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企业自身经营难。县域中小企业大多是家族经营、合伙经营等方式发展起来的,产权单一,企业规模小,深加工能力不强,科技含量低,经营行为短期化及负债多、积累少,投资规模与市场竞争力不足,抗风险能力低,容易遭到市场的淘汰。同时多数民营中小企业预期收益不明显,自有资金少,由此导致其偿贷能力低,甚至部分民营企业缺乏还贷意识和法制意识,信誉度下降。
二、应对策略
(一)齐抓共管,积极引导企业发展,提升还贷能力。一是地方政府要积极引导企业进行结构调整,转变企业的生产经营思路,畅通企业的销售渠道,积极为企业出谋划策,在做“活”企业上下功夫。二设立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组建中小企业贷款担保中心,为中小企业提供有效的融资服务,解决企业切实存在的突出问题,在做“强”企业上下功夫。三是加快园区建设,为中小企业搭建发展平台,在做“大”企业上下功夫。
经营思想误区:经营跟营销靠的都是经验
很多在不同地区开拓新店的经营者,在开店时思路还会采用老店经营的模式,例如H品牌的高级家纺店在南京开了有八年了,经营效益很好,到了济南开分店后经营者还是采取在南京时习以为常的等客上门的经营方式,效果却非常差,因为地域、认知度、文化等差异,导致客流量稀少,销售额惨淡;
门店经营经验更多的是局限在对该行业的了解程度上,但门店营销靠的却是脑子,当经营经验不在对业绩产生效用时,那么就失去了任何意义,如果不求营销变革,只有关门大吉。
经营思想误区:专家培训是捷径
这是很多店铺经营者普遍存在的误区,当店面经营情况不好时,经营者首先想到的就是请培训专家来对员工进行培训,而很多培训师所讲的课程内容,都是讲师个人的专讲课程,是根据讲师的阅历整合而成的,这样的课程非常适用于步入正轨的店铺,但对一家赢利情况低下的店铺来讲却是下下之策;因为讲师所讲的课程并不是按照店铺现状来规划的,对于店面当前阶段如何赢利却是远水解不了近渴;
经营思想误区:酒香不怕巷子深
天乐园大酒店的投资者原先就职于某星级酒店服务总监,对酒店的服务造谐很深,在酒店规划时就立志做一家服务一流的酒店,并自以为是的认为只要服务好,即使不做营销推广照样会从口碑效应带来客户;其按照星级酒店服务标准,对员工的选聘、服务技能进行了严格的培训,对每一个细节的服务标准都要求严格执行到位;在为期一个月的培训后,投资者信心百倍的开张营业,结果,事实却大相径庭,开业后一个月内客人瘳廖,来的客人大多是自已的朋友圈,因为客流稀少,店内员工的服务态度开始怠慢,造成了顾客投诉不断。
经营思想误区:经营思路随大流
这是在店铺业最常见的一种误区,一般后来者都跟最先在商圈内开相同店铺的借签,经常看到在一个商圈内,经营相同业态的店面铺装修风格、促销模式、店员服务水平都非常相似,以致于第一家搞8折促销,第二家第三家就会搞7折、6折跟进,买一件8折卖两件7折的活动现在几乎已经让顾客详闻于胸了;
于是我们踏进几个店面时,装修风格、店员串联喊话、服务水平都会让我们有一种千人一面的感觉,找不出其中最能打动我们的店面。
这种情况尤其在个体旅馆业非常普遍,在一个街面上的个体旅馆基本都是家人经营,装饰与服务都属于简中之简,因为不具备经营思路,使整个个体旅馆业服务意识浅薄,纯粹靠低价、服务低端群体来生存,经营不好的时候只会从价格折扣入手进行竞争,而不去找造成销售低下的问题所在,这样的局面只会导致商圈内数量越多赢利越低。
营销要有大思维
创新营销模式,做好内外互动
这一点可尝试寻找专业网络在当地网络论坛上进行全城造势,再配合造势进行店内活动衔接,都可以将推广效果做到极致。
学会塑造店面特色
这种逆势上扬的原因何在?任学安解密称:首先是央视节目内容的强大,其次是改变电视媒体的经营思路。
转变思路
以专业“服务”代替简单“买卖”
电视媒体需要“向死而生”,根源在于能否彻底抛弃旧有模式,以创新姿态挖掘新“蓝海”。
以“国家品牌计划”为抓手
1.企业所属行业是国家支柱性或民生广泛需要的行业;
2.企业及其产品具有高尚品质,能够支撑起国家品牌形象,居于行业领先地位;
3.企业有打造顶级品牌的梦想和胸怀,能够在市场营销方面投入足够的努力和资源;
4.企业需在中国境内生产和销售,并有获得中国消费者最广泛认同的品牌诉求。
打造旗舰性品牌
契合国家发展战略
“如果对比乳品、汽车等行业,观察电视业,我们会发现这个行业从未经历过充分竞争。以乳品行业为例,消费者大多能记住前三大品牌,最多再记住一个区域知名品牌。可是中国的广电行业,每个省都至少有数十家电视台。只有经过充分的市场竞争和优胜劣汰过程,才会涌现各种创新理念、优秀内容,也会促进优秀平台的发展。所以今天个别频道关闭时,有人惊呼行业衰败是不对的,应该看到行业的希望,只有经历充分竞争,整体行业才会更具活力,而广电行业的整合阶段还远未到来。”任学安表示。
