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运营规划方案(精选5篇)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邮轮旅游;网络营销;营销策略

一、邮轮旅游经济发展现状

二、邮轮旅游经济市场发展特色

(一)邮轮旅游客运量不断增大研究发现,随着我国加强对邮轮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视,在对邮轮旅游进行广泛宣传的情况下,我国邮轮旅游游客数量已经超过了百万人次,现阶段在全球市场上占据了很大的比例。并且从邮轮旅游经济的渗透率角度看,北美市场和欧洲市场占比相对较高,而中国邮轮旅游经济的渗透率低于0.05%,这就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随着国内居民收入不断增长,我国将具备邮轮旅游经济发展的广泛客源,特别是在邮轮旅游经济呈现出大众化发展态势的情况下,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市场邮轮旅游经济的渗透率将超过1%。同时,随着我国公司制度改革,国内消费者的假期也会适当的延长,也能对邮轮旅游经济在我国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使邮轮旅游具备广阔的发展前景,吞吐量大的优势更加鲜明[3]。

(二)国内港口发展邮轮旅游热情高涨国内港口城市具备发展邮轮旅游的广泛基础,在国际邮轮旅游经济发展迅速的情况下,受到市场经济的驱动,我国港口城市对于邮轮旅游的发展也表现出较高的热情,并且邮轮旅游运营规模得到了拓展和延伸,甚至在部分经济相对较为发达的地区,已经探索了邮轮港口群的构建,能开发国际化的邮轮旅游经纪服务,从而凸显我国旅游经济的特色,提高邮轮旅游的综合发展效能[4]。

三、互联网时代邮轮旅游经济网络营销策略

(一)大数据分析,制定精准营销方案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邮轮旅游发展过程中要注意结合互联网时代的影响,对新的营销理念和方案进行分析,重新审视消费者对营销活动的需求,从而尝试制定个性化营销方案,实现精准营销的目标,最大限度的激发消费者的消费热情。因此互联网经济时代背景下,在发展邮轮旅游经济的过程中,邮轮公司应该结合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应用,有意识的对营销方案进行重新的调整和规划。在具体工作实践中可以依托OTA平台结合大数据分析结构,构建游客信息档案,传统的小旅行社也要注意完善游客信息库,在对游客数据信息进行系统分析的前提下按照游客的消费行为、基本信息以及行为数据分析等,确定游客的消费偏好、对产品的忠诚度等,也需要对顾客的购买力进行初步的确定,从而以此为基础对邮轮旅游产品的营销活动进行设计和规划,不断按照不同类型游客的需求制定精准的营销方案,确保能提高客户对营销方案和邮轮旅游服务活动的满意度,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参与到邮轮旅游活动中,为邮轮旅游的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支撑作用[6]。

(三)探索新技术,改革网络分销系统为了能在发展邮轮旅游网络营销的过程中,使邮轮旅游公司在发展实践中抢占更大的市场份额,提高市场核心竞争力,在国际市场上实现稳定发展的目标,就要结合新营销技术的应用,对传统邮轮旅游营销方案和模式等进行调整,在丰富邮轮旅游活动产品基础上建设能凸显我国特色的邮轮旅游发展模式,对分销渠道进行优化,从而维护邮轮旅游市场秩序,增强邮轮旅游经济发展的稳定性。例如结合信息时代的影响和新技术形式的应用,在对邮轮旅游营销模式进行开发的过程中,我国可以尝试引入邮轮全球分销系统,借助系统平台对邮轮产品进行整合和数据处理,对数据进行实时化的更新,从而将邮轮旅游营销向国际市场延伸,在显著增强营销范围和消费者选择范围的基础上,也能按照国际市场发展动态制定动态化的邮轮旅游活动价格,为游客参与邮轮旅游活动提供一定的便利性,也能增强市场的稳定性,切实带动邮轮旅游实现优化发展的目标,为我国旅游经济建设提供新的经济增长点。

IMS自省:距离中国有多远

一个是技术融合的汇聚点――IP,一个是业务融合的汇聚点――多媒体,汇聚两大特征的IMS(IP多媒体子系统)已经被世界媒体炒得沸沸扬扬,并引发新一轮的投资热点。然而,与国际上IMS部署的热火朝天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的IMS部署略显低调。

近日,MSF(全球性多元服务论坛)专程派代表到北京对其将于10月16日至27日举行的“GMI2006计划”进行宣讲,这是全球首个IMS服务框架多厂商互动性的大型“真网络”测试。在运营商层面,目前业已吸引了包括BT、KT、NTT、Verizon、Vodafone在内的5个国外运营商参加。另据MSF透露,迄今为止参与这次测试的成员包括26个国际知名电信厂商,其中包括中国的通信设备商华为和中兴。这两个厂商也是国内参与MSF的仅有的两家企业。同时,中国运营商尚未明确表示愿意加入。

实际上,对于这样高规格的全球测试,中国运营商的集体缺席并非偶然。在7月17日举办的“核心网技术演进”会上,一位运营商高层坦诚表示,IMS是一个太完美的架构和设想,完美意味着运营起来复杂,管制起来不易。目前,我们的通信网络运营能力足以应付今后两三年所有的通信需求,对于看不到明显利好的网络设备更新,我们需要看准形势,谋定而后动。此言在耳,IMS需要厘清哪些问题才能更好地容入中国的运营环境呢?

完美架构要实现不易

目前,各个标准组织一致认为IMS具备这样的能力来实现网络的融合。IMS全业务网络分成四个部分:IMS核心控制部分、应用层、接入层以及传统TDM/R4网络互通层面。IMS网络结构中,应用层面与接入网络无关,而业务层面通过开放的接口与IMS控制层面相连。这种结构使业务开发商可以非常独立地开发业务,然后通过IMS将业务提供给各种接入环境下的用户,大大加快了业务开发速度。此外,IMS不仅能实现人到内容的多媒体通信,而且还可以实现人到人的多媒体通信。

如此完美的架构,如此多源化的业务实现功能,使得IMS似乎成为了一把实现固定与移动融合,并在此基础上滋生无限丰富多媒体业务的万能钥匙。可事实上有这么容易吗?

