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7月28日消息(记者高敏实习记者李丹阳)美国星巴克咖啡公司最新宣布,与长期合资企业伙伴统一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和统一超商股份有限公司正式达成协议,将以约1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87.59亿元,现金收购星巴克华东市场合资企业,也就是上海统一星巴克咖啡有限公司的剩余50%股份。
这是星巴克迄今为止最大的一笔收购。交易完成后,星巴克将取得在江苏、浙江和上海共约1300家门店100%的所有权。北京招邑零商管理咨询公司首席分析师刘晖认为,星巴克在上海及周边江浙的经营情况很不错,在大中华地区的角色是非常重要的。
刘晖说:“整体上是很不错的,上海市增长速度虽然放缓,我们认为它进入这个稳健的快速发展期。上海周边地区,江、浙这两个省,它的发展速度其实是非常快的。”
中国作为仅次于美国的星巴克第二大市场,已经有2800家星巴克门店。有研究统计发现,星巴克门店数量、居民可支配收入、游客人均消费、地区生产总值等,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地区商业与消费活跃程度的指标。星巴克越多的地方,似乎活力越高。
文创产业从业者杨钥表示:“我们看它的店面做得比较精美或者比较小资,都是在繁华的商圈,而且一定让你绕不过去,就是你每隔几步就能看见,躲不开。星巴克的产品,像它每年在各种节日上,都有营销的元素,像圣诞节的时候,每年就会推圣诞杯。首先它的纸杯子就是红色的,很多我认识的朋友是为了那个杯子才去买咖啡的。此外,它卖的那种马克杯,有每一个城市的元素。”
上海,正是目前星巴克全球市场中门店数量最多的城市,也遥遥领先中国市场其他城市,门店数量近600家,可以说是一座被星巴克包围了的城市。今年12月,星巴克第一家海外市场臻选咖啡烘焙工坊也将在上海正式开业。北京市以231家门店数量排名第二,但这一数量相比之上海,仍有非常明显的差距。
纵观星巴克门店超过100家的城市,都位于长三角和珠三角这些中国经济最活跃的地区。刘晖认为,这次统一在星巴克华东市场的退出,意味着星巴克在中国大陆市场的所有门店都将彻底归自己所有和经营了。
刘晖指出:“上海当地的咖啡行业竞争实际上是剧烈的,在长三角的三线城市,咖啡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尤其星巴克,在咖啡这个行业里几乎是第一品牌,星巴克的入驻是商业地产求之不得的,所以商业地产也给了很多优惠条件,星巴克本身发展也有这个诉求,正好契合,这个事情就促成了。统一在大陆的生意不太顺畅,它想收缩回台湾可能是另外一个原因。”
早在4年前,就传出星巴克要买回上海统一星巴克股权,和统一集团历经多年的协商议价,直到今年7月底才定案。为什么要在内地寻求全面直营呢?北京招邑零商管理咨询公司首席分析师刘晖认为,很大程度上是内部管理的需要。
刘晖说:“他搞全独资,一个是他内部经营管理就会更顺畅一点,包括他的工业链、他的选址、日常的运营,都比较顺畅。另外,星巴克以前对中国市场不太了解,他找统一来合作是希望有这么一个缓冲,现在他对中国市场已经非常熟悉了。缓冲器的作用其实意义不大了,用一大笔钱把这个缓冲器请走,其实对缓冲器也是一个交代吧。”
这次星巴克除了实现内地市场全面直营,中国台湾市场将由本地管理团队统一集团和统一超商特许经营。早在2011年,公司已经实现星巴克中国香港和中国澳门市场的完全特许经营。这对于推进多面化中国市场战略,以实现星巴克在亚洲市场的长期盈利发展,是关键性的一步。
星巴克中国在给《天下公司》的文字回复中表示:全面直营管理整个星巴克中国大陆市场,深入践行了我们对这个市场的承诺,也彰显了我们对本地管理团队的信心,以实现到2021年将门店数从目前的2800家发展至5000家的目标。
不过,刘晖分析,未来要实现5000家门店的目标,有难度。
”聂云宸表示,巅峰时喜茶的山寨店有上百家,现在这些山寨店大都消失了,“这些店大多模仿的只是形式”。星巴克首席执行官霍华德曾表示,茶饮市场有900亿美元的潜在空间,做茶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并希望把茶吧打造成咖啡馆一样的连锁生意。
冰饮含粪便细菌?星巴克等连锁饮品店被英媒曝光,英国广播公司一档保护消费者权益节目“看门人”(Watchdog)提醒消费者,有些饮料店卖的冰镇饮品被检出细菌,饮用需谨慎。
星巴克为何会被当成城市活力指标?其成功之道何在?它解决的消费痛点是什么?我们能否打造出属于中国的"星巴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