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全市实施“旅游富市”战略推进会召开,会上印发了《日照市“旅游富市”战略行动计划(2017年—2020年)》的通知。制定实现“旅游富市”战略目标的总体思路、基本要求、发展目标和行动措施,动员全市上下抢抓全省深入推进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的机遇,乘势而上,深入推进“旅游富市”战略,进一步掀起大干旅游的热潮,为实现“追赶”“摘帽”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未来三年,日照旅游会有什么变化一、滨海资源开发
(一)“一带”——阳光海岸带。
将北起日照海滨国家森林公园、南至灯塔风景区的沿海一线统一规划,以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为目标,打造“中国日照阳光海岸”品牌,成为世界知名、全国著名的旅游目的地。
1.奥林匹克水上公园二次开发
(1)奥林匹克水上公园西岸综合项目建设工程
在奥林匹克水上公园西岸,规划建设国际会展中心、大剧院、科技馆等项目。2017年加快日照市科技馆建设。
(2)万平口景区完善提升工程
按照5A级景区标准,调整优化园区规划,新建高品质娱乐项目,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立体停车场。
(3)日照海洋公园(海洋馆与四季花鸟园)项目,2017年建成运营。
(4)东夷小镇建设项目
加快渔文化主题体验岛和民俗文化休闲岛建设,建设异域风情商业岛和高端休闲娱乐岛,2017年建成运营。
2.日照海滨国家森林公园综合提升
打造高端度假景区,开展环境整治、道路改造、配套设施完善、西部扩建等工程,抓好林海静雅等高端休闲旅游项目建设,2018年完成度假旅游项目建设。
3.阳光海岸景区(山海天段)改造提升
围绕日照国家海洋公园建设,对太公一路以北至森林公园1号门、碧海路以东的沿海区域进行改造提升,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推进阳光海岸国际露营公园、中澳帆艇产业园等项目建设,2018年完成建设。
4.月亮湾退港还海工程项目
自灯塔广场向南延伸至煤码头引桥根部,整治护岸总长1743米,2018年建成月亮湾沙滩,规划建设博物馆、游艇码头、轻轨铁路等设施,2019年建成集生态海岸、历史文化、海洋文化于一体的旅游综合体。
5.打造“阳光海岸”品牌
成立阳光海岸旅游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领导小组,开展创建提升工作,塑造“阳光海岸”品牌,2018年实现创建目标。
(二)“三区”——三个旅游度假区。
在日照海岸线南北两端加强滨海旅游度假区建设,丰富“阳光海岸”品牌内涵,打造滨海休闲度假旅游最佳目的地。
1.山海天旅游度假区
以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为目标,以三大开发建设工程为重点,完善配套、增加业态、提升服务,打造最美滨海旅游度假区。
(1)海洋休闲旅游开发工程
①中澳帆艇产业园区。2017年依托一级渔港建设渔人码头,2019年建成中国北方最大的帆船游艇制造、推广航海文化的游艇文化产业园区。
②欣彗渔乐园。2017年完成海上垂钓平台和海上婚礼基地建设并投入运营。
③万宝风景区。建设黄家塘湾海洋牧场和海乐湾,完善赶海、海上垂钓设施,2018年建成投入运营。
④太公岛、桃花岛景区开发项目。在做好“两岛”生态修复、保护工作的基础上,2017年编制“两岛”景区旅游开发规划,并做好招商引资工作,2018年全面启动开发建设,发展特色海岛旅游。