中国电信北京研究院副院长赵慧玲在一次演讲中提到,IMS的实施还面临很多问题,首先是业务定位的问题,因为是基于SIP的IP业务,是要把所有的IP业务都放在IMS平台上吗?哪些要放,哪些不放?放上去如何控制和管理?新的平台和其他平台之间的关系如何把握?其次,基于IMS组网的网络架构应该什么样的?数据库该如何融合?除此之外,还存在SIP协议将来的扩展,3GPP的SIP和NGN的SIP的互操作问题等。

她认为,运营商应当使用操作简化的并能真正提供融合业务的务实标准,而不是做又大又全,完成所有事的标准。在IMS部署过程中,仅有设备商的热情是不够的,运营商作为网络的运营和管理者在其中应起着主导作用。

没有标准答案需要因地制宜

IMS最初是3GPP组织制定的3G网络核心技术标准,目前已被ITU-T(国际电信联盟电信标准化部)和ETSI(欧洲电信标准化委员会)认可,纳入NGN(下一代网络)的核心标准框架,目前为止有R5、R6和R7三个版本,提出了全IP的网络架构,采用SIP协议进行控制,实现移动性管理、多媒体会话信令和载体业务传输,实现端到端的IP业务。

根据Gartner的数据,在全球的控制层设备合同中,CSCF占35%,真正IMS部署是非常少的。但在IMS部署的选择上,移动运营商比固网运营商要先行一步。从目前的研究进度来看,IMS应用于移动的标准已经成熟,但是基于IMS、应用于固网的技术标准还处于发展阶段。

中兴通讯目前正在积极参与IMS各种测试与标准制定。中兴通讯IMS市场总监戴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对于设备制造商而言,积极参与国际、国内标准制定,并在产品设计时充分考虑产品的延续性和兼容性,以保护运营商的投资,是必须要做的事情。良好的标准顺从性,同时也能保证设备的互通性能。

但他同时也认为,IMS虽然是国内外运营商认可的实现FMC的最佳途径,但运营商也要认真考虑在未来部署IMS网络时如何与现有的网络融合的问题。事实上,欧美等一流运营商在考虑部署IMS网络时,也是采用分阶段、分步骤的实施计划,并在实施过程中充分兼顾各种在原有网络中已开展的业务和用户体验的一致性。对于采用何种方式和途径来实现业务的融合,技术实现方式并不唯一,每个国家的运营商应当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进行选择。

由于除了中国联通外,中国固定网络运营商与移动运营商可谓泾渭分明,所以IMS在我国的发展并不能完全复制国外的发展经验。

有专家认为,3G融合通信对于固网运营商来说是一种被动的选择,但是从资源占有情况来看,固网运营商在融合通信中的可选性上要强于移动运营商。即使中国固网运营商尚未提出确切的IMS部署方案,只要移动牌照落户固网运营商,那么其就不用再考虑漫游、频率等方面的顾虑,融合业务自然会有一个较明显的增长。

不过,对于中国固网运营商而言,要部署IMS,软交换是一个不得不考虑的因素。众多运营商从2005年开始,就已经有步骤地将软交换转入了商用阶段,当与软交换有着相似应用效果的IMS一出现,业界就开始了一种担心,一项花费了大量心血、刚刚被市场认可的技术在IMS的强力冲击下将何去何从?而IMS是否能够轻松跨过网络和运营模式都已成熟的软交换的门槛而被固网运营商广泛接受

对此,戴澍认为,目前国内部署的固网软交换网络,与IMS并不对立。国内的固网软交换主要是为了完成PSTN的改造,同时也能支持多媒体业务。IMS则主要是用于多媒体业务的支持,在业务触发、QoS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增强,并扩展了移动性支持的能力。现有的固网软交换的多媒体业务支持能力,可以通过IMS来进行增强。

目前业界对IMS应用前景提供了一些理念,这些理念会得到广泛的应用,因为IMS是一个统一可计费、可管理、可运营的平台,在上面可以承载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业务,但IMS整体实施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中国电信有关人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固网运营商,中国电信会加速制定标准的进程,但最重要的是在承受巨大风险对IMS进行部署的同时,希望其滋生的新业务能给运营商带来稳妥安全的利润增长点。

软交换、IMS与FMC三者关系

什么是IMS

FMC和IMS的关系:IMS是基于SIP的,与接入无关,无疑是最理想的FMC最终解决方案。但是,基于IMS的融合方案是基于NGN的解决方案,而不是基于现网的解决方案,需要等到TISPAN标准的完善;真正的全业务融合还需要等到3G上的主流话音业务从CS域迁移到PS域,成为VoIP后,而基于现有网络适度改造和融合终端的FMC无需等待IMS引入,现在就可以做,可以先基于PHS,然后蓝牙,再基于Wi-Fi/WiMax。

运营商关心的是网络改造给他们的业务带来什么样的改变,而不是其它

――上海贝尔阿尔卡特(ASB)高级执行副总裁、CTO徐智群认为,对于运营商来说,网络改造后是叫NGN还是IMS,没有人关心。他们关心的是进行网络改造之后,能给他们的业务带来什么样的改变。

互用性实验势在必行

――CurrentAnalysis的高级分析师JoeMcGarvey指出,IMS对于初登场的服务供应商来说确实代表了避免成为dumbpipe运营商(指没赚到内容钱的运营商,被谑称为“管道工”)的最佳――也可能是最后的机会。对于任一已经允诺资源建造和实施基于IMS架构的基础设备的厂商或是运营商来讲,这个巨大的互用性实验都是势在必行的。

IMS终将取代软交换是全球的共识

现在实现网络融合有两个技术难点

――中国电信技术部高级经理吴彤指出网络融合实现的两个技术难点,第一,网络如何感知用户的迁移,就是说当用户从固网移动到移动网,如何使其他用户能找到在网络上更改后的用户。第二,业务触发问题,有些用户是需要移动网的,有些则不需要,两种业务是不同的,需要进行区分,否则会造成业务触发时的困难。

IMS里边比较重要的因素就是控制

――上海贝尔阿尔卡特副总裁吴斌认为引入IMS对运营商来说并不是功能弱化。IMS对QoS的控制和新业务的控制更强了,新业务开发起来更快了,未来的趋势是,开发的平台越来越多地加入第三方的软件,基于这个平台开发业务,对运营商来说有很大的控制权。

