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商环境分析(精选5篇)

在波士顿咨询公司一份对中国银行业的研究报告中,按照经营的产品种类和地理范围,将银行业可能的竞争格局分为五种类型:专业化主导、割据时代、百花齐放、适者生存、巨人之战。按照这样的分类,我国银行业目前属于专业化主导的格局,即金融领域的银行、保险、证券实行分业经营。我国这种格局主要是出于金融安全的考虑、由规章制度的约束形成的。而在美国、德国、日本等金融市场发达的国家,行业的专业化界限越来越模糊。即使有专业化银行,如信用卡和抵押贷款,也是为了专业从事利润较高的业务。

从政府对银行业采取稳步推进改革的态度看,银行业今后的格局短期内不会有大的变化,仍然会维持现有的专业化主导格局。出于稳定金融市场的考虑,混业经营的限制不会很快放开。从长期来看,我国银行业的竞争格局更有可能发展成类似美国银行市场的“适者生存”格局。从我国金融法规的变化趋势来看,在国内银行实力不断增强的基础上,政府将促进金融市场的自由竞争,允许银行在不同的领域展开竞争,而我国规模庞大的市场也将为各种类型的银行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是,竞争的加剧总是会带来行业利润率的降低。因此,国有商业银行如果要在今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到发展,一方面是要有不断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新产品,一方面也要降低经营成本。

二、商业银行定价权限政策约束

定价政策是影响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方面。商业银行作为一个企业,对提供的服务收费原本是应有的权利,2003年6月26日颁布的、从今年10月1日起实施的《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暂行办法》为银行收取服务费用提供了法律依据。尽管还未有数据显示该办法的实施为银行增加了多少收入,但是服务收费的放开使银行能够更加自主地根据经营战略、自身条件确定产品价格。可见,服务收费的放开对增强银行的盈利能力、提升竞争力有很大帮助。当然,商业银行服务收费,还是要根据服务的性质、特点和市场竞争状况,分别实行政府指导价和市场调节价。除此之外还规定了不得对人民币储蓄开户、销户、同城的同一银行内发生的人民币储蓄存款及大额以下取款业务收费。不过有了大多数服务的定价自,国有银行更需要加强对新业务的创新,通过提供独特的、有吸引力的、适应客户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开拓利润空间,提高盈利能力。

三、税收政策的影响

我国金融税收为国家财政做出了极大的贡献。1997年之前金融保险业缴纳的营业税为5%。税制的改革中,金融保险业所得税改革严重滞后于其他行业,在1994年税收改革时,内资企业所得税税率统一为33%,但国有商业银行等金融保险机构继续按照55%的税率向国家财政计缴所得税,一直延续到1997年1月1日才下调为33%。从银行的盈利能力角度来考察,它和税收的关系最为直接。判断一家银行盈利状况的好坏,通常以税前资产利润率(ROA)作为衡量指标。我国银行业在八十年代中期至九十年代初期,盈利额有了很大的提高,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税前利润合计从1985年的130亿元,增加到1992年的320亿元,增长了一倍以上,但到了九十年代中期以后,其资产汇报率明显下降。因此,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税前资产利润率基本上呈现逐年递减的发展趋势。特别是在1997年开始,由于提高了商业银行的营业税率,这一现象更为明显。和国内其他服务性行业相比,现行银行营业税率仍然很高,这直接影响了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

关键词上海;人口;资源;环境

doi:11.3969/j.issn.1002-2104.2011.04.026

作为我国的经济中心和人口高度密集的特大型城市,上海在近几十年来高速发展,人口规模迅猛扩张,城市化水平飞速提升,已经对能源利用、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等带来了巨大压力。随着上海社会经济深入发展,城市集聚效应进一步放大,还将吸引更多的外来人口流向上海,必将引发更多的资源环境问题。因此,研究上海人口变化动态特征,分析其对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的影响,对于上海今后制定科学合理的人口、资源与环境政策,减轻人口对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压力,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上海人口变化特征

近30年来,随着上海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上海人口特征发生巨大变化。城市集聚效应逐步显现,大量外来人口涌入上海,人口总量规模不断扩大。与此同时,上海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口城市化水平已经跃居全国首位。

