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管理咨询师案例分析:星巴克“人和”成就企业—管理咨询师—易考吧

星巴克(Starbucks)这个名字来自麦尔维尔的小说《白鲸》中一位处事极其冷静,极具性格魅力的大副。他的嗜好就是喝咖啡。一百多年之后的1971年,3个美国人在西雅把它变成一家咖啡店的招牌,经营着原产于世界各地、经过精心烘焙的咖啡豆。

要想确切地知道全球到底有多少家星巴克咖啡店是一件困难的事,因为星巴克目前仍然处在高速增长的时期,平均每天要开5家新店,一年要开1800家咖啡店——光在中国的上海,每月就有一家新的星巴克咖啡店开张。1996年,星巴克第一家海外分店在东京营业,从此开启了星巴克的全球扩张之旅。截至2005财年,星巴克已经在北美、拉丁美洲、中东和太平洋沿岸拥有了1025万家店。这条来自西雅的小的“美人鱼”已经进化成为今天遍布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绿巨人”。在星巴克的忠实顾客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我不在家,就在星巴克;我不在星巴克,就在去星巴克的路上。”

《商业周刊》评出的2001年全球100个最佳品牌中,星巴克排名第88位,但《商业周刊》称星巴克是"最大的赢家",因为在许多著名品牌的价值大跌的2001年(如施乐的跌幅为38%,亚马逊和雅虎的跌幅均为31%),它的品牌价值猛增了38%,在100个著名品牌中位居第一。2002年出版的《商业周刊》对全球100个知名品牌所作的调查显示,星巴克是成长最快的品牌之一,它的股价在经历了过去10年的分拆之后增长了2200%,总回报甚至超过沃尔玛、通用电气和可口可乐等公司。2003年2月,美国《财富》杂志评选出全美10家最受尊敬的公司,星巴克以其突出的表现位居第九。

星巴克体验

雅斯培昆德在《公司宗教》一书认为,星巴克的成功在于,在消费者需求的重心由产品转向服务,再由服务转向体验的时代,星巴克成功地创立了一种以创造"星巴克体验"为特点的"咖啡宗教"。星巴克的价值主张之一便是:星巴克出售的不是咖啡,而是人们对咖啡的体验。星巴克在产品、服务和环境上都试营造出自己的"咖啡之道",即独特的"星巴克体验"。从而让一杯一杯的星巴克咖啡使整个世界为之着迷。

一、产品:他们对产品质量达到了发狂的程度。无论是原料豆及其运输、烘焙、配制、配料的掺加、水的滤除,还是最后把咖啡端给顾客的那一刻,一切都必须符合最严格的标准,都要恰到好处。星巴克所使用的咖啡豆都是来自世界主要的咖啡豆产地的极品,并在西雅烘焙。星巴克将咖啡豆按照风味来分类,让顾客可以按照自己的口味挑选喜爱的咖啡。"活泼的风味"——口感较轻且活泼、香味诱人,并且能让人精神振奋;“浓郁的风味”——口感圆润,香味均衡质地滑顺,醇度饱满;“粗旷的风味”——具有独特的香味,吸引力强。

二、服务:星巴克公司要求员工都对于咖啡的知识及制作咖啡饮料的方法。除了为顾客提供优质的服务外,还要向顾客详细介绍这些知识和方法。在上海星巴克,有一项叫做“咖啡教室”的服务。如果三四个人一起去喝咖啡,星巴克就会为这几个人配备一名咖啡师傅。顾客一旦对咖啡豆的选择、冲泡、烘焙等有任何问题,咖啡师傅会耐心细致地向他讲解,使顾客在找到最适合自己口味的咖啡的同时,体味到星巴克所宣扬的咖啡文化。

三、环境:“星巴克体验”还包括店内浓郁而亲切,时尚且雅致的环境。星巴克公司努力使自己的咖啡店成为人们的"第三场所"(ThirdPlace)——家庭和工作以外的一个舒服的社交聚会场所,成为顾客的另一个"起居室",既可以会客,也可以独自在这里放松身心。人们每次光顾咖啡店都能得到精神和情感上的报偿。因此,无论是其起居室风格的装修,还是仔细挑选的装饰物和灯具,煮咖啡时的嘶嘶声,将咖啡粉末从过滤器敲击下来时发出的啪啪声,用金属勺子铲出咖啡豆时发出的沙沙声,都是顾客熟悉的、感到舒服的声音,都烘托出一种“星巴克格调”。