IMS用于固网,这需要有一个过程

目前还难以断定IMS是否能够帮助运营商转型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邬贺铨在“IMS技术发展高层咨询会”上说,属于NGN的IMS很理想,但是太完美。ISDN、BISDN过去很理想,但是跟现实差距这么大,使得运营商对NGN十分谨慎。IMS跟现有网前后向兼容性这一点上是运营商所接受的。但是IMS现在从标准化来看,还在发展之中,而且也没有成熟的产品可以用。”

移动运营商叩问:IMS的意义究竟有多大

正是因为这种“移动化”的趋势,有人就认为,FMC(移动、固定融合)更多是为固网运营商准备的,为固网提供了移动之路,但对移动运营商来说,似乎意义不大。FMC以及IMS,到底给移动运营商带来了什么样的机遇呢?

实现多媒体服务IMS必不可少

移动通信的飞速发展以及数据增值业务的拓展,正在改变人们的生活。今天,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都在联合整个产业链的力量,大力拓展无线音乐、无线下载以及手机视频等新应用的发展。这不仅是运营商的新业务,而且将是未来的新生活方式。

而以移动叠加网方式引入IMS,可以解决目前软交换应用存在的问题。像固网NGN没有实现太多的新业务,尤其是在宽带域即分组域,引入IMS可以改善软交换只面向窄带业务和话音增值业务的现状,实现固网宽带域新业务的突破。

从应用角度来看,IMS更注重的是话音增值应用。IMS商用后,在业务以及信息服务上会有更多的发展,如通过语音平台、宽带平台提供一些多媒体服务等。在国外,有通过IMS平台提供新闻的应用,通过IMS实现实时新闻的推送。

当前,全球已经有不少移动运营商开始向3GUMTS/HSDPA网络迁移,对于这些运营商而言,IMS架构的提出为它们以后开发服务提供了一个公用平台。美国Cingular认为,IMS可以比作是“eBay”,它提供了一种标准方法,可以把合作伙伴与客户联系起来,开展丰富的多媒体服务,还能够进行计费,并且有强验证和服务质量保证。

在前不久召开的第七届中国第三代移动通信国际论坛上,中国联通技术部总经理张智江博士表示,统一的网络、丰富的业务,是电信运营商的长远目标,而构建全IP的IMS网络对实现这一目标是十分关键的。张智江认为,近几年,IMS之所以发展迅速,主要是以下几方面的原因:首先,传统的电信网基本是多网络对应多业务的模式,给网络规划维护带来诸多不便;其次,随着技术的进步,新业务、新应用层出不穷;再者,终端方面也需要支持多种业务和接入方式。从根本上说,客户需求变化和激烈的竞争促进了IMS的发展。

事实上,正是IMS给移动运营商在发展3G业务方面带来了更多的实现手段和发展机遇,虽然目前IMS的标准还没有完善,但是,在IMS的测试以及发展上,移动运营商走在了固网运营商的前面。

而实际情况并非想象中那样顺利,目前运营商大客户部都是与各业务部平行的部门,在具体的流程中很难称业务部门为“支撑”部分,称为“协商”可能会更贴切一点,因此如果说引入网络的融合,其遇到的阻力可能更大。

因此我们对中国FMC的理解就是需要有很远的路要走,但是要按照一定的步骤,有序前进。中国电信的CN2IP骨干网的建设已经昭示了固网运营商向统一“硬件平台”的过渡,尽管其并非我们想象的那样为固定和移动业务提供统一的承载平面,也没有BT的21CN网络那样彻底替代原有的PSTN网,但是已经正在朝着标准层次化的方向前进。

梦:体验IMS

IMS的部署以及FMC的发展,移动和固定网络融合之后,将为应用的发展带来更多的可能性,也将给人们带来全新的通信体验。终端用户可能会使用运营商提供的面向特定用户群的业务捆绑,也可能将多方面提供的业务组合到一起使用――甚至涉及多个运营商。

未来,在运营商、增值服务商、内容提供商以及终端厂商的努力下,将会出现多种全新的通信方式,例如:

实时在线(LiveWire)

通过无线终端,可以按照需要选择任何形式的媒体资源,包括音乐、新闻、简短视频、电视以及电子图书等。

家庭安防(HomeSecurity)

允许你通过移动终端连接到家中的安防系统,接收实时信息和图像。

便携式旅行助理(PortableTravelAgent)

使你通过移动终端获取世界各地有关音乐会、体育比赛、热点事件、餐馆、旅店和方向指引等的详细信息。

日程助理(ActivityAgent)

超越言语(MoreThanWords)

允许你使用手写、绘图、照片、视频以及音频等各种方式生成附件,设计出个性化的多媒体信息,发给任何地方的任何人。

我的移动星球(MyMobilePlanet)

你可以选择和加入在线社区,发送和接收视频、照片或音频;加入即时消息聊天以及在留言板上留言。

丽丽的知心伙伴

例子:丽丽,15岁,学生

丰富的晚年生活

例子:老王,62岁,退休

老王利用他的闲暇时光来进行文化之旅。当探访一个新的城镇或都市时,他就习惯于用PDA作为语音向导,去参观博物馆。通过位置服务业务,他的PDA可以定位出当前的位置,并且为他提供所在建筑物的语音、视频或文本信息。通常来讲,老王喜欢简单易用,他认为可以用声音控制以及有简便易懂的用户指南是很重要的。对他来说一个很值得关心的问题就是健康。他的PDA有紧急按键――一键通(Push-to-talk―PTT),按动按钮即可直接和他的保健医生进行联系。另外,他还接收一些对他有用的健康知识。

移动保险业务员

例子:刘明,32岁,保险公司业务员

在刘明的眼中,选择业务的主要标准就是看能否帮助他提高工作效率。由于他经常在路上奔波,因此他的业务需求包括:导航服务,基于网络的日程安排,以及出国时需要获得翻译帮助。对他来说另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能够不间断地、安全地接入公司网络,以便调出最新的客户数据和费率。另外,他还订阅了一种新闻业务,实时更新当前的关键客户以及竞争对手的资料。当然,他也可用这些业务来处理日常事务:当汽车油量表接近最低点时,他会自动获得最近的加油站信息(机对机通信)。