⑤日照海洋科普馆。建设场馆及公共服务设施配套,2017年建成投入运营。
(2)度假功能提升工程。
按照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标准,推进旅游度假酒店、餐饮购物街区、温泉度假综合体等项目建设,完善提升度假功能。
①山海天地热温泉度假综合体项目。加快编制地热温泉详规方案,力争2017年启动项目建设。
②特色街区项目。在山海路以北、北海路附近建设1—2处海鲜美食街区,2017年建成启用。
③度假酒店项目。2017年启动建设岚桥洲际酒店、开元度假酒店,建成华美达度假酒店。
(3)渔家乐民俗旅游改造提升工程
①旅游道路提升项目。改造提升烟台路北延、太公三路地下通道、万宝路、金沙滩路等10条道路,绿化美化龙山一路、佳海路、山海路南侧等3条道路,实施太公二路主题公园、湿地公园、青岛路与山海路交叉口南北两侧、提香海岸东侧等4处绿地建设与提升工程。
②旅游小镇项目。2017年编制后官庄、安家岭和两城三、七村4个村庄旧村改造概念性规划,启动乔家墩子、后滩西、王家皂、后官庄等民俗旅游村改造,建设太公岛旅游小镇,启动安家岭安置区一期工程建设。
2.太阳文化旅游度假区
太阳文化旅游度假区。以创建省级旅游度假区为目标,加快东方太阳城项目开发建设,把太阳文化旅游度假区打造成太阳文化的重要载体。
(1)推进东方太阳城项目建设。重点打造“五个一”项目,即“一座圣山——日照天台山”“一个标志——太阳神殿”“一个乐园——山海经奇幻世界”“一个小镇——涛雒风情小镇”“一条文化休闲带——星光海岸休闲度假带”。2017年建成启用天台山一期景区,完成“旅游景观公路、生态景观水系、太阳文化双创产业园”三项工程,开展中国媒体旅游记者联盟自驾狂欢节、赶海节、太阳文化节三项活动。2017年启动太阳神殿、山海经奇幻世界、涛雒风情小镇及刘家湾、小海、金沙3个景观社区等项目建设,2020年完成系列工程。
(2)加快涛雒全域旅游开发建设。深入挖掘涛雒镇历史、人文等资源,统筹规划涛雒镇域旅游,打造滨河文化体验带、民俗文化生活体验带和星光海岸带。2017年建设荷仙子湿地风景区项目,增加农业科普类项目,提升游客参与、互动元素。在下元一村打造以“太阳文化”“财神文化”为主题的文创艺术村项目。
3.多岛海旅游度假区
以多岛海风景区为中心,整合海上碑、综合文化中心、渔村古寨、安东卫古城等旅游资源,建设南部滨海大型旅游综合体。推进环海洲湾海陆游憩带建设,扩大滨海度假区的辐射范围。
(1)日照市南部滨海片区“双创”工程。多岛海创建省级旅游度假区,2017年完成多岛海旅游度假区整体规划,启动基础设施和海鲜小吃特色街等项目建设,2018年完成省级旅游度假区和国家4A级旅游景区创建目标。
①顺风阳光海洋牧场改造提升项目。2017年完成海上休闲综合平台建设,2018年完成滨海项目扩建工程。
②安东卫古城文化旅游综合体开发项目。2017年,推进村居拆迁,实施安东卫护城河治理改造工程,修复安东卫历史人文景点,2020年完成项目建设。
③渔村古寨旅游开发项目。2017年完成规划设计,2018年启动建设,2020年建成并投入运营。
④柽柳湿地公园。2017年启动基础设施建设,2020年建成集休闲旅游、生态观光于一体的特色公园。
(2)环海洲湾海陆游憩带建设。到2018年,在环海洲湾区域,形成完整的集海钓休闲、工业游览、港口观光、度假体验、住宿购物、餐饮娱乐于一体的海陆休憩旅游线路。
①万泽丰海洋牧场休闲渔业基地。2017年完成“海上牧歌”并投入运营,建成海上观光采摘、休闲垂钓等项目,2020年建成功能齐全的休闲渔业基地。
②万泽丰冷水鱼休闲小镇。2017年建设房车露营地、渔人码头、餐饮文化中心等项目,恢复生态渔村景观,2019年建成冷水鱼休闲旅游小镇。
③“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观光游览项目。2018年编排日照钢铁、山东钢铁两条体验观光线路,打造集工业旅游观光、钢铁产品展览于一体的精品钢铁工业旅游区。
