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收入区域结构:大陆占比91%,其中一线城市占比25%、二线城市占比43%、三线城市占比23%;大陆以外区域(新加坡、台湾等华人区为主)占比9%;
c)食材结构:分为两类,一是蔬菜、肉类等下锅菜;二是底料及蘸料等;下锅菜重要的是新鲜,针对下锅菜的供应链管理能力非常重要;底料决定了火锅的口味,火锅产品端的差异化更多的是基于底料的差异化;底料特性主要基于地域来区分,比如川渝火锅(椒麻)、北方清汤火锅等,同地域口味差异程度较小;
3)利润池及产业链简析a)产业链:上游(员工、食材(牛羊肉、蔬菜、底料)、房租)——中游(服务)——下游(C端客户);b)公司利润池结构:前3大成本为,食材成本38%、员工成本29.3%、租金成本3.9%;从成本构成来看,变动成本占比(食材+所得税)42.1%、固定成本占比(员工+租金+装修+水电等)46%左右(产品具有易逝性),经营杠杆较高,规模优势是核心,边际收入的增长对于利润的贡献度较大,经营效率是核心考量指标;
i.底料食材采购:花椒、辣椒等原材料均采用上乘品质(价格端);
严格的食品质量控制体系:
b)服务模式分析:服务内容:多元化服务形式,优质服务涵盖从排队等候到用餐结束整个过程;
i.高质量服务的驱动因素:第一,考核指标:公司对店长不考核业绩,只考核“客户满意度”和“员工积极性”两个源头指标;(业绩的好坏是多因造成的,但客户满意度和员工积极性是维护品牌价值的核心);
c)服务评价:i.顾客满意度:在中式正餐品牌的体验中排名第一,约99.3%的客户感到满意,其中超过50%的客户感到非常满意;68.3%的客户每月光顾1次,98.2%的客户表示会再次光顾;客户综合满意度处于极高水平;
8)小结:好产品(食材高规格、快周转、严控制)+好服务(正确的价值导向+全方位的制度体系=激发员工的服务热情)=高客户满意度+标准化(好产品、好服务等)+差异化(相对其他企业)=高品牌价值,高品牌价值(强引流)反哺商业模式,在选择区位上好位置、低价格,高效率(高翻台率、经营杠杆发挥到极致),基于反哺的价值(公司没有贪图更多的利润)投资到好产品和好服务要素上,使公司形成了基于高品质的高性价比特性,也成为了公司强大的护城河壁垒(高价值=高品质/低价格);2、历史成长驱动分析:1)近5年收入增长情况:
2)成长模型:成长驱动=单店内生增长(效率的提升)*外延式增长(新开店铺驱动)3)内生增长模型:收入端主要取决于翻台率和人均消费额;收入内生增长的能力受店铺的承载能力限制,提升空间有限;费用端存在较大的固定经营费用,边际效率的提升对于利润的贡献度较大;
a)同店销售增长率:内生增长综合指标,16年、17年、18年同店销售增长率较大较大幅度提升(内部效率大幅提升),2019年度同店销售达到均衡水平;
d)内生增长小结:驱动内生增长的核心为翻台率的提升(内部运营效率的提升),2015年至2018年公司内部效率得到较大幅度的提升,内生增长表现优异;2019年内生增长已到达上限,未来继续提升的空间有限,如果不能持续维持竞争力可能出现降低的概率;
4)外延式增长:主要指通过新开店铺驱动的收入增长;a)店铺数量变动:2015年至2019年公司店铺数量快速增长;截止到2019年底,公司共768家店铺,其中二线占比43%,三线、一线占比25%左右、海外占比7%;
b)闭店数量:2015年至2019年闭店数量占期末店铺总量的1%左右,表现优异;
c)2015年度直接成本率的大幅度降低,主要系牛羊肉价格的大幅降低所致;
2)火锅餐饮:第一大菜系,占中餐市场的13.7%,市场规模5000亿左右,呈10%左右的复合增长(增速略高于整体餐饮市场的增长);
3)火锅市场结构:低端市场为主,占比70%左右,中高端占比30%左右(折算市场空间1500亿左右),中端市场占比呈提升趋势(消费升级符合社会发展趋势);
c)公司上市时拥有员工总数5.3万人次(2017年),其中管理级员工3638人次,公司当前(2019年)员工总数为10万人次,当前店铺数量为800家左右,庞大的员工基数和正确的价值激励、成熟的培养体系能够使得优秀的管理人才不断的被发掘输送至公司,所以公司在业务扩张在内部资源上能够得到源源不断的支持(具备持续扩张的能力);
3)行业端:千亿级的有效市场空间,符合消费升级等发展趋势,行业有望持续10%左右的增长态势(至少5年);公司当前市占率25%左右,处于众星捧月的格局状态,基于其高品质的高性价比优势,市占率有望进一步提升;对于公司而言行业处于市场有增长集中度还能提升的的优质状态;4)未来增长分析小结:内部资源充足,外部处于较好的增长态势,公司端未来有望保持20%以上的较高增长态势;6、其他1)最新业绩:公司2020年1月26日全部关店,3月12日逐步重新开放中国大陆门店,截止6月30日公司上半年累积亏损预计9亿至10亿人民币;
2)疫情期间公司积极扩张新门店,逆势增长;
6)跟踪指标:基于品牌价值的高效运营能力是商业模式的核心能力,翻台率指标可作为跟踪企业健康(品牌价值健康等)的重要指标之一;成长端主要跟踪新开店节奏;
7、小结:商业模式上高品质、高性价比、强品牌形成良好的运转闭环,使公司具有非常强大的竞争优势和护城河壁垒,综合盈利能力强劲;增长端,公司内部资源充足,外部行业当前处于良好的增长态势,中短期有望维持较高速增长;疫情或将导致行业格局变好,利好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