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咖啡店已成为世界第一,但闭店率达50%
近几年,我国咖啡门店持续拓展,目前已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根据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品牌咖啡门店的数量增长58%,达到49691家,超美国9000多家,而同期美国品牌咖啡门店的数量仅增长了4%。其中,上海咖啡门店数领跑全国,总计9553家,占全国门店数高达6.1%。
但进入2024年,我国咖啡行业开店速度开始放缓,连锁咖啡品牌行业开店量持续走低。具体来看,2024年5-6月开店总量分别为1096、953家,7月份新开门店1193家,同比2023年7月下降48.69%,环比2024年6月上升26.51%,现存门店总数达46481家。截至9月15日,全国咖啡门店总数达1.97万家,近一年新开门店达7.0万家,净增2.7万家。换言之,最近一年闭店数量达4.3万家,每天关闭上百家门店,闭店率超50%。
数据显示,2023-2024年上半年,我国咖啡闭店率为13.3%,而闭店率平均水平达22.6%。
在2024年8月22日,重庆万象城一楼的Manner正式闭店。该门店于2021年正式开业,是Manner的重庆首店,亦是重庆第一家Manner烘焙店;8月25日,星巴克南京1912店正式关闭,该门店因紧邻总统府景点且装潢独特而人气旺盛。据悉,闭店原因是店铺所在的商业街区需要进行规划调整,至于后续是继续营业还是迁址,目前尚无定论。
同时,Seesaw也关闭在上海嘉定区的所有门店,COSTA关闭了其在南昌的最后两家门店,正式退出南昌市场。而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可能是开店数量大。
2、咖啡店价格竞争激烈,导致大部分品牌闭店止损
而咖啡店越开越多,导致竞争和内卷加剧,各大咖啡店品牌从2023年至今一直采用“自杀式经营”,也使得大批门店的利润越来越薄,很多店不得不闭店止损。
例如,2023年2月库迪发起“百城千店咖啡狂欢节”,打响咖啡“9.9元“第一枪,随后瑞幸6月上线“万店同庆,每周9.9元活动”,瑞幸&库迪两大咖啡品牌也在抖音&美团等线上平台发起团购,“8.8元、9.9元”团购咖啡成为常态,并延续至今。
随着中端价格带品牌的价格竞争,整个行业降价成为趋势,星巴克23Q4及24Q1(自然季度)可比店客单价分别下降9%及8%,而原价格带就在10元以下的幸运咖也开启了“拿铁6.9元”、“美式4.9元”、部分新品“两杯9.9元”的价格促销。
在连锁品牌的价格压力下,众多中小品牌&独立咖啡馆为了获客,也推出“9.9元”等价格产品,价格竞争成为行业另一主题。而从经营成本来看,一杯美式,咖啡豆的成本在2元左右,再算上包装、房租、人工以及设备折旧等费用,一杯咖啡的成本5-6元。一杯咖啡毛利至少要在60%以上才能赚钱,8.8元的玩法对于个体咖啡店来说,就是妥妥的亏损经营。
3、越来越多咖啡店企业掉进低进入门槛,高经营门槛困局
具体从瑞幸咖啡产品出新来看,瑞幸咖啡产品类型包括拿铁、美式、摩卡、玛奇朵等,常驻咖啡产品近50余种,同时每年推新约百余种,口味类型丰富多样,满足不同消费群体需求。
瑞幸咖啡拿铁产品简介
产品类型
产品名称
主要原料
销售情况
券前价格(元/杯)
酱香拿铁
白酒风味厚奶、浓缩咖啡
首发日销量超542万杯
19
生椰家族
烤椰拿铁
椰浆饮品、烤椰饮品、浓缩咖啡
首发周销量超1004万杯
生椰拿铁
椰浆饮品、浓缩咖啡
单日销量超42万杯
18
冰吸生椰拿铁
冰凉感厚椰饮品、椰浆饮品、浓缩咖啡
单月销量超1000万杯
陨石生椰拿铁
黑糖风味饮料、椰浆饮品、浓缩咖啡
2年累计销量超3亿杯
20