二、山岳景区提升
(一)重点突破“两山”
1.五莲山旅游度假区。突出“山岳度假、康体养生”功能,打造“山海云归处、奇秀五莲山”休闲度假品牌。2017年加快龙潭湖旅游综合体、文博苑等项目开发建设,提升景区产品吸引力。设计复合线路,形成索道、栈道、车行道、步行道相结合的多种游览道。2017年完成山地高端房车营地、特色酒店等项目建设,2020年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2.浮来山风景区。突出“文化度假”功能,围绕“天下银杏第一树”,重点打造“仙山、神树、寿果”品牌,集中打造集文化体验、乡村休闲、颐养康体于一体的山乡休闲旅游目的地,创建省级旅游度假区。2017年完成景观大道、游乐园、生态停车场、旅游厕所、游客广场、大地花海、引水上山工程及基础设施配套,2018年完成游客服务中心、快捷酒店、万亩彩香林、千亩银杏园、灵兽园项目建设,2019年完成佛缘小镇、藏水乐园、银杏石村、运动公园、野居营地项目建设,2020年完成通用机场、香海洞天、朝阳森林、众妙之门、定林梵天项目建设。
(二)提升近海仙山
提升与蓝色海洋相映衬的绿色山地景观、生态化休闲度假空间,打造日照城区的绿心。
1.河山。以日照巨书摩崖石刻为标志,打造集旅游休闲、文化体验、生态度假于一体的综合旅游区。2017年完成祭神坛、仙人居、羲和庙、圣火坛和茶园民宿等项目建设,2018年完成儿童乐园、观景平台、水景改造、生态木屋、精品酒店建设,2020年建成葫芦套休闲绿洲、太阳小镇、养生基地等项目。
2.驻龙山。以“武圣故里、太公智山”为品牌,打造集亲子娱乐、文化创意、休闲运动、森林康养、生态农业、婚庆策划、祈福求安为一体的综合性临海山岳生态度假区。2017年,全力打造“天空之城”自然生活示范区,建设精品民宿、木工坊、亲子乐园、创意集市、帐篷露营基地、山地运动基地、婚纱摄影基地等功能空间,2018年建设智慧学堂、森林幼儿园、全栖剧场、欢乐水岸酒店,2019年建设云海天街、茶文化野奢酒店,2020年建设斋堂、禅武学宫、禅一精舍、森林浴场、养心道场等项目。
4.龙门崮。建设集娱乐休闲、度假体验、养生健身、享受自然于一体的鲁南海滨特色山岳养生旅游度假区。2017年实施景区道路提升、山海路游客服务中心、荒山退耕还绿工程,建成运营华美达酒店,引进中原大舞台演艺品牌。2020年完成养生旅游度假小镇建设。
(三)发展特色名山
充分挖掘山岳特色,在综合发展、完善配套的基础上,突出核心主题,打造特色品牌。
1.大青山。塑造“与世界推手”品牌形象,建设国际太极学院、国际太极养生基地、高端太极游乐园、太极影视城,打造国际太极文化休闲养生福地。2017年建成国际太极学院,2019年开工建设太极文化影视城。
2.黑虎山。以狩猎运动为主题,2017年建设文化主题酒店等休闲度假项目,2020年完成高端生态休闲区建设。
3.丹凤山。2017年启动建设养生度假、文化休闲、文化展示、探索体验等5个主题功能区,建成特色产品销售服务中心、生态餐厅,2020年完成景区建设。
4.屋楼崮。以屋楼崮和幸福岛为依托,规划建设梅园、枫园、橡树园、紫薇园等特色园艺景区,打造中国多彩文化旅游景区。2017年完成项目规划,建设基础设施及部分景点,2020年完成项目建设。
5.马鬐山。打造休闲度假、会务旅游、佛教文化体验等功能区。2017年完善旅游基础配套服务设施,2020年完成项目建设。
三、乡村游憩带建设
(一)环城游憩带
建设以市区为核心,以山海天渔家体验游、东港区城郊民宿游、环水库生态游、岚山区绿茶文化游为主题的40公里半径的环城游憩带。