1.1人口总量规模

改革开放近30年来,上海人口规模急剧扩大,尤其是由于流动人口快速增加而导致城市常住人口数量激增。如图1所示,截止2008年,上海户籍人口比1978年增长293万人,不到27个百分点;而常住人口同比增长784万人,增长率超过71个百分点。1978年以来,按照总量规模变化特征,上海市人口变化主要可分为3个阶段:

(1)第一阶段:1978-80年代末。改革开放初期,由于上海社会经济发展相对较慢,劳动力需求不高,对外地人口吸引较小,流动人口数量较少,上海市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上海市人口总数呈缓慢稳定增长态势。1978年,上海市户籍人口总数为1098万人,至1990年增长至1283万人,相比1978年增长16.8%,而此时上海常住人口也仅为1334万人。

(2)第二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至20世纪90年代末。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浦东开发开放,上海日益成为全国经济发展的

龙头,城市吸引力与日俱增,大量外地劳动力进入上海寻找就业机会,城市流动人口不断增长。这一阶段,上海人口自然增长率连续呈现负增长趋势(自1993年起),外来流动人口已经成为了影响上海人口规模、结构的最主要因素。总体来看,上海市户籍人口总量相对保持平稳,而常住人口数量持续快速增加。至2000年,上海市户籍人口比1990年仅增加了38万人,约3个百分点,而常住人口增至1608万人,同比增加了20个百分点。

(3)第三阶段:新世纪至今。进入新世纪以来,在经济发展水平、收入福利和就业机会差异等市场机制作用下,周边人口进一步向上海快速集聚,而城市环境的改善和即将举办的2010年世博会加剧了这一过程,上海市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均有明显增加,这一时期人口总量的增加主要来自于外来流动人口的大量涌入和户籍人口的机械迁入。截止2008年,上海市常住人口已达1888万人,比2000年增长了280万人,增长近17个百分点,预计至2010年世博会召开时,上海常住人口将达到2000万人。

1.2人口城市化水平

非农人口比例占户籍人口的比例是衡量城市化水平运用最广泛的指标之一。改革开放以来,上海社会经济发展迅猛,城市空间大幅拓展,人口总量快速增长,随着中心城区不断扩张和郊区工业化大跨度发展,上海户籍人口中非农人口比例也呈现显著上升趋势。

如图1所示,1978年上海市的非农业人口仅为645.23万人,占户籍人口比例为58.7%;此后,城市化水平快速稳定提高,尤其是进入新世纪后,上海城市化水平年均增长1.75个百分点,至2008年,上海市城市化水平已达到87.5%,位居全国首位。

然而,快速城市化进程也带来了诸多负面环境效应[6-9]。一方面,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生活水平的改善,人们的生活消费方式也发生巨大转变,对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压力都相应增加;另一方面,短期内的快速城市化过程中,上海城市化率高于相应经济发展水平下应达到的标准城市化率,呈现出过度人口城市化特征,而严重的过度人口城市化会引起城市人口密度过高,从而使得人均拥有的城市资源量下降,具体表现为住房拥挤,道路拥塞等,结果是城市生活质量下降,影响城市长远发展。

2资源与环境效应

人口与资源环境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可以表现为两种不同的发展机理:

其一,人与自然环境相互协调、和谐相处的良性循环机理。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在一个统一整体中,相互作用、互相影响。不断增长的人口数量以及各种需求使社会经济、资源与环境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人们根据资源承载力和环境容量,遵循自然规律与经济规律科学地组织经济活动,经过人为的内部协调与外部环境适度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尽可能实现对环境资源的最优的代内和代际配置,从而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并依此增加对环境资源再生和保护的投资,使环境资源不断更新,污染得到治理,获得较好的资源效益和环境效益,实现对环境的持续利用。资源环境状况的改善又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进而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最终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资源环境效益的统一。

其二,人与自然环境相互交恶、矛盾对立的恶性循环机理。资源环境的稀缺性与人类需求无限性的矛盾,经济活动的“个体性”与资源环境“公共性”的矛盾,常常使现实中的人口、环境资源与发展处于矛盾对立状态。表现为:人口增长-资源消耗的加剧-环境的污染和破坏-生态系统的能量循环失衡-生物圈的不可持续。具体来说,维持人类存续的物质资料来自于生态系统的生物和环境中的其他自然能量,如果人口增长其生存需求超出了生态系统对环境能量的生物转化,就会破坏生态系统与环境之间的能量循环。而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垃圾排放过度,就会污染环境。反过来,因能量循环受阻而使生态系统失衡,环境污染超过自然环境系统的降解能力,又会威胁着人口的生存。