快乐的母亲

例子:王红,37岁,母亲

王红有一个11岁女儿,王红希望随时知道她女儿是否在特定的区域内,比如在上学的路上。当女儿偏离了这个区域,她就会收到一个文本短消息并可以使用PTT或者即时消息(IM)业务,与女儿进行联系。这样,王红就可以随即知道她女儿的情况,十分安心。

完美的客服

目前,世界各国电信公司普遍把发展接入网作为主要的经营策略之一,倾注了很大的力量。设备制造商也积极适应这方面的需要,开发了各种各样的接入网设备产品。

接入网概念的出现,使电信运营者能够综合考虑用户环路的设备配置问题,既着眼于现在的需求又放眼于网络未来的发展。但由于发展的不平衡,服务水平都存在巨大差异。在现阶段接入网发展建设过程中,普遍面临着两个方面的主要问题:一个是在电信欠发达地区缺乏配套的用户线问题,另一个是电信发达地区用户环路的数字化与宽带化问题。在发展中国家,城市和乡村普遍存在着因没有用户线而造成的大量待装用户无法及时装机。

另外,SDH/SONET已大规模推广,ATM也已经从实验室走向公用网,开始商用。因此用户环路也需要相应宽带化以支持各种宽带业务。现在,电信运营公司已经认识到用户环路宽带化刻不容缓,纷纷提出改造或重建用户网络的计划。

用户环路宽带化的方案有很多,如FTTB、FTTC、FTTH、HFC、HDSL、ADSL、WLL等等,并且有可能不断推出更新的接入技术。

无线用户环路(WLL)目前主要用于提供基本电信业务,所采用的主要技术是以数字/模拟蜂窝为基础的技术、数字微波技术和毫米波(28GHz)技术、一点多址技术。

目前,无线用户环路在发展中国家应用较多,想以此加快提高和发展电信业务。一些发达国家新的运营公司也用WLL作为竞争手段,在日本,已把发展无线接入技术作为今后通信发展的主要技术政策之一。日本NTT公司将从1998年开始在人口密度低的农村地区,采用光纤接入和固定无线接入方式或有线无线混合接入等方式正式商用PHS-WLL固定无线接入技术,并把这种技术推向国外。一些国家在局部高密度用户区域也开始应用无线接入技术(PHS等)以扩大业务。

二、我国接入发展状况

三、接入网的定义和定界

接入网所覆盖的范围由三个接口定界,即网络侧经由SNI与业务节点(SN)相连,用户侧经由UNI与用户相连,管理方面则经Q3接口与电信管理网(TMN)相连。其中SN是提供业务的实体,是一种可以接入各种交换型和/或永久连接型电信业务的网元,而SNI即是AN与SN之间的接口。可提供规定业务的SN有本地交换机、租用线业务节点或特定配置情况下的点播电视和广播电视业务节点等。

四、接入网的功能、位置及标准化接口

根据接入网的定义,接入网为本地交换机与用户端设备之间的实施系统,它可以部分或全部代替传统的用户本地线路网,可含复用、交叉连接和传输功能。接入网可支持包括窄带和宽带多种业务的综合接入。

为了支持不同的业务,接入网需要有不同的接口。交换侧和用户侧的接口根据具体的应用情况配置,两侧的接口可以是不对称的。目前ITU-T规范接口版本交换侧采用的为V5.1和V5.2接口,将来接口类型还要向前发展,例如宽带V接口,如VB5.1,VB5.2,SDH接口和租用线接口等。

V5接口的诞生对接入网的发展起到了极大推动作用。

V5.1和V5.2建立在2.048Mbit/s接口基础上,除了帧同步时隙外,使用一个或多个时隙作为通信控制信道来传送信令,其它时隙作为承载信道,可以传送64Kbit/s数字话音信号或ISDN的B通道信号。V5·1支持1个2Mbit/s链路,1个位于TS16时隙的通信控制信道,其余各时隙固定分配给各承载信道。V5·2支持1~16个2Mbit/s链路,1个或多个通信控制信道,承载信道时隙动态分配,且具有集线功能。

V5接口的问世推动了接入网的技术和产业的发展。

(1)由于V5规范了数字化的用户接口,从而使接入网的引入变得既经济又有效,使得用户环路中音频转换接技术SLC作为一种应用技术将被取代。

(2)由于V5支持多种业务以及它们的综合接入,使得从此在接入网上能够实现模拟和数字多种业务的综合接入。

(3)由于V5接口将交换机的数字接口标准化,故为开放式接口,打破了交换机远端模块的专有性,交换机与接入网设备可由不同厂家提供。大批的厂家加入到接入网行业中竞争,大量的生产降低了设备的成本。各本地网所处地理位置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齐,对接入网的业务需求差异较大,广大农村地区拉入网的发展相对滞后,但随着交换机数字化,ISDN的引入,多种接入网组网方式的应用,迟早要在农村地区实现。

五、接入网的组网技术选用

1、有线接入技术

当前比较实用的有线接入方案中,除了传统的铜线接入方式外,有以下四种接入技术:

(1)光纤接入(FTTB、FTTC、FTTZ、FTTH等)。FTTB、FTTC、FTTZ、FTTH等接入方案是按光纤敷设到那里来区分的,即以接入网主干系统与配线系统的交界点—光网络单元(ONU)的位置进行划分的。FTTB是指光纤敷设到办公大楼,FTTC是指光纤敷设到路边,FTTZ是指光纤敷设到用户小区,FTTH是光纤直接到每个家庭。从技术的角度看,FTTB、FTTC、TFFZ基本相近,没有实质性区别。

从运营角度看,当前业务量最大,用户需求最迫切的是FTTB。FTTB的特点是全数字化接入与传输,主干系统的传输媒介是光纤,各种业务以时分复用方式接入,传输速率为155Mb/s或140Mb/s;配线系统使用星型结构的铜绞线作为传输媒介,根据终端设备的种类,配线系统可以使用二线连接或四线连接结构;FTTB与交换局之间应使用V5接口。可实现多种业务的综合服务(包括宽带业务),容易向环型光纤网过渡。

