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2022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 典型案例宣传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充分发挥典型案例的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提质增效,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2022年11月-2023年4月,中共云南省委教育工委组织开展了云南省2022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典型案例总结宣传工作,从全省81所高校中遴选出10个典型案例。现将典型案例予以公布。

全面贯彻落实重要讲话精神

构建“三位一体”就业工作机制

云南大学

云南大学始终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2022年,全校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宜宾学院讲话精神和李克强总理视察云大讲话精神,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双一流”建设,不断构建完善“三位一体”的就业工作机制。

一、构建完善齐心协力“抓就业”机制

学校不断完善校、院、系“三级联动”,干部、教师、学生“三线推进”的工作机制。一是学校层面统筹协调。深入落实就业“一把手”工程,把就业工作写入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纳入校领导班子重要议事日程,出台就业考评办法和14条专项举措。二是学院层面具体负责。校院班子结对挂钩,强化学院主体责任,围绕年度就业工作目标,“一院一策”制定实施方案。执行“就业信息半月报”和“未就业毕业生动态销号”制度,建立详细完整的分类台账和工作清单。三是系所层面全员参与。以教研室、研究所、班级为单位,全员参与就业工作,运用《帮扶情况记录表》跟踪掌握毕业生就业情况,发挥就业育人作用。四是学生层面强化意识。共建协同联动的“就业家校统一战线”,引导教育毕业生强化就业当事人意识,树立正确就业观,合理调整就业预期,先就业再择业。

二、构建完善精准施策“促就业”机制

学校坚持就业优先政策,将就业工作列入年度重点工作任务,精准施策促进就业。一是突出就业指导精准。针对不同人群常态化开展“价值塑造、知识积累、技能提升、实践训练”四个类别的指导赋能活动。二是突出岗位供给精准。组织毕业生100%参与就业意愿调查,根据生源结构、专业特点和学生需求,精准推送有效岗位人均超过20个。三是开拓就业渠道精准。实施“就业聚焦”行动,主动联系全国29个省级和300个市级组织、人社部门进校开展选调、招聘,推动“访企拓岗促就业”从校级层面向院级层面深化。四是优化重点服务精准。摸清底数建立重点群体就业档案,搞清诉求制定“一对一”帮扶策略,形成“经济上扶持、信息上照顾、心理上疏导”的三位一体扶持矩阵。

三、构建完善提质增效“强就业”机制

学校深化就业与招生、培养联动机制改革,把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作为提高就业质量的根本性途径。一是充分发挥就业质量报告作用。将社会对毕业生的能力要求,与各专业招生规模和人才培养方案紧密挂钩,切实抓好专业建设、学科建设。探索建立分层分类就业评价指标体系,逐步把就业评价导向从“稳定数量”转为“提高质量”。二是狠抓学风建设。结合百年校庆,开展“学风建设年”活动,组织实施“一流大学就业质量提升计划”,以推动本科生考研升学为抓手,建立抓学风、强就业长效机制。三是突出就业统计规范。运用就业信息系统,实现签约用印电子化、证明材料无纸化、数据统计实时化、问题处理痕迹化,确保数据准确,充分反映真实情况。

“四级四步”用心用情构建就业帮扶闭环

促进重点群体毕业生充分就业

昆明理工大学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大计”。学校多年来致力建设“生涯唤醒-开拓视野-链接资源-促进行动”四级四步生涯教育体系,成果显著。

二、以调研为基础,实践先行,开拓职业视野

三、以市场为导向,“三力”并发,链接就业资源

制定《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实施方案》,“三力”并发,全面深化校企合作。保持渠道拓展“原动力”。校领导带头走访优质用人单位,深入挖掘市场化就业岗位资源。守好校园招聘“主导力”。积极建设“学校、学院、线上、线下”四个市场,确保困难群体获取就业资源渠道畅通。凝聚就业资源“整合力”。建设“不负生涯”全国特色生涯咨询工作室,打造两门国家一流生涯教育课程,形成调研、课程、活动、咨询“四位一体”的咨询模式。

四、以用心为准则,精准定位,促进就业行动

推进作风革命加强效能建设—多策并用

做好就业创业服务工作

云南师范大学

为进一步做好学校2022届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学校党委、行政结合学校工作实际,落实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要求,以推进作风革命、加强效能建设为契机,主动剖析问题,扎实推进就业创业工作。

