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锅行业在2023年迎来消费回暖,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全球新经济产业第三方数据挖掘和分析机构iiMediaResearch(艾媒咨询)最新发布的《2024年中国火锅行业发展与消费行为监测报告》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火锅行业市场规模达到5966亿元,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6689亿元。火锅产业往集群化、规模化、品牌化方向发展,不断从要素驱动到创新驱动,助推火锅产业消费扩容提质升级。火锅作为社交属性较强、符合减压经济特征的品类,行业已进入白热化竞争阶段,但菜品同质化、锅底同质化问题突出。未来,火锅品牌将专注于打造专属核心优势,在细分赛道发力,主打品牌差异性,让火锅食材回归本源和正宗,给消费者带来更放心的食用体验。在消费需求细分化、多元化趋势驱动下,品牌趋向精细化运营,将会涌现更多“火锅+”形式。
海底捞,呷哺呷哺
市场规模:火锅行业增长态势明显,2025年中国火锅行业市场规模有望达6689亿元
iiMedia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火锅行业市场规模达到5966亿元,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6689亿元。火锅产业往集群化、规模化、品牌化方向发展,不断从要素驱动到创新驱动,助推火锅产业消费扩容提质升级。
消费行为:58.6%消费者喜欢川渝系火锅,火锅社交属性凸显
发展趋势:火锅行业进入“竞速赛”,精细化运营驱动“火锅+”形式不断涌现
火锅作为社交属性较强、符合减压经济特征的品类,行业已进入白热化竞争阶段,但菜品同质化、锅底同质化问题突出。未来,火锅品牌将专注于打造专属核心优势,在细分赛道发力,主打品牌差异性,让火锅食材回归本源和正宗,给消费者带来更放心的食用体验。在消费需求细分化、多元化趋势驱动下,品牌趋向精细化运营,将会涌现更多“火锅+”形式。
以下为报告内容节选:
中国火锅主要分类
中国火锅主要有六大派系,分别为云贵系火锅、川渝系火锅、江浙系火锅、粤系火锅、北派火锅和其他类型火锅。各个类型火锅有着不同的风味,代表着一方的饮食特色与习惯。随着时代的变化和文化的交融,消费者趋向于尝试不同于本地域口味的火锅。
中国火锅行业市场规模
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火锅行业市场规模达到5966亿元,预计在2024年其市场规模将继续增加,突破6000亿元。除2020年受疫情影响外,火锅行业一直保持稳定增长态势。火锅口味多元、社交属性强,相比其他餐饮品类,火锅餐饮行业更容易实现规模化、标准化。
中国火锅行业图谱
中国火锅食材原料产量
以特色火锅品牌海底捞和川系火锅小龙坎为例。数据显示,海底捞门店主要分布在新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依次占比30.1%、21.7%,其中广东省门店数量最多,有162家,其次是浙江省(111家)和山东省(77家);小龙坎门店分布较为平均,主要分布在四线城市(25.7%),其中安徽省(76家)门店数量最多。目前,消费群体口味趋于多样化,对不同地域美食接受程度高,火锅品牌可以结合本土地域特色进行创新。
中国火锅消费者消费行为:火锅类型及单品
iiMedia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川渝系火锅是较受消费者欢迎的品类,牛肉丸/牛筋丸和毛肚是受消费者欢迎程度较高的火锅单品。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随着各地口味相互融合和特色火锅的出现,消费者对火锅类型和火锅单品的喜爱程度差距变小,融合菜品能够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口味需求。
中国火锅消费者消费行为:消费习惯
iiMedia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64.2%消费者在吃火锅时会与3-4人同行,有3%消费者会一个人去吃火锅;超过50%的消费者在同学聚会和同事团建的情况下吃火锅。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火锅不仅是一种食品,更是衍生成为一种社交方式。消费者围坐在火锅桌前进行饮食和交流,能够通过近距离的沟通增强人际关系。
中国火锅消费者消费行为:火锅店选择
火锅行业典型企业分析:海底捞
海底捞品牌创建于1994年,是国际知名的火锅餐饮企业。海底捞秉承“服务至上、顾客至上”的理念,以创新为核心,改变传统的标准化、单一化的服务,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的特色服务。截至2022年12月31日,大中华区海底捞餐厅共计服务顾客超过2.76亿人次,同时拥有注册会员超过1.16亿人。
火锅行业典型企业分析:呷哺呷哺
呷哺集团于1998年11月在北京成立,是多品牌经营、全产业链布局的餐饮集团公司,其业务内容覆盖品牌餐饮经营、肉品加工、供应链流通、渠道销售、工程设计、商业地产等餐饮全产业链,旗下拥有呷哺呷哺、湊湊、趁烧、茶米茶、呷哺食品、壹心厨等餐饮及新消费品牌。呷哺集团餐厅全部采用直营连锁发展,版图布局遍及中国30余个省份,包括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并开拓新加坡等国际市场。
中国火锅行业发展趋势(详细趋势分析请查阅完整版报告)
开拓细分赛道占领消费者心智
火锅行业已经进入白热化竞争阶段,菜品同质化、锅底同质化严重,很难具备产品优势。为了解决火锅赛道的痛点,不少上游企业打磨出适配性较强、个性化突出的优质产品及服务,以开拓出新的赛道。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1月,主打特色火锅的海底捞门店数量共1360家,居全国首位。未来,火锅品牌将专注于打造专属核心优势,在细分赛道中吸引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