1.加快城郊休闲农业项目建设。2017年完成幽尔崮农业旅游采摘园、绿科百果园、沁园春景区、月湖山水城市农庄、林苑生态园、徐家坪乡村嘉年华、Hi世界农乐园、茶乐谷项目建设。改造提升瀚林春茶博园、云过山丘采摘园、春浓茶乐谷、米勒农庄等项目。2018年完成东方摩尔苹果乐园、润禾现代休闲农业园、清溪龙吟生态园、稼盛休闲旅游产业园、润欣农林休闲示范园建设;2019年完成龙曦牡丹园、五洞府乡村旅游区建设;2020年完成金梦园休闲旅游示范园、海曲九龙湾休闲生态园建设。
2.加强民俗文化项目建设。2017年完成春风十里、杏坊康养民俗文化旅游区项目建设;2018年完成竹洞天风景区改造提升项目建设;2019年完成凤凰措、上卜落崮古村落、维多利亚庄园项目建设。
3.打造环水库休闲带项目。按照“一环、一带、八区、十八点”的空间布局,建设环湖绿道景观带、水源涵养林、日照西湖国家湿地公园、“六园”项目(百花园、瑞草园、百果园、林苗一体化郊野公园、山东省林业高科技创新园及国家林学会林业创新示范园)等工程。2017年重点开展“一环、一带、一湿地”和“六园”项目建设,启动陈疃河口湿地修复工程;2018年完成陈疃河口湿地修复工程与铨元河口湿地修复工程。
4.发展绿茶文化游。以巨峰镇、后村镇为重点区域,以打造北茶国家农业公园为目标,建设北茶观光体验、茶文化风情园等项目,到2020年建成全市百里绿茶文化长廊。
(二)生态采摘游憩带
以莒县、五莲县为重点区域,依托现代农业综合体和大型采摘园,打造休闲观光体验的生态采摘游憩带。
1.生态采摘建设项目。2017年完成金日林果家庭农场、牡丹园休闲农场、丽青山园林景区和云水湾休闲农业区项目建设;2018年完成碧水湾旅游林果家庭农场和芦家河莲生湖游钓园项目建设;2020年完成西湖烟雨农业公园项目建设。
2.庄园建设项目。完善提升绿丰基地、红泥百花庄园、都乐农庄、新世纪惠生园等项目。2017年完成嗡嗡乐园项目建设;2018年完成横山天湖生态旅游度假区、田甸园、李崮寨风景区改造提升和驼石沟杏花综合开发项目;2020年完成柏庄古村落开发、天城寨综合开发、日照太阳谷生态旅游区和花千谷休闲农业旅游度假区项目。
四、旅游新业态培育
(一)康体养生
1.中加国际健康管理中心、五莲山中医药旅游养生度假基地、跃龙山中医药健康项目创建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大青山国际太极养生基地和自然村养生基地创建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项目,2017年完成创建任务。
2.中国国际中医药养生城项目。2017年完成总体规划,启动项目建设,2018年完成海洋文化度假区、中华国医坛、中草药博览园等项目建设,2019年完成中草药产业园、凤凰谷、秀水茗禅茶休闲体验区等项目建设,2020年建成桃花源项目。
3.日照国际健康生态产业园项目。2017年启动工程建设,2018年加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2020年完成项目建设。
4.石老山生态文化村项目。2017年完成包含景观林带、亲水景观平台、道路、栈道、木屋、情人坝、花海等一期景观示范区,2018年完成石老山村改造,2019年完成项目建设。
6.日照路加康体养老项目。2017年开工建设,2019年配套医养设备、医疗护理等,2020年建成康疗、度假、养生养老于一体的中高端养生项目。
7.浮来青健康养老项目。2017年开工建设健康养老项目,2019年建成。
8.跃龙山中医药健康项目。2017年启动,2019年建成。
9.九龙山养生养老项目。2018年建设高端生态度假区、康体健身区等项目,2020年建成。
(二)露营旅游
规划建设海滨型、山地型、乡村型精品露营地17处,构建覆盖全市网络化露营地服务体系,其中面积100亩以上7处。2017年完成阳光海岸国际露营公园二期项目、五莲海棠湾汽车露营地建设,高标准建设沁园春风景区、丹凤山生态旅游度假区、五莲山自驾车营地、刘家湾房车营地;2018年完成大槐树汽车宿营地建设。
(三)体育旅游