一、企业文化影响经营思路,经营思路决定企业的发展方向
企业文化的内涵主要由价值观、行为准则、经营管理哲学、经营理念、企业精神等构成。其中的经营管理哲学、经营理念对企业的经营思路起主导作用。即:有什么样的经营管理思想和经营理念,就有怎样的经营思路。管理的哲学思想、经营理念先进并适应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市场发展规律时,经营思路就先进正确,就符合企业的发展要求,企业就发展、就进步。所谓顺应时势、应天顺人就是这个道理。反之,就落后、就倒退,企业的发展就无从谈起。
二、企业文化为产品注入品质魅力,产品品质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产品品质,其实质就是以质量为基础的“美誉度”,它包括质量、外观、包装、性能和使用价值等直观印象,也包括其在市场上的被认知程度,如品牌效能、文化底蕴等隐形元素。产品质量是一个“硬性”的指标问题,如规格、尺寸、外形及内在质密度是否符合规定性要求等;产品品质则是附着在产品之上、由里及表的“柔性”感受,如美感度、舒适度和文化含量等。两者相互包容,互为依托。不难发现,在诸多名牌产品中,我们无不从其优良的品质魅力中感受到本企业和当地乃至于民族的文化色彩。而在企业经营中,只有其生产的产品在质量和品质这两个方面实现有机结合后,才能使其产品的文化元素大放光彩、构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赢得市场、保证企业的健康发展。
吐哈油田西安办事处作为一家服务型企业,其主要产品就是服务,它不同于有形产品的区别,就在于服务是通过员工的一言一行具体“表现”出来。这种品质,就是客人对服务的期望和接受服务后的感觉差距,即服务品质=认知的服务-期望的服务。那么,从中可以看出,客人对这种“认知和期望”的“表现”感受差异愈小时,服务品质愈高;反之,则愈低。高品质的服务,其实质就是其中的文化内涵是否对服务对象具有较强的感召力和吸引力,就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具体存在。
西安办事处在近20年的经营历程中,几经重组整合,差点解体。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不重视文化建设,企业经营疲于应付,对于服务(产品)质量(品质)的反映,则表现为群众(市场或客人)诟病、领导头痛、员工懈怠,当然经济效益也是日渐萎靡。2011年新班子根据“十二五”规划目标,抓住产品质量(服务品质)这个“牛鼻子”,先从企业文化建设抓起,根据单位工作实际,在酒店经营上引进“国际皇金管家机构”“精细、周到、圆满、美好”的御式服务理念和管理模式,并派出骨干赴国内同行业一流酒店跟班学习;在物业服务和离退休管理上,借鉴、推行“星级”服务标准和“皇金管家”的御式服务理念;提出了形象管理的“绿化不见土、保洁不见尘、设备不带病、服务无投诉(无越级投诉)”和打造“吐哈服务”品牌的目标要求,每月坚持组织“安全环保、绿化环卫、服务质量、设施设备”“十六字”大检查,组织到长庆和周边等先进单位取经学习,多措并举、引进和“种植”先进的企业文化元素。同时在管理上一切围绕“高标准、严要求、细管理、见实效”下苦功,迈开了“创一流”的企业发展步伐。
三、企业文化助推经济发展,经济效益推动企业文化进档升级
优秀的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核心竞争能力,毋庸置疑地对企业的经营效益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而企业经营状况的好坏,又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企业文化建设的强度和力度,二者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吐哈油田西安办事处的实践证明,企业文化建设促进其主要产品——服务品质的提升,进而有力促进了企业经营效益的快速增长,而良好的经济效益又不断促进着企业文化进一步向更高层级发展,企业形成了文化促效益、效益促文化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