经典拿铁
拿铁
纯牛奶、浓缩咖啡
/
15
香草拿铁
纯牛奶、香草味调味糖浆、浓缩咖啡
17
陨石拿铁
黑糖风味饮料、纯牛奶、浓缩咖啡
冲绳黑糖拿铁
纯牛奶、黑糖调味糖浆、浓缩咖啡
丝绒拿铁
丝绒风味厚奶、纯牛奶、浓缩咖啡
9天销量突破270万杯
生椰丝绒拿铁
椰浆饮品、丝绒风味厚奶、浓缩咖啡
冲绳黑糖丝绒拿铁
丝绒风味厚奶、黑糖调味糖浆、浓缩咖啡
香草丝绒拿铁
丝绒风味厚奶、、浓缩咖啡、香草味糖浆
生酪拿铁
褚橙拿铁
芝士乳饮品、冰糖橙风味饮料、浓缩咖啡
首发周销量超685万杯
马斯卡彭生酪拿铁
纯牛奶、马斯卡彭风味厚奶、浓缩咖啡
首发周销量超1624万杯
芝士乳饮品、纯牛奶、浓缩咖啡
首发日销量破131万杯
厚乳拿铁
浓缩咖啡、冷萃厚牛乳、浓缩咖啡
四个月销量超3160万杯
16
太妃榛香厚乳拿铁
冷萃厚牛乳、太妃榛果风味饮料浓浆、浓缩咖啡
圣诞拿铁
冷萃厚牛乳、纯牛奶、稀奶油、浓缩咖啡
21
海盐芝士厚乳拿铁
冷萃厚牛乳、海盐芝士奶盖、浓缩咖啡
陨石厚乳拿铁
冷萃厚牛乳、黑糖风味饮料、浓缩咖啡
茶咖拿铁
茉莉花香拿铁
茉莉花茶调味茶固体饮料、冷萃厚牛乳、浓缩咖啡
碧螺知春拿铁
绿茶调味茶固体饮料、冷萃厚牛乳、浓缩咖啡
首发周销量破447万杯
兰韵铁观音拿铁
兰香铁观音风味固体饮料、冷萃厚牛乳、浓缩咖啡
茉莉海盐拿铁
茉莉花茶调味茶固体饮料、冷萃厚牛乳、海盐芝士奶盖、浓缩咖啡
前几年,其他茶饮&快餐等企业也布局旗下独立咖啡品牌/门店。例如,2023年肯德基布局KCOFFEE肯悦咖啡独立门店。沪上阿姨于2024年4月以“店中店”形式试水咖啡,而喜茶及茶百道分别于2023年底以「喜鹊咖」、「咖灰」品牌试水咖啡赛道;而奈雪的茶、古茗则以推出“咖啡系列产品”的方式跨界咖啡业务。
茶饮品牌旗下咖啡品牌(不完全统计)
茶饮品牌
旗下咖啡子品牌
客单价
蜜雪冰城
幸运咖
2017年9月
8.03元
茶颜悦色
鸳央咖啡
2022年8月
21.37元
7分甜
轻醒咖啡
2022年10月
18.05元
沪上阿姨
沪咖
2023年4月
22.55元
喜茶
喜鹊咖
2023年11月
饮品9-24元
茶百道
咖灰
2023年12月
饮品13-25元
在众多连锁品牌的参与下,2023年咖啡传统品牌不断开店,大批新创业者也涌入咖啡赛道,咖啡店越开越多。例如,在广州琶洲附近,周边新开的咖啡店正肉眼可见地增多,甚至在一公里范围以内有两家瑞幸,还有星巴克、MStand、MannerCoffee、Tims天好咖啡、太平洋咖啡等等,可供消费者选择的太多。
主流13家咖啡品牌门店数量及增速
品牌
2023门店数
2023门店净增
2023门店增速
2022门店数
2022门店净增
2022门店增速
瑞幸咖啡
16,248
8,034
97.8%
8,214
2,190
36.4%
星巴克
6,975
885
14.5%
6,090
533
9.6%
库迪咖啡
6483
6375
5902.8%
108
2839
1034
57.3%
1805
1336
284.9%
Nowwa挪瓦咖啡
1127
-573
-33.7%
1700
Manner
1075
508
89.6%
567
267
89.0%
Tims咖啡(中国)
905
288
46.7%
617
227
58.2%
MStand
513
207
67.6%
306
168
121.7%
COSTACOFFEE
413
29
7.6%
384
10
2.7%
Peet‘sCoffee
209
89
74.2%
120
49
69.0%
SeesawCoffee
170
6
3.7%
164
77
88.5%
LAVAZZA
122
37
43.5%
85
27
46.6%
太平洋咖啡
117
-48
-29.1%
165
-89
-35.0%
主流13家咖啡品牌2023年门店净增数
37,196
16,871
83.01%
20,325
