做到了这一点,王老吉的优势是能够降火,其他饮料主打的是口味,能够形成差异化,其次,消费者的痛点是担心上火。
比如,瓜子二手车的slogan――“没有中间商赚钱差价”,背后的策略也是对3C战略的应用,消费者在二手车交易中最担心的就是有中间商赚差价,个人对个人的交易模式又是瓜子的优势也是与竞争对手的差异点。
当然,并不是每个品牌的slogan都要做到三点(优势点、差异点和痛点)合一,毕竟每一个品牌的情况不一样,想通过slogan达到目的也不一样。
但是3C战略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考方向,从企业自身、目标顾客和竞争对手中去找答案。
上文讲的内容,虽然无法让你马上写出一句slogan,但却是写好slogan的基本前提,下面讲的内容则是具体的思路。
你现在脑海里能想到哪些slogan?我想到的三句是:
1、王老吉――“怕上火,喝王老吉”。
2、瓜子二手车――“没有中间商赚差价”。
3、红牛――“你的能量超乎你的想像”。
看看这三句有什么不同吗?除了文字都非常简单直白之外。
比如:
“怕上火,喝王老吉”,“今年过年不收礼,收礼就收老白金”;
“滴滴一下,马上出发”,“爱她,就请她吃哈根达斯”;
“上天猫,就购了”,“百度一下,你就知道”,“有问题,上知乎”;
“得了灰指甲,马上用亮甲”,“代驾就用e代驾”;
“经常用脑,多喝六个核桃”,“累了困了,喝红牛”等等。
消费者做这个行动一定是轻度决策的,不要花费过多的行动成本,比如三块钱一瓶的王老吉,是一个轻度决策的品类,以上提到的品牌几乎也都是。
场景或问题+行动指令,分析目标群体在什么场景或遇到什么问题的时候会用你的产品?比如,“得了灰指甲,马上用亮甲”,“得了灰指甲”是目标群体的问题,“马上用亮甲”则是行动指令。
行动指令词+收益效果,分析如果目标群体按照你的行动指令行动了,他能得到什么收益效果或者反馈?比如,“百度一下,你就知道”,“百度一下”是行动指令词,“你就知道”是收益效果。
“十斤瓜子选二两”,“不溶于手,只溶于口”,“不卖隔夜肉”;
“小火慢熬三小时,牛油火锅就是香”,“没有中间商赚差价”;
“充电5分钟,通话两小时”,“美团外卖,送啥都快”,“半杯都是料”;
“晨光总有新创意”,“晒足180天,厨邦酱油美味鲜”;
“六颗星牌长效肥,轰他一炮管半年”,“给你一个五星级的家”;
“农夫山泉有点甜”,“每天五分钟,解决一个商业问题”等等。
比如,“十斤瓜子选二两”,用了“十”和“二”两个数字做对比,价值感就非常容易被感知,这就是文字上面的功夫,而它的策略是用瓜子的品质去说服目标群体。
找产品的特点,找服务的特点,找出所有的特点,然后以目标群体的核心需求和与竞争对手的差异点作为筛选点。
比如,小马宋老师写的“十斤瓜子选二两”不是凭空出来的,而是找到了产品的特点,瓜子的品质又是目前群体的核心需求,那这个价值主张就是可行的。
当然,如果某一个特点,你和竞争对手都具备,那么你也可以抢先一步,先于竞争对手把价值主张说出来。
比如,霍普金斯当时给喜力滋啤酒找的价值主张大致是――“装啤酒之前,每一个瓶子都会高温消毒四次”,然后大卖了。消毒是每个啤酒品牌都会做的事情,只不过喜力滋啤酒率先说出来了。
“Justdoit”,“ThinkDifferent”,“你的能量超乎你的想象”;
“用心做好每一碗粥”,“因爱伟大”,“一起嗨,海底捞”;
“网易新闻,各有态度”,“只要你想,我们就在”;
“e代驾,让驾驶只剩乐趣”,“生活好,支付宝”,“天生骄傲”;
“好的生活,没那么贵”,“自律给我自由”,“一切皆有可能”;
“别赶路,去感受路”,“天下公关一家人”等等。
比如,“你的能量超乎你的想象”,没有说自己产品的特点或者能给目标群体带来的价值,而是在情感上鼓动和刺激他们。
比如,红牛的理性价值是功能性饮料,能给消费者补充能量,那感性价值也要给目标群体能量满满的感觉;比如,消费者在吃火锅的时候,吃饱吃好是核心需求,吃的开心则是感性需求,感性价值则要传递开心的氛围。
关于slogan,除了怎么写是个大问题之外,写什么,以上三种该使用哪种?又是个头痛的问题。
如果你的产品有着非常明显的特色,消费者又非常注重理性价值的,显然是优先考虑价值主张式。比如,书亦烧仙草的――“半杯都是料”,oppo的――“充电5分钟,通话两小时”,都是独特卖点。
如果产品本身的决策度非常轻,或者想刺激消费者立马产生反应,又或者想抢先占据某一个认知的时候,可以考虑行动指令式。比如,e代驾的――“代驾就用e代驾”,就是想抢占代驾在消费者心智中的认知。
如果各自产品区别不大,或者消费者更注重情感上的利益,可以考虑情感理念式。比如,衣服鞋子这个品类,李宁、安踏、耐克等品牌,好像质量上也没有太大的区别,基本的质量就已经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了,此时情感上的沟通就尤为重要。
但是现在的海底捞人尽皆知,尤其是其服务质量更是人人称赞,所以此时进行情感上的沟通也是合适的。
当消费者还不知道你能给他带来什么实际价值的时候,别想着说好话,它不会听的。
以上三个思路只是一个思考的方向,也无法概括所有情况,不要局限于此,毕竟,写一句slogan要考虑的方面太多了。
高手与低手的区别在于,低手只会按照具体的方法行事,而高手则会脱离方法,看到问题的本质。
最后,希望我的思路不要限制了你的思路。
以上。
参考资料:
公众号运营砖家《如何模仿王老吉、脑白金、OPPO的品牌口号?记住这5个步骤+11个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