1.提升日照“海滨山岳行”体育休闲旅游线路,充分利用奥林匹克水上公园、五莲山、浮来山、跃龙山、九龙山、河山、大青山、黑虎山、马鬐山、卧龙山、城市绿道等户外运动基地,开发水上运动、登山、攀岩、滑雪、射击、自行车骑行、拓展训练等体育旅游产品。
2.培育日照国际马拉松、大青山国际太极拳大赛等赛事品牌,举办日照国际马拉松比赛、大青山国际太极拳大赛。
3.打造五莲“千里休闲健身步道”,建设中国最长、华夏最美的登山健身步道。2017年完成国家级登山健身步道东部片区主线、辅线登山健身步道建设,配套完善沿途营地、标识、救援、GPS数据等系统。2018年建成遍布县域、总里程达1000公里的登山健身步道大环线。实施马耳山国家体育公园建设工程,打造集体育运动、赛事活动、康体养生于一体的体育主题公园。
(四)游艇帆板
1.高标准规划建设邮轮游艇码头,以日照港石臼港区东区布局调整为契机,规划建设邮轮码头,在张家台渔业码头、海乐湾景区规划建设游艇码头。
2.日照海滨国家森林公园、万平口等景区开发海上游乐项目,增加水上跨式摩托艇、无动力帆船、橡皮艇等产品,到2018年实现海上游乐项目滨海景区全覆盖。
3.引导海洋牧场、休闲海钓类旅游项目企业,购置海上娱乐设施,推动豪华游艇与垂钓结合,丰富海洋垂钓体验。
(五)文化旅游
1.举办以太阳文化为主题的大型节会、论坛、研讨会,挖掘提升、宣传推广太阳文化,打造太阳文化品牌。2017年举办中国日照·世界太阳文化论坛、中国乡村复兴·山海天峰会。
2.开展莒文化研修,利用莒州博物馆、陵阳河文化考古遗址公园等,举办东夷文化讲座,发展莒文化研修旅游。2017年启动莒国古城项目建设。
3.将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小城镇建设紧密结合,建设两城遗址公园和遗址博物馆。2017年推进两城遗址公园规划、开发,做好保护区内资源保护和环境整治工作。
4.鼓励引进国内外知名演艺集团作为投资运营主体,打造特色突出、效益显著的大型旅游文化演艺活动。举办节事节庆活动,打造节事文化品牌。
(六)低空飞行
积极开发大众化、个性化低空旅游主题产品。
1.规划建设山海天旅游度假区、东港区和岚山区通用机场,在万平口风景区设立通航起降点,运营低空飞行旅游观光项目。
2.采取“1+N”模式,以日照机场为核心,以东港区、岚山区等区县通用机场(起降点)为主体,开辟低空飞行航线,2017年全面启动工程建设。
3.推出滑翔机、空中飞伞等低空飞行体验项目,开发空中婚礼游、海岸线观光游、山岳探秘游、低空飞行表演游等低空旅游产品。
(七)婚庆旅游
打造特色婚庆旅游景区,促进婚旅融合。
1.花仙子婚庆民俗小镇。2017年完成花仙子婚恋影视公园总体规划,开工建设风情婚俗小镇;2018年完成婚恋影视主题公园建设,建成集婚庆商品集散、婚庆策划、婚庆服务于一体的婚庆民俗小镇。
2.日照泉山云顶风景区。建设体验馆、不负客栈、婚礼堂,打造集生态休闲、婚纱摄影、古董家具观赏为一体的旅游景区,2017年完成。
3.横山天湖生态旅游度假区。2017年完成配套设施建设;2018年建设天湖休闲庄园、玫瑰庄园、滨水休闲乐园等项目;2020年完成。
4.白鹭湾大地艺术村。2017年完成项目方案设计;2018年完成谷之教堂、森林幼儿园、梦之美术馆、艺术休闲街、儿童乐园、枕水行旅客栈等项目建设。
5.山海天滨海婚旅项目。2017年完成阳光海岸国际露营公园、蓝海梦想城婚纱摄影基地项目建设,打造集婚纱摄影、蜜月旅行于一体的滨海高端婚庆旅游基地。
五、旅游基础设施配套
(一)智慧旅游城市建设工程
1.建设智慧城市综合平台。加强移动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智慧旅游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利用移动终端、多媒体信息屏、网站等载体,为智慧旅游应用提供基础支撑,到2018年为游客提供智能、便捷的旅游公共服务信息。