对上海而言,伴随着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和城市化水平快速提升,城市发展资源和环境约束也日益显现,人口和消费水平的增长增加了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带来越来越多的负面资源环境效应,给城市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造成了巨大压力。如何解决好人口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是关系到上海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

(2)居民生活水耗。

上海虽然地处中国东部平原感潮河网地区,水资源总量较为充沛,但多以过境水资源为主,就上海本地水资源而言,数量十分有限,并且河道水质污染严重,大多数河道水质劣于V类标准,降低了水资源的可利用性,导致陆域河网优质饮用水源稀缺。

2.2污染负荷

(1)水污染负荷。

由于上海人口总量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人口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生活污染负荷也不断增加。如图4所示,近30年来,在废水排放总量趋于稳定同时,上海生活及其他废水排放量却逐年快速上升,1981年为3.80亿t,2008年增长近4倍,达18.19亿t,占废水排放总量的比例也从21.2%增至80%,生活及其他废水与工业废水的比例份额完全颠倒,已取代工业废水成为废水排放总量的最大贡献源。不过与此同时,上海按照中心城区集中处理、郊区集中和分散处理相结合的战略,大力推进污水处理厂网建设。至2008年底,上海共建成了50座污水处理厂,设计处理能力达到673万m3/日,全市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75.5%,中心城区污水处理率达到85.8%。

由于水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污水处理能力大幅提高,生活及其它废水COD排放量并未随生活及其它废水排放总量的急剧增加而变化,近十年来一直在26万t左右波动,保持了相对较为平稳的水平。

(2)大气污染负荷。20世纪80年代,上海约有90万只煤球炉,1985年民用煤年耗高达274万t,居民生活炊事用的煤球炉为上海主要大气生活污染源,一直难以解决。为改善居民生活条件和环境质量,上海市政府加快煤气发展进程,1994年全市新增城市煤气供气能力130万m3,新增用户30万户,普及率达到80%,1995年达到86.6%。1999年,上海又开始使用更加清洁高效的天然气,截止2008年,家用天然气销售总量已达5.72亿m3。

示,由于上海民用能源结构的不断调整(包括煤气化率的提高和清洁天然气的使用),虽然上海废气排放总量逐年攀高,但上海生活及其他废气排放量并未随着人口高速增长而发生较大变化,在总量保持相对稳定的同时,占废气排放总量的比例则呈现出逐年波动、总体下降的趋势。近5年的生活二氧化硫排放量也控制在13万t左右的水平。

3结语

2001年5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并原则同意《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年-2020年)》。当时该规划是基于2000万左右的人口规模。而就目前的人口发展趋势判断,上海的人口必将在近期就突破规划基点,而资源消耗瓶颈和环境污染压力将会愈加严峻。从中长期战略发展的角度,上海要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2)调整产业结构,带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针对上海重工业经济比重常年居高不下的情况,应积极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坚持“三、二、一”产业发展方针,贯彻中央对上海城市“两个中心”的定位,优先发展金融、物流、文化等现代服务业和一些先进制造业,逐步形成以服务型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通过降低工业产业的比重下降,降低资源能源消费,进一步控制和减少环境污染,促使经济发展模式从资源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就业人口结构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知识型转化。

(3)加大环保投入力度,强调治污防污并重。人口规模的超预期增长,使得上海环境基础设施的常年超负荷运转,极大威胁到上海城市环境质量。一方面必须加快推进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扩能,对城市污染水处理系统全面实行升级和改造,攻克生活垃圾处置的规划和技术难关,提高工业废气治理设施的技术水平,解决污染末端治理问题;另一方面,更要在体制机制费制上着眼于污染预防,完善污染防治法律法规,推进环境保护机制改革,并利用经济杠杆推动污染防治的市场化运作。

(4)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加强企业环保责任。公众环保意识是否能及时提升是决定城市可持续成长力的决定性因素,根据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人口经济的增长与资源环境之间的作用关系基本符合倒U型规律,人口环境意识水平的提高会对城市环境的产生正效应。而目前上海在公众环保意识方面开展的基础工作还远远不够,有待进一步加强。同时,在新兴产业崛起和传统产业升级的过程中要注重企业环保责任意识的培养,这也将成为上海发展绿色产业和低碳经济的基石。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姚蓉.21世纪我国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之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04,11(1):67-70.[YaoRong.ResearchonPopulation,ResourcesandEnvironmentIssuesinthe21stCentury,China[J].ResearchofSoilandWaterConservation,2004,11(1):67-70.]