(2)光纤同轴混合接入(HFC)。它的基本特征是以模拟传输方式,综合接入多种业务信息。HFC的主干系统使用光纤,采取频分复用方式传输多种信息;配线部分使用树状拓扑结构的同轴电缆系统,传输和分配用户信息。在HFC网上传输数字语音和数字图像信息时,必须经过宽带调制器(64QAM)将数字信号调制到模拟信道中传输。

(3)高速数字用户环路(HDSL)。为了充分发挥现有市话电缆的作用,解决用户线不足和高速业务的需求的矛盾,国外研制开发了高速数字用户环路HDSL技术。使用两对用户线传输2.048Mb/s信息的能力。HDSL可充当用户接入网的主干传输系统。

HDSL的优点是充分利用现有铜缆实现扩容,也可以解决少量用户传输384Kbps和2Mbps宽带信号的需求;安装HDSL设备时基本不改变原有设备,施工方便迅速;当更大容量用户环路建成后,HDSL设备可以转到异地使用。对于原来已铺设有铜缆到乡、镇及村的农村地区,HDSL方式对迅速扩容和开放数据业务也是一种可行的方案。

2、多种固定无线接入技术

在有线通信不断发展的同时,无线通信技术以其灵活方便、建设速度快、维护费用低、受环境限制少、适合于远距离分散用户等功能特点,成为接入网建设中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其中,固定无线接入是解决我国目前机线矛盾等问题的主要方式。地、县到乡镇之间地理环境不允许敷设光缆,接入技术应优选多终端固定无线接入。服务半径10~30公里。

在城、乡用户线紧张的地区,用户的扩容也可采用无线技术接入手段,日本已大量采用无线接入手段、PHS-WLL。

无线接入大体上可分为:

(1)现有移动技术的固定应用,如蜂窝技术和无绳技术;

(2)专为固定无线接入设计的技术;

(3)微波技术(一点多址技术)。

采用移动技术或专用固定无线接入技术的系统从应用的角度来说有两种系统结构:与移动混合组网;单独组网。

(1)基于蜂窝移动通信网的网络结构,即固定无线终端接入到移动交换机MSC。此方式可使运营者以同一系统结构服务于移动和固定的不同用户群;

(2)典型的固定无线接入系统结构,即直接接入到PSTN/ISDN,而不接入到移动交换机。

这种结构是由PSTN/ISDN本地交换机来进行呼叫处理、计费和编号识别等。

当固定无线接入系统与PSTN或ISDN连接时,固定无线接入系统应能透明地支持;

(2)ISDN的用户综合(电信)业务、承载业务以及补充业务。

(3)微波一点多址技术是提供中低容量大范围覆盖(几十公里到几百公里)的用户环路技术。它的技术特点决定了它适合在水网地区和山区,每到夏季汛期,通信紧张的矛盾极为突出,但受地理条件限制无法采用有线技术的农村使用,从目前的商用情况看,它的确是解决农村通信的一种主要手段。

关键词:信息消费;互联网;移动通信;产业结构;基础设施

一、信息消费的涵义

信息消费是以信息产品及服务为消费对象的新型消费活动。根据工信部的统计口径,信息消费主要涵盖三个领域:一是信息服务,包括语音通信、互联网数据及介入服务、信息内容和应用服务、软件及其他信息服务等;二是信息产品,包括手机、个人计算机、平板电脑、智能电视机等;三是基于信息平台的电子商务、云服务等的间接带动消费。信息消费是拉动消费增长的新动力。根据国家工信部测算,信息消费每增加100亿元,将直接带动国民经济增长338亿元。

二、我国信息消费概况

近年来,我国信息消费规模不断壮大,市场供需两旺,商业模式与挖掘需求潜力日益契合,信息消费的需求溢出效应、增长效应日益显著,正成为扩大内需和增长提质升级的重要引擎之一。

1.信息消费规模高速增长,撬动社会总需求快速扩张

2010年-2013年,我国信息消费规模由1.01万亿元增长到2.2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29.7%。其中,基于互联网的新型信息消费规模由3800亿元增长到1.6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60%。信息消费的快速发展引致信息技术产业领域大规模投资,拉动中间投资需求急剧增长。2013年,电信全行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3754.7亿元,创造了4年来的新高;电子信息制造业500万元以上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1.08万亿元,同比增长12.9%。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认知计算等信息技术前沿领域正成为新的投资热点。

2.信息产品创新空前活跃,持续提升消费增长动力

近年来,基于互联网的信息产品种类和数量加速增长趋势显著,智能终端的换机与新增消费市场规模巨大。2013年国内智能手机出货量4.23亿部,超过前5年出货总和,占全部手机出货量的73.1%,同比提高8个百分点;智能手机整体消费规模约5566亿元,同比增长62%。平板电脑销量超过1600万台,同比增长61%,高于全球平均水平8个百分点,整体渗透率超过20%,消费规模突破510亿元,同比增长46.5%。此外,以可穿戴设备为代表的新型智能终端逐步进入推广应用阶段,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产品相继涌现,不断引发消费新热点。

3.移动应用融合渗透,开启消费巨大空间

4.信息消费的增长带动效应日益凸显

三、江苏信息消费发展现状

江苏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高,全省人均GDP已超过1万美元,率先步入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我省的信息消费基础很好,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快速发展,产业规模10年上了7个台阶,2012年跃居全国第一,涌现了联创、焦点科技、同程等一批快速成长的著名企业。近年来,江苏通过政策引导和加大推进,全省信息消费呈现快速发展态势。

1.发展规模快

2.政府扶持力度大

我省先后颁布实施了《江苏省信息化条例》、《全省“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规划》、《信息化引领行动推进方案》等。省政府还与工信部签订了《共同推进江苏信息化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工信部将加大力度推动江苏省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三网融合和“智慧城市群”等方面建设。

3.设施投入多

我省大力推进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制定了《加快推进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并与三大运营企业集团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不断加大投资力度。2013年,三家电信运营商和广电网络公司完成在苏建设投资458.2亿元,采购本省产品485亿元,预计“十二五”期间建设投资将超过1350亿元,采购本省产品超过2000亿元。我省信息基础设施发展指数已由全国第6上升到第4位。