一、挖掘就业资源,全方位开展访企拓岗活动

按照教育部、省委教育工委和省教育厅工作部署,学校制定《云南师范大学访企拓岗促就业行动方案》,开展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校院两级领导班子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广泛开拓就业渠道和就业岗位、深入开展社会需求调查及毕业生就业状况跟踪调查,全力促进学校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2022年,全校共计访企708家,带回岗位11732个。

二、加大宣传力度,有序开展就业招聘活动

紧紧围绕党中央“六稳”“六保”工作要求,深化校地对接合作,主动联系用人单位,向毕业生精准推送就业招聘信息。满足不同专业学科背景下毕业生的差异性求职诉求,积极开展地方教育部门组团类、企业集团类等多类型中型双选会。2022年,学校总计召开招聘会259场,涵盖用人单位1207家,提供各类岗位数达54669个。

三、压实工作责任,提升就业帮扶服务精准度

认真分析研究,动员全体干部职工,建立健全毕业生就业联系帮扶机制,要求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带头,机关职能部门科级以上干部联系帮扶毕业生原则上每人不少于2人;学院(学部)领导、硕士导师、学业导师、班主任和辅导员负责一定数量学生,精准帮扶就业,责任到人。

四、落实优惠政策,精准发放就业创业补贴

立足特色抓创业,多维联动促就业

云南农业大学

云南农业大学秉承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为民情怀,始终牢记“国之大者”,扎根边疆主动融入乡村振兴战略时代大潮。学校深度联合省内外农业重点企业,共同打造“学农爱农强农兴农”创新创业实战系列活动,以赛提能力、以赛促就业,将学校农科特色优势转化为推进区域乡村振兴的强大动能。

立足特色,构建创新教育新理念。打破常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模式,利用学校科技转化成果和高原特色农产品开展创新创业实战,一体化推进人才培养、科技成果转化、创新创业实践和就业育人工作,实现科技成果精准落地,创新人才精准推送,为夯实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人才供给。

多维联动,丰富校企对接新渠道。以实施“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为契机,主动与区域内党政部门、重点涉农行业企业全面对接,积极沟通寻求契合点。一是谋求学校长期定点帮扶县域党政部门支持,发掘区域内特色农业产品,以“学校+政府+企业+学生”合作模式提升产品综合竞争力;二是寻求校友农业企业入驻学校对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进行全过程培育,以“学校+企业+学生”模式提升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培育孵化质量;三是邀请创业成功的在校创客团队,发挥传帮带示范引领作用。

突出实战,打造创业训练新模式。活动打破在校学生创新创业的时空壁垒,以实战练兵、以实战育人。一是创造条件让学生创新创业团队深入企业见习,切身体会企业管理运转流程;二是邀请企业管理人员进校驻点,全过程指导培育项目;三是搭建实战平台,企业与学生双向互选共同制定营销方案,真刀真枪全方位锻炼学生综合能力。

目标导向,形成促进就业新动能。学生就业心态得到大幅度扭转,懒就业、慢就业得到有效遏制。就业育人效果显著,不再是干巴巴的说教,而是从真实的感知和实战中领会如何体现个人价值。通过活动的开展,30%的学生有意愿与企业进一步沟通求职就业事项。

厚植学生爱国主义情怀

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普洱学院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强军思想,普洱学院坚持把征兵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坚决落实省委、省政府、省军区决策部署,推进“一年两征”改革。不断探索和创新征兵工作有效举措,做实做细征兵工作,积极引导毕业生应征入伍,全力推进大学生高质量就业。2016年以来,普洱学院为部队输送480余名兵员,其中2021年完成任务数在全省公办高校中排名第2,2022年排名第1。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统筹部署

普洱学院党委高度重视征兵工作,坚持“一把手”负总责,将征兵工作纳入学校党委重要议题,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和部署征兵工作,有关职能部门、二级学院明确任务,认真履职,密切配合,压实责任,精心组织征兵工作。

二、用好宣传载体,提升宣传效果

普洱学院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认真组织适龄大学生应征入伍。认真做好思想动员工作,通过线上线下多种形式加强征兵宣传工作,积极动员毕业生应征入伍,报效祖国。充分调动毕业生报名参军的积极性,掀起毕业生参军入伍热潮。

