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移动互联热潮下,信息传播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碎片化、多渠道、可视化等成为趋势,政府信息公开和政务宣传面临全新挑战。党的十八大以来,新媒体特别是政务新媒体的建设和应用,被提升到了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高度,两微一端等成为政务信息公开、回应社会关切、改进公共服务的重要抓手。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官方通报、案情公布等传统信息公开外,不少政法系统新媒体还主动设置议题,积极推进普法教育、安全教育、便民服务、权威辟谣等工作,运用短视频、直播等创新性宣传手段,引导舆论场以更为理性的态度看待政法工作,凝聚法治共识。
构建“舆情-宣传-执法”等多环节双向反馈机制,促进政法工作网上网下相融合,是当下新媒体建设的关键。政法新媒体建设与发展仍然任重道远。此次,光明网舆情中心发布《2017年政法系统新媒体应用蓝皮书》,旨在通过分析年度运营传播数据,对公检法新媒体建设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并选取优秀新媒体应用案例,以供交流。
报告说明
一、评估对象
二、评估范围
2017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
三、评估指标
表1全国政务新媒体排行榜评估指标体系
图1全国政务新媒体排行榜评估体系导图
新媒体综合影响力分析
一、公安系统政务新媒体排行榜
表2公安系统政务新媒体排行榜Top10
(一)特点分析
1.省市区新媒体“全面开花”,东部沿海地区表现抢眼
图2公安机关头条号级别分布占比
数据显示,公安机关省市区县不同级别新媒体发展势头迅猛,尤其大量基层公安网上表现活跃,由省部级至县处级及以下呈现出“金字塔式”的发展规模。以头条号数据为例,县处级及以下公安机关占比约为89.15%;厅局级占比约为9.07%;省部级占比约为1.78%。
从整体影响力来看,东部沿海省份的账号较为突出,包括江苏、广东、山东、辽宁等。尤其江苏、广东两省,在综合影响力前30名中各占据了6席,包括江苏省的“江宁公安在线”“平安南京”“苏州公安”、“宿迁交警”、“苏州交警”、“江苏网警”;广东省的“珠海交警”、“深圳交警”、“广州公安”、“中山网警巡查执法”、“广州交警”。其中,江苏省更有三市跻身前十。
2.跨平台多职能传播矩阵基本成型,交警队伍占据鳌头
3.高原创打造广覆盖,便民服务成就网上“贴心人”
图3公安机关榜单前30名微博原创度占比
“业精于勤”在公安系统政务新媒体运营中表现明显。以微博为例,影响力前30的账号年度发博平均数高达5000余条,“平安天津”“深圳交警”更是高达万条以上。从原创度来看,前30名账号中,约一半的账号原创率均在80%以上,原创率50%以下的,仅有13%。
(二)公安系统政务新媒体案例分析
1.专业与热点并重,增强舆论引导力
2.善用网言网语,打造人格化网红形象
二、检察院系统政务新媒体综合排行榜
表3.检察系统政务新媒体排行榜Top10
1.北部地区建号活跃,东南部整体影响力较大
截至2017年底,检察院系统开通微博数量最多的五大省份分别为:河北(238)、河南(233)、四川(233)、黑龙江(209)、山东(204),大多居于北方地区。但从综合影响力来看,东南部地区居于前30名的账号较多,包括福建、浙江、广东、广西等临近省份,合计超过40%。尤其福建省,目前开通检察院微博账号共88个,有5个跻身前30名,分别是“福州鼓楼检察”“福建检察”“马尾检察”“晋安检察”“漳州龙文检察”。
3.侧重点各有千秋,部分单平台集中打造初具成效
(二)检察系统政务新媒体案例分析
1.“互联网+检察”促进检务公开,落实便民宗旨
2.普法宣教“可感可亲”,强化了与公众的互动交流
三、法院系统政务新媒体综合排行榜
表4法院系统政务新媒体排行榜Top10