4.试点示范广

我省组织实施了全省信息化示范试点工程、促进信息消费应用示范试点平台以及两化融合应用示范等示范试点工程,认定信息消费示范试点企业22家,重大信息化示范试点工程25项。工信部首批国家信息消费试点示范市(县、区)中,南京市、盐城市、张家港市、扬州市广陵区4家市县入围。

5.服务平台高

我省率先建成省市两级“智慧江苏”门户平台,上线应用超过460个;建设全省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覆盖70%的行政村;启动教育云数据中心建设,开通江苏“e学习”平台。江苏“智慧健康”云平台整合了全国286家三甲医院医疗信息,省内60%以上的二、三级医院已应用电子病历系统。

6.终端产品新

我省成功推出4G无线移动通信、手持智能终端等高端产品,除了能支持中国移动TD-LTE网络外,还可实现2G/3G/4G网络多模式切换;开展TD-LTE扩大规模试验,推动省内企业和产品进入运营商采购体系,目前推广北斗应用模块和终端超过2万多套。

四、江苏信息消费的典型模式

1.电子商务服务

有代表性的是中国制造网和同程网:中国制造网创建于1998年,由焦点科技开发和运营,汇集中国企业产品,面向全球采购商,提供高效可靠的信息交流与贸易服务平台,是国内中小企业通过互联网开展国际贸易的首选B2B网站之一。同程网成立于2004年,是国内一流的旅游电子商务平台之一,也是中国唯一拥有B2B旅游企业间平台和B2C大众旅游平台的旅游电子商务网站。

2.传统行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

这种模式其产品销售有线上和线下两种渠道或者是线上与线下有机融合,较典型的是苏宁云商。苏宁云商模式可概括为“店商+电商+零售服务商”,它的核心是以云技术为基础,整合苏宁前台后台、融合苏宁线上线下,服务全产业、服务全客群。云商模式不仅是苏宁跨越发展的新方向,也将成为中国零售行业转型发展的新趋势。

3.以公共服务平台为支撑的资源共享服务

典型代表是“智慧江苏”门户平台,该平台以物联网、云计算、Ipv6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依托光纤宽带、WIFI、3G等多种渠道,通过1个省级主站、13个市级分站以及覆盖各县(市、区)的服务应用平台,为政府和社会提供覆盖政务、经济、民生等多方面的智慧应用和综合服务。

4.智能手机应用

如南京市、无锡市推出了手机预约出租车应用,南京快视公司原创了短视频节目――快TV,南京久康网络开发了“健康顾问”客户端应用,好享购与电信运营商合作共建“通享慧”移动商城和移动购物平台。

5.以移动支付卡为载体的便民服务

这种模式将原有的银行卡与手机、公交卡、市民卡等整合而成移动支付卡,具有在线支付和身份识别功能。如南京市民卡公司整合了公用事业费缴纳、城市公交、超市购物、汽车加油等电子钱包功能,发卡量突破1800万张,覆盖30多个消费领域。

五、江苏发展信息消费的重要意义

1.信息消费是优化经济增长结构的重要途径

江苏的消费结构经历了以基本消费品、普通耐用品、高端耐用品和轿车住房为代表的四个阶段,目前已经进入了以智能终端、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消费新阶段。在经济增长由高速向中高速换档、外需不足、经济发展面临较大压力的情况下,加快促进信息消费对提振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信息消费是产业转型升级的客观要求

大力引导信息消费,可以加快智能终端、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兴产业的发展,最终促进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2014年是4G元年,信息通信产业将迎来新一轮跨越发展的浪潮,江苏现有的信息通信基础设施、终端和产品将全面提档升级。加快促进信息消费,有利于江苏产业结构优化和增长方式转变。

3.信息消费是改善民生、创新社会管理的内在需要

信息消费具有很强的渗透性,不仅能够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而且渗入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对行业而言,信息消费能够极大地提高生产制造智能化水平和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推动技术进步和质量效益提升。对政府而言,促进信息消费有利于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创新,推动城镇建设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六、促进江苏信息消费发展的对策措施

1.优化基础设施

研究制订我省“宽带中国”战略实施意见,进一步完善宽带网络基础设施,统筹提高我省城乡宽带网络普及水平和接入能力。适度降低电信资费,完善电信普遍服务补偿机制,促进提供更为广泛的电信普遍服务。推动各地将信息通信基础设施纳入城乡建设和土地利用规划,并给予必要的政策和资金支持。

2.鼓励产品创新

支持企业集中力量研发通用高端芯片、新一代移动通信、新型显示、基础软件等核心关键技术和新产品。支持基于4G、北斗技术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电视、卫星导航等新一代智能终端产品产业化。支持自主品牌或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终端研发制造和服务企业发展壮大。加快推动信息服务商业模式创新,基于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积极培育新的商业模式和发展业态。

3.扩大消费需求

开展多种形式的两化深度融合培训宣传与推广活动,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提供两化深度融合诊断咨询服务和信息技术深度应用解决方案。鼓励软件企业及各类信息服务机构为工业企业提供信息技术应用咨询、信息系统实施、信息技术服务外包等综合信息服务。开展省两化融合示范区和智慧园区创建,促进区内企业深化信息技术应用。促进宽带网络普遍服务,综合灵活使用有线、无线等宽带技术加快农村地区宽带网络全面覆盖。

4.加强平台建设

支持全国知名的江苏电子交易平台、电子商务平台和专业支付平台发展壮大,加大对领军型龙头骨干企业的扶持力度。完善智能物流基础设施,鼓励企业物流中心改造为社会化电商物流平台,推动建设全国物流示范基地。实施重大信息化示范工程,重点推进教育卫生、就业社保、公共安全、交通出行、食品安全等民生领域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和信息消费示范平台建设。

5.完善配套体系

完善智能物流基础设施,鼓励企业物流中心改造为社会化电商物流平台,推动建设全国物流示范基地。加强网络信任体系和网络支付平台建设,建立完善电子商务支付体系创新系统,不断提高支付效率,降低营运成本。大力发展移动支付等跨行业业务,推广普及本地化移动支付服务,不断完善互联网金融支付体系。鼓励商业银行与跨境电子商务平台企业合作,为跨境电子商务企业提供优惠利率融资服务。

6.营造政策环境

充分利用工业和信息产业转型升级等专项资金,加大财政对促进信息消费的支持力度。落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和扩大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积极推进邮电通信业营业税改增值税改革试点。落实国家无线电频率占用费政策,支持经济社会信息化建设。加强网络信任体系建设,健全电子认证服务体系,扩大电子证书在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以及市政服务等重点领域中的应用范围。

参考文献:

[1]隋维娟.青岛市信息消费发展研究[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

[2]杨培芳.信息消费的经济解构[J].中国经济和信息化,2014,(1).