霍华德舒尔茨

但最初的星巴克并不是现在家喻户晓的连锁咖啡店经营模式。如果没有霍华德舒尔茨,或许星巴克仍然是一家经营优质咖啡豆的特色店铺。1982年,霍华德舒尔茨通过销售咖啡机的机会偶然走进了星巴克,并为那里浓郁的咖啡所吸引,放弃纽约的事业加盟星巴克,成为了公司的营销主管。

当时,星巴克只不过是一家咖啡烘干厂和5家咖啡店。1983年舒尔茨到意大利参加商展,被那里街头随处可见的浓缩咖啡馆开启了灵感,它特有的轻松氛围为人们提供了社交和放松心情的空间。舒尔茨决定把意大利的经验带回美国却因此与星巴克当时的经营者们发生了分歧。1985年舒尔茨创办了自己的公司,1987年他又回到星巴克,以380万美元收购了它。星巴克几经曲折终于按照舒尔茨的设想将意大利的咖啡馆文化移植到美国,并成为同麦当劳一样根植于美国人心中的亲切场所。现在走进任何一家星巴克,都有柔和的灯光,清洁的环境,软软的沙发和木质桌椅,以及优美的背景音乐。尽管星巴克每杯咖啡的价钱,是其他店的两倍,但在这里你可以与朋友聊天,与同事、客户谈业务,也可以独自放松在音乐混着咖啡香的气氛中。美国《语境》杂志曾说,舒尔茨“改变了我们对于咖啡的想象力。”

1987年,舒尔茨购买了星巴克咖啡公司,他建立了美国历史上第一个星巴克“期股”形式,即公司所有员工都将获得公司的股权,获得健康保险。1991年,星巴克开始实施"咖啡豆股票"(BeanStock)。这是面向全体员工(包括兼职员工)的股票期权方案。其思路是:使每个员工都持股,都成为公司的合伙人,这样就把每个员工与公司的总体业绩联系起来,无论是CEO还是任何一位合伙人,都采取同样的工作态度。要具备获得股票派发的资格,一个合伙人在从4月1日起的财政年度内必须至少工作500个小时,平均起来为每周20小时,并且在下一个一月份即派发股票时仍为公司雇佣。1991年一年挣2万美元的合伙人,5年后仅以他们1991年的期权便可以兑换现款5万美元以上。

伙伴关系

在星巴克公司,员工不叫员工,而叫“合伙人”。这就是说,受雇于星巴克公司,就有可能成为星巴克的股东。星巴克现在遍布全球的“合伙人”约25000人。霍华德舒尔茨将公司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归功于这种伙伴关系的独特性。他说,“如果说有一种令我在星巴克感到最自豪的成就,那就是我们在公司工作的人中间建立起的这种信任和自信的关系。”

与零售业其他同行相比,星巴克雇员的工资和福利都是十分优厚的,其30%的薪酬是由奖金、福利和股票期权构成。星巴克每年都会在同业间做一个薪资调查,经过比较分析后,每年会有固定的调薪。舒尔茨还给那些每周工作超过20小时的员工提供卫生、员工扶助方案、伤残保险,这在同行业中极为罕见。这种独特的福利计划使星巴克尽可能地照顾到员工的家庭,对员工家里的长辈、小孩在不同状况下都有不同的补贴办法。中国星巴克有“自选式”的福利,让员工根据自身需求和家庭状况自由搭配薪酬结构,有旅游、交通、子女教育、进修、出国交流等等福利和补贴,甚至还根据员工的不同状况给予补助。这些做法尽管成本不是很高,但会让那些享受福利的员工感到公司的关怀并对此心存感激。

学习旅程

对星巴克而言,每位员工都是构成品牌的一分子,在消费者心目中都代表着星巴克。星巴克的“学习旅程”(每次4小时一共5次的课程),是所有新合伙人在就业头80个小时中都要上的课程。从第一天起,新合伙人即熏陶在星巴克的这种价值和基本信念体系之中。所有招聘进来的新员工在进入公司的第一个月内都能得到最少24小时的培训,包括对公司适应性的介绍、顾客服务技巧、店内工作技能等。另外还有一个广泛的管理层培训计划,着重训练领导技能、顾客服务及职业发展。对员工进行栽培和辅导训练,使他们得到可持续的成长发展空间,是星巴克公司所看重的。星巴克为员工提供了很多核心训练和技巧,希望他即使离开了,也同样能从星巴克的经历中受益。

【思考问题】1.你认为星巴克的取得成功的最关键因素是什么?为什么?2.星巴克对合伙人的激励是从几方面进行的?你认为其中最为有效的方式是什么?结合你所掌握的激励理论谈谈你的理由。3.常用的激励手段和方法有哪些?结合星巴克的案例你认为如何提高激励的有效性?

