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海底捞为了在港交所上市,花费68万元聘用美国沙利文咨询公司,为自己做企业影响力报告。报告中,海底捞不得不提到了自己的竞争对手。
海底捞给出的中国5大火锅餐饮企业
当看到这张表格的时候,相信你跟餐鱼一样,一脸的懵懂(B):说好的竞争对手的名字呢?怎么全都被全都被公司C、E、F、G代替了?
好吧。对于打小看福尔摩斯、柯南的餐鱼来说,探寻真相不是问题。
首先,这个表格中公司E很容易确定,一定是呷哺呷哺。因为呷哺呷哺是上市公司,看一下财报就是到经营情况了。
公司C/F/G的餐厅总数都在500家左右。这样规模的火锅连锁品牌其实还是很多的,我们来看一下下面这张表格。
表格中列出的朝天门、德庄、刘一手、小龙坎、秦妈火锅、香天下的规模都在500家左右,那么究竟谁会是海底捞最大的竞争对手呢?
我们回头再来看一下海底捞给出的这张表格。
表格显示,C、F、G三家公司,2015年至2017年的营收都在20-30亿,这样小龙坎火锅可以被排除了,因为小龙坎成立于2014年,2015年的营收无论如何也达不到20亿。
F、G公司的平均消费为80-90元,所以这两家公司最有可能是德庄火锅和朝天门火锅。
那么,海底捞认为自己最大的竞争对手——C公司,究竟是谁呢?
从表格中,我们可以发现C公司的客单价为60元左右,店面数为400多家,2015年C公司的总收入达到了32亿元,这几个数据,都在将C公司的身份指向一家企业,但究竟是不是这家企业呢?
我们再来看海底捞在招股说明书中,给出的全球中式餐饮企业排名,C公司再次现身。
海底捞给出的全球5大中式餐饮企业
(注:海底捞在此处将C公司的餐饮类型改为了川菜,是纰漏还是另有隐情?)
表格中的数据,向我们透露了这样的信息,C公司在海外市场也有不错的业绩,2017年的海外营业收入达到2亿元。
种种迹象似乎都在指向一家火锅品牌,那就是刘一手火锅。
数据显示,刘一手火锅,已经在美国、加拿大、法国、澳大利亚、印尼巴厘岛、日本等11个国家和地区开设门店20多家。而截至2017年年底,海底捞的海外门店数只有19家。
而在国内,虽然刘一手的大多店面是加盟店,但总店面数已有500多家店,比海底捞还多200多家,实现了国内外的店面数双杀海底捞。
海底捞是国内非常受人尊重的企业,但直营的连锁模式,注定了海底捞的发展速度不会太快,而海底捞IPO的目的正在于此,融更多的钱,加快开店速度。
海底捞在招股说明书中也提到,2018年预计开店200家左右。看来,海底捞发射火箭的引擎已经启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