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接住星巴克中国?中粮华润麦当劳咖啡店知名企业

界面新闻记者|卢奕贝界面新闻编辑|牙韩翔

星巴克在中国未来的运营方式或将发生改变。

而星巴克仍在评估选项,尚未就是否继续推进做出决定。

事实上,早在这之前,星巴克已有意在中国市场“征婚”。

7月30日,上一任星巴克首席执行官LaxmanNarasimhan就透露了对中国业务的未来打算,称星巴克正处于探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早期阶段,以期增强竞争地位,加速增长和创新,在中国取得长期胜利。随后,10月31日,新官上任的星巴克首席执行官BrianNiccol没有选择推翻前任做法,他在业绩会上重申,中国业务将继续探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私募股权公司或许是强有力的买家,例如有消费品投资经验的国际或中国头部私募股权。

他们可以通过星巴克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地位获得回报。虽然目前星巴克在中国市场正面临前所未有的业绩压力——星巴克2024财年第四季度报显示,星巴克中国同店销售额下滑14%,同店交易量、客单价分别下滑6%、8%——但星巴克目前在中国仍然保持两位数的利润率。

星巴克中国第四季度净新增290家门店,新进入78个县级市场。而截至第四季度末,星巴克中国门店总数达到7596家,覆盖近中国1000个县级市场。此外2024财年,基于年度门店拓展规划,星巴克中国净新增790家门店,同比增12%——这个数字也刷新了星巴克中国的历史最佳表现。

在投资机构眼里,星巴克中国或许就是第二个“金拱门”。

麦当劳在2017年将中国业务出售给中信集团和凯雷资本。当时中信集团旗下中信股份、中信资本两家公司组成的中信联合体,与美国凯雷投资集团一道,和麦当劳达成战略合作并成立新公司,以最高20.8亿美元的总对价收购麦当劳在中国内地和香港的业务。

但对于星巴克来说,它或许不那么缺钱。有分析人士对《华尔街日报》称,星巴克目前并不需要现金注入,因为它在近期宣布提高股息。

他需要的是能够帮助它在中国更好地应对竞争。“所有迹象都表明竞争非常激烈,星巴克要想清楚如何在当下及未来实现增长。”BrianNiccol说道。

只是在如今咖啡行业激烈竞争的中国市场,这个速度依然不够快,而寻求一个强大的合作伙伴,特别是对餐饮行业有投资经历的大私募公司,或许能帮助眼下的星巴克找到进一步规模扩张、重回高增长的道路。

还是以“金拱门”为例,中信资本为它带来了大量的资源。

例如在2017年8月至2018年1月,在中信的推动下,麦当劳中国就已经相继与恒大、碧桂园、中海地产和融创这中国四大地产商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实现“优先选址,加速开店”。如今,麦当劳中国的餐厅数量从2017年的2500家增长至2024年10月的7100余家。

所以,在私募股权公司的序列里,星巴克最终很有可能会选择一个如中信资本这样国内头部的投资公司,以此来获得更多的支持。

还有一种可能是与中国企业集团进行“联姻”,例如华润、中粮这样的大公司。

在寻求本土助力的过程中,麦当劳为中国特许经营商的招标规定了五个条件,包括财务实力,可与麦当劳优势互补的资源,例如地产资源、供应链资源和政府资源等。此外,合规和诚信经营、政府关系和对中国政策的理解等也在考察范围之内。

如今星巴克寻找本土助力,同样也需要具备类似条件的合作对象。

事实上,在世界范围内,星巴克也通过许可协议,选择性地与具有实力和良好信誉的企业合作,扩展其品牌和业务。比如在中东和北非地区,星巴克与Alshaya集团合作。在拉丁美洲、法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星巴克和Alsea合作。

AlShaya集团在中东属于“消费地头蛇”,它创立于1890年,是中东主要的消费品牌代理商之一。其业务囊括了中东北非大部分国家,旗下代理的品牌包括星巴克、H&M、无印良品、PizzaExpress和ShakeShack等等。Alsea则是餐饮零售集团,旗下自营或特许经营着包括星巴克在内的多个餐饮品牌。

事实上,1999年,星巴克最初进入中国市场时,采取的就是代理与合资模式。它把香港和广东的代理权授予了香港美心集团;北京、天津为主的北方地区授予了北京美大咖啡有限公司;把台湾和江浙沪的代理权先后授予了台湾统一集团。2005年,中国内地允许外资企业独资经营,星巴克陆续从合作伙伴手中收回了业务。