2.设立市旅游数据中心。建设旅游大数据系统,实现旅游与公安、交通运输等部门数据信息共享。
3.加快智慧景区建设。实施智慧景区示范工程,万平口、海滨国家森林公园、龙门崮等4A级景区建设智慧景区,到2017年实现全市3A级以上景区和智慧乡村游试点单位无线局域网、智能导游、电子讲解、在线预订、信息推送等功能全覆盖。
(二)旅游集散中心建设工程
1.加强市区大型集散中心建设。2017年开工建设奥林匹克水上公园游客集散中心、市北游客集散中心;2018年建成奎山综合交通枢纽区域游客集散中心。
2.加快区域集散中心、咨询中心建设。2017年在山海路南湖段建设乡村旅游集散中心;2018年在涛雒镇驻地高速公路出口附近区域建设集散中心;2020年建成咨询服务中心16处。2017年在岚山区多岛海片区建设集散中心,2020年建成咨询服务中心24处。2018年在莒县县城银杏大道附近建设集散中心,2020年建成咨询服务中心36处。2017年在五莲县东部及城区建设集散中心2处,2020年建成咨询服务中心37处。2017年在山海天旅游度假区两城河南侧建设集散中心1处,2020年建成咨询服务中心2处。
(三)旅游道路通达工程
1.完善“快进慢游”全域化交通服务体系
(1)建成青日连城际铁路、鲁南高铁。
(2)加快建设潍日高速、岚罗高速、五莲至董家口高速和日照机场至沈海高速连接线4条高速公路,实现“县县通高速”。新建204国道日照绕城、313省道莒县绕城道路2条,改建206国道日照段和222省道日照西湖至岚山段、潍坊日照界至西湖段道路。
(3)新建、改建日夏线、青赵线等35条县乡道路。其中,“莒北莲西”2016—2018年升级改造县乡道路18条。到2020年全市通往3A级以上景区道路达到三级以上公路标准。
(4)加快城市快速路建设,实施市区道路优化畅通工程,2018年完成山海西路路域景观提升工程,2019年完成迎宾路快捷路改造工程。
(5)开通城区通往区县主要景区(点)旅游专线、公交线路;开通城区通往沿海南北旅游廊道观光巴士,增设公交站点。
2.建立旅游服务标识体系,统一旅游服务标识,2017年完成高速公路口、城市出入口和通往A级景区、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精品采摘园及特色旅游村道路等46个部位的旅游标识设置。
3.加强乡村道路建设。实施农村公路整修计划,2017年整修农村公路200公里。实施“村级公路网化示范县”工程建设计划,2017年改造村级公路412公里。实施旅游通道提升计划。2017年规划建设五莲县潮河、叩官、户部、松柏、街头片区旅游环形通道,配套建设自行车绿道。
(四)旅游小镇建设工程
立足滨海、山岳和新业态旅游资源优势,按照国家特色小镇建设标准,在全市重点规划建设特色旅游小镇10个。2017年编制完成特色旅游小镇建设规划,到2020年每个区县建成1—2个特色旅游小镇。重点建设东夷小镇、涛雒风情小镇、陈疃镇莓香小镇、花仙子婚庆民俗小镇、莒县龙山恬园小镇、浮来山佛缘小镇、五莲山光明小镇、九仙山山水小镇、白鹭湾艺游小镇、山海天太公旅游小镇。
(五)旅游休闲街区建设工程
1.加强旅游休闲街区建设。2017年规划建设石臼古鱼寨古代渔业文化休闲街区,建成五莲山步行街,2018年建成东港老城区旅游休闲街区,2020年建成莒国古城文化旅游休闲街、莒县书画特色街,山海天旅游度假区1—3处特色休闲街区,打造以购物美食、民俗文化为主题的旅游特色街区。
2.建立购物商店和商品专区专柜。到2020年在全市各旅游景区、星级饭店和大型商场、机场、车站等设立旅游商品专区专柜,创建省级金牌旅游购物商店10家。积极推进旅游商品的开发、生产和销售,推动日照绿茶、海产品、黑陶、农民画、剪纸、丝绸、蜂产品等特色旅游商品进休闲街区、专区专柜。
3.积极推进旅游商品免税店建设。利用日照港国际口岸优势,增设进境口岸免税店,丰富商品品种。