1.庭审直播成为创新传播一大抓手,东北地区频度尤高
政法头条号数据显示,2017年各级法院累计使用直播7535次,公安累计4074次,检察院基本未使用该功能。从整体账号数量来看,法院与其他系统相比,新媒体账号总数不占优势,但运用直播技术的次数却遥遥领先,尤其在庭审公开、专项执行行动等方面应用较多,在直播领域里独树一帜。
图6法院、公安头条号2017年直播数量对比图
按照单个账号直播次数进行排名,武汉市江汉区人民法院2017年头条号直播次数最多,达到185次。排名前10位的法院中,有8个来自东北地区。由此可以看出,东北地区的法院对直播颇为“偏爱”。
图7法院头条号直播次数排名
2.高院原创指数位居前位,基层法院积极探索创新表达
在法院系统影响力排行前30名中,高院6个、中级人民法院11个、基层人民法院13个;根据微博发博原创度进行排名后发现,前十位中,高院占据五席,分别是:福建高院(98.5%)、黑龙江高院(97.4%)、山东高法(93.9%)、陕西高院(91.5%)、八桂法苑(81%);中院占据三席、基层法院占据两席。而根据所发微博运用短视频、直播等多媒体形式的占比发现,排名前十位中,基层法院数量明显上升,占据一半以上。由此可以看出,高院原创内容发布较多,而基层法院更多在形式上加以创新,在运用多媒体技术创新表达方面有积极的尝试。
(二)法院系统政务新媒体案例分析
1.新技术应用促进重大案件审理公平、公正、公开
图8“山东高法”微博案例截图
2.线上线下相结合,创新司法工作、宣传手法
图9“湖南高院”原创歌曲《年轻的翅膀》MV截图
3.通过资源整合、专栏建设,形成品牌性合力
新媒体运营情况分析
一、开通数量情况
(一)整体开通情况
图10公检法政务微博数量
整体来看,近三年政务新媒体账号呈现逐年上升趋势。截至2017年底,公安机关开通微博账号近2.1万个、开通政务头条号超过1万个;检察机关开通微博账号近3700个、政务头条号近3600个;法院开通微博累计约3600个、头条号约3500个。公安机关新媒体建设的普及度显著高于检察院、法院,且近三年呈现稳步增长态势,增长率维持在5.2%-6.6%之间。
图11公检法政务头条号数量
尤其是公安机关头条号从2015年起发展迅猛。2015年,检察院头条号数量位居第一,2016年公安机关头条号开通数量增长10倍,反超检察院政务头条号数量,跃居第一,至2017年再度翻了接近一番。
(二)各省份开通情况
1.微博情况
表52017公检法政务微博数量省份列表
就各省开通公检法政务微博的数量来看,开通公安政务微博的省份前五名分别为:江苏(1990)、山东(1680)、安徽(1348)、陕西(1244)、福建(1070)。
图12公安政务微博数量Top5省份
开通检察政务微博排名前五的省份分别为:河北(238)、四川(233)、河南(233)、黑龙江(209)、山东(204);
图13检察院政务微博数量Top5省份
开通法院政务微博排名前五的省份分别为:山东(213)、河南(208)、广西(207)、四川(201)、河北(196)。
图14法院政务微博数量Top5省份
表6公检法政务头条号数量省份列表
2.头条情况
就开通公检法政务头条号的数量来看,开通公安政务头条号的省份前五名分别为:河南(742)、山东(650)、内蒙古(597)、江西(535)、四川(525)。
图15公安政务头条号数量Top5省份
开通检察政政务头条号排名前五的省份依次为:四川(227)、河南(200)、黑龙江(197)、山东(186)、云南(155);
图16检察院政务头条号数量Top5省份
开通法院政务头条号排名前五的省份分别为:四川(219)、河南(207)、黑龙江(195)、河北(191)、山东(180)。
图17法院政务头条号数量Top5省份
二、内容构建情况
(一)总体发文情况
微博方面,2017年公安机关政务微博账号累计发文超过1358万条、检察院发博约118万条、法院发博约228万条。其中公安系统微博数量占据总量的约80%、法院、检察院占比分别为13%、7%。
图182017公检法政务微博总发布数占比
就原创度来看,公检法政务微博账号的原创度平均保持在30%左右,其中公安机关的原创度相对较高,达到约32.67%,其次是法院30.83%和检察院30.46%。