但从目前中国市场的情况来看,这段历史重演的可能性很小。

因为星巴克已经不是当初需要依靠外力来成长的品牌,中国市场已经是星巴克全球第二大市场。现在看起来,美心和统一集团的规模都相对较小,他们现在所运营的星巴克业务也只是在市场规模较小的国家和地区,能够给星巴克在中国整体发展带来的帮助很有限。

能够驾驭星巴克中国的,或许是华润、中粮等这些在产业链上下游及其他行业都有渗透的大型集团。例如华润集团旗下的华润创业早在2010年便收购了太平洋咖啡80%的股权,之后又进行了全资收购。

对于星巴克来说,华润、中粮等巨头能够让他更好打开市场,例如上游的产业链,以及终端的门店扩张。星巴克能够利用这些大公司的本地资源和经验,进一步实现在中国市场扩张的效率,应对激烈竞争。

虽然星巴克眼下面临着价格战、强劲对手、消费疲软等等考验,但在中国市场上它仍具备可观的价值。

根据窄门餐眼的数据,截至10月中旬,中国咖啡店数量达到了191357家,近一年新开门店为61576家,而净增长数量则为13850家——也就是说,过去一年里有超过4.7万家咖啡店倒闭。此外,据美团统计,在全球咖啡馆数量最多的上海,今年独立咖啡店的数量首次出现了减少,在咖啡总店数中的占比由去年的60.1%跌至55%。

事实上,规模相对较小的咖啡品牌很难对抗经济周期的变化,中国咖啡市场的马太效应愈发明显——优势逐渐集中到具有市场经验,且单店模型成熟的规模化品牌。此外,头部品牌则相对具有更强的抗风险能力,从而在大浪淘沙之时更能够把握住机会。

THE END
1.星巴克中国战略分析报告经管文库(原现金交易版...星巴克中国战略分析报告 https://bbs.pinggu.org/thread-12695432-1-1.html
1.星巴克的新零售策略分析,新零售变化是怎样的阿里巴巴和星巴克的合作,让他们能够更有效的管理店铺会员,星巴克还通过开通小程序来获取自己的线上用户,拓展自己的销售渠道与范围,这样的新零售发展策略,让它更快的在市场中进行流通。那今天就看看星巴克的新零售策略分析,了解下新零售变化是怎样的? 1、更以顾客为中心 ...https://www.yoshu.com.cn/news/show-4426.html
2.市场营销星巴克品牌营销策略分析论文.doc市场营销-星巴克品牌营销策略分析论文材料资料.doc 20页内容提供方:专业写作找文采 大小:205.5 KB 字数:约1.51万字 发布时间:2021-03-03发布于山西 浏览人气:229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1/0302/7102111101003062.shtm
3.市场营销管理论文经典(15篇)1、星巴克(中国)的市场营销策略分析张辛瑞吉林大学20xx-05-01 2、市场营销演进及营销管理变革综述刘璞; 王云峰; 于树江商业研究20xx-02-10 市场营销管理论文10 在新网络经济时代中,信息与科技成为了社会发展的动力,社会也在依靠科学技术力量不断进步。如今网络已经深入到千家万户,互联网技术取得了非常可观的发展成就。https://www.wenshubang.com/shichangyingxiaoguanlibiyelunwen/4562336.html
4.市场营销管理论文合集(15篇)1、星巴克(中国)的市场营销策略分析张辛瑞吉林大学20xx-05-01 2、市场营销演进及营销管理变革综述刘璞; 王云峰; 于树江商业研究20xx-02-10 市场营销管理论文11 引言 目前,企业营销市场不仅规模,而且种类繁多,但是伴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其危险性也在逐渐增加。因此,为了适应时代更好的发展下去,企业必须要对客户关系进...https://www.yjbys.com/bylw/yingxiaoguanli/156001.html
5.星巴克开题报告3、国内外研究现状:1、国内研究现状国内关于星巴克的研究很多,如张辛瑞的星巴克(中国)的市场营销策略分析,中有提到星巴克所采取的各种策略但对解决办法所提不多;而马新莉的星巴克:理性变革让感性体验重生,则让我们重温了星巴克的历史上的重要节点2008年,其创始人重新执政所带来的重生式改变,这个文章对本文的研究有很大...https://m.renrendoc.com/paper/885645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