[2]刘昌明,王红瑞.浅析水资源与人口、经济和社会环境的关系[J].自然资源学报,2003,18(5):635-644.[LiuChangming,WangHongrui.AnAnalysisoftheRelationshipBetweenWaterResourcesandPopulationeconomysocietyenvironment[J].JournalofNaturalResources,2003,18(5):635-644.]

[3]李新.苏南人口密集地区城镇化过程中的环境特征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5,14(5):595-599.[LiXin.EnvironmentalCharacteristicsDuringtheProcessofUrbanizationinSouthJiangsuwithConcentratedPopulation[J].ResourcesandEnvironmentintheYangtzeBasin,2005,14(5):595-599.]

[5]吴荣生,管东生.珠江三角洲的人口时空变化及其对资源和环境的影响[J].生态学杂志,2006,25(12):1586-1590.[WuRongsheng,GuanDongsheng.SpatiotemporalVariationofPopulationandItsInfluenceontheResourcesandEnvironmentinPearlRiverDelta[J].ChineseJournalofEcology,2006,25(12):1586-1590.]

[6]刘新勇.论人口城市化对环境的影响[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6(22):112-114.[LiuXinyong.DiscussionontheInfluencesofPopulationUrbanizationontheEnvironment[J].SciTechInformationDevelopment&Economy,2006,16(22):112-114.]

[8]白艳莹,王效科,欧阳志云.苏锡常地区的城市化及其资源环境胁迫作用[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3,16(6):286-288.[BaiYanying,WangXiaoke,OuyangZhiyun.UrbanizationinSWCRegionandItsEcologicalStresses[J].UrbanEnvironment&UrbanEcology,2003,16(6):286-288.]

[9]周彬,杨达源,董杰,唐继刚.快速城市化过程中的南京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6,19(2):33-35.[ZhouBin,YangDayuan,DongJie,TangJigang.ImpactofRapidUrbanizationonEcoenvironmentandSustainableDevelopmentOptionsinNanjing[J].UrbanEnvironment&UrbanEcology,2006,19(2):33-35.]

[10]上海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光辉的六十载――上海历史统计资料汇编[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ShanghaiStatisticBureau,ShanghaiSurveyorTeamofNSB.TheGlorious60Years:ShanghaiCompilationofHistoricalStatistics[M].Beijing:ChinaStatisticsPress,2009]

[11]《上海环境保护志》编委会.上海环境保护志[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TheEditorialBoardfortheChroniclesofEnvironmentProtectioninShanghai.TheChroniclesofEnvironmentProtectioninShanghai[M].Shanghai:ShanghaiAcademyofSocialSciencesPress,1998.]

AnalysisofPopulationEvolvementandItsEffectsonResourceandEnvironmentinShanghai

WUJian1,2HUDongwen1WANGMin1HUANGYuchi1WUJianqiang1TANGHao1

(1.ShanghaiAcademyofEnvironmentalSciences,Shanghai200233,China;2.DepartmentofEnvironmentalScienceandTechnology,EastChinaNormalUniversity,Shanghai200062,China)

1.1我国物流的发展现状

我国交通运输业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已基本摆脱了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初步形成了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相互配合、共同发展的综合运输体系。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物流企业数量少、规模小,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也不尽如人意。除少数企业以外,大多数物流企业技术装备和管理手段仍然比较落后,服务网络和信息系统不健全,大大影响了物流服务的准确性与及时性。同时,我国物流市场有效需求不足,大多数企业还只是被动地按照用户的指令和要求,从事单一功能的运输、仓储和配送,很少能提供物流策划、组织及深入到企业生产领域进行供应链的垒过程管理,物流增值少。

我国物流资源利用率很低,使得物流资源浪费严重。在各类主体中,物流企业的汽车空驶率很高,据统计数字表明,在140万公里公路上跑动着的大约1200万辆民用车辆中有近一半是空车,中国货运车辆的空驶率平均为49%。如果我们把空驶率降低10个百分点,每年就可以节省200亿元的投资。