三、突出学校特色,营造良好氛围

普洱学院结合学校区域特点、办学定位,营造参军入伍光荣的良好氛围。一是打造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增强国防教育的深度、广度。将本土红色资源融入征兵工作,打造校内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并纳入新生入学教育,厚植学生爱国主义情怀。二是建强国防后备连,掀起参军入伍热潮,带动更多的学生携笔从戎、报效祖国。三是提升“三室一库”,将“思普革命史”纳入爱国主义教育体系中。四是树立先进典型,发挥榜样引领作用,学校通过各种渠道宣传退役复学学生的先进典例,激励毕业生积极报名应征入伍。

四、注重人文关怀,做好保障服务

普洱学院认真落实征兵奖励政策、资助政策,举办大学生应征入伍欢送仪式,让毕业生感受母校的关心关爱。为入伍毕业生开辟绿色通道,解除应征入伍毕业生后顾之忧。

多措并举促就业精准帮扶暖人心

云南大学滇池学院

学校高度重视困难群体学生的就业精准帮扶工作,通过落实以“挂、包、帮”为主要内容的“大就业”工作格局,多措并举推进困难群体学生的就业工作,精准帮扶助力困难群体学生就业创业。2022年7月30日,中央电视台1、2、4、13频道分别在《朝闻天下》《新闻直播间》《新闻30分》《中国新闻》《晚间新闻》等栏目报道了我校精准帮扶困难群体毕业生就业工作情况。

措施一:完善“大就业”工作格局

学校党政领导带头落实“挂包帮”制度,即:校领导挂包、职能部门帮扶分院,重点群体毕业生在全校范围内包干,精准帮扶困难学生,全员参与就业工作。

措施二:持续开展“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

2022年,学校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访企拓岗”企业数160余家,涵盖不同行业,拓展就业岗位5000余个,优先向企业推荐困难毕业生。

措施三:充分发挥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培训基地作用

学校是教育部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培训基地,是全国135个基地之一、全省10个基地之一,辐射包含文山学院、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云南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云南文化艺术职业学院、云南水利水电职业学院、昆明卫生职业学院、云南三鑫职业技术学院及本校在内8所高校。学校组织并实施了两年来的“宏志助航计划”,共完成900名学生的就业能力培训。

措施四:认真落实重点群体学生就业帮扶措施

学校出台并实施《重点群体毕业生就业精准帮扶方案》,完善“工作清单”,落实落细“一人一档”“一生一策”,针对重点群体精准开展“1-3-3-3”就业帮扶。

措施五:创业带动就业成效显著

学校把创业带动就业作为促就业的重要抓手,荣获教育部“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等称号。2022届毕业生自主创业285人(其中困难毕业生25人),占比超过去年。

学校2022届财务管理专业杨春娜、法学专业范兴炜均为脱贫户家庭毕业生,通过学校精准帮扶,杨春娜在校友企业成功入职会计岗位;范兴炜成功创业,与当地政府共建合作社,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户均年增收5000余元。

秉持创新理念推进强军事业

奋力开创大学生参军工作新模式

云南工商学院

云南工商学院充分发挥“国防教育特色学校”优势,探索出“体系保障到位、思想引领到位、平台建设到位、关心关爱到位”四位一体的大学生参军工作新模式。近三年毕业生应征入伍831人,连续三年超额2倍以上完成大学生征兵任务,连续两年被评为“昆明市征兵工作先进单位”,被教育部授予“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荣誉称号。

一、体系保障到位,筑牢从军志

一是组织保障到位。坚持党建引领,成立党委书记、校长牵头的校院两级领导小组,设立专人专岗,筹拨专项经费,纳入年终绩效考核。二是制度保障到位。出台并执行《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经济资助实施细则》《大学生征兵工作管理办法》等文件。三是军校联合到位。我校征兵工作得到云南省军区、嵩明县人民武装部的大力支持与指导。

二、思想引领到位,激发从军梦

三、平台建设到位,铺平从军路

一是打造五星社团,建设“校园军营”。以退伍大学生和志愿参军的在校学生为主体,成立国防后备营。二是定期开展训练,训练从军体魄。统一配发服装,定期开展专业训练、素质提升培训、业务考核等活动。三是提升综合能力,发挥示范作用。国防后备营参与学校多项工作,充分展现青年军人榜样示范作用。