图192017公检法政务微博原创度
三、运营建议
(一)功能定位
2.严格内容审查把关,切忌盲目吸粉。由于工作性质、覆盖范围的不同,每个政务新媒体的选材角度、受众群体和运营方向必然存在很大差别,因而要量体裁衣,明确定位。有学者指出,当前政务新媒体在介绍工作时都以点击率、转发量及排名作为重要参考,为了追求点击率,部分政务新媒体甚至也沦为了“标题党”。4月出台的《2018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明确提出,用好“两微一端”新平台,要求严格内容审查把关,不得发布与政府职能没有直接关联的信息,信息发布失当、造成不良影响的要及时整改;并首次提出对政务新媒体运营管理的“关停整合”机制,切中“一哄而上”形式主义建新媒体的时弊。
(二)发布内容
1.以灵活的语言风格、丰富的发布形式搭建自信亲民形象。政法新媒体不能仅仅满足于完成政务发布任务,还要关心真实传播效果。一方面,要注重舆情收集,建立起完善的“宣传-反馈”机制。另一方面,要加强对网络传播特点的研究,在稳定基本形象定位的基础上,运用较为灵活的语言风格和丰富多样的发布形式,不断增强用户粘性。建议抓住重大节日和关键事件节点,通过好的创意传播力争获取目标受众的心理接受与认同,增强自身影响力,打造品牌效应。。
3.适度使用网言网语,避免消解严肃性、权威性。政务新媒体的“亲民”有一定的限制,因为受众并不都是服务对象,如“常州新北公安分局”官微2017年发布的系列短剧《民警李建国》模仿网络喜剧《万万没想到》的体例向孩子推行暑期安全教育,因“轻松幽默的语言和生动有趣的情节”获得网友称赞。然而前几年有地方公安官微用“淘宝体”发布“通缉令”却引起较大的争议。原因在于对犯罪分子使用“淘宝体”这样的服务性语言消解了法律的权威性和威慑力,需要予以警示。
(三)账号运营
1.注重队伍建设,提升运营人员媒介素养。政务新媒体运营的优劣和运营者有着莫大的关联,但当前新媒体从业者个人媒介水平参差不齐,使得部分政务新媒体时有“状况”。政务“双微一端”平台管理部门需要定期对本单位新媒体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提升其职业素养。在确保信息内容的真实可靠前提下,运营者要学会熟练运用多媒体技术,编辑、制作出符合互联网受众口味的作品。可借助同行、智库等资源进行有针对性的强化与提高,查找自身在运营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提供系统化培训;通过第三方或联盟方式搭建交流平台,组织线下活动和互动、促进资源整合配置与运维交流等。
(四)矩阵建设
2.发挥互动传播优势,形成网上网下协同效应。部门间良好的联动协同,既能有效支持政务新媒体的内容,也能有力推动危机化解、工作开展。政务新媒体应加强部门内部和跨领域、跨部门协同,并建立逐级回应、上级督导的机制,提高城市综合治理的能力。“问政银川”即是一个很好的案例。其不是一个账号,而是一套网络公开问政平台,通过公开与网友互动,转办、督办网民在微博上反馈的信息,协同市政、公安、交警、消防等不同部门官微联动,对城市管理建设、危机应对等起到了积极效应,广受网友好评。
青岛峰会是上海合作组织扩员后召开的首次峰会。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在上海合作组织的18岁“成人礼”上有哪些“干货”。
6月10日,习近平主席主持上合组织青岛峰会大范围会谈,发表致辞,代表中方发言。讲话全文虽然不长,却引经据典、金句频出。
6月9日至10日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举行。让我们通过一组数据,来了解一下此次上合组织成员国之间的合作进展如何。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开通了12325全国粮食流通监管热线,面向社会受理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