在咖啡店密度越来越大的同时,新开门店生命周期却越来越短,甚至有些新开门店往往只经营了短短2-3个月便关门离场。
4、咖啡店品牌该如何破局?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在这种背景下,跟不上连锁品牌数字化建设、高频出新节奏的一些独立门店和小微品牌被加速甩出赛道;连锁品牌之间开启贴身肉搏,价格战、营销战、新品战层出不穷,跟着总部生存的加盟商们也不得不跑起来才能跟上品牌发展的节奏。
整体从市场来看,咖啡店赛道高增长的主流趋势仍然将会吸引更多人成功淘金,但在此背景下,行业也加速洗牌,让很多创业者沦为“陪跑”者。要想成功淘金,品牌不仅需要在产品上积极创新,还需要作懂营销、创新、品牌运营,从而摆脱“陪跑”者的迷局。(WYD)
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核桃产量达到593.46万吨,同比增长9.83%,与2012年的197.96万吨相比,10年间增长了约199.79%、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1.6%。2023年我国核桃产量为586.6万吨。
目前养元饮品、椰树集团、承德露露、达利食品、维他奶国际是我国植物蛋白饮料市场头部企业。其中养元饮品占比最高,市占率为23.60%;其次是椰树集团,市占率为15.80%;第三是承德露露,市占率为8.50%。
得益于消费者对泡椒凤爪的喜爱和需求增长,以及在产品创新、包装改进、销售渠道拓展等方面不断创新和发展,我国泡椒凤爪市场规模保持增长态势。根据数据显示,我国休闲零食凤爪行业规模从2018年28亿元增长至2022年35亿元,对应年复合增速为5%。
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及居民消费能力的提升,方便快捷、美味可口、产品多样化的卤制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我国卤制品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数据显示,2018-2021年我国卤制品行业规模从2330亿元增长到3296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2.29%,预计2023年市场规模将达到4051亿元。
榨菜主要应用于下饭/馒头、煲汤/做菜、休闲零食等主食场景,近年在烹饪、休闲零食等场景持续渗透。根据数据显示,下饭/就馒头在榨菜行业应用份额占比65.1%。
具体从消费规模来看,按零售额计,我国溯源燕窝市场规模由2017年的人民币25亿元增长至2022年178亿元,预计2027年将达到536亿元,2022-2027年CAGR将达到24.7%;非溯源燕窝市场规模在2022年达到252亿元,预计2027年将达到385亿元。
调味酱作为日常烹饪的必需品,其市场需求量及产量表现出高度稳定性。2015-2023年,我国调味酱产量由361.49万吨增长至444.38万吨,我国调味酱需求量由225万吨增长至313.35万吨。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消费观念的改变,西式糕点消费场景不断拓展,已从最初的节日庆典专属,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再加上“她经济”消费潜力释放、电商平台、物流等发展以及技术进步等利好因素推动下,我国西式糕点市场规模不断扩容,人均消费量和人均消费额持续增长。从竞争来看,我国西式糕点行业细分市场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