四、关心关爱到位,解决从军忧

以学生“参与感、效能感、获得感”为听诊器创新“3+N”职规就业导师体系

多措并举促就业

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2022届毕业生人数达8468人。学院紧扣职业教育技术技能人才对产业转型升级和社会发展的定位,以“全员促就业”为指挥棒,以行业企业对技术技能的人才需求为方向盘,以学生就业教育中的“参与感、效能感、获得感”为听诊器,创新学院“3+N”职规就业导师体系建设,有力提升了就业服务的转化效率和毕业生就业观念的引导,助力就业工作的开展。

一、双元聚力,创新构建“3+N”模式职规就业导师体系,培育学生就业教育“参与感”

学院创新“3+N”职规就业兼职导师体系,围绕专业课程教师,就业工作人员,辅导员与思政教师构建职规就业兼职导师库,做好多元立体的就业教育引导,充分挖掘了内在动机在就业教育中的主观能动作用。在此基础上,充分调动合作企业资源和校友资源成为兼职导师,联动构建校内外职规就业“双百”导师库,复合提升就业教育内涵,各类就业教育活动百花齐放,学生参与感提升明显。

二、点面结合,深挖职规就业第二课堂活动育人潜力,强化学生就业实践“效能感”

有了“3+N”模式的坚实基础下,学院充分挖掘第二课堂的育人潜力,分类施策,构建有温度的就业育人工作体系。2022年不同规模的职规就业第二课堂教育活动开展87场,辐射在校生5万余人次,平均每个学生参与各级各类就业第二课堂教育活动超过2个,效能感明显提升。

三、分类施策,在观念引导下提升就业帮扶转化效率,提升学生就业帮扶“获得感”

2022年间,学院共计组织各类政策答疑、宣讲等活动286场,推送信息114条,其中:就业政策100问答题活动师生参与率达93.6%,覆盖面在全省高校中位居前列;完成书记校长访企拓岗140家,直接带动就业岗位3600个;年度毕业生入伍参军人数307名,任务指标完成率241%;就业合作企业资源库入库企业6624家,年度新增企业797家,招聘岗位数达41999人;召开各类大中小型招聘会15场,宣讲会100余场,学生获得感增长显著。

在3+N”模式职规就业导师体系的支撑下,毕业生主观能动性不断提升,就业观念、就业技巧和就业心理上均有了充分的准备,各类就业帮扶措施效果得以显现,就业信息和就业政策的转化效率均得到进一步提升,基于第三方独立数据测评公司的报告,在毕业生人数较上年提升32.55%的状况下,学院2022年毕业生初次去向落实率达92.37%,留滇就业率87.2%,毕业生岗位要求认知度达94%,德育素养提升比例达97%,通用能力达成度为92%,毕业生母校满意度达95%,就业工作满意度达90%,65.6%的毕业生投身交通运输及建设行业,为服务云南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贡献学校力量。

全专业推行现代学徒制

实现育人就业无缝衔接

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

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决策部署,深化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通过所有专业全面推行现代学徒制,打通了“入学亦入职、学习即上岗、毕业即就业”的培养通道。

一、推行师徒选聘制,实现“入学亦入职”

自2015年成为全国100所首批高职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以来,以试点为育人改革契机,从最初12个专业实施现代学徒制,增加到2022年目前学校54个专业开展了现代学徒制,共有合作企业1158家,学徒2820人,聘任企业师傅1635人。一是学徒选拔。通过师徒之间签订“师徒协议”,明确了学生学徒双身份。二是师傅聘任。完善专兼结合的“双导师”制,明确学校师傅和企业师傅不同的聘任条件和带徒要求。2套选聘制度构建师徒关系,实现“入学亦入职”。为学生步入职场做好理论和实践教学上的双重保障。

二、构建校企联动长效机制,实现“学习即在岗”

一是开发企业人才培养方案。每个专业开发3个不同版本的人才培养方案,即:综合方案、学校方案、企业方案,3个版本的结构化人才培养方案互为补充。二是明确企业学分要求。企业学分不得低于专业课程学分的50%,且实现学期内、课程内、同班级内学校、企业上课地点交替。

三、共创校政企合作新模式,实现“毕业即就业”