[3]梁达.信息消费将成为消费新热点[J].宏观经济管理,2013,(11).

[4]尹趣.信息消费将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J].现代电信科技,2013,(10).

[5]胡小明.迎接信息消费时代[J].信息化建设,2013,(10).

关键词:肺炎疫情;中小企业;企业管理

疫情突击,国家也及时出台一些政策作出调控,快速果断采取一系列有利于恢复经济的财政措施,这些政策对愁云惨淡的中小企业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在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的当下,企业仅依靠国家的财政政策是不足以稳定发展的,只有跟随环境变化寻找创新管理模式,才是立足长期发展的根本之道。疫情的发展,是最考验企业管理者的时候,如何在“非接触”或者说“少接触”的情况下开展业务,保证企业能够正常运营?传统的线下业务如何与线上业务进行对接,现有的一些企业管理模式如何变革?中小型企业会将未来的发展定在哪些方向?这些问题都需要企业管层思考,并寻找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疫情对经济的影响

二、中小企业面临的风险

三、疫情带来的机遇

(二)新型营销模式崛起。不管疫情多严重,人们总还是要生存,有生存就会有需求,有需求自然会出现市场。为了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各大知名品牌商开始直播带货,快手、抖音、淘宝等软件都可以看到网红、明星在直播卖货,可以说疫情孕育了新的售货模式,也正替代着传统的线下销售模式。直播带货,顾名思义是指利用各种互联网平台,使用直播技术向广大消费者进行商品展示,以及对商品的全面解说来导购消费者购物。这种卖货方式凭借薄利多销,实现商品直接和消费者对接,避免中间差价的优势迅速崛起,而且还增加了消费者和卖家的互动性,主播会耐心的回答顾客的每一个问题。有些消费者会效仿自己喜欢的主播,只要是他推荐的产品都会“剁手”、“秒杀”等手段同样吸引消费者。

(三)口罩行业的迅速发展。任何一次萧条,都是企业的自我发展机会,此次疫情最火爆的行业应该就是口罩行业,疫情期间为防止病毒蔓延,人人都要戴口罩出门,减少疫情传染,全球人手都要有口罩,需求一下子暴增,导致短期口罩短缺,口罩的价格一下子翻了好几倍。2009年“禽流感”的爆发,使口罩成为当年的焦点行业,供应量达到了19.6亿只,2011年口罩产量达25亿只,2012年达到30亿只。2013年,环境污染严重,导致雾霾久久不能散去,口罩需求再次增加。2019年突破50亿只,预计2020年中国口罩总产量将突破1,000亿只。疫情防控长达一年之久,口罩的需求远远超过供应,导致口罩价格不断飙升,应国家政策要求,比亚迪、富士康等公司通过联合供应商改建生产线的方式转产口罩,跨界加入生产防护物资的队伍,这些及时调控自己的企业将会为企业带来更长久的发展。

四、中小型企业的现代化管理

五、中小型企业的未来发展

这次疫情的发展,并没有将企业全方位的扼杀掉,有的企业从中看到新的发展机会。懂得从新环境中总结经验并把握机遇的企业,将会得到更长久的发展。这场疫情中,我们看到许多新生事物,包括远程办公、在线生鲜、在线娱乐、环保行业等,而在这其中,大健康产业下的生物科技行业是最有潜力的行业。

(一)积极开展网络推广。疫情防控期间,大部分工厂停产,员工延迟复工,可工作停止需求并未停止,有的企业就为了顺利开工利用互联网选择线上办公,不仅可以树立企业品牌,还可以吸引市场需求往企业倾斜,在业务市场上占领优势。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企业,上帝关了一扇门总会留一扇窗,此次疫情虽然有挑战但也是有机遇的,看企业会不会灵活运用网络势头,精准定位未来发展方向,实现订单转化以获得长久发展。

(二)企业应做好市场定位。疫情期间,医疗物品消耗很大,特别是一次性口罩的消耗,短期来看,这给环保产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压力,环保型的小微企业要快速调整运营方式才能立足发展。但从长远来看,这对环保产业的创新发展也是一个机遇。小型和微型环保企业创新发展,快速找准自己的市场地位,才能立足长期发展。

(三)优化办公模式。在日常办公中,除了面对面集中开会办公等传统模式外,企业应灵活运用远程定位、会议视频等方式,运用钉钉、腾讯会议等软件,开拓多种办公模式,实现异地办公,提高办公效率。

六、结语

2003年的“非典”对于阿里和京东等电商企业的崛起产生了关键作用。2020年的肺炎疫情必将推动医药医疗、电商、物流、短视频、网络游戏、虚拟社交、在线教育、知识付费、在线医疗、智能办公、智慧城市、5G、大数据、人工智能、无人零售、无人餐饮、无人机配送等行业的大发展。企业只有做好规划和管理,提高自身创新,从危机中寻找新的发展契机,才能得到更长久的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陈伟立.F公司管理模式创新路径研究[D].华侨大学,2019.

[2]周琼芳.肺炎疫情下企业财务管理策略研究[J].财务管理研究,2020(04).

[3]黄保才.疫情考验企业管理[N].台州日报,2020-02-17(005).

[4]魏晓玉,安勇.突发疫情下的中小型企业管理应对[J].时代经贸,2020(05).

[5]赵彬彬.双元式创新对企业转型影响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20.

[6]杨蕙馨,高新焱,孙孟子.突发疫情下制造业小微企业持续成长的应对之策[J].人文天下,2020(03).