1.2国内外物流企业经营战略分类

制定切实可行的物流经营计划和战略,是第三方物流企业有效开展物流服务业务,突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一环。从企业发展的战略角度来对第三方物流进行分析,可以从企业的资产专用性和机能整合能力两个方面人手,将第三方物流企业划分为系统性、综合性、柔软性和集成性四种类型。资产专用性是指第三方物流企业自身拥有的耐久性、专门性的投资,包括物流人力资本专用性、信息技术专用性、网络专用性、物质资产和专项资产专用性。资产专用性越高,退出成本就越高,也就是说阻止其它物流企业进入同一经营领域的壁垒就越高。机能整合性,主要指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管理技术能力,即自身不拥有资产或者拥有不足够资产时,能够通过自己的管理能力,以高效率,低成本整合社会资源的能力。

1.2.1综合型物流战略――先驱型TPL

先驱性TPL的特点是不但自身拥有大量的专用性资产,资产专用性高,而且具有很强的资产机能整合能力。它是一种综合性物流企业,具有独特的品牌优势,规模庞大、仓储运输设备先进,遍布全国甚至全球的网络体系,具有业务水平高,经验丰富的物流人才,先进的信息技术。它能对货主企业的全球化经营从事国际物流,优点是实现一站式托运。随着货主企业活动的不断扩大,发货、入货范围逐渐延伸到全国或海外市场,整合社会资源,对不同的运输工具通过多式联运形式完成全程运输,利用自身的管理整合能力,能够实现物流服务供给社会资源的共有化,充分利用闲置的社会资源,使其在效益方面产生乘数效应。

1.2.2系统化物流企业战略――机能整合型TPL

这类企业资产专用性比较低、机能整合度高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一般自己不拥有或拥有少量的物质资产或专用性资产,但它具有很强的整合社会资源的能力,从而获得低成本的竞争优势。这类企业一般由咨询管理类、货代类企业经过业务拓展转变而来,这类TPL在过去广泛的客户资源基础之上拓展业务,因此客户分布比较广泛,服务层次相对较低,但它具有很强的管理整合社会公共资源能力,能够实现物流服务供给社会资源的共有化,充分利用闲置的社会资源,使其在效益方面产生乘数效应,一般取得物流项目的总承包后整合社会资源再进行二次外包,其特征是通过系统化提高机能整合度来充分发挥竞争优势。这类企业对固定设备、设施的投资少,以其业务灵活,服务范围广和服务种类多等优势方面使其他企业难以与之竞争。因此这类企业应不断提升信息处理能力,集中有限的资源,整合社会公共资源,与工商企业结成联盟关系,增加专用性资产,向规模化、深层次的综合第三方物流方向发展。

2、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企业应采取的经营战略

2.1内部供应链组织的一体化

(1)集中一体化

以成本优势参与市场竞争的企业,通常采取集中生产,整合物流战略来巩固自己的竞争地位。以世界最大的甲醇生产商――Mehanex公司(总部在温哥华)为例,该公司在世界范围的几个生产枢纽进行集中的大量生产并以一体化的方式实行从原材料采购、生产到产品交付的供应链管理,成功地以低库存水平实现了产品的高效交付,从而以低成本、一流服务赢得了竞争优势。

(2)跨业务单位的内部供应链一体化

将分散在不同组织部门的物流活动整合为一个部门加以运作管理,是跨业务单位内部供应链一体化的实质。化工公司Acro以前将物流活动分散设置在不同组织部门,通过将世界范围的采购、原材料供应、生产计划,顾客支持与物流服务的供应链责任交给一个组织,并由其重新设计物流过程后,不仅大大节省了流动资金,而且还以最低的成本实现了产品的高效交付。

(3)开发内部的水平组织或跨职能组织

开创水平组织着眼的是业务过程而不是职能。组织设置是按照业务过程或工作流进行,不再接任务或职能划分,以实现跨任务协作、以顾客为中心,同时又发挥专家职能的专业化优势。水平组织没有“过程队”,通常由采办、制造、营销、财务、分销等专家组成。Kraft食品公司采用的正是这一模式,开创了跨职能的由制造、采办、质量、工程技术、分销等专家组成的制造、物流、营销三个“连锁”队伍,负责主要产品的生产、交付业绩。