【分析内容与要求】本案例分析目的:通过对星巴克以人为本、视员工为合作伙伴的独特的管理方法的介绍,增强学生的对管理理论的认识和分析问题能力。启发学生思考要点:(1)如何激发人的积极性是管理学的关键问题(2)几种不同的内容型激励理论都可以说明星巴克的激励方式是科学的(3)激励的手段和方法多种多样,但有效的激励是有规律的。

本案例分析路径:(1)星巴克的成功在于充分调动了人的潜质(2)很多不同的激励理论都能够用来解释星巴克员工激励的精髓所在

THE END
1.管理学案例—星巴克[PPT课件].pptx文档名称: 管理学案例 — 星巴克[PPT课件].pptx格式:pptx 大小:2,219KB 页数:27页 该资料是网友上传,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请放心下载。 点击预览全文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https://m.taodocs.com/p-101670602.html
2.上海交通大学MBA经典案例集3教学案例案例研究3.2金融危机下上海星巴克所面临的新挑战 摘要:本案例分析了上海咖啡连锁行业的行业现状,并着重介绍了上海星巴克公司的概况及其现行的营销策略,并揭示出了其在金融危机下面临的难题,以引发读者对新形势下咖啡店行业现状进行分析,并能集中思考上海星巴克公司的营销策略及其调整方案。 https://iced.sjtu.edu.cn/old/case/show.php?itemid=12
1.星巴克的质量管理经管文库(原现金交易版)经...星巴克的质量管理 https://bbs.pinggu.org/thread-12654735-1-1.html
2.中国星巴克规模,微观到宏观的全面解析技术开发摘要:本文将从微观到宏观的视角解读中国星巴克的大小。从店面数量、员工规模等微观层面分析星巴克在中国的发展规模,探讨其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从宏观视角出发,分析星巴克在中国咖啡市场中的影响力,以及其对中国咖啡文化的影响和推动。星巴克通过其独特的经营模式和品牌文化,在中国市场取得了显著的成功,成为行业内的重要力...http://hyjdsb.cn/post/4852.html
3.数据分析案例:以星巴克数据分析为例,如何做好数据分析数据分析案例:以星巴克数据分析为例,如何做好数据分析 在做数据分析的时候,很多同学在面对一堆数据会无从下手,觉得从哪个角度分析都可以得到很多结论,导致分析的战线越来越长,但是却始终得不到想要的结果。 造成这种现象的问题很多,比较核心的是缺乏对业务的深入理解,也有的是分析方法缺失、分析逻辑缺乏等等原因。这...https://cloud.tencent.com/developer/article/1378315
4.管理学经典案例分析题汇总(通用4篇)篇1:管理学经典案例分析题汇总 案例分析题: 1、A公司是一家软件开发企业,员工大多都是刚毕业 一、两年的年轻人。A公司人力资源经理认为,刚毕业的年轻人应该比较喜欢挑战,因此他向公司领导提出制订关于强调表彰、提升、给予更大的个人责任和股票期权计划等更具挑战性的员工激励计划,但计划交由员工讨论时,员工们却对...https://www.360wenmi.com/f/filebclrj5c3.html
5.SWOT分析?人在岱北静心聆泉我们的祖宗们讲过一个故事: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告诉我们一定要把眼光放长远一点。而现在有了更有效的方法,这就SWOT分析。 SWOT分析法(也称TOWS分析法、道斯矩阵)即态势分析法,20世纪80年代初由美国旧金山大学的管理学教授韦里克提出,经常被用于企业战略制定、竞争对手分析等场合。包括分析企业的优势(Strength)、劣势...https://www.daibei.info/swot-analysis.html
6.隐性价值LTD知识百科增长黑武器隐性价值在管理学中,是指企业或商品的声誉、研发、专利,一种更长远的、没有具象物化的组织要素。在商品营销中,商品的显性价值就是商品的价格,一般都是明码标价的,而隐性价值是看不见的服务、品质、品牌感受等,在经济学中,隐形价值可以近似于商品的外部性。;(1)收益的间接性 ...https://ltd.com/article/5374226030162277.html
7.星巴克在中国大陆地区的SWOT分析及战略对策探讨专业:11级经济管理与分析 学号:81110040 姓名:仲昇 星巴克在中国大陆地区的SWOT分析及战略对策探讨 【摘要】本文使用SWOT分析法,对星巴克在中国大陆地区的经营战略进行了分析,判断其竞争优势、竞争劣势、存在的机会和面对的威胁。根据分析的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战略对策。 【关键词】星巴克 SWOT分析 战略对策 一、星巴克公...https://doc.mbalib.com/view/9135b673f7bbbf91d822418f2dad78d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