[7]翟露斐,陈岩.防疫常态化时期企业财务风险控制[J].辽宁经济,2020(08).

[8]张允.多重政策助力民航业克服疫情影响[N].中国民航报,2020-08-20(001).

THE END
1.海底捞小哥为顾客花式表演APT视频 习近平会见摩洛哥王储哈桑 前三季度我国冷链物流总额6.4万亿元 同比增长4.2% 小区高空坠落菜刀砸到居民肩膀 藏在水乡风景里的互联网故事 网红夫妻车上直播时双双遇难 林诗栋3-0横扫邱党晋级四强 中方对日本等9国试行免签 ABC卫生巾创始人致歉 三方面9条政策助力企业稳订单拓市场 中国主张成为G20峰会的一抹亮色 ...https://m.163.com/v/video/VQGJSU312.html
1.海底捞特色视频海底捞特色高清原创视频下载新片场社区汇聚全球优秀创作人和海量作品精选出184条海底捞特色等4K原创短视频,覆盖海底捞特色相关的广告,宣传片,剧情短片,创意混剪,婚礼,纪录片,特殊摄影,旅拍,Vlog,影视干货教程,音乐MV等海底捞特色无水印高清视频案例学习下载https://www.xinpianchang.com/search/1296084
2.融合与创新:上市公司的多元品牌设计策略中国石化的品牌标识采用了红色和蓝色的组合,红色代表热情、动力和创新,蓝色则代表稳重、信誓和高效。整个设计表现出了企业的力量和稳健,也体现出了中国石化的国际化形象。 2、中国石油 中国石油的品牌标识是一个沙漏形状的图案,寓意着时间和油气资源的宝贵。标识采用了红、蓝、绿三种颜色的组合,红色代表力量和活力,蓝...https://www.rhtimes.com/brand/logo-design-news7975.html
3.市场营销调研报告集合15篇二、可口可乐市场营销调研背景 1.可口可乐企业现状宏观分析 可口可乐是中国最著名的国际品牌之一,在中国软饮料市场上占主导地位,系列产品在中国市场上是最受欢迎的软饮料。可口可乐积极推进本地化进程,目前所有中国可口可乐装瓶厂使用的浓缩液均在上海制造,98%的原材料在中国当地采购,每年费用达8亿美元。可口可乐系统...https://www.wenshubang.com/baogao/3265234.html
4.市场营销论文优秀(15篇)在全球一体化进程的背景下,跨国公司越来越重视东道国市场与其母国市场的差异。虽然跨国公司拥有丰富的国际市场营销经验,但应该看到,大中华文化下的中国市场依然有着巨大的环境差异。一方面是中国市场与国际市场的差异,有时大到一些跨国公司的营销人员难以适应,用国外通行的市场营销经验很难指导在中国市场的营销活动;另一方...https://www.yjbys.com/biyelunwen/fanwen/shichangyingxiao/734031.html
5.麦客CRM麦客CRM是集在线表单问卷制作、信息收集与数据分析、客户关系管理、邮件短信群发于一体的企业数字化运营平台。帮助企业客户搭建人员管理/会员分销/网上商城/预约平台等专属系统,轻松完成自动获客、用户调查、数据分析、服务运营、市场营销和效益增长。适用于报名/登记/签约https://cloudwise.mikecrm.com/
6.疫情下的中国广告业由于多年来在“营销智能化”上的布局,春节期间蓝色光标持续帮助客户进行智能下单、平台自动投放等服务,因此数字广告业务基本不受影响,尤其是游戏广告客户投放比去年同期有大幅增长;其次,蓝标国际业务没有受到任何影响;此外,由于疫情防控导致消费市场需求显著下降,部分品牌减少营销传播规划,因此数字营销业务在一定程度上会有...https://www.digitaling.com/articles/258159.html
7.北方经贸在互联网广泛覆盖和现代计算机技术、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下,电子商务在我国得到快速发展,以其便捷的操作、快捷的物流和低成本的贸易渠道迅速打开市场,在国际市场中...主动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加快景区“智慧化”的脚步,让景区在管理、服务和营销等方面都走上“智慧化”的道路,使得景区工作更加科学合理,更加精细化和智能化...http://www.gfjm.cbpt.cnki.net/WKC/WebPublication/wkTextContent.aspx?colType=4&yt=2022&st=10
8.标杆企业背景讲师大全百强标杆国际市场拓展部经理,负责海外最早的香港和记电讯的NP项目拓展和管理。 专长:华为6级子公司专职董事、5级客户销售专家任职资格,2013年评为华为大学“金牌讲师”。 擅长领域:华为的企业文化/领导カ/全球化市场拓展/人力资源管理/组织执行カ/干部管理/绩效管理/有效激励等。 https://m.58kaocha.com/h-nd-3822.html
9.西北地区餐饮经济发展问题研究针对不同的餐饮经济市场,打造既物美价廉、又品种丰富的餐饮产品系列,这里更具区位优势。而且地处“一带一路”沿线,也更便于西北地区餐饮经济走向国际化市场。 2.劣势(W) 西北地区经济发展较沿海城市落后,而自给自足的小农文化、逐水草而生的游牧文化又让这里的人欠缺工业化进程中必备的分工与协助意识,体现在餐饮...https://www.chinahuizhanjie.com/index.php?c=show&id=2599
10.营销经验分享60例范文(合集62篇)记者通过今年,以及前些年的白酒春节营销发现,关键还得把握好营销的本质。正所谓:市场营销,就是基于...联想集团基于其国际化的发展战略,实施了国际化体育营销策略。联想集团的国际化体育营销策略是以奥运为https://www.77cxw.com/fl/1670977.html
11.2025校园招聘东莞市啊呜科技有限公司招聘就业信息网主攻15-25岁Z世代年轻消费群体,集中挖掘年轻市场消费潜力,深层培养用户心智。聆听用户消费需求,细化产品特性,以高颜值、强性能与优性价比的品牌特点出圈;以国际化工艺标准严格要求,不断进行技术研发和创新设计,将iKF打造成一个全球化的轻奢消费电子品牌。目前品牌在全球范围内每年度的耳机销售量超300W台,受到超过1000W...https://m.haitou.cc/xyzp/3230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