2.2建立独立物流子公司

该模式是指把公司或企业的物流管理能一部分或垒部分离出来,由一个具有法人资格的独立企业实行社会化、专业化经营。1995年,BellCanada公司就是通过建立独立物流子公司(Progistix-Solutions),向核心经营部门或外部顾客提供库存管理、订单处理、仓储、运输、退货处理以及供应链咨询等服务。Progistix成立2年后,就将BellCanada的物流成本降低了30%。

2.3外部供应链一体化

(1)外包物流

物流外包是指从外部购买物流服务,而不是自己从事物流业务或建立子公司。像其他结构变更一样,物流外包也是战略再造的结果。据估计,美国外包物流产值从1992年的100亿美元增长到1998年的400亿美元,到2000年可达到约800亿美元。RyderLogistics,TNTLogistics以及MenloLogistics都是典型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即使曾经出于安全性、高质量的考虑,由自己运输货物的化工业,也采用了第三方物流。DowChemical与MenloLogistics签署了第三方合同,将所有的Dow的货物交给MenloLogistics承运。Dow从Menlo经营的广泛的、计算机化的分销跟踪系统中深受其益。

(2)战略联盟与合作

关键词:电子商务企业营销营销创新

1.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营销工作新特点

2.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营销工作创新

2.1营销机会创新

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营销机会也面临着创新,企业不仅需要对传统市场开展营销活动,还需要对网络市场进行营销活动,针对网络消费群体进行营销活动的首先问题就是营销机会。确定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营销机会的方式有市场战略计划、市场需求信息、企业营销环境、网络市场与消费者购买行为、企业与企业购买行为、企业竞争、企业产品定位以及企业个性化产品的供应等。企业确定电子商务环境下的营销机会后,通过加强对企业产品的研发营销,更能够意识到消费者对于企业的重要性,通过收集消费者的需求信息,强化对消费者的管理,建设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利用企业营销情报系统和企业调研系统,制定适合本企业电子商务营销的战略,以积极的态势参与网络市场竞争,完善企业销售网络,争取获得较大的网络市场,实现企业的稳定发展。

2.2品牌管理创新

2.3沟通组合创新

2.4渠道管理创新

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营销渠道创新主要体现在企业分销渠道的增加、企业分销渠道的疏通、企业分销渠道的细化、企业分销渠道的整合、企业分销成本的下降、企业分销效率的提升以及企业分销渠道的透明等方面。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营销渠道管理创新是指在企业产品服务营销活动中,企业产品服务已经不再是传统的转移途径了,不再是企业、批发商、经销商、零售商、消费者等不同主体之间的转移了,而是直接的电子商务交易,这大大降低了企业产品服务流通涉及到的时空矛盾和类别矛盾,大大减少了营销市场上的交易次数,大大降低了营销市场上的交易成本,较快速度的实现了企业产品服务的流通,提升了企业产品服务的营销效率。总之,电子商务给企业营销渠道及其结构带来了较大的变化,企业营销渠道管理发生着创新变革。

2.5价格策略创新

参考文献:

[1]何美武.电子商务下企业营销环境的分析[J].中国商贸.2012(02).

近日,微网通联CEO张福连受邀为“2015齐鲁电子商务大讲堂”讲师,讲授移动电商、微网、新媒体营销等课程。他的观点:新媒体尤其是移动新媒体已经重新定义消费者获得信息的方式和与品牌交互的方式。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发生了改变,企业不得不重新考虑适合自身的营销链条、营销组合以及营销效果。

一、让“一对一“精准营销成为可能

二、开启线上线下O2O一体化联动营销

三、让企业快速步入移动电商化

据艾瑞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移动购物市场交易规模为9297.1亿元,年增长率达239.3%,远高于中国网络购物整体增速。艾瑞预测2016中国电子商务在线交易移动端占比将超PC成为电商交易最重要的媒介。以上数据表明客户的眼球和消费行为已经迁移到了移动端,布局移动电子商务已经迫在眉睫。