(六)度假酒店集群建设工程
以滨海旅游带为主体,集中发展一批中高档酒店、经济型连锁酒店和主题特色酒店及大众化特色旅馆,满足不同群体的住宿需求。2017年启动建设达美希尔顿酒店、绿色庄园酒店、岚桥洲际酒店、开元度假酒店,到2020年建成20家以上特色旅游酒店,10家以上高端度假酒店。
(七)旅游厕所建设管理提升工程
按照设施配套、干净卫生、外观协调、游客满意的原则,继续在旅游景区、旅游线路沿线、交通集散点、休闲街区等场所新建、改建厕所。强化对城市商业街、高速公路服务区、车站码头、旅游餐馆、大型商场超市、加油站和旅游景区厕所管理,实现干净无味、使用免费、管理有效。鼓励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厕所向社会开放。
六、旅游城市形象推广
(一)加强形象宣传
在央视、山东卫视和韩联社等媒体,宣传日照旅游形象。加强日照旅游形象公益宣传,在全市航空、港口、铁路、高速公路等人流密集的交通口岸开展城市形象宣传,纳入市政路政建设规划。
(二)强化品牌塑造
围绕城市旅游形象品牌,打造一批旅游产品品牌。编制《日照市旅游品牌营销策划》。
(三)创新营销模式
实施“1+N”营销战略,统筹营销力量,市县一体、部门联动、捆绑营销。实行“互联网+”宣传营销模式,引导景区景点、旅行社、涉旅企业全面触网,加强与同程、携程、驴妈妈网、手机APP等专业网络平台合作,推动“传统营销”和“智慧营销”深度融合。开展“三百”行动计划,邀请国内有影响力的百家城市电视台、百家城市自媒体和百家旅行商开展采风、踩线活动。策划开展“冬季到日照看海”活动和“日照旅游攻略征集活动”。
(四)实施精准开拓
抢抓航空、高铁时代到来机遇,加强与京沪高铁沿线、瓦日和青日连铁路沿线、日照机场通航城市的旅游合作,开通旅游专列、包机,在沿线城市建立日照旅游营销机构或代理门店。组织开展专题旅游促销,推动线路互推、客源互送、政策互惠,大力开发东三省、珠三角等新兴客源市场。
(五)开发精品线路
策划推出阳光海岸度假、山海观光休闲、文化体验、太极养生保健、冬季滑雪泡泉、“海誓山盟”婚旅等精品旅游线路。加强与“山海圣人线”“仙境海岸线”区域城市合作,联合开发三日游、五日游、七日游等精品旅游线路产品。
七、旅游市场环境优化
(一)提升旅游从业人员素质
1.实施“旅游从业人员三年提升计划”,建立“市、县、企”三级旅游培训体系,分级分层分类轮训提升全市从业人员。推进与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发挥日照旅游发展研究院平台作用,培养旅游专业人才,推动旅游成果转化。
2.引进旅游专业人才。深入实施“人才兴旅、人才强旅”战略,大力实施招才引智,建立产业导航大数据平台。到2020年引进10个与国际接轨、国内领先的旅游业创新创业团队。
(二)加强旅游服务规范化建设
1.开展旅游景区标准化工作和县域城市旅游服务质量满意度测评,2020年前建立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的旅游服务标准体系。
2.完善旅游企业服务标准,把服务细节、服务水平作为A级景区和星级饭店评定和复核的重要量化指标,2018年取得阶段性成果。
(三)建立旅游市场监管机制
2.健全旅游市场综合整治队伍。健全投诉受理、一线调解、旅游执法、督导体察、舆论监督、文明劝导六支工作队伍,打造“阳光使者”旅游品牌。
3.营造文明旅游环境。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实行旅游企业等级“退出制度”,设立旅游企业“红黑榜”。成立旅游协会,支持行业协会参与行业评定、市场监管。开展文明旅游志愿服务活动,引导游客文明消费,营造良好社会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