打造校政企合作共建平台,打通学徒变员工通道,创新校政企合作“三协同一平台”新模式,深入推进现代学徒制改革,实现“毕业即就业”。

一是搭建校政企合作共建平台。结合现代学徒制经验,打造“三协同一平台”实习管理模式,该模式作为云南省实习管理的典型经验向教育部推荐。二是打通学徒变员工通道。强化现代学徒制顶层设计,强调专业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实现校企的无缝对接。仅嘉兴一地就为各企业输送现代学徒制学生600余人次,输送岗位实习生1000余人次。

通过以上举措实现育人就业无缝衔接,现代学徒制专业匹配度100%以上,为毕业去向落实率贡献了36.28%,2022届毕业生初次毕业去向落实率达到95.07%。

构建校-院-班-生四级就业工作清单

云南交通运输职业学院

云南交通运输职业学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稳就业”“保就业”决策部署,形成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协同推进、校院班生四级联动,共促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学校在探索就业工作中建立工作清单,运行过程中效果良好。2022届毕业生共2372人,初次毕业去向落实率97.89%;困难群体学生846人,初次毕业去向落实率99.52%。

一、就业工作清单建立背景

学校把就业工作作为政治之责、发展之要,让其走深走实。建立“就业工作清单”机制,是为了完善就业实施体系,进一步构建就业制度协同,更好地统筹协调,以高效务实的作风和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狠抓落实,动态跟踪就业工作的执行落实情况,督进展、促完善。

二、就业工作清单概要及成效

“就业工作清单”提出4个方面23项主要任务。

(一)党委就业工作清单

主要任务是强化顶层设计,实施“就业一把手”工程,主要任务是研判就业形势、部署就业工作、审订方案、加大宣传教育、访企拓岗等。

成效:访企业200余家,拓岗7521个,参加各类招聘活动10余场。

(二)二级学院就业工作清单

主要任务是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坚持“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提高教学质量。

成效:六大专业群38个专业,深度合作企业达300余家。企业累计投入设施设备8756台套,总值7000余万元。培养质量得到行业和企业的高度认可,60%的同学毕业前半年就被企业提前签约。提供11450个招聘岗位,达到人均可选择5个就业岗位。

(三)班级就业工作清单

主要任务是“精准帮扶”,用心用情,以高度的责任心服务学生就业。

成效:就业信息精准,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求职观、就业观;大幅减少缓就业、慢就业、不就业的情况;严格执行“一人一档”“一生一策”。