四、微分销拓宽企业销售渠道

目前,微分销是新媒体营销时代的必然趋势,并且已经成了企业解决销售渠道、全面升级商业模式的标准配置。

五、帮助企业架起与客户的强关系链条

当前,企业虽然拥有众多的客户资源,但是客户忠诚度并不高,这就需要企业不断提升客户的重复购买率,增加回头客。

THE END
1.技术分析海底捞盈利能力深度解析:探究其利润增长模式与经营...保持耐心,等待最佳交易机会。https://www.55188.com/thread-27550866-1-1.html
2.2024年上海市餐饮行业发展趋势2024一、上海市餐饮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二、上海市餐饮行业竞争趋势预测 第二节 上海市餐饮行业五力模型分析 一、行业内部竞争状况分析 二、餐饮行业对上游议价能力 三、餐饮行业对行业下游议价能力 四、行业潜在进入者威胁 第三节 上海市餐饮行业swot分析 一、餐饮行业优势分析 二、餐饮行业劣势分析 三、餐饮行业机会分析 ...https://www.cir.cn/7/88/ShangHaiShiCanYinHangYeFaZhanQuS.html
3.海底捞分析——麻辣烧烤组PEST模型波特五力模型SWOT模型政治环境P1、2009年2月28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 品安全法》,新出台《食品安全法》,确立了以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为基础的科学管理制度,明确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作为制定、修订食品安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105/08/54858215_1110002964.shtml
4.SWOT分析法热点选题态势分析报告课题指导国家社科基金商业性档案培训服务SWOT分析 2020, 档案参与数字人文工作的SWOT分析 2020, 基于SWOT分析法的电子档案“单套制”管理研究 2018, “移动互联网+”背景下O2O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2017, “移动互联网+”背景下O2O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2017, 中印承接离岸外包对比及外包升级的研究 2013,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https://xuantibao.com/subject/advanceList?keywords=SWOT%E5%88%86%E6%9E%90%E6%B3%95
5.海底捞SWOT案列分析草稿综合以上分析,海底捞在火锅市场中占有一定的优势,拥有品牌形象和管理效率等内部优势,也展现了一些外部机会,如新餐饮科技的应用和全球市场机会。同时也面对着一些威胁,如竞争对手的增加和食品安全问题。海底捞在未来需要及时跟进市场的趋势和变化,如进行移动外卖和智能首创方面的探索,加强管理和品质保障,并不断开发更具创意...https://www.jianshu.com/p/c382217cfdd3
1.全面解答解释落实:海底捞——大学生的美食天堂与独特优惠之路...5、线上预订优惠:海底捞推出了线上预约平台,鼓励大学生通过手机在线预订,预订的顾客可以享受特定折扣,进一步提升了顾客的就餐体验。 6、特定时间段的优惠:例如在下午的空闲时段提供特价优惠,吸引大学生在课间或晚自习后选择海底捞就餐。 成功案例分析 1、“学生优惠日”成功吸引了大量学生:海底捞曾在某高校附近举办“学...http://vpitch.cn/post/483.html
2.海底捞成功的营销案例:从服务到品牌的全方位塑造:海底捞如何通过...背景介绍海底捞作为一家知名的火锅品牌,以其卓越的服务和美食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海底捞的成功并不仅仅局限于火锅,其成功的营销策略也是其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分析海底捞成功的营销案例,探https://www.wenanmiao.com/22931.html
3.基于7Ps营销理论的海底捞营销策略研究,营销策略,行业研报,研究...从顾客进入海底捞到离店,这一服务过程才结束。 三、营销环境分析 (一)消费者分析 从消费习惯与价值观念来看,人们更倾向于做有价值、 有意义的事情,而不愿意把时间浪费在做饭上,因此人们更 喜欢在外就餐,这样可以节省很多时间和精力。随着人们生 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消费观念也有所转变。过去人们在外 就餐消费只是为...https://www.qingbaoyuan.vip/doc/70906/
4.当餐饮企业开始卷AI…今年年初,和府捞面内部悄悄开始了一个新项目,叫做「和府点评模型」的 AI 应用。项目由和府捞面的技术团队主导,目的是要改进他们服务的最前线——收集顾客的意见和反馈。 过去,品牌更多采用人工的方式来收集和分析用户评论数据,比如安排员工在顾客餐后上前询问菜品的口味怎么样,服务是否满意等等。这种方式采集到的样本数...https://blog.csdn.net/weixin_55761258/article/details/143972125