(四)学生就业工作清单

主要任务是以就业主体的高度责任感,树立“我要就业、我在行动”理念。

成效:整体心态阳光,积极、主动地行动,注重保护合法权益,认真工作,创造价值。

主办单位:中共云南省委教育工委云南省教育厅维护运行:云南省电化教育馆

THE END
1.“三全育人”素质教育周创新创业案例分享会为开拓同学们的思维,提升创新意识和能力,11月15日下午,智电学院于13栋教学楼各班教室举办创新创业案例分享会,全体23级学生参与。本次分享会组织了同学们共同学习《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相关培训》,分享会通过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和讲解,观看培训中优秀创业者https://znzz.gzist.edu.cn/info/2069/3449.htm
2.创业进行时——重庆市大学生创业典型案例集董刚重庆大学出版社本书与《大学生创业理论基础与实践》教材相呼应,围绕项目选择、创业团队、企业运营三个创业的重要环节,提纲挈领地勾勒出了各个环节应该掌握的知识要点,配合国内知名创业教育专家、企业家以及高校指导教师们如丝如缕的剖析,让本书不再是单纯的演绎抽象理论的教科书,而是既有事实的陈述,也有理论的精练,充满了生动案例和...https://detail.youzan.com/show/goods?alias=2oqbm2genexga
3.创新创业案例大学生创业典型案例.doc创新创业案例-大学生创业典型案例 大学生创新创业典型案例—409工作室 大学生创新创业典型案例—409工作室 附件1 工作室概况 1.工作室简介 Table of Contents 师生创新工作室成立于2016年3月,因初期建立时办公地点为一号教学楼409办公室,所以取名为“409工作室。 师生创新工作室是一所教师牵头学生参与的,以实际项目...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8/0515/166450668.shtm
1.范文大全大学生创业案例总结范文(优选22篇)其他范文大学生创业案例总结范文(优选22篇)栏目其他范文来源网友投稿编辑小天热度发布时间2024-11-16 06:12:48大学生创业案例总结范文 第1篇 昨天,我们有幸听了周老师关于创业的观点,使我对自己未来的创业有了一点感悟,但我发现现阶段更重要的是要学好本专业的知识,同时培养自己的兴趣,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也可以多学学,...https://www.miekuo.com/fanwendaquan/qitafanwen/991189.html
2.3个创业成功的案例(共7篇)“Blpjbwnsk”投稿了7篇3个创业成功的案例,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3个创业成功的案例,供大家阅读参考。 篇1:创业成功案例3个 他用行动表态:人只有放得下才能站得起 他用经历证明:大学生身份不是虚荣的外衣 他用自信展望:我想在擦鞋领域做成No.1 大学毕业后当擦鞋匠,这样的选择您能接受吗?沈阳80后大男孩李洪福...https://www.hrrsj.com/wendang/qitafanwen/912835.html
3.大学生创业成功案例大学生创业成功案例 2 无论是“大学生心灵导师”李开复,还是“创业教主“周鸿祎,他们都在不停的奉劝:“大学生不要直接创业,要先进入社会积累一些经验…”,似乎大学生创业或大学毕业就创业,成为了创业失败的另一种说法。但是真实情况真的是这样吗? 经过调查,发现很多创业成功者其实都是典型的“大学生创业者”,他们...https://www.yjbys.com/chuangye/gushi/anli/637958.html
4.典型案例:集团联合全国农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举办了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农科)创新创业大赛,大赛分为创意类竞赛和创业类竞赛,本次大赛共分为学校初赛、集团网评和路演决赛三个阶段,共收到53个项目,其中32个项目通过网评进入路演决赛,共评出一等奖6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15项。此次大赛进一步激发了农科大学生创新创业热情和...https://www.ybzy.cn/info/1189/3592.htm
5.机电工程学院2.大学生就业基本权益及保护 3.大学生求职就业中的心理问题 4.大学生求职就业心理问题的自我调适 大学生创新理论与实践(一) 1. 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 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3. 创新典型案例 大学生创新理论与实践(二) 1.创业与创业者的素质 2.大学生创业形势 ...https://www.gzjszy.cn/site5/n312/20200714/i72.html
6....典型案例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发展的动力之源、强国之策。自2015年“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举办以来,吸引了全国高校数百万勇于创新创业的大学生积极参加,不断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事业的发展,一个开放、活跃、宽松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环境正在加速形成。 由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机车车辆学院李恺、邱晓欢、管春玲老师带领的...https://www.gtxy.cn/cxcyjzw/dxal/content_11154
7.青年创业成功案例(精选10篇)一般来说,市场上显示商机的一个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市场已经开发了,但是现有的供应商不能够满足市场,在这个时候创业者介入进去,成功的把握是最大的。刚刚创业不久的夏道竹用自己成功的案例为创业者把握时机做了示范,作为一个毕业三年的大学生,是如何发现创业时机和把握的呢?可以说当时他要辞职出乎很多人的意料,而对于...https://www.360wenmi.com/f/filewe6rf88x.html
8.《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优秀案例3.1针对课上、课下仍有个别学生存疑的“非典型问题”,建设微课视频库,在有限的课堂学时之外,实现对知识点的精细化学习指导。 3.2积累了与大学生创新创业相关的公众号、新闻热点等知识点超链接库,便于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对课程内容有具象认识。 3.3建设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思政案例库,在课程的全时间、全空间融入思政元素。https://www.xjbyxy.cn/info/1159/5308.htm
9.甘肃经济犯罪典型案:"就业创业"传销专坑大学生老人凤凰网甘肃...5月14日,凤凰网从甘肃省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该省公安公布打击经济犯罪十大典型案,其中一例“就业创业”陷阱传销案涉案超万人,犯罪嫌疑人以高额投资收益为诱饵,吸引大学生、中老年人注册投资。 据了解,自2021年8月起,犯罪嫌疑人依托“MGP名鸽派”网络平台,以高额投资收益为诱饵,吸引大学生、中老年人注册投资,涉...https://gs.ifeng.com/c/8Za2PLTpOHl