5.战略管理分析经典框架体系:波士顿矩阵SWOT五力模型PEST...内外环境结合分析(SWOT分析)一般而言,一个组织应该选择如下战略:(1)利用组织优势和外部机会;(2)化解和克服内部劣势和外部威胁。即是:发挥优势,克服劣势,利用机会,避免威胁。 根据“PEST宏观环境分析”、“行业竞争五力分析”外部环境,根据“价值链”或其他工具分析内部的资源与能力,再结合“SWOT分析法”来选择公司总...https://news.mbalib.com/story/254778
6.常用的分析管理工具方法整理常用的分析管理工具方法 常用的分析管理工具方法 二八原则 SWOT分析法 鱼骨图分析法 5M因素分析法 5M1E分析法 头脑风暴法 ...https://m.wang1314.com/doc/webapp/topic/21098069.html
7.对市场环境进行分析的SWOT分析法是对以下哪几个方面的分析刷刷题APP(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生刷题搜题拍题答疑工具,刷刷题提供对市场环境进行分析的SWOT分析法是对以下哪几个方面的分析___A.优势、环境、机遇、威胁B.优势、劣势、机遇、威胁C.优势、劣势、环境、威胁D.外部、内部、机遇、威胁的答案解析,刷刷题为用户提https://www.shuashuati.com/ti/295d4ed28c344181888d349276eefa8e.html?fm=bdbds977c8db69700e219d954552bd22b8253
8.战略规划与分析商业模式完全剖析,精准挖掘竞争优势博思白板boardmix内置了丰富的商业模式分析场景模板案例,其中有PEST分析、SWOT分析、波特五力模型等,所有模板全部免费使用,可以有效促进思维碰撞、业务讨论,激发想法创意,提高多种场景下的工作效率,高效完成商业模式分析。 (2)高效沟通协作 在分析过程中,团队成员往往需要整合分散的资源、想法和意见。博思白板boardmix支持多...https://boardmix.cn/article/what-is-business-model/
9.西北地区餐饮经济发展问题研究本研究结合笔者餐饮业从业实践,通过参考现有研究文献,通过SWOT分析,了解西北地区餐饮行业发展的现状,细分后期餐饮行业发展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探索西北地区餐饮行业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为西北地区餐饮经营管理者提供有效信息。 (四)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本文从中国知网等数据库对涉及西北地区和餐饮经济的相关论文、专著等...https://www.chinahuizhanjie.com/index.php?c=show&id=2599
10.从宠物电商市场分析中,窥见行业痛点波特五力模型分析一个行业的基本竞争态势。竞争的五种主要来源,即供应商和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潜在进入者的威胁,替代品的威胁,以及最后一点,来自在同一行业的公司间的竞争。 2.2.1 供应商 A 宠物食品供应商 宠物市场最大的消费模块,主要包括主粮、零食、保健品,其中主粮占最大占比。 https://www.36kr.com/p/1724630417409.html
11.2024年角叉菜胶和琼脂行业国内外市场现状分析贝哲斯咨询2024年角叉菜胶和琼脂行业国内外市场现状分析 角叉菜胶和琼脂行业调研报告聚焦角叉菜胶和琼脂市场并重点对该市场的历史与预测期市场规模做出了统计与预测,报告显示,2023年全球角叉菜胶和琼脂市场规模为 亿元(人民币),中国市场规模为 亿元。基于过去五年内市场变化规律与市场发展态势来看,预计在预测期内全球角叉菜胶...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23084177.html
12.张扬:管理者高效执行力打造将校营4.勒温执行三步曲模型:解冻——推进——再冻 案例:华为交换机从代理到自主研发的故事 ...4.分析现状的SWOT原则 管理案例 三)标杆建设——管理界公开的秘密 影片案例分析:树立榜样&惩罚失败,哪个...案例分析:典型激励案例(华为、阿里、海底捞……) 行动学习:分组讨论我们公司的人才激励政策 ...https://www.jiangshicn.com/a/6878.html
13.海底捞swot分析海底捞营销策略→MAIGOO品牌文章海底捞swot分析 海底捞营销策略 摘要:民以食为天,人们对美食的追求越来越高,餐饮行业也在市场呈欣欣向荣之势在发展,海底捞作为火锅行业的龙头行业,向来以服务好而出名,海底捞是为何会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呢?海底捞的营销策略有什么值得借鉴学习的? 海底捞swot分析...https://m.maigoo.com/news/583754.html
14.海底捞SWOT分析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文档简介 1、海底附fwt分析Document serial number 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1、优势(1)服务优势海底捞通过提供细致周到的服务,树立了企业的良好形象,获得了消费 者的认可,从而可以实现多次销售,获得尽可能多的利益。它...https://m.renrendoc